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认知闭合需要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2022-06-13李娇娇袁海龙
李娇娇,袁海龙
(广州华商学院,广州 511300)
职业是个人谋生的重要手段,在人的一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高校学生逐年增多,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1],而职业决策对于个体的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阶段是个体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期,积极探索适合自己能力的职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实现顺利就业,对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研究发现,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变化,虽然拓展了就业的渠道,但线上线下的职业信息,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的职业决策问题,即在高校学生职业决策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即职业决策困难,使其不能顺利就业[2,3],而大学生群里中普遍存在职业困难现象[5],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对其职业规划产生不良影响[6]。职业决策困难是指在个体结合自身特点与外界环境因素进行加工过程中,不能有效加工内外部信息,没有明确的自我决定能力,从而产生了职业决策困难[4]。探索新时代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机制,对于解决关乎我国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就业问题,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个体职业决策的影响因素中,认知闭合需要(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 NFCC)是一个重要的变量。认知闭合需要最早由Kruglanski提出,具体是指个体寻找一个明确答案的需要,相比不确定性,任何明确的答案都会让个体感受好些,体现个体想要摆脱模糊性的愿望,是一种稳定的思维风格和人格特质[7]。国内外研究发现,不同的认知闭合需要水平,会影响个体的决策过程[8,9],高认知闭合需要个体,对于混乱和不确定性容忍程度低,倾向于快速做出决策,较少出现犹豫不决现象,决策困难较少;而低认知闭需要个体,在决策时没有强烈的闭合需要,能够分析环境决策情境,从而可能做出较复杂的决策,决策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决策困难。而目前鲜有人探讨认知闭合需要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机制,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推测认知闭合需要可能与职业决策困难正相关,因此,研究提出假设1:认知闭合需要与职业决策困难显著正相关。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观点,个体的行为受到认识因素等的影响,但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作用也需要重视[10]。可见,在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中,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发挥重要的作用。自我效能感最开始由Bandura提出,是指个体一种思维模式,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并对自身完成特定任务的判断和信念。Taylor和Betz在自我效能感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成熟度理论,提出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具体是指个体在职业生涯决策中,对自己能否完成各项任务和是否具备相应能力的一种自我评价或者自信[11]。根据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观点,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职业决策)有重要的影响,个体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会发展出良性的行为。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如果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低,更容易出现决策困难现象。叶宝娟等人的研究也证实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困难有显著影响[11]。另外,研究发现,在个体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中,人格特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12],而认知闭合需要作为个体重要的人格特质,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如刘旬研究发现,认知闭合需要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13],低认知闭合需要的大学生,倾向于付出较多的认知努力,相对来说决策时间较长,容易犹豫不决,影响决策过程,进而降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而高认知闭合需要的学生偏向于付出较少的认知资源,决策时间相对较短,容易快速做出决定。因此,研究提出假设2:认知闭合需要显著正向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综上所述,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可能在认知闭合需要和职业决策困难间发挥中介效应,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如杨强等人研究发现,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亲子依恋与职业决策困难间起中介作用,而闫春平等人研究证实,家庭环境因素(亲子依恋)对青少年认知闭合需要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14],具体来说,良好的养育方式对认知闭合需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他们会积极搜索信息和深入分析信息,能充分调动自身资源,快速做出决定,发展为一个对自身有信心、自我价值感高的个体,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对各种问题的把控能力较强,进而较少出现决策困难现象。因此,研究提出假设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可能在认知闭合需要和职业决策困难间发挥中介效应。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构建一个模型(图1),探讨认知闭合需要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作用机制。而国内外目前尚未有研究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研究假设认知闭合需要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均能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且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认知闭合需要与职业决策困难间起中介作用。
图1 研究模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被试
根据分层抽样原理,选取广东省和湖北省3所高校在校学生作为研究被试,共收集问卷885份,问卷设置测谎题,最后剔除无效问卷(测谎题和规律作答)61份,剩余有效问卷824份,有效回收率为93.11%。其中男生230人(占31.90%),女生491人(占68.10%);独生子女157人(占21.78%),非独生564人(占78.22%),有农村留守经历165人(占22.88%),没有农村留守经历556人(占77.11%);年龄16-23岁,平均年龄18.75岁,标准差是1.01。
1.2 研究工具
1.2.1 认知闭合需要量表
该量表由 Webster 和 Kruglanski 编制,国内学者刘雪峰等人目前使用过该问卷[15],适用于我国青少年认知闭合需要的测量。本研究采用的是中文版量表共包含42个项目,包括2个维度:决断性和结构需求,采用李克特6点计分,选项从1分(非常符合)到6分(非常不符合),得分越高,代表认知闭合需要水平越高。本研究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95。
1.2.2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
该量表由Taylor和 Betz编制,我国邝磊[16]等人翻译并修订,共包含25个项目,由 5 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均包括含5个条目。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选项由从1分(完全没有信心)到 7分(完全有信心),总分越高,代表具有较高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本研究中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8。
1.2.3 职业决策困难量表
采用刘睿等人编制的职业决策困难量表[17],共16道题,分为4个维度,采用李克特 5点计分法,从非常不符合(1分)到非常符合(5分),得分越高表示职业决策困难越少,得分越低表示职业决策困难越严重。本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
2 结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研究数据均由问卷所得,所以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为了降低其带来的影响,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为旋转的因子分析结果发现,共有12个特征值大于1,且第一个因子的变异量33.75%,低于临界值40%,表示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2.2 控制变量差异性分析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查性别、独生状况、是否有农村留守经历三个人口学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认知闭合需要在性别变量上有显著差异(P<0.001),男生高于女生;职业决策困难在性别变量上有显著差异(P<0.001),男生高于女生(表示女生职业决策困难较多);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性别(P<0.01)有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见表1。
表1 变量间描述统计和人口学差异分析
表2 各变量相关分析
2.3 各变量之间相关分析
通过对认知闭合需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职业决策困难三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各变量间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认知闭合需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两两显著正相关(P<0.01)。
为了进一步探讨三个变量间的关系,在控制性别、独生状况、是否有农村留守经历情况下,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见表3和图2。模型1中,认知闭合需要对职业决策困难有正向预测作用(β=0.48, p<0.01),验证了假设1。回归模型2中,认知闭合需要显著正向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β=0.83, p<0.01),验证了假设2。将中介变量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放入回归模型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决策困难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42, p<0.01),认知闭合需要对职业决策困难仍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4, p<0.0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认知闭合需要与职业决策困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95置信区间为0.22 ~ 0.38),中介效应值为0.34,占总效应70.83%,验证了假设3。
表3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
图2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模型图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认知闭合需要在性别变量上有显著差异(P<0.001),男生高于女生,这可能是因为男生在面对模糊情境时,容忍性较差,认知闭合水平较高,而女生在面对模糊情境时,犹豫不决,容忍性高,认知闭合需要水平较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变量上有显著差异(P<0.001),男生高于女生,这与郭蕾等人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18],这可能是因为受传统文化影响,社会赋予男生更多的职业角色,而女生以家庭为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女性在职业决策中没有充足的精力和信心,进而产生较低的决策自我效能感。另外,职业决策困难在性别(P<0.001)上有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说明男生在职业决策过程中的困难少于女生,女生出现职业困难现象较多,这与周云等人研究结论是一致的[19],这可能是因为女生较优柔寡断,相较于男生显得被动,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容易犹豫不决,缺乏对职业信息搜索的主动性,从而出现较多的职业决策困难。提醒教育工作者,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要注意提高女大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其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我的认识,寻找职业决策保护因素,减少其职业决策困难的出现,促进其更好地就业。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认知闭合需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决策困难三者之间彼此显著正相关。首先,认知闭合需要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即认知闭合需要水平越高,越容易发展高水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这与前人研究是一致的[13]。具体来说,个体具有较高的认知闭合需要水平,对问题会强烈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会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做出决定,而低认知闭合需要的大学生,倾向于付出较多的认知努力,相对来说决策时间较长,容易犹豫不决,影响决策过程中的自信心,进而降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另外,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显著正相关,即个体拥有较高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则会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充满信心和能力,越少出现职业决策困难现象,这与前人研究结论是一致的[20,21]。同时,认知闭合需要与职业决策困难显著正相关,验证了假设1,这与国内外研究结论是一致的[8,9],即个体认知闭合需要水平越高,会快速搜索职业信息,对模糊情境不能容忍,进而会快速做出决定,较少出现职业决策困难现象;而低认知闭合需要个体,在决策情境中,对问题的模糊性容忍度高,容易犹豫不决,出现决策困难现象。
本研究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认知闭合需要与职业决策困难间起部分中介效应,验证了假设3。具体来说,认知闭合需要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还能通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职业决策困难,即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是显著的,这与前人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即认知闭合需要是个体职业决策困难的重要预测因子[8,9]。具体来说,一方面,认知闭合需要显著正向预测个体职业决策困难水平,即高认知闭合需要水平个体对模糊情境忍耐性差,在职业决策过程中会快速搜集相关信息,容易做出决策,较少出现职业决策困难现象;另一方面,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认知闭合需要与职业决策困难间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证实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也是职业决策困难的重要预测因子,这与以往研究是一致的[23]。根据社会学习理论,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个体,能积极应对所处环境,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有充分的能量应对,同理,在职业决策过程中,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较少出现职业决策困难现象。因此,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中介了认知闭合需要和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关系,这与前人研究结论是一致的[22,23]。提示教育工作者,高校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过程中的果敢性,明确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决策。同时,也要加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进而来降低其职业决策困难水平。
综上所述,认知闭合需要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保护因素,为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提供几点思路:一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鼓励学生积极锻炼自我,开设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增强学生对自我的认识,结合学生自身特质积极搜索职业相关信息,使其在职业决策中果敢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决策;二是可以通过形式丰富的教育活动,来提升学生积极应对困难的能力,增强其求职的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三是,作为学生主体,更应该积极锻炼自己,多渠道掌握社会信息,结合自身优势来选择合适的职业,降低职业决策过程中的困难水平,提高职业规划能力。
另外,本研究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一是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方法研究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属于横断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可以利用实验研究方法和纵向追踪的方法,进一步探讨影响机制;二是研究发现,认知闭合需要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职业决策困难的保护因素,今后可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的果敢性和决策自我效能感,进而降低其职业决策困难水平,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