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尘埃何以落地
2022-06-14子禾
子禾
1
营救哥哥失败,以及家庭纷争之后,七口之家剩下的四人,父亲、母亲、甘松明及他四五岁的小侄子哲哲——哥哥甘飞明还在拘留所,嫂子带着侄女回了娘家——过得更加小心翼翼了。为了哲哲,大人们隐藏各自的挫败与伤心,强颜欢笑为过年做准备,像把甘飞明忘了:母亲在厨房做年夜饭,父亲在院子里贴对联挂灯笼、不再坚持敬神拜祖先(以免再次触犯妻子唯有主耶稣的神经),甘松明替父亲去拜祖先——“那情形,仿佛父亲皈依了基督,成了母亲一个珍贵的弟兄,而正是这个弟兄,補偿了一个儿子的缺失。”
反观《灰色怪兽》,这是打动我自己至深的部分,因为它是激流奔涌转入平川低徊的部分,它隐含了生活如何驯服人、如何阶段性地获得它们粗暴的胜利——但阶段性,并不是说情况会出现反转,而是说生活之河依然会我行我素,一路涌向更低处。这个隐喻的内涵在此是明白无误的:我们铸造了无数或曾激动人心的事业,但只是生活的一面,它远不足以令我们无视生活江流日下的另一面。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从生活中获得的,似乎唯有生活的磨砺,我们体认并接受这磨砺——其意义或在于,在某种层面上增长生命(灵魂)之厚度?
在这平川低徊处,甘松明意识到了潜流之下不可忽视的纷杂暗涌。这暗涌包含两层:一层是他和哥哥在现实生活层面的分道扬镳,他们之间的亲情纽带及过往记忆,似乎都只在于昭明这分道早在他们没意识到时已经开始;另一层是他与父母在精神和情感上的分道扬镳,原本那种不容置疑的信赖早被稀释,需要靠耐心和理解去维持,这最让他难过,尽管父母处处照顾他的感受,他依然清晰地意识到父母心中那些根源于他的落寞,意识到那些落寞给他的刺痛无法弥合。
甘松明几乎已接受这一切,他在寒冷的黑暗中确认了这个事实: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一生的人是他的父亲和母亲,乃至是他的哥哥甘飞明,但绝不是他自己。这确认是一种理解,但也蕴含了更多其他的东西。父亲和母亲也接受了这个事实;而甘飞明的缺失,他们并没有接受,那缺失的空洞必然暗含着更汹涌的激流——还不到尘埃落地的时候。
2
这个故事的轮廓及代父上坟的结尾,来自我的朋友R,大概已是2012年前后的事。当时听到,我便深感触动,并感到写下它们的必要性,因为这故事的根基及发展所呈现的,正是我自己的成长史,乃至是我所生所长的西北农村数代人的成长史。
我上世纪80年代出生于甘肃庆阳一个不算荒僻的农村,7岁上学前班,所读之书如今还记得的仅剩“棉花白,赛丹白,满园苹果红艳艳”这样毫无意义的谣辞,所唱之歌则是“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这样卑微哀怜的曲调;7岁之前则被为我们炮制初始档案的民办老师精准地概括为“在家玩耍”。上学之后,和老师一起做扫帚、用泥巴做火炉、自带干柴生火取暖、起早贪黑带煤油灯上早晚自习,早几年甚至还有人需要自己带凳子。而无论寒暑,每周一均雷打不动列队聚集,听校长国旗下讲话,当国旗卡在旗杆上不上下不下时,总会有个猴子般矫健的男孩爬上去解下来,重新升旗。
翻修校舍、勤工俭学是常态,翻修校舍多如小说所述的那样,各人尽力;“勤工俭学”则是固定项目,每年夏天,学生会带一小兜杏核交给学校,学校积少成多,卖掉,补贴用度。在校和在家的活动大同小异,除了必须做的一些活儿,如打扫卫生和帮大人干农活儿,就是相互追逐、模仿战争场面组团对抗(或单挑)、滚铁环、放风筝、有模有样练武、去山野中游荡(兴之所至时会放火烧荒)、偷地里可以长出来的各种东西(并不以为耻)、偶尔读几本不知哪儿来的小人书或收藏一两枚毛主席像章。
小学五年格外漫长,当快要毕业时,多数孩子开始被青春萌动所困扰,甚至私下组成一种不用明言却互相心知肚明而什么事也不会发生的情侣关系。然后,当毕业季到来,他们面临的就是多少有些伤感的分别,因为不少人知道毕业就意味着此生可能无法再见。事实也是如此,因为考试升学,大约一半的学生永远结束了他们的学生时代,步入社会。当三四年后偶然再见,有年龄大点的女生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确实绝大多数的人,一旦分道扬镳,此后再也没有见过。而小学是第一轮,此后的初中升高中,会挤掉三分之二的人,高中升大学,再挤掉差不多一半的人;其中有我的弟弟、妹妹、堂兄弟姐妹,及少年时朝夕相处的好友。
这是我们的根基,也是我们不可否认的现实,所以父母对好不容易通过独木桥的人寄予了无比殷切的厚望,甚至可说寄予了一切——因为只有这一个。如果我们同情他们的处境(那也是我们自己的处境),就会理解他们心中积郁了多少悲苦与失望;这些悲苦与失望不可调和,而对我们的刺痛也不可消弭;可恨的是,总有人不会因为同情,也不会因为他们是父母而乖乖就范。许多时候,我们的选择便是为自己的剥离建构一种疼痛的新理解,就像甘松明那样。那是无情的,但也是正当的。
3
尽管小说人物和我们,都试图理解身边的人,但这依然是一个残酷的故事,生活也依然充满残酷的细节。作为作者,我许多次反躬自省,想在小说中探求一种新的明亮的可能性,但终于意识到似乎只能这样去写,因为它是我必须面对的切身现实,它处理的是我自己的问题,它是我的生活,也在构筑我的生活,它在某种意义上反对虚构,它诚实的部分远比它作为艺术的部分对我更为重要——换句话说,甘松明的选择某种程度上就是我自己的选择,他的困境也是我的困境。
这篇小说也是一种哀悼与纪念——这一点远远超出我最初的构想——哀悼和纪念那些面容依旧清晰而大概今生不会再见的同学少年,哀悼和纪念那些在懵懂中一晃而过的贫瘠时光,也哀悼和纪念正在以及将要被那头模糊不清的灰色怪兽吞噬的广袤生活。F809E996-CD54-4320-9725-3B1B8B45F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