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联用伊托必利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2022-06-13钟锡新
钟锡新
漳州正兴医院消化内科,福建漳州 363005
糖尿病与慢性胃炎作为当前临床比较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一种发病影响较大,发病率较高的病症[1]。该病在发病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食欲不振、反酸、血糖水平升高等,部分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患者治疗,将会对患者造成非常大的影响[2]。通过相关研究发现,药物治疗能够有效应对该病,对患者自身的病情控制及管理有重要帮助, 为此在患者治疗干预过程中,应该以患者治疗研究为基础,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干预策略[3]。通过相关研究分析证实,雷贝拉唑与依托必利在目前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是比较高的[4-5]。为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该做好患者治疗用药干预方案[6]。 该研究选取2018 年5 月—2021 年5 月收治的106 例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讨雷贝拉唑联用伊托必利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6 例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用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 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结合伊托必利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奥美拉唑治疗。 研究组中男性33 例、女性20 例;平均年龄(68.52±2.25)岁。对照组中男27 例、女性26 例;平均年龄(68.69±2.24)岁。 纳入标准:①经胃镜等检查被确诊为慢性胃炎;②没有其他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并发症疾病,如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②研究中途数据脱落或退出者。该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用药,即常规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口服奥美拉唑 (国药准字H20033444;规格:20 mg)20 mg,2 次/d;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同时加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33021381;规格:0.25 g)1.0 g,2 次/d,克拉霉素(国药准字H20183466;规格:0.25 g)0.5 g,2 次/d,枸橼酸铋钾颗粒(国药准字H20045466; 规格:110 mg)220 mg,2 次/d,4 种药物同时口服14 d 后,继续口服奥美拉唑14 d。 依托必利(国药准字H20040038;规格:50)50 mg,3 次/d,
研究组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口服雷贝拉唑(国药准字H20080125;规格:20mg)20 mg,2 次/d,伊托必利(国药准字H20040038;规格:50 mg)50 mg,3 次/d,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同时加阿莫西林1.0 g,2 次/d,克拉霉素0.5 g,2 次/d,枸橼酸铋钾颗粒220 mg,2 次/d,4 种药物同时口服14 d 后,继续口服雷贝拉唑依托必利14 d。 两组患者持续用药28 d,分析患者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判定: 显效表示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稳定,胃炎症状已经缓解,无胃溃疡、胃出血、贫血等并发症症状;有效表示患者治疗后症状有改善,相关的指标恢复正常,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无效表示患者治疗后无效果,症状依然存在。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7]。②并发症发生率=(胃溃疡例数+胃出血例数+贫血例数)/总例数×100.00%。③血糖指标以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水平测量为主,做好组内患者的各项水平记录和评价,然后进行组间对比[8]。 ④生活质量评分,以SCL-90 量表为主,选取与心理、生理、社会、角色及总体精神相关的指标为患者评价,总分值为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⑤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清除/总例数×100.00%,其中,完全清除为清除后已经无法检测到幽门螺杆菌HP 阳性,部分清除为幽门螺杆菌HP 阳性低于6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总发生率为1.89%明显低于对照组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前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内治疗前后血糖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对比[(±s),mmol/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对比[(±s),mmol/L]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
2.5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对比
研究组总清除率为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对比
3 讨论
糖尿病容易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造成胃张力缺乏、胃动力紊乱,糖尿病并发慢性胃炎患者发病后会表现出如下临床症状:①腹部不适,这是慢性胃炎发生之后最为常见的症状表现之一。 主要是以上腹部疼痛及饱胀的表现最为多见, 部分伴嗳气、恶心、食欲不振、反酸,在开始时可能这种症状不适很明显,进食之后就会比较明显,常因进食过冷、过硬或者辛辣的食物所引起, 并且是应用抗酸药和解痉药后不缓解[9]。②出血,说明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③黄白色厚腻舌苔,是慢性胃炎发生后的主要体征,患者治疗用药过程中,应该注重胃黏膜修复,且应该做好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干预方案。 通过相关研究分析发现,以药物治疗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病情,对患者自身的疾病干预有重要帮助[10-11]。 经该次研究证实,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治疗过程中, 给予患者雷贝拉唑与伊托必利用药的效果显著, 能够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对患者自身疾病干预有重要帮助,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首先,在患者治疗的总体疗效对比中发现, 研究组总有效率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84.91%(P<0.05)该项研究成果与苏秀群等[12]人研究成果相符, 表明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上述药物能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次,在针对患者治疗并发症对比中发现, 研究组总发生率为1.89%明显低于对照组15.09%,该项研究成果与张晟等[13]人研究成果相符,验证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所以可将其应用到临床。 再次,经分析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得出,研究组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且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 该项研究成果则与易海林等人[14]研究成果相符, 血糖水平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预后情况,而合理控制血糖能够稳定患者病情,对患者的自身治疗有重要帮助。最后,在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分析中得出,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明显不同,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且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该项研究成果则与王言飞等人[15]研究成果相符, 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在发病之后其自身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患者治疗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16-18]。 除此之外,在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对比中发现,研究组总清除率为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84.91%(P<0.05)。
综上所述,现阶段临床研究过程中发现,患有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的人数在不断增多, 很多患者发病之后需要以药物治疗进行干预, 而该过程中为患者实施雷贝拉唑结合伊托必利效果显著,可以突出患者治疗优势,能够满足患者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