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的”“那么的”不对称研究
2022-06-13刘利雪李思旭
刘利雪,李思旭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关于指代词“这/那”、“这么/那么”都有较充分的研究,如徐丹(1988)、[1]王灿龙(2004)、[2]杨玉玲(2007)[3]等。但三音节“这么的/那么的”却未见专文研究,就连两部权威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4]和《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5]也都没有将它们收录其中。我们尝试利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从共时角度在句法特征、共现搭配以及指代功能上对“这么的”“那么的”的差异进行描写,从历时层面梳理“这么的/那么的”与“这么地/那么地”的发展差异,并对相关的不对称现象进行解释。沈家煊(1999)认为,我们讲不对称时总是预设着对称,因此这里对“这么的”“那么的”的不对称研究也包括对称和不对称两个方面。[6](P1)
一、“这么的”“那么的”的句法不对称
(一)句法功能的不对称
1.作宾语
“这么的”“那么的”作宾语时,可以称代某种情况、行为及状态。如果出现在对话之中,“这么的”还常伴随着手势。例(1)和例(2)中的“这么的”分别称代的是“出嫁不让爹娘费心”这种情况和“用手比划”这一行为;例(3)中的“那么的”称代的是“有弹性”这一状态。
(1)新式女儿孝顺爹娘就是这么的:“出嫁不要费爹娘一点心!”
(茅盾《子夜》)
(2)(他用手左右比划一下)是这么的呀?还是这么的?
(《鬼子来了》)
(3)我并不是那么的,嗯,有弹性的。
(《魔戒》)
2.作状语
“这么的”“那么的”作状语时,可以修饰形容词和心理动词指示程度。例(4)和例(5)中,“这么的”“那么的”分别指示“恨”与“虚弱”的程度之深。
(4)欧阳峰:你为什么这么的恨他。
(《东邪西毒》)
(5)她是那么的虚弱、那么的颓丧,我当时几乎确定眼前人活不久了。
(《龙枪传奇》)
“这么的”“那么的”还可以修饰行为动词及短语指示方式。例(6)和例(7)中,它们分别指示“飞”和“一震”的方式,即“怎样的飞/一震”。
(6)飞去又飞来,爱这么飞就这么的飞着罢!
(俞平伯《稚翠和她情人的故事》)
(7)可是迟了,我觉得那么的一震。
(《读者》)
3.作定语
“这么的”“那么的”作定语时,也主要起指示作用。通常修饰名词,也能与数量词结
合表强调。但这种用法“那么的”较少见。例(8)和例(9)中的“这么的”“那么的”一般要重读,它们分别指示的是:“这是一排怎样的水泥乒乓球桌”和“那是怎样的一天”。
(8)中学时代教室前面就有这么的一排水泥乒乓球桌,都有一丁半点的坑洼破损,中间用来权当作网球的有时是几块砖头……
(杨洁莹《水泥乒乓球台》)
(9)我深怕有那么的一天,而且也许为期不远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
4.作谓语
“这么的”“那么的”作谓语时,可以称代某种行为或方式。例(10)中,“这么的”用来引出下文主语要阐明的情况,即“在别人新房住下”;例(11)中,“那么的”起着类比的作用,指主语离开的方式,“像一阵风似的无声无息”。
(10)我就这么的,在人家未来的新房里住下了。(梁晓声《京华闻见录》
(11)一阵风那么的,出众的青年牧人去了,从此没有下落。(师陀《谷之夜》)
5.作补语
“这么的”“那么的”作补语的情况十分少见。我们没有发现“那么的”作补语的例子,“这么的”作补语也只在近代汉语中发现下面一例。例句中“这么的”作程度补语补充说明“笑”这一动作之夸张。
(12)舅太太只没事人似的说道:“也没见我们这位姑太太,一句话也值得笑得这么的?”(《侠女奇缘》)
由上述分析可知,“这么的”“那么的”在句法功能上既有对称性也有不对称性。对称性体现在:两者都不能作主语,但都可以作宾语、谓语起称代作用,都可以作状语、定语起指示作用。不对称性体现在:“这么的”还可以作程度补语,“那么的”则不行。
(二)单独作小句的不对称
“这么的”“那么的”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都可作小句,有以下三种情况。
1.“这么的”“那么的”单独作小句
“这么的”只能位于句首和句中作独立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它位于句首主要起着引出新信息的作用,如例(13)。句中功能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根据上文引出下文的提议,如例(14);第二种是表示句中的停顿,这时通常伴随着前后省略符号的标志,如例(15);第三种是表示虚指,这时候通常与“那么的”对举出现,如例(16)。
(13)这么的,我给你们服务一趟。
(杜鹏程《保卫延安》)
(14)“啊……这么的,你把我的皮袄穿上,遮掩遮掩!”
(杜鹏程《保卫延安》)
(15)大三疑惑地:刘爷…这么的…就不怕别人记恨他。
(《鬼子来了》)
(16)郭:各式各样的,翻盖的,这么的,那么的,打不通的。
(《郭德纲相声集》)
同样“那么的”也可以位于句首和句中作独立成分,如例(17)和(16)。就句中位置功能来说,只有虚指的作用。但是“那么的”还可以在对话语境中单独出现,如例(18)。
(17)五舅姥爷:那么的……他长得啥样?
(《鬼子来了》)
(18)大三见五舅姥爷认可:那可不!
五舅姥爷(画外):那么的…
(《鬼子来了》)
2.“就这么的”单独作小句
“就这么的”既可以位于句首、句中作独立成分,也可以位于句末作独立成分,而且多出现在口语中,如例(19)-(21)。但未发现“就那么的”单独成句的例子。
(19)就这么的,嫁的第三个丈夫比我大20多岁。
(《读者》)
(20)“好吧,就这么的,咱们瞧瞧他们分东西去吧。”
(周立波《暴风骤雨》)
(21)大三(画外):这么的,就这么的,这么的这么的……就这么的!
(《鬼子来了》)
3.“就这么的+语气词”单独作小句
这里的语气词一般是降调的“吧”。“就这么的吧”既可位于句首,也可位于句末作独立成分,如例(22)(23)。句首位置的“就这么的吧”通常引出后文补充的成分;句末位置的“就这么的吧”似乎已经凝结成话语标记,表示对上文意见的赞成,有终结话题的作用。
(22)老王太太嘴上说着:“就这么的吧,不用换了,把坏的换给你们,不好。”
(周立波《暴风骤雨》)
(23)有好些人回答:“对,多咱交钱,多咱交保,就这么的吧。”
(周立波《暴风骤雨》)
由上述分析可知,“这么的”“那么的”作小句既有对称性也有不对称性。对称性体现在:两者都能单独作小句。不对称性体现在:“这么的”可以受“就”修饰后单独作小句,也可以后接语气词,甚至形成话语标记,“那么的”则不行。
(三)共现搭配的不对称
1.与否定副词“不”的共现
“这么的”“那么的”都可以出现在否定句中。但是就“不+()+形容词”这个格式来说,它对“这么的”有较强的排斥性。这恰恰吻合沈家煊在《不对称标记论》中的说法:“这”和“那”用在否定句中出现标记颠倒现象,是“那”而非“这”成了无标记项。[6](P167)
(26)情节紧张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作品,可以让我们不那么的累。
(赵奕然《懒人瘦身法》)
(26’)*情节紧张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作品,可以让我们不这么的累。
造成(26)与(26’)不对称的原因,可能与“这么的”“那么的”中 “这”“那”的语义有关。一般来说近指倾向于用“这”,远指倾向于用“那”。在此格式中,“不”是否定词,表示对性质程度的一种否定。或者说言者当前对这种性质的程度,感知较浅,距离较远,对它的认识我们也需要依靠想象完成,因此我们更倾向于用“那么的”。
2.同一成分的多次出现
“这么的”“那么的”都可以在句中反复出现指示某种程度。但是很多情况下“这么的”与“那么的”不能替换,尤其当同一成分出现两次以上。
(27)那城垣是那么的厚重,那城门是那么的高大,那围观者是那么的群情亢奋。
(1998年《人民日报》)
(27’)?那城垣是这么的厚重,那城门是这么的高大,那围观者是这么的群情亢奋。
造成例(27)与(27’)不对称的原因,可能与“那么的”常分布在抒情文章中有关。从语音角度来看,“这么的”“那么的”中的“这”“那”,一个是塞擦音,一个是鼻音,一个只能降调,一个容易升调。因此“那么的”作状语出现时,较容易形成排比句式,感情比较激昂;而“这么的”虽然也表程度,但显然情感不足。
3.与疑问词的共现
“这么的”“那么的”都可以出现在疑问句中。但“那么的”与疑问词共现表疑问,用例较少,500多条语料中,仅2例。这可能与它们分布的语体有关,“这么的”常用于口语,尤其是对话中,如果产生疑问,便于发问;而“那么的”常出现在书面语中,偶有疑问也多是自问,主要是抒情。
(28)至于吗,这么绝这么狠这么的不留余地?
(《中国式离婚》)
(29)可是我常自问,地上时常有人去世,为什么流星是那么的罕见呢?
(林清玄《夜观流星》)
由上述分析可知,“这么的”“那么的”在共现成分上表现出同中有异的倾向。一方面,它们都能用在否定句、排比句句和疑问句中,这是它们的对称之处。另一方面,它们的差别是:“那么的”可以用在“不+()+形容词”的格式中,可以用在强烈的抒情句中,“这么的”则不行;“这么的”可以与疑问词高频共现,“那么的”则不行。
二、“这么的”“那么的”的指代不对称
(一)篇章指代功能
通过对798条有效语料的考察(“这么的”273例,“那么的”525例),发现它们都可以在篇章中承接和连贯语句。且它们的篇章指代功能差异,主要体现在回指和预指两个方面。
1.回指功能
包括两类,一类是同句回指,如例(30),“那么的”回指的是同句中“八个字八个字”那样的情况。一类是不同句回指,又叫超句回指,如例(31),“这么的”回指的是上句中“战斗不止”这样一种精神。二者的具体差异,见表一。
(30)波顿把它再加上两个字,让它是八个字八个字那么的吧。
(《仲夏夜之梦》)
(31)梁冬:战斗不止,这么的一种精神。
(《梁冬对话曲黎美》)
表一:“这么的”“那么的”回指分布情况
由表一可知,回指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这么的”的回指频率远远高于“那么的”;第二“这么的”的超句回指频率远远高于同句回指,“那么的”则相反。
2.预指功能
“这么的”“那么的”预指功能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前者的预指频率远远高于后者。程远(1980)认为:指上文,用“那”,也可以用“这”;指下文,用“这”,不用“那”。[7]这与“这么的”“那么的”也是相吻合的:例(32)中的“这么的”预指的是下文“把皮袄穿上遮掩”这件事。值得注意的是,“那么的”并非不能指下文,只是频率较低,通常伴随着冒号等符号标志,如例(33)。二者的具体差异,见表二。
(32)他对近来的现象作这么的解释:出版界对黑人作家的态度并没有改变,不过时代是变了。
(《读书》)
(33)令人颇觉惊讶的是烈士的一切遗物,都是那么的工整乃至娟秀:他的读书笔记,字迹清秀;他的篆刻、图画,线条纤细……
(1995年《人民日报》)
表二:“这么的”“那么的”预指分布情况
(二)指代距离功能
“这么的”“那么的”由“这”“那”发展而来,因此在语义上也存在着某些对立。从语义上说,“这”表近指,“那”表远指,这也是它们在指代距离上的主要差异。
1.空间距离
万事万物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中,空间是人们最先感知到的参照点。毫无疑问,“这么的”“那么的”在空间上也存在着某些特点。空间距离远近的对立,可以说是其最原始的语义对立。
(34)“哥,俺,嘿,从哪说呀!这么的,哥,俺要求入党了!?倓±
(杜鹏程《保卫延安》)
(35)再望那天是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挂在古城头上那盏灯又是那么的令人牵动情怀。
(1998《人民日报》)
例(34)中“这么的”用在面对面的对话中出现,说话人与受话人距离较近;例(35)中“那么的”用在抒情句中,从远眺的视线可知,说话人离景物距离较远。
2.时间距离
一切事物、行为乃至状态都离不开时间,相应的“这么的”“那么的”也具有时间方面的特征。只不过在使用过程中“这么的”更倾向于用在离当前时间点较近的句中,通常有时间词标记,如例(34)中的“现在”;“那么的”倾向于用在离当前时间点较远的句中,如例(35)中的“以前”,它们体现的是时间上的远近。
(36)从前的他虽谈不上是个正人君子,但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的夜郎自大。
(楼采凝《狩猎将军的心》)
(37)奇蒂拉抬起头,看着他笑了笑,那促狭的笑容以前是那么的吸引人。
(《龙枪编年史》)
3.心理距离
“这么的”“那么的”心理距离的不对称,主要在人称上体现得较明显。心理上觉得喜欢的,自然愿意去靠近,因此“这么的”倾向于与第一人称搭配,如例(38);心理上感到厌恶的,自然想推远,“那么的”倾向于和指向他人的第三人称搭配,如例(39)。
(38)虽然我是这么的想要她,但我更需要她的完璧之身。
(《龙枪传奇》)
(39)米达麦亚和罗严塔尔原本对他的勇猛相当佩服,但是现在他是打心底里感到厌恶,因为他是那么的残忍。
(《银河英雄传说》)
由上述分析可知,“这么的”“那么的”在指代功能上并不对称:从语篇指代来看,“这么的”用于回指、预指的频率较高且超句回指频率远远大于同句回指,“那么的”则相反;从指代距离来看,“这么的”指称的常是空间近、时间近、心理喜欢的行为或状态;“那么的”则相应指称的是空间远、时间远、心理讨厌的行为或状态。
三、“这/那么的”与“这/那么地”的不对称
经语料检索,我们发现“这么的”和“这么地”、“那么的”和“那么地”历时演化的进程有很大相似之处,甚至很多情况下,在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章中,它们区分的也不是特别明显,但从句法功能和出现时间来看还是有不对称之处。
(一)“这么的”与“这么地”
“这么的”最早出现在清朝,共9例,除1例作补语,如例(12),其余都是作定语修饰名词;而“这么地”最早出现在民国,仅两例只修饰动词性成分。
(40)往下又是付银三百两,也注着代应酬用;象这么的账,不下七八笔,付去了一千八百两。
(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41)二人进了坟院,尚二爷把一支钩,往供桌上一放,如此这般,这么地一说:“回去让你舅母给你弄点饭吃,先休息休息。我请人去!”
(民国《雍正剑侠图》)
例(40)中,“这么的”作定语修饰“账”,用来指示“什么样的账”;例(41)中,“这么地”作状语,修饰谓词“一说”,指示方式。
“这么的”发展到民国,逐渐成熟,开始修饰谓词性成分,如例(42)中的动宾短语“爱朕”、例(43)中的形容词“多、远”。值得注意的是,在民国小说《清朝秘史》中,第一次出现了“这么的”与“这么地”共现在一本书的情况。如以下三例:
(42)文宗细味其言,大为感动,随道:“不料你竟这么的爱朕,朕一竟糊糊涂涂,没有知道。”
(民国《清朝秘史》)
(43)长喜道:“家人说了,那马利逊就扬扬的道,咱们兵士这么的多,饷道这么的远,正想到城里来就……”
(民国《清朝秘史》)
(44)女子见承畴这个样儿,明知他动了心境,就故意挑拨道:“现在先生这么地想念她们……”
(民国《清朝秘史》)
我们初步认为“这么的”最早修饰名词性成分,后来用法更加灵活,也可以修饰谓词性成分。而“这么地”只能修饰谓词性成分,且以形容词为主,这个猜想在现代汉语语料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45)至少,罗严克拉姆公爵是这么的认为。
(《银河英雄传说》)
(46)真是无可救药的“行动派诗人”啊……修马哈这么地想着。
(《银河英雄传说》)
(47)既然说到0岁到3岁早教这么的重要,那首先应该是老师这块作为教育机构。
(《关注早期教育》)
(48)你看看,一个女人对一个家庭是这么地重要!
(《老子智慧与家庭和谐》)
例(45)和(46)出自同一文学作品,而且修饰的都是谓词性成分,我们认为这里“这么的”和“这么地”可以互换,且意思不变。同样,例(47)和(48)皆是出百家艺讲坛的文章,这里二者修饰的皆为形容词“重要”,且都能成立。
(二)“那么的”与“那么地”
与“这么的/地”的发展轨迹类似,“那么的”出现的时间也是早于“那么地”,不同的是,“那么地”到现代才开始出现。且就二者的区别来说,也同样是“那么的”可以后跟体词和谓词性成分,“那么地”只能后跟谓词性成分。如下例:
(49)我道:“怎的那么的脾气?”
(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50)可是讲它的人,把披着羊皮老髦的身影笼罩在一盏烟雾缭绕的油灯中,讲得是那么的平静,那么的淡漠。
(礼平《小站的黄昏》)
(51)他似乎突然感觉到了他们之间的那种自我亲和力,以至于当秀秀和锁子并肩坐在一起的时候,也突然觉得他们是那么地和谐。
(礼平《小站的黄昏》)
由上述分析可知,“这/那么的”和“这/那么地”发展既有些许差异,也有相似之处。就出现时间来讲,前者早于后者,就句法功能来说,前者可以修饰体词和谓词性成分,后者只能修饰谓词性成分,充当状语。但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么的/地”和“那么的/地”的演变方向又具有一致性。
之所以会出现以上差异,我们认为可能与虚词“的”和“地”的发展有关。李立云(2021)认为,唐宋时期一般用“底”来表示“的”的所有用法,用“地”来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后来二者在书面上逐渐统一于“的”,五四运动后开始区分“的”“地”。[8]可以说在某一时期,“的”字的使用包含了“地”字的虚词用法,只是出于白话文运动的影响开始区分,新出现的“地”只能修饰谓词性成分,这里“这么/那么地”出现的时间也和“地”出现的时间大致吻合。再者从人类的认知考虑,在同等结果下,人类会倾向于少量记忆,以减少大脑负担。既然“的”曾经可以替代虚词“地”使用,而且就清末民国时期,已经出现了“这么的/那么的”包括了“这么地/那么地”的用法,所以人们也就沿袭了这种用法,就它们修饰谓词性成分来说,用“的”还是“地”主要视作家的写作习惯而定。
综上,据CCL语料库检索,“这么的”有效语料273例,其中近代语料117例,现代语料156例;“那么的”有效语料525例,其中近代语料7例,现代语料518例。由此可见,“那么的”从近代到现代,其发展可能有个巨大的波动,甚至最终超过“这么的”。
我们认为,这可能与二者自身的语义和适用的语体有关。在CCL语料库检索发现,798条语料中超过半数以上的用例,多是书面语体。而“这么的”多出现在面对面的口语中,主要集中在电影《鬼子来了》、以言说方式为主的小说《暴风骤雨》《保卫延安》等作品中,这主要是因为“这”的原始义是近指,用在口语中便于拉近说话人的距离。而“那”的原始义是远指,用来推远与说话人的距离,由此显得客观。因此语料中“那么的”倾向于出现在正式的书面语中,主要集中在诸如《人民日报》《市场报》等权威性的官方读物中。尤其是建国以后出现了新的应用文文体,为了保证说明的客观性,“那么的”的使用频率更是大大超过“这么的”,这可能是“那么的”发展到现代其语料突然高于“这么的”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