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实践调查的实证分析

2022-06-13马晓娜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因子满意度考核

马晓娜

(安徽理工大学 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一、引言

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讲座中多次强调,要继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创新,坚持创新性和主导性相统一。慕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尝试,其主要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的混合教学方式[1]。国外培训机构最早提出了混合教学的概念,最初主要是指将线上和线下的教育方式相结合,通过将面对面教育方式引入到网络教育来提升线上学习的教学效果,逐渐被运用到高等教育领域。基于慕课的创新式教学方式是混合式的教学的有效实现途径,慕课提供了高效的网络学习平台、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和高价值的学习工具,提倡将线下课堂和线上学习进行有效结合,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的有机结合,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安徽理工大学作为慕课教育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采用慕课的教学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自主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2]。学生的慕课学习通常可以划分为教学视频、PPT课程资源、习题及各种教学资源的学习,学习资源紧扣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在实体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进行专题讨论,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强化学生对课前学习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的有效内化。

二、文献综述

我国关于高等教育的满意度研究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将国外成熟的研究模型直接运用到国内的满意度评价中,构建指数评价模型;二是将满意度调查运用到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中;三是持续追踪某类教学服务的满意度情况,分析高校教育的满意度。孙雪丽(2019)分析了满意度指标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借鉴了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理论,初步建立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满意度评价的指标体系[3]。郑华(2019)以高校学硕和专硕的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指出在我国专业型硕士的培养中,教学方式单一、学习时间短、选修课比重过小,导致专业型硕士理论基础薄弱,不利于我国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4]。宗钰和邹放鸣(2020)认为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期望、学习质量、讲授质量、学生忠诚等都会对学生满意度产生影响[5]。吕晨晨和张勤(2020)借鉴了国内外的学生满意度评价模型,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我国高等院校学生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6]。蔺伟和赵汐(2020)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高校大学生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水平,并且深入分析了文理科、男女生之间的满意度差异,探讨了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7]。通过文献梳理可知,目前高校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大部分研究多是从定性的角度对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未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结论进行验证。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分析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满意度水平,并深入探讨其中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设计

(一)量表编制

本文以学术界的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根据安徽理工大学慕课教学现状,并与学校的慕课建设专家进行探讨,同时也收集了慕课课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最终从教育条件、资源建设、课程内容、教学水平、互动程度、考核评价、线上线下协同和实体课堂积极性八个维度构建了本文的研究量表(表1)。在具体题项设计上,每个题项根据程度不同在1—5之间变化,程度越强则分值越高。

表1 基于慕课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满意度量表

(二)研究对象

本文以安徽理工大学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已经参加过慕课学习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部分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预测试,根据回收的数据对问卷进行修订,修订完成后将正式问卷用于正式调研。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线下调查的方式,总计发放问卷648份,由于部分问卷答题不全,故进行剔除,最终得到有效问卷565份,问卷有效率为87.2%。

四、实证分析

(一)信效度分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效度检验,分别选取KMO值、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值来综合分析,以反映出研究数据的效度水平。信度检验(表2)采用Cronbach's Alpha值来判断,若Cronbach's Alpha值大于0.7则表示信度较好。由表1可知:变量慕课教育条件的KMO值为0.912,近似卡方值为124.832,显著性水平为0.000,Cronbach’s Alpha系数值为0.773,说明变量慕课教育条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同理可知,变量慕课资源建设、慕课课程内容、慕课教学水平、慕课互动程度、慕课考核评价、线上线下协同和实体课堂积极性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进行实证分析。

表2 信效度检验结果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

在探索性因子分析中,公因子的数量主要是根据特征值的大小进行判断,公因子的特征值一般大于1。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中包含18个题项,运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正交旋转可得到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由表3可知:正交旋转得到四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因此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将九个一级指标下降到四个维度,在增加研究可行性的同时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本文的第一个公因子主要涉及到慕课教育条件、慕课课堂内容等指标,因此将该公因子重新命名为慕课服务。第二个公因子主要涉及到慕课互动程度,因此将第二个公因子命名为交互水平。第三个公因子主要涉及到慕课考核评价等指标,因此将第三个公因子命名为评价考核。第四个公因子主要涉及到慕课的线上线下学习、学习效果等变量,将其命名为课堂效果。

表3 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三)Ordinal Logistic模型回归

Ordinal Logistic模型回归主要运用于有序多分类因变量的研究,既能考虑到变量的有序性,又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所得信息,得到更加全面的分析结果[8]。在本文中,因变量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慕课满意度评价,因此采用Ordinal Logistic回归模型。在该模型中,因变量主要取整数,如1、2、3、4……;自变量X为可能会影响因变量的各种因素。因此,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Y=βX+ε(Y=1,2,3,4,5)

(1)

在公式(1)中,X为自变量的集合,β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扰动项。

将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的公因子慕课服务、交互水平、评价考核和课堂效果作为自变量,将学生对慕课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满意度作为因变量,引入模型(1),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模型的R平方值为0.703,表明研究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四个自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均在10%以下,说明因变量的回归结果显著,且对自变量的解释效果非常好,模型(1)可表示为:

表4 Ordinal Logistic回归结果

y=0.987+0.210x1+0.159x2+0.273x3+0.069x4

(2)

由模型(2)可知:评价考核是对学生满意度影响最大的变量,按照其影响因子的大小排序依次为慕课服务、交互水平和课堂效果。慕课的学习内容无法满足学生考研、考公的需求,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不足,很多学生都是抱着“被学习”的态度来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就导致慕课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难以产生吸引力时,评价考核在学生满意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慕课服务和交互水平对课程满意度评价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学生可以通过慕课系统与老师和同学在线上进行交流互动,大大增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产生了一种“沉浸式”的参与感。课堂效果在总体满意度中的贡献最小,这也反驳了将慕课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全部的极端想法,说明慕课的推进需要平稳推进,逐步激发慕课方式的全部效能。

五、研究结论和发展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安徽理工大学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得到有效问卷565份,得到如下结论:1.评价考核是对学生满意度影响最大的变量,按照其影响因子的大小排序依次为慕课服务、交互水平和课堂效果;2.慕课服务和交互水平对课程满意度评价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学生可以通过慕课系统与老师和同学在线上进行交流互动,大大增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产生了一种“沉浸式”的参与感;3.课堂效果在总体满意度中的贡献最小,这也反驳了将慕课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全部的极端想法,说明慕课的推进需要平稳推进,逐步激发慕课方式的全部效能。

(二)发展建议

第一,完善慕课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考核评价的满意度和学生满意度的相关性最强,在未来的慕课满意度考核中,可以向更加深入的层面发展,提升考核评价的质量。在课程考核上可以精心设计随堂测验、期末考试等环节,增强学生对慕课的依赖度。

第二,提升慕课交互水平。师生可以通过在慕课平台上的互动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在慕课平台的完善过程中可以增强线上交流模块功能,提高交互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稳步推进线下和线上协同教学。慕课的最大优势就是让学生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但是单纯的线上学习难以保证学习效果。传统的课堂学习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在慕课学习中,需要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实现有机结合,融合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

猜你喜欢

因子满意度考核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巧解难题二则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