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入校园,教育展新颜

2022-06-14廖天娥

民族文汇 2022年29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传承

廖天娥

摘 要: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下,世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这也就更需要让我们的新一代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学校教育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的文化做出取舍,从而更加有效地實现非遗入校园,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得到传承。本文在阐述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系基础上,探讨了学校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选择的原则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碰撞的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离不开以文化软实力为重要内容的更加强大的综合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大众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和积累,最终形成的宝贵集体记忆和文化载体。无论是在民族文化基因的延续上,还是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培育上,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在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学校教育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校教育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在学校教育的运作过程中其本身就是作为一种文化的特殊存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透渗在学校课程中,在学校课程里融合非遗文化,既有利于它的活态传承,也有助于学校文化氛围、学生文化涵养的提升,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的文化选择

1.1非物质文化异常

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是以联合国的相关界定为基础,结合我国民族特色,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作出界定。与联合国的界定既一脉相承又具有民族特色。

1.2教育的文化选择

教育的文化选择过程,就是教育这样一个主体,对其面对的文化进行选择与取舍。所以对于教育的文化选择来说,社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都是其在进行文化选择时应该重点关注到的点。

2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审美品格、人文精神、辩证思维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反映出每一代人的经济和文化活动,是一种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多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集合体与文化空间。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是实现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深远。

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学校作为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化、专业化教育的组织机构,是目前中华传统文化最便捷有效的文化传承场。学校作为对文化进行传播继承,繁衍创新的重要场所,应该作为传播与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学校及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传承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于学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希望在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未来是学生,学校教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阵地应该为学生提供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着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学校教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平台,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作用是特殊的、无法复制的,二者应该相互补充,有机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口头传播、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习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教育传承是目前最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式。让学生们接触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和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从小就对家乡和祖国深入了解,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更能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世代相传。这样做一是能够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学生们在接受非遗教育过程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了解达到传承作用;三是从孩子们着手,从小识非遗,从小学非遗,从娃娃抓起,更好地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义。

3学校教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选择与实施

3.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选择的基本原则

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学校教育相联系后,一方面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借助学校教育的力量传承并且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要满足个体发展与社会需求统一原则。其主要途径可采取通过确定学校教育目的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选择,以及依靠周边社区的文化发展规划、学校自身品牌及学校特色发展、学校教育所授内容、学校教师、校长的文化自觉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选择等。

3.2学校教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途径

3.2.1强化“非遗”文化与学校教育相连接

目前,中小学教育在各学习阶段之间因为缺乏衔接性,非遗”学习也出现了连接断裂现象。国家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对各级各类学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设定了明确的原则、任务与目标,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始终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领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未能与学校教育完美衔接、融合,不同层次教育系统所具备的非遗传承教育资源不尽相同,对其掌握程度也有所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学生难以获得连续性、系统性和稳定性的非物质文化。这种文化输送上的非连续性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缺乏延续性。因此,理清学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系统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各层次教育系统齐心配合、协同并进,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关键步骤。

3.2.2学校教育打造“非遗”宣传平台

中小学校可以“非遗”进校园为契机,与当地文化艺术馆等协作,通过校园内的各个学生必经场所和道路,进行“非遗”文化建设,以墙壁、走廊为主,从艺术、工艺等方面,打造不同“非遗”特色系列。利用主题鲜明、内容精彩的宣传墙和走廊,作为学校特色文化的一个宣传平台。同时,还可以制作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展示牌,将“非遗”文化的代表性项目、图片等以定期更换的形式在校园内的围墙等进行展示,如走廊墙面上挂着各种扎染、蜡染作品等。日渐树立起学校的文化品牌,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建立牢固的精神根基,给予学生无限发展的能量。

2.2.3学校注重“非遗”传人的培养

弘扬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拓宽学校教育對象的文化知识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同时增强民族认同感。然而,现实条件下,由于学校教育开展的“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很难达到持续性、组织性的发展状态,难以产生良好的合力作用。

针对实际情况学校可以邀请传统手工艺、曲艺继承人做客校园;学校可有计划地成立活动小组,拟定具体实施步骤,抽调老师负责管理。如根据“非遗”内容和项目,以掌握的难度和时间进行分类,开设“非遗课堂”,定期请不同的手工艺人做客校园,对有兴趣的学生开展课程实践,体验“非物”制作流程,学生学会之后还可以参加学校开展的手工类志愿者活动,学到后还可以交给家长、朋友等,这样就不断培养新的“非遗”手工传承人,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2.4强化“非遗进校园”全员联合

一是家校联合。非遗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不仅是文化馆和学校的责任,也不仅是中小学生在校期间的一时活动,而是需要在“家校”联合的前提下做到校内与校外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活动开展与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活动开展与中小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活动开展与中小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而且,家长是中小学生成长的第一责任人,能对其“非遗”熏陶起到言传身教的引领作用。因此,将家长招募为“文化志愿者”,对于带动孩子们成为“小小文化志愿者”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全员”投入非遗进校园活动。除“家校”两大群体外,社区也是非遗传播的重要基地。可以通过“志愿者”角色的反向实施,带动中小学生父母成为“文化志愿者”,带动社区工作人员,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带入到每个中小学生家庭,并走入家庭所在社区,在社区群众中广泛宣传新罗区乃至更大范围的“非遗”文化,形成非遗传承保护的“点—线—面”辐射力量。

2.2.5注重非遗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良好的课程设计体系决定了教育的质量。非遗文化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乡土气息,需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校本课程。以非遗“中国剪纸”“扎染”、“戏曲”、“端午节赛龙舟”为例,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设计在美术、音乐、语文等课程中。为了让这些民族艺术薪火相传,学校可以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希望学生传承这些艺术当中的文化精神。课程设计可以有造型·表现课程、设计·应用课程、欣赏·评述课程以及综合·探索课程设计。

结束语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产,是我们在现今多元文化格局中立足的根基。在多元文化背景和“中华文化立场”视域下,我们需要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在学生心中传播非遗品质和非遗精神,把非遗文化基因根植在每一位学生心中,让非遗精神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张勤.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融合发展[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2(2):38-42.

[2]周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的渗透和融合[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42-44.

[3]林金金,王梦瑶.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强化“非遗”传承[J].文化产业,2019,(9):63-64.

[4]褚乐阳,谭悦,陈卫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8,(3):223-224.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传承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