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资源挖掘与融入探讨
2022-06-13孙玉凤
孙 玉 凤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拉萨 85000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为各高校专业课建设指明了改革思路和发展方向,各高校应坚持三全育人的基本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和实践,发挥专业课在影响学生思想品德、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塑造学生理想信念上的价值。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发挥专业课的协同育人功能,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与融入是前提和重点,应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与分析,挖掘其蕴含的政治价值、职业理念、文化传统、人文情怀,优化整合形成典型案例与素材,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自然融入各专业知识点,实现教学目标饱含思政理念、教学资源蕴含思政元素、教学设计渗透思政内容,教学效果实现思政价值的目的。
公共教育学是面向师范生开设的教师教育类核心课程,既关注教育理论又关心教育实践,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该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对怀着美好期盼初入校园的师范生掌握教育基本知识、理论与方法,学会理性分析教育现象和问题,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坚定从教意愿和专业发展方向尤为重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3]。因此,任课教师需要提炼与课程最契合的思政元素,与知识技能等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促进学生主动理解并内化为自身价值观,以成为四有好老师为职业理想与目标,传承中国教育精神,讲好中国教育故事[4]。
一、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
《纲要》指出“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养学生传道情怀、授业底蕴、解惑能力”[3]。公共教育学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知识面广,主要包括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目的、课程、教学、德育、教师等章节[5]。各章节专业知识与师德师风、教育情怀、理想信念联系紧密,在课程思政资源挖掘上有独特优势。公共教育学任课教师应根据《纲要》、教师专业标准、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要求,结合学校定位和专业特色积极寻找各章节专业知识点与价值引领的结合点,做好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中思政资源的挖掘,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实现掌握专业知识、发展专业能力、陶冶专业情操的有机统一,使师范生在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的同时坚定教书育人职责使命。结合常用教材进行梳理,公共教育学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构想和希望,职业道德是社会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公共教育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资源,如“教育与人的发展”强调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对教师教学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只有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各类原则和方法才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影响心灵。通过相关资源的挖掘和凝练,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以身作则”,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能力、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坚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理想和信念。
(二)教育情怀
教育情怀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深沉、持久、难以割舍的感情,是用爱滋养学生心灵、用心坚守教育初心的基础。公共教育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情怀资源,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可以通过讲述著名教育家对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对学生的无私奉献故事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对教育事业、教师职业的热爱和追寻。“教育的社会功能”,通过收集教育促进经济、政治、生态、文化发展的案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理解教育在促进社会变迁和流动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服务的决心。“教育目的”部分,可以将专业知识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教育对受教育者身心素质、社会价值、实现途径的要求,坚定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决心信心。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教育文化资源内容广泛,流传下来的教育论述非常丰富,公共教育学课程相关教材对古代著名教育家进行了介绍,对《学记》《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传统文化典籍和教育论著进行了引用。如“教育与教育学”部分介绍了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学记》、著名教育家孔子、孟子等人及其教育思想;“教学过程理论”部分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引导学生学、思、行结合,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教学原则”部分强调“长善救失”“因材施教”,引发学生相互学习、发展特长的意识和实践。公共教育学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的挖掘,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的思想精华融入到教材本身的科学知识体系之中,使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融为一体,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坚定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纲要》指出“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3]。公共教育学任课教师要积极寻找专业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悟、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教师”部分可以通过对全国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实例的分析、对身边教师的访谈等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等观念的理解和认同。“德育”部分可以组织学生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关注、感兴趣的事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友善”的基本要求。
(五)政治认同、理想信念
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6]。理想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和事业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7]。公共教育学应充分利用课程思政资源引导学生在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中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理想信念。如“教育与社会发展”部分,通过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相关案例分析、数据对比,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及自己家乡教育事业发展变化的原因及成果,坚定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家乡、为祖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决心和信心。“教育目的”部分,通过对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的把握,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我国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的目的,增强职业认同感,坚定从教理想和信心,强化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综合来看,公共教育学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情怀等师德资源,二是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文化资源,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政治资源,各章节专业知识与思政资源都有联系,只是章节不同,联系各有侧重,要根据专业知识内容对课程思政目标进行优化选择,对课程思政资源进行精心挖掘与融入。具体各章节专业知识蕴含的思政资源如表1所示:
表1 公共教育学蕴含的部分思政资源及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二、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资源的融入
要发挥教育学的立德树人作用,不能仅仅止步于研究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的对应和联系,还应在过程、主体等方面做文章[8]。如何将丰富的思政资源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变化,是影响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关键问题,应通过明确融入思路、完善融入方式的途径实现。
(一)融入思路
如何才能把挖掘出来的思政资源有效融入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思路一定要清晰明确,有条理性,这样才能保证润物无声、育人有效。首先要对公共教育学各章节知识点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政治背景进行挖掘与整理,收集归纳与专业知识点结合紧密富含职业道德、教育情怀、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等内容的教学素材与案例。其次对照课程标准,结合教学计划,梳理专业知识点与思政资源的对应关系,遵循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关系密切的原则对思政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再次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凝练课程思政目标,把专业知识点与思政资源进行整合,做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
(二)融入方式
教育资源开发只有基于课程、突出思政、围绕课堂、抓住教师,才能最终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成效[9]。在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任课教师提高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在对各专业知识点课程思政资源挖掘和整合的基础上,选择、设计融入方式,使思政资源以自然的、隐性的方式融入专业教学活动,润物无声地滋养学生心灵。以公共教育学“教师”专题为例,应将专业知识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相联系,深入思考具体的三维课程目标,既引导学生理解教师素养基本要求,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教师观,增强职业认同感,认清自己的现实能力与教师职业要求的差距,科学进行生涯规划,提高和发展自己。教师职业素养是本专题专业知识的重难点,也是课程思政的主要融入点。这个专题讲解中,重点选取与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思政资源如全国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讲话精神等,并通过合理设计将这些资源融入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引导师范生从榜样中汲取力量,明确教师素养基本要求,厚植教育情怀,坚定教育信念。
1.课前感知阶段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基础,通过布置一定预习任务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初步认识和感受,明确学习目的,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在本专题教学开始之前,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收集并摘抄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教师发展的重要论述,引导学生感知习总书记对全国教师的关心关怀、对教育发展和教师工作的殷切期望,对合格教师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爱之心、扎实学识等方面的要求,激发学生对教师素养的好奇和兴趣。
2.课堂内化阶段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融入课程思政资源,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比如在新课导入环节,播放《全国优秀教师张桂梅的感人事迹》,用真实的案例滋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说出自己学习生涯中难忘的老师,引起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思考,对学生发言进行归纳总结,根据学生难忘教师的共同特质引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等内容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共鸣。
在讲授新课环节,采用分组讨论与分享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全国优秀教师学习工作案例展开对“一名称职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的思考,教师根据讨论结果归纳总结,同时采用讲授法,例如引用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师说》、著名教育家孔子教育学生的典故等,多角度、立体化解读专业知识点“教师素养基本要求”,使学生明确高尚的师德、广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采用直观教育法播放视频《陶行知的教育追求》,用生动具体的形象进一步激发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和教育情怀,强化对教师素养的理解、感悟、认同和践行。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出示反映教师素养的正反两方面案例,要求学生对案例中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巩固对教师素养的认识和追求。
3.课后深化阶段
为强化师范生对教师素养的认识,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在课后实践环节,要求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分组选取师德、文化、政治等思政资源融入课程训练,通过参与访谈、交流讨论、成果展示等方式强化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如分组访谈一名学校教师,写出访谈报告,体会教师的责任和快乐,增强职业认同感;参加演讲比赛“争做四有好教师”“做好四个引路人”等,坚定职业理想,厚植教育情怀。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要立足专业知识点,首先坚持教学全过程融入思政资源,注重素材的收集和案例的选择,利用新课导入、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积极正面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坚守职业理念、升华职业情感,而不是生硬的、片段化的在上课之前或是课堂教学之中专门拿出一定的时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坚持教学方法融入思政,将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习作业法等各类方法相结合,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育人效果。
三、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资源挖掘与融入反思
课程思政建设基础在课程、根本在思政、重点在课堂、关键在教师、成效在学生[10]。在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方面,需要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才能结合专业知识点收集到大量的思政素材。在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资源的融入方面,需要教师们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专研教材、了解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精心选择和设计,将收集到的众多思政资源进行深度加工,才能达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与融入要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力量,分工合作收集思政资源,集体备课、反复打磨教学过程,将思政资源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实现公共教育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结语
大学课堂不只是知识技能传授的平台,更是价值引领的阵地。在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提高课程思政资源挖掘、设计与融入的能力,立足课程目标与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分析,挖掘其蕴含的师德资源、文化资源和政治资源,依靠课堂教学主渠道,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优化教学设计,使公共教育学课程发挥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资源、思政内容融入教学设计、思政价值融入教学效果的全方位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