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超声技术在2 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诊断效果分析

2022-06-13杜光菊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疾病诊断颈动脉硬化

杜光菊

莒县人民医院超声科,山东日照 276500

老年人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及生理机能随年龄增长将明显下降, 且2 型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发病率,由此加剧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病概率,如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将对患者生存质量、生命安全等方面造成影响,危害性极大[1-3]。高频超声作为现今临床中较为先进的超声检测技术, 具有疾病检出率高、准确性良好等特点,检测后,能够探查出病灶所在位置及病变情况, 为后续治疗工作开展提供准确依据[4-5]。 应用高频超声技术对2 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检测、诊断,可有效检出硬化斑块性质、分布情况等[6-7]。该次选取2019 年4月—2020 年4 月该院收治的10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对2 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高频超声技术的应用效果实施课题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52 例,女48 例;平均年龄(67.42±2.19)岁,症状反应:头晕者11 例,头痛者22 例,晕厥15 例,其余52 例患者并发两种及两种以上症状。课题经由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执行。

纳入标准:①对研究内容作如实告知后,均自愿表示同意加入者;②个人资料信息完整,数据采集期间配合积极性良好;③自理能力良好,个人意愿能够做清晰表述。

排除标准:①精神状态欠佳,存沟通障碍者;②既往存心脑血管疾病病史者;③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者;④思维意识不清,家属在知晓研究内容后,明确表示拒绝加入者。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高频超声检测:采用超声检测仪实施检测,探头参数7.5 MHz,指导患者充分袒露颈部,探头涂抹耦合剂后,与患者颈部进行接触,经由成像系统对颈动脉血流情况、血管状态等进行观察,对存特殊回声处做进一步探查, 分析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采集相应数据,汇总后对患者是否患病进行初步诊断。

1.3 观察指标

①血糖指标:对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数据进行汇总。 ②统计各组疾病检出率。 ③汇总斑块类型、分布情况。 ④以血管造影结果作为疾病诊断金标准,对检测所得结果准确率、灵敏度等进行计算。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比较

研究组斑块检出率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比较[n(%)]

2.2 两组检出斑块类型和斑块分布情况比较

两组检出斑块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出斑块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检出斑块类型比较[n(%)]

表3 两组检出斑块分布情况比较[n(%)]

2.3 高频超声检测结果与血管造影结果及两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比较

两组诊断灵敏度、准确率比较,研究组对疾病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表5。

表4 高频超声检测结果与血管造影结果

表5 两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对比(%)

3 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2 型糖尿病患者高发疾病类型, 其成因与患者所患2 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相关性,受疾病因素影响,颈动脉组织结构及血小板聚集率等均将出现明显变化,由此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影响脑部供血供氧,随病情进展,如发生硬化斑块脱落或血管破裂,还可引发多种脑部疾病,严重时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疾病危害性显著[8-9]。

对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探查其是否患病并加以诊断,及早对其开展临床干预,能够使患者保持其生命安全,延长其生存期限,具备积极影响及开展必要性[10-11]。 当前临床中适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以影像学技术为主要措施,通过对患者颈动脉行扫描,以此探查其有无粥样硬化斑块,从而诊断其是否患病[12-13]。 但在检测过程中发现, 部分检测技术应用价值、 疾病检出率、检测安全性等方面并不理想,且易造成患者经济压力及心理负担, 因此在2 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略显不足。超声在临床中能够对腺体疾病、血管疾病、组织器官病变等多种疾病类型做到有效检出,具有操作便捷、费用低廉、可重复实施、无创伤性等诸多特点,开展检测期间,患者无明显不适感受,经由探头与患者体表进行接触后,即可在无创情况下,对组织器官行可视探查,从而对疾病做到有效检出[14-15]。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高频超声技术的诞生, 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超声检测技术成像清晰度及疾病诊断准确性, 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 采用高频超声探头对患者颈动脉实施扫描,能够准确观察患者颈动脉中有无斑块、斑块数量、分布情况等,同时明确颈动脉血流情况及动脉血管管腔结构,由此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促进临床制定合理有效的诊疗方案, 对2 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疾病康复及临床诊疗实施效果等均具备积极影响[16-17]。

研究选取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常规超声、高频超声检测,其中高频超声检测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 疾病检出率等较高(P<0.05),研究组的斑块类型、分布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等经计算,实施高频超声检测结果较为理想。由此可见,2 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诊断中,高频超声技术具备极佳应用效果,行检测后,能够对患者是否患病做到有效检出,同时明确其病情进展情况,使患者于检测后能够快速得到确诊,因该高频超声技术所测得结果与血管造影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因此疾病诊断准确率、检测灵敏度均较高,应用价值明显高于其他检测技术,技术优势性明显,实施后可达预期检测目的[18-19]。

综上所述, 高频超声技术在2 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疾病诊断中具备良好应用效果及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实施后能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疾病做到有效检出,有助于患者及时得到临床救治,建议临床对其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疾病诊断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呼吸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已出版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基于Web及知识推理的宠物狗疾病诊断专家系统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CD10表达在滋养叶细胞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