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融合”理念下《高级英语》课程思政“234”模式创新研究

2022-06-13王冬霞贲培云

关键词:高级英语人文学科五育

王冬霞,贲培云

(滁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五育融合”理念是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的“五育并举”理念的继承与发展、落实与实践。文件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坚持“五育”并举,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1]。虽然该理念的提出是主要面向义务教育的,但由于教育的连贯性以及该理念的广泛适用性,它也完全适用于高等教育。“五育融合”融合的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这五种教育,而各级各类课程均可成为“五育融合”的实践场所和落实基地,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满足其健康和富裕的现实需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文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2]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一、“五育融合”理念下的人文学科课程思政“234”模式

关于英语类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英语类课程“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及实践研究,如闫玉玲(2020)[3]等;2.英语类课程“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如葛佳吟(2019)[4]等;3.英语类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与课程设计研究,如岳曼曼(2020)[5]等。上述研究均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将课程思政与“五育融合”理念结合起来进行模式创新研究的领域则大有空间。所以,“五育融合”理念与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是一致的,均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五育融合”理念下人文学科课程思政“234”模式内涵

“五育融合”理念主张以“一育”为主,带动其它“各育”的发展,融合“五育”,渗透“五育”。结合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智育与德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基本要求,本研究提出以德育与智育为双引擎进行带动,基于理论课堂、实践课堂、云端课堂3个课堂进行贯彻落实,通过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升级课程资源配置、增加配套硬件设施、加大政策制度支持4重保障机制保驾护航,创新人文学科课程思政的模式。简称为“五育融合”理念下人文学科课程思政的“234”模式,详见下图:

具体来说,人文学科课程应紧抓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确保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以智育和德育为主抓手,融合双引擎作用,带动劳动教育、体育和美育的共同发展,实现五育有机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在具体贯彻落实方面,要紧跟时代脉搏,结合课程特色,以任务式、项目式、探究式和创作式等形式开展活动,融思政育人和“五育”教育于其理论课堂、实践课堂以及各级各类线上云端课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此外,还应建立起合理的保障体系确保其顺利实施。教师应从微观层面着手,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提升自身立德树人的基本功;院系应从中观层面出发,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合理的课程体系群,优化现有课程设置,形成课程思政与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的有效联系,协同育人;学校则应该从机辅设备、网络课程平台、实习实践场地、图书和其它基础设施方面着手提供硬件设施保障,并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总体保障。

(二)“五育融合”理念下人文学科课程思政的“234”模式的创新点与优势

1.能优化育人理念,提升育人高度。该模式将“五育融合”理念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起来,及时更新育人理念,紧跟教育发展趋势,提升育人高度。该模式有利于帮助人文学科课程的授课教师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和仅仅注重智育的教学困境,解决“五育”割裂、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结合“两张皮”的问题与困惑。理念的更新是指导实践创新的关键一环,人文学科课程更应积极引进新的育人理念,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能拓宽育人渠道,拓展育人宽度。 该模式涵盖了人文学科课程的理论课堂、实践课堂和云端线上课堂,全面覆盖育人的三个课堂,将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文学科的全过程,拓宽了育人的宽度。人文学科因其独特的课程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广博的覆盖面,单纯的线下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而网络信息虽然丰富,却也良莠不齐,亟需教师严格筛选把关。因此,建设或筛选合适的网络在线云端课堂则成了人文学科授课教师的当务之急。五育融合”理念下人文学科课程思政的“234”模式主张通过在上述三个课堂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帮助此类课程的授课教师解决育人途径较窄、课时有限及网络信息干扰过多的困境。

3.能强化机制体制,保障育人力度。该模式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更新、配套设施完善、机制体制跟进四方面探索教师、院系以及高校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如何精准发力,保障人文学科育人的力度。该模式有助于帮助教师走出自身倦怠情绪、课程更新缓慢、与时代脱节、缺乏顶层设计以及政策支持的现状,为其更好地紧跟时代脉搏,积极主动地开展深度育人、全面育人提供微观、中观、宏观三方面的保障,助力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五育融合”理念下《高级英语》课程思政“234”模式创新

作为人文学科课程之一,《高级英语》既有该类课程的共通之处,又有其自身鲜明特色。《高级英语》是面向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阐释、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能力,提高其人文思辨能力,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培养其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能力,使其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从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育人目标来看,该课程与“五育融合”理念下人文学科课程思政的“234”模式融合度极高。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一直在应用该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以德育和智育为双引擎,融合、渗透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级英语》课程所用教材多选用英文原版文章,课文篇幅长、词汇丰富、句子复杂、题材广泛,较为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其国际视野,但也存在中国文化缺位的现象,亟需任课教师增补相关中国文化的内容,以培养其家国情怀。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也通过补充涵盖国家时事热点、传统文化、科技创新发展、中西文化对比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设置多样化的活动,融合、渗透“五育”,开展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以 《高级英语2》AtWarwiththePlanet一课为例,首先要求学生完成词汇学习与段落分析。在词汇学习时,要求学生通过专题资源库查找党政文件、重要领导人讲话的相关例句,提升其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在段落分析活动中,让学生在总结大意和查找细节的基础上,了解破环环境的恶劣后果,进一步提升其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然后开展小组活动与展示,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让学生开展校园环保活动,身体力行,践行环保,并进行汇报展示。最后通过拓展阅读与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分组阅读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相关典籍,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的讲话等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为以“环境保护,我们在行动”的微视频制作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其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简言之,该课以智育和德育为主抓手,融合、渗透“五育”,实现育人目标。首先该课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基础,要求学生自主查找相关信息、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并进行汇报展示,融合了体育和劳动教育,劳其体肤,强其心智;在对传统典籍和当代文献的阅读中,又融合了美育,使其认识到传统中华文明的智慧之美与当代中国的山水治理之美,升华了学生对美的认知。通过“五育”的有机融合,也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为一体的育人目标,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融“五育”和思政于理论课堂、实践课堂和云端课堂,多样化、多渠道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于教学的全过程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大纲规定,《高级英语》课程共48学时,其中理论环节为40学时,实践环节为8学时,时间紧、任务重,教师亟需拓展线上课堂以更好地完成育人任务。经课程组教师讨论,所有通过课程QQ群、超星学习通开展的课堂均称之为“云端课堂”。教师团队充分利用理论课堂、实践课堂和云端课堂三个课堂,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融合“五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高级英语1》:Unit 3Goodsmove.Peoplemove.Ideasmove.Andcultureschange.为例,理论课堂主要用于文本分析和课堂活动开展,在段落内容赏析的过程中,以概念隐喻这一高阶修辞手法为主线,让学生识别、理解、赏析本段中的概念隐喻,并运用专题语料库查找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党政文件中的概念隐喻表达。通过本活动,让学生了解国之大事,增强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在写作方法讲解过程中,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例证法,并让学生 就“一带一路”给沿线国家带来的影响开展小组讨论,列举例证支持观点,并在语料库中查找与之相关的概念隐喻表达。通过该活动,让学生学会结合具体实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实践课堂则是让学生采访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和正在实习的四年级学生,尤其是从事外贸业务的毕业生对“一带一路”的体会。同时,让学生设计“一带一路”宣传画,张贴于学院和学校公告栏;云端课堂在本课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本课主题为全球化带来的商品流通、人员流动、观念转变以及文化变迁,教师充分利用课程QQ群、超星学习通《高级英语》课程平台开展教学活动。课前上传关于古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一带一路”、亚投行等相关文献与资料,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合作,选择其中一个主题进行小组汇报展示,课中利用学习平台开展主题讨论和小组拓展任务,进一步深化主题,课后则通过云端课堂推送相关党政文件中英文对照版,要求学生选择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相关章节进行诵读分享。同时,在线布置关于“一带一路”的写作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总体而言,本课以三个课堂为主阵地,融合、渗透“五育”,实现育人目标。首先,通过理论课堂的知识传授和多样化课堂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德育和智育;然后,在实践课堂中让学生身体力行地调研并绘制宣传画,融合了体育、劳动教育和美育;最后,云端课堂的阅读、诵读、写作任务则有机融合了“五育”。通过三个课堂的联动,润物无声地开展了课堂思政,融合了“五育”,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四重保障护航助力“五育”有效融合,落实课程思政,全员参与,全方位保障育人质量

《高级英语》课程组通过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升级课程资源配置、增加配套硬件设施、加大政策制度支持四重保障机制来建设涵盖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保障体系,全员参与、全方位保障育人质量。

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来看,《高级英语》课程组授课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均具有硕士学历,副教授2人,讲师1人。课程组采用轮班授课模式,在共同研课、磨课的基础上,分工合作,根据个人特长分别负责文学类、政论类、文化类、社会与哲学类内容,深度挖掘思政点和能够融合“五育”的知识点,优化团队教学能力。课程组教师还积极参加线上线下学术会议,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从课程资源建设层面来看,课程组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中《高级英语》课程平台补充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其中包含《中国传统文化读本》等思政素材。并通过党政文件专题学数据库、China Daily、 CGTN、TED、“学习强国”、“典籍里的中国”等渠道深入挖掘解读党政文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素材,通过推送文本、视频、链接的形式发布在学习通或班级QQ群,大量线上线下资源的挖掘与补充,保障了育人的深度和广度。从配套硬件设施层面来看,外国语学院的智慧教室、综合录播室、同传实验室等实训实践场所,学校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馆资源、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均为课程育人提供了大力支持和保障。从政策制度支持层面来看,学院提供平台,学校积极协调各方,制定出一系列条例,为人文学科融合“五育”、实行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提供支持和保障。

综上所述,“五育融合”理念下人文学科课程思政的“234”模式实现了人文学科育人理念创新、路径创新以及保障机制的完善与创新,提升了育人的高度、宽度与力度,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了“五育”的有机融合,以及课程思政的润物无声,打造了有温度、有深度、有亮度的课堂。以《高级英语》为代表的人文学科均可结合自身实际,探索该模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断提升育人效果。当然,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发展、完善该模式,使其更好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

猜你喜欢

高级英语人文学科五育
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 “五育并举”,让校园充满活力
课程思政引领“五育并举”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别再这样为人文学科辩护了
再论哲学人学的学术性质
“四维一体化”《高级英语》课程多元考核模式的构建研究
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论高师人文学科教师教育者的“师士”使命的源起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