中国共产党重塑民族文化自信的百年历程与未来展望
2022-06-14周袁宏
周袁宏
摘 要:文化自信的重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担负起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百年来,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具体时代特征和文化发展要求不断引领中华文化向前发展,不断筑牢重塑民族文化自信的制度、理论与实践基础,民族文化自信自近代以来逐渐消减的局面得以彻底扭转并达到了新的发展高度。展望未来,推动民族文化自信的进一步提升需要继续堅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需要继续基于时代发展条件对中华文化进行创新创造,需要继续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并注重维护文化安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百年奋斗
中图分类号:D23;G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2.03.002
文章编号:1009-6922(2022)03-12-07
文化是民族赓续传承的精神基因,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有充分的内涵认知、高度的价值认同、真切的情感归属、坚定的发展信心和自觉的实践践行。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2。“文化自信”本身是一个新兴的理论命题和文化理念。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将其作为“四个自信”之一纳入治国理政框架之中。但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工作,已经事实上担负起了重塑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可以说,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历程同时也伴随着重塑民族文化自信的努力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重塑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
中华文化长期辐射、影响着周边国家和地区,中国人民也在历史上长期怀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清朝中后期,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中国错过了生产力变革的最佳时机,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受到破坏而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华文化也受到来自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尤其当中国的先进分子们学习西方“技术救国”“实业救国”“制度救国”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之后,人们开始将中国近代贫穷落后的根源归结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内部信任危机,国人的文化自信逐渐被消减。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儒家学说“万世经典”的地位受到猛烈冲击,关于如何评价和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问题更是在传统学者和新文化倡导者之间爆发许多激烈的争论。由此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打破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阀门,为马克思主义等各种外来思想的涌入和传播创造了合适的环境,也为国人观察思考民族文化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启发,逐渐推动中华文化发生变革。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也为中国文化危机的解决和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塑提供了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革命的、先进的科学理论,它深刻改变了国人的文化观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一方面,其对西方文明的深刻批判帮助新文化运动的先进分子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弊病,让他们开始反思并且不再盲目推崇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蕴含的辩证思维也帮助他们克服缺乏批评精神看问题绝对、片面的缺点,引导其自觉纠正对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及其时代价值一味否定的片面认识。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人民而奋斗、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社会目标也为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党在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任务、领导中国革命的同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推进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都重视将文化建设熔铸其中,传承弘扬并不断发展创新民族文化,深挖精髓内涵、革新表现形式、明确发展思路,使它持续焕发出时代生机,让中华民族摆脱了近代以来的文化危机,逐步重塑了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中国共产党重塑民族文化自信的奋斗历程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自觉担负起中国文化发展和重新建构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之持续努力奋斗。百年来,党引领中国文化发展方向,持续推进中国文化传承创新,不断筑牢重构民族文化自信的制度、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重塑民族文化自信的初步探索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主要社会活动之一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既注重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作论战,同时也逐渐探索思考将其与中国文化发展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文化建设和文化自信建构。
1.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建设相结合。在1923年党的第三届第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的《教育宣传问题议决案》中,党就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中国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指出:“文化思想上的问题亦当注意,这是吸取知识阶级,使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工具的入手方法。”[2]此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充分肯定文化在国家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探索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正确认识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并发展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最终创立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对它的内容、性质、服务对象、发展方向等做了明确的阐释,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2.开始建构伟大的革命文化内核。长期艰苦的斗争既磨炼了党坚强的意志品格,也锻造了伟大的精神文化。革命文化,从内涵源头看是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革命历程中经整合、转化、创造而成;从具体构成看则是以革命精神为核心的红色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辈为了救亡图存,为了取得革命的胜利而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是宝贵的生命,他们身上怀有的那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牺牲精神、爱国主义情怀和诸多优良作风等凝聚成了伟大革命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此后,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与接续奋斗,革命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成为我们今天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78FA2785-CD5C-4D13-8081-F731C9750355
3.开始有了文化自信的理念。毛泽东同志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问题的论述带有强烈的文化自信的气息。一方面,他对中国文化有清晰的认识,重视文化建设的民族内涵。他饱读经典,对传统文化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强大的生命力,也能辩证地看到其中的封建糟粕。他不保守,更反对盲目“西化”。他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3]另一方面,他能清醒地认识到中西方文化各自的优劣,作出了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的理性判断。他指出:“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4]因此,新民主主义文化既重视民族特点、民族内涵、民族形式,同时又注意吸收借鉴其他文化的有益成分而不断发展。
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外文化、中国文化建设的这些理念、方针和创立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做法表明,党在领导革命斗争时实际已经开始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辩证认识,已经在思考并且具体着手重塑国人文化自信的实践探索。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创立为中国文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更提供了基本的立场、框架和方向等,是非常好的开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也为文化自信的重塑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从这时起,国人开始逐渐摆脱了文化自卑的情绪,民族文化自信逐渐重新塑造起来。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重塑民族文化自信的曲折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领域居于指导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国家体制下也开始探索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了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完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并探索实施了一系列的文化方针政策,继续推动重塑民族文化自信的进程。
1.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并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从1950年的“识字扫盲”运动开始,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教育的措施,逐渐建立起基本的国民基础教育体系,提升了全民族基本文化素养,国人的文化认知基础得以夯实。同时,为了进一步肃清旧文化、旧思想的影响,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党和政府印刷出版了大量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并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以进行广泛的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全面、辩证、发展等基本观点在社会中的广泛普及培养了国民的辩证思维,进而引导国人树立起了科学的文化观。这不但夯实了人民坚定文化自信所需的认知能力基础,也增强了文化辨别能力与评析能力,对营造全社会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
2.党依据社会建设的现实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确立并实施了“双百”“二为”“二用”等具体方针,大大地推进了文化建设事业的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同文学艺术流派之间存在着发展和争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思考关于正确处理思想领域中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时明确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1956年,他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5]“双百”方针得到了文化界的广泛赞誉和积极响应,《青春之歌》等许多具有民族形式和风格、反映民族精神、歌颂人民革命事业和人民生活新风貌的文艺作品涌现出来。关于文化的创新创造问题,毛泽东同志主张要在吸收借鉴中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民族文化,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双用”方针。一方面,重视传承传统文化,稳固我们的文化根基,以此提高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着眼于中国的现实发展需要,要积极吸收学习国外文化的一切优点。他强调:“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6]关于文化发展方向和服务对象问题,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明确了社会主义文艺要扎根于群众,要展现民众的实际生活,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这一时期,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诸多方针政策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原则、内容及发展方向等问题,具有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为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重塑民族文化自信的进程虽然在这时期的一些阶段经历了曲折,许多好的方针政策没有一直坚持下去,但是整体上仍然保持着向前发展的态势。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重塑民族文化自信的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文化领域的“双百”“二为”等方針也得以恢复,我国的文化建设重新回到正轨,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民族文化自信大大提升。
1.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明确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党在集中精力重点进行经济建设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推进建设与之相匹配的精神文明。邓小平同志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7]因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缺一不可,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个要点之一。1982年,党的十二大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并将其提高到“关系社会主义兴衰和成败”的战略高度。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出台,它系统地回答了当时与文化建设相关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比如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措施,之后又陆续出台了许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文件。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大大提升了人民的文化素养、社会整体的精神风貌、国家的文化发展水平。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这对提升民族文化自信起到了重要作用。
2.进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探索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个人、社会、国家各个层面对于先进文化的重视和需求越来越强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历史地位等做了明确的表述,也正式将文化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中,他更是将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针对文化创新,他明确指出:“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8]这些理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对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将其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起来。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以筑牢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9]在此基础上,党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凝练概括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学习宣传与践行活动。78FA2785-CD5C-4D13-8081-F731C9750355
这一历史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精神风尚和文化氛围,大大提升了民众的文化素养。经济飞速发展也带动各类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品牌开始兴起并迅速壮大,城乡地区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也逐年提升。信息技术的提升、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给文化创新创造带来了新的载体和空间,大量的文化创新发展成果涌现出来。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人在文化选择、文化立场上提供了正确的价值标准,是民族文化自信的灵魂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受到广泛认同也是民族文化自信提升的积极表现。总之,随着综合国力日益强盛和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民众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大大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塑取得了巨大进步。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重塑民族文化自信的飞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强国建设和坚定文化自信问题,在不同场合围绕其发表了诸多相关重要论述,不但正式将文化自信纳入到治国理政的框架之中,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定位,而且就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作了明确而具体的指示要求。
1.赋予文化自信全新的时代定位。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赋予了文化自信全新的时代定位,将其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要求:“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0]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他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使其成为“四个自信”之一,并且明确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就明确地将其从一种文化理念上升到了指导思想的理论高度,纳入到了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之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2,这体现了他对于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
2.指明了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要求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时代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从不同的角度有过诸多指示和实践。首先,站在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现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1]314对此他更是作出表率,在他的各类讲话和文章中经常引经据典,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重视。其次,在文化发展的保障体制方面,他要求必须坚持文化发展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他多次提出:“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11]最后,在文化交流方面,他积极推动提升中外文化互动交流水平。他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12]因此,他要求注意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使中华文化更具先进性和创造力,让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魅力和鲜活的生命力。
这一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丰富了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并且在其指导下,我国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实践工作取得了许多历史性成就。文化强国建设有力推进,文化事业和产业蓬勃发展,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日益提升,历史文化基因与现代文化展现技术相结合带来的创新更让中华文化焕发新的勃勃生机,各种优秀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人民的认同度与自信心达到了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塑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重塑民族文化自信的未来展望
文化自信的重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总结党百年来重构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继续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一)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逐渐丧失,扭转这一局面的是中国共产党,党手中最重要的思想武器是马克思主义。党成立以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开展思想文化建设,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推动民族文化发展并逐步重新建构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文化自信得以重塑的根本保障,也是未来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必须要继续坚持的最重要的经验和原则。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先进的意识形态,为我们形成正确的文化观,辩证、全面、客观地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分清楚其中的精髓与糟粕,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等问题都提供了科学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而逐渐形成的,兼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革命历史的鲜亮底色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特质。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文化建设才能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只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民族文化才能持续焕发时代生命力。
党的领导贯穿于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如今的新时代,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中始终重视为推进文化的建设发展提供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和经济政治条件,探索出了适合中华文化发展的崭新道路,創造了许多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彻底扭转了近代以来民族文化自信消解的局面。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使命和任务,明确了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2035年远景目标包括“建成文化强国”,这都体现了党对于文化、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文化交流环境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历史与现实表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塑与进一步提升才有根本的保障。
(二)继续基于时代发展条件对中华文化进行创新创造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浩如烟海的丰硕文化成果,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源与底气。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重传承轻创新造成了民族文化对国人思想的束缚,并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进而导致了近代以来国人对于民族文化价值的否定和前途命运的怀疑。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注重在对民族文化不断地批判、创新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它,让中华文化有了崭新的发展面貌和时代价值,使国人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度、认同度大大提升。78FA2785-CD5C-4D13-8081-F731C9750355
党在历史上坚持的关于文化事业发展的“双百”方针、“二为”方向和“二用”原则等都被实践证明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重塑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法宝,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文化建设中继续坚持下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18,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
无论是文化强国建设还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培育与提升,都需要不断推進中华文化在内涵挖掘和表现形式上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发展问题上要根据时代发展特点不断更新理念、拓宽思路。不但要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更深层次上的结合,做好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科学阐述;也要依据人民的现实需求和喜好特征等,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创造出更多体现时代特点,也更受群众喜爱的民族文化产品;更要注意抢占阵地,依托各类新兴媒体平台在大众中进行广泛的推广传播,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三)继续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并注重维护文化安全
文化自信不是孤芳自赏或者闭门造车。中国近代历史表明,封闭僵化只会带来文化的落后而不自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中华文化需要通过在与其他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取长补短,文化自信也需要在其中得到更好的彰显。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到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诸多实践,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开展文化建设、重构民族文化自信的奋斗历程中,一直能够理性、辩证地认识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以及二者的差异性,能积极吸收借鉴外国文化的优点和长处来不断创造发展中国文化。
当前,我们处于新的历史方位,面临新的时代条件,在当今全球化态势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日益明显,且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凸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国际舞台中央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环节,是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必要方式。未来我们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要更加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或是通过举办各类大型的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展现我们的文化理念,让国际社会有更多机会主动关注到我们的文化底蕴,感受其文化魅力;或是通过挖掘中华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智慧,为当前世界许多难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方案”;或是通过充满中国特色的话语和故事生动地向世界呈现出“中国形象”;或是通过塑造知名的特色文化品牌,打造更多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并推向世界等,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对外影响力、认同度,在文化开放发展中强基固本,提升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进文化开放和维护文化安全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当前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深入,逐渐形成了各国文化冲突加剧的局面,而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在实现文化信息传播的自由化和即时性的同时,也给中国文化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错误文化思潮的涌入给主流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因此,信息传播越便捷、文化交流越频繁,文化安全意识就越要提高,在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文化安全问题,要重视筑牢文化发展的安全屏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54.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7.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4.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0.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4-145.
[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9.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1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5(2)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04.
[1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58.
责任编辑:秦利民78FA2785-CD5C-4D13-8081-F731C975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