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漱口水监管现状及应用研究分析

2022-06-13邓全富邱小凤宫敬禹

口腔护理用品工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漱口水口腔功效

张 红 邓全富 黄 湘 邱小凤 宫敬禹 张 旻

(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重庆 400000)

近年来的疫情影响,口腔卫生与健康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口腔清洁护理用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常见的有牙膏、牙刷、漱口水、口腔喷雾剂、牙线等。刷牙是重要且主要的口腔护理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清除部分牙面及邻面的菌斑,对口腔中其他部位的效果有限[1]。漱口水可深入口腔各处,对牙龈、牙缝间及口腔黏膜等均有清洁和减少牙菌斑的作用[2],漱口水使用简单、方便,可作为刷牙之外的口腔护理补充。

漱口水领域极具发展潜力,近几年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远高于整个口腔清洁护理用品行业的增长水平[3]。目前市面上的漱口水种类较多,质量等级各异,国内外漱口水的监管和使用情况也有较大差异[4],这就对普通人群如何选择合适的漱口水造成严重的困扰。选择适宜的漱口水,对保持口腔健康至关重要。关于漱口水方面的研究很多,但对漱口水的监管、组成及功能进行系统阐述的文献较少,本研究就目前漱口水的监管、组成及功能研究综述如下。

1 漱口水监管类别

根据监管类别不同,我国漱口水主要涉及日用化学产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和药品等四大类别,典型代表包括口腔清洁护理液、口腔抑菌护理液、口腔溃疡含漱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

1.1 日用产品类

日用产品,又称日化产品,日化类漱口水(口腔清洁护理液)是一种口腔清洁护理用品。截至目前,该类别暂未纳入许可生产范畴,以行业自律性监管为主。日化类漱口水可以清洁口腔、减少口腔细菌(物理含漱作用)、清新口气等基本功效作用,部分漱口水会加入氟化物等功效成分,以达到除基本功效之外如防蛀等功效。

口腔清洁护理液是重要的口腔清洁护理用品,一直以来,口腔清洁护理液的产品质量管理,如原料、成品、功效、标签等,主要参照牙膏、化妆品的管理模式。针对终产品,2008年,我国首次发布并实施了口腔清洁护理液行业标准,2012年进行第一次修订《口腔清洁护理液(QB/T 2945-2012)》[5]。该标准规定了漱口水产品形态包括液体和固体(使用前需溶解于水中),产品最终以液体形式使用;该标准还规定了产品基本安全性指标,在保证产品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功效型口腔清洁护理液(T/COCIA 6-2020)》[6]发布,该标准是对普通型漱口水的一个重要补充。功效型漱口水具有清洁口腔、减少口腔细菌(物理含漱作用)、清新口气、清爽口感、维护牙齿和牙周组织(含牙龈)健康,维护口腔健康等基本功能外,可以宣称防龋、抑制牙菌斑、抗牙本质敏感、减轻牙龈有关问题、减少牙渍、抗牙石、减轻口臭、帮助修护口腔黏膜,以及完成针对改善口腔问题功能作用验证的其他功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通用标签(GB 29337-2012)》[7]对终产品的标签标注进行了规范要求,起到指引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作用。

1.2 消毒产品类

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消毒管理办法》,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其中,消毒产品类漱口水通常指卫生用品中适用于口腔使用的抗(抑)菌液体制剂。根据《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2014版)[8],按照消毒产品用途、使用对象的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分为较高风险、中度风险和风险程度较低三类。消毒产品生产经营需符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规定》《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等法规文件要求,为产品备案制、生产许可制。产品上市需符合《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WS 628-2018)》、《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通用要求(GB 38598-2020)》等法规或标准要求。

消毒产品类漱口水,一般称为口腔抑菌护理液,产品具有抑菌作用,按生产类别划分为:卫生用品-抗(抑)菌制剂;根据风险管理划分为中度风险,属第二类消毒产品。口腔抑菌护理液在使用剂量下,对检验项目规定试验菌的抑菌率≥50%时,可标注有抑菌作用,抑菌率≥90%,可标注“有较强抑菌作用”[9]。根据《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通用要求(GB 38598-2020)》标准中规定,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的漱口水(抗(抑)菌制剂)必须明确有效成分及含量、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类别等信息[10]。

1.3 医疗器械类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医疗器械命名需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11],用于口腔使用的医疗器械类漱口水命名一般为“XX含漱液”,如口腔溃疡含漱液、口干缓解含漱液。

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可知,口腔溃疡含漱液通常由麦芽糖糊精、丙二醇、卡波姆等组成。仅通过在溃疡表面或组织创面形成保护层,物理遮蔽创口。用于缓解因口腔溃疡、口腔炎症、义齿或手术造成的创面所带来的疼痛。口腔溃疡含漱液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为注册制,根据《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12],产品需获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审批后方可实行生产经营活动,且仅限在经备案的场所销售。

1.4 药品类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药品作为一类特殊的商品,其主管部门为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等。药品需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经申报注册才能上市,销售渠道亦受到严格限制[3]。常见的有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含漱液、浓替硝唑含漱液等。

口腔中经常存在着大量的益生菌和致病菌群[13],由于疾病、创伤、手术等需要禁食、禁饮、气管插管、接受放化疗治疗等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难以正常进行口腔卫生措施时,口腔的动态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14]。口腔内病原微生物异常繁殖时,可通过破损的口腔黏膜、通过机体的自身防御屏障进入机体内。口咽部的细菌定植是导致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重要因素[15]。适宜合理的口腔护理不仅可帮助患者起到清洁作用,还可以减少或控制口咽部细菌定植,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率,预防VAP的发生[16]。当口腔丧失正常功能患病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品类漱口水。口腔用药品类漱口水属液体制剂,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可用于口腔疾病牙龈炎、冠周炎、口腔黏膜溃疡等炎症的辅助治疗。

1.5 国外监管

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的日用化学品行业发展于上世纪初,迄今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程,当地人使用漱口水的普及程度亦远高于中国,已成为日常口腔护理的必备品。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也因此建立了严格、科学的法规体系,关于日用漱口水的监管模式基本与牙膏一致,强调企业是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负责人,政府职责主要是制定标准要求和上市后的安全监管,为我国相关产品的法规制定发挥了良好的借鉴作用[4]。

欧盟的《化妆品法规(1223/2009)》[17]前言说明条款第7条中规定化妆品的定义包括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化妆品、牙膏、漱口水等口腔类产品,生产企业应按照良好生产规范(GMP)生产,上市前需准备包括产品生产、功效和安全性等的产品资料随时备查。对有医疗术语宣称的口腔护理产品按药品或医疗器械管理。在美国,漱口水亦作为化妆品管理,产品上市前在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官方网站的化妆品自愿注册系统(VCRP)进行备案,原料选择要符合FDA颁布的化妆品禁用物质和限用原料清单,审批许可的着色剂清单的使用要求,主要是“企业自律,自我约束”的方式保障产品质量安全[18]。另外,某些国际组织也为漱口水等口腔护理产品提供了应用数据支持,如美国CIR科学地评价了原料使用的安全状况,产品应用提供评估依据;欧盟SCCS对部分高风险原料毒理学评估,为法规制定及产品安全性评估提供基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漱口水国际标准《ISO 16408:2015 Dentistry-Oral care products-Oral rinses》[19]。

表1 不同监管类别漱口水汇总分析

2 漱口水组成

结合药品领域中液体制剂的介绍,漱口水根据产品形态可分为液体和固体(使用前需溶于水)两种,液体类又可细分为澄清透明的低分子溶液、浓缩型溶液(使用前需稀释)和混悬液体[20]。除水外,其基本组成一般包括增溶剂、保湿剂、防腐剂、pH值调节剂、矫味剂、功效成分及其他原料[20,21]。

2.1 增溶剂

某些漱口水原材料在水中溶解度低,为增加其溶解度,可在漱口水配方中加入增溶剂。难溶性原料分散于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形成胶团后,溶解度增大,并形成单相缔合胶体溶液溶解于水,这种具有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叫增溶剂。漱口水中常用的增溶剂一般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此类增溶剂不易受电解质及溶液pH值影响,毒性较小,目前应用较广。常用于漱口水中的增溶剂有泊洛沙姆407、氢化蓖麻油RH40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部分漱口水还通过添加乙醇来帮助物料溶解,随着国内漱口水快速发展,包括老年人群在内的消费者多偏向于口感更加温和的产品,不含乙醇的漱口水成为首选。

2.2 保湿剂

保湿剂是指能从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一类吸湿性化合物。漱口水中加入保湿剂可使其口感更加润滑,有助于口腔保湿,缓解口干症状。除口腔保湿作用外,多元醇类保湿剂可以大大降低水溶液的蒸气压,从而显著降低其凝固点,增强漱口水的抗冻性能和低温性能,增加配方整体体系的稳定性。漱口水中常用的保湿剂有丙二醇和甘油、山梨醇等多元醇类。

2.3 防腐剂

漱口水中大部分由水组成,易为霉菌、细菌等微生物污染,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就可能霉败变质,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有时一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还会直接危害人体。漱口水防腐是一个综合措施,严格控制生产环节防止污染尤为重要,但难以完全防止污染,并且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也可能被外界环境污染。因此,采用调整pH值和添加防腐剂是重要措施。漱口水中常见的防腐剂多为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羟苯甲酯和苯氧乙醇等,且单一使用防腐效果一般不理想,多是两种或三种防腐剂复配使用,漱口水中香精亦有一定的防腐效果。

2.4 pH值调节剂

考虑人体对漱口水的适应性与产品的稳定性,参考QB/T 2945 《口腔清洁护理液》中对pH值的要求,漱口水中pH值的范围应在5.5~10.0。pH调节剂常用的酸类有盐酸、磷酸、柠檬酸等,碱类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等;缓冲溶液类有磷酸氢二钠与磷酸二氢钠等。

2.5 矫味剂

矫味剂可能掩盖和矫正漱口水中不良臭味,有助于消费者使用,漱口水中矫味剂又可分为甜味剂、芳香剂和胶浆剂。漱口水中常用甜味剂有天然类木糖醇,人工合成甜味剂也多为常见,如糖精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且甜味剂多复配使用。漱口水中使用的芳香剂俗称香精,分天然芳香剂和人工合成香料,多含有复杂的成分组成,非单一物质。胶浆剂具有黏稠缓和的性质,既可阻止不良感受向味蕾扩散、又可干扰味觉,并能降低刺激性,因而达到矫味作用,常见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等。

2.6 功效成分

漱口水除清新口气、减少口腔细菌和清洁口腔等基本功效外,若要有其他的功效,需添加相应的功效成分来实现。如加入氟化物,可起到防龋作用,需注意氟离子浓度需达到200mg/kg起效量,单瓶氟离子含量不超过125mg/瓶;加入西吡氯铵等抑菌剂达到一定量后,可使漱口水有抑菌功效;加入透明质酸钠、薁磺酸钠等具有修复作用的成分后,漱口水可起到对口腔黏膜修护效果。

2.7 其他

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有些特殊的产品特点,比如温和无酒精、添加植物提取物、海盐等天然成分,也渐渐成为漱口水市场新品开发的热点趋势。部分漱口水还会结合创新产品特点,带来新的感官体验,如加入油相来实现到漱口水分层,加入云母等以实现星光漱口水,加入结冷胶以实现悬浮漱口水。

3 漱口水的用途

根据漱口水团体标准T/COCIA 6《功效型口腔清洁护理液》中对功效的定义,漱口水可分为基础型和功效型两大类。基础型漱口水的主要作用是清新口气等基本功效;功效型漱口水偏向于具备功效的漱口水,如防龋漱口水。常见的漱口水一般口感舒适,可直接使用,无需医务人员的特殊指导。某些具有疾病预防、治疗作用的漱口水可对口腔常见病进行辅助性治疗[22],是由医生处方治疗疾病的药物即治疗性漱口水,如治疗牙龈炎、牙周炎和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的含漱液。

3.1 基本功效

包括:清洁口腔、减少口腔细菌(物理含漱作用)、清新口气、清爽口感、维护牙齿和牙周组织(含牙龈)健康,维护口腔健康[6]。

3.2 抗牙本质敏感

此类漱口水中会加入硝酸钾、中药提取物等成分,硝酸钾中的钾离子进入到牙本质小管中,降低牙本质敏感性,从而减少疼痛感,使牙齿敏感程度大大减低;中药提取物如丹皮酚等成分具有收敛、止痛等药理作用,能封闭牙本质小管及镇痛牙髓神经,达到抗牙本质过敏的效果[23]。

3.3 抑制牙菌斑

牙菌斑是黏附在牙齿表面,以黏性基质为基础的细菌性薄膜。牙菌斑内的微生物所产生的毒素及其他有害物质直接刺激牙龈,使牙根发炎形成牙龈炎,因此,控制龈上菌斑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病的主要手段。在刷牙几小时之后,牙菌斑又会重新出现,如果不加以清除,牙斑会越来越厚,形成软垢、牙石。正畸治疗或做完拔牙手术后,刷牙变得非常局限,因此,刷牙后或两次刷牙之间使用漱口水,可有效控制牙菌斑生成。氯己定是一种有效的抗菌和抗斑剂,已被证实具有穿透生物膜杀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口腔内牙菌膜的滋长,防止牙周病[24]。

3.4 减少牙龈有关问题

牙龈问题一般集中在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胀痛和口臭,其继续发展可侵犯硬组织,引起牙周炎[25]。当前一般认为牙周炎的初始原因在于牙菌斑,牙结石进一步促使局部牙周炎的发生,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是牙周炎的易感因素[26,27]。选用合适的漱口水有利于防止牙菌膜的积聚,从而减低牙龈发炎的机会,其主要成分包括麝香草酚,西吡氯铵、葡萄糖酸氯己定等。用甲硝唑溶液(药品)漱口,每日2~3次,可控制牙菌斑,防治牙龈炎、口臭等[1]。治疗性的漱口水用于糖尿病并牙周炎病人的牙周维护期治疗,可以维护牙周组织的稳定性,巩固牙周基础治疗后的疗效,从而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复发和发展[28]。

3.5 防龋

具有防龋功效的漱口水多为含氟漱口水,包括氟化钠漱口水、氟化亚锡漱口水、酸性氟磷酸盐漱口水,这是一种简单便捷、有价格优势的局部用氟方法,适合在低氟区、适氟区的学校和家庭中使用,是简单高效的群体防龋措施。在常见的含氟漱口水中一般加入氟化钠(氟离子浓度约220mg/kg)以达到好的防龋效果。某些中药类提取物也能达到防龋的作用,如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植物抗菌素,对致龋病原菌有明显抑制和杀灭作用,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快速去除口臭,其消炎作用明显[29]。

3.6 除渍增白

牙釉质一般为白色或半透明呈微黄色,在长期受到外界物理摩擦或化学作用会变得越来越薄,且牙釉质破损部位也会使牙本质暴露导致牙齿表面颜色加深[30]。吸烟、饮茶、喝咖啡等食用有色食物时易使牙齿逐渐染色,从而导致牙齿颜色变深。美白类漱口水将具有美白作用的成分加入漱口水中,如添加植酸钠、柠檬酸钠、多聚磷酸盐的漱口水,由于这类物质有较强的吸附性,它能够与牙齿表面的羟基磷灰石生成络合物,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的且具有离子选择性地渗透保护膜,防止外源性色渍附着于牙齿表面,以达到增白的功效[23,31]。市面上还可见加入过氧化氢(H2O2)的美白型漱口水,H2O2释放活性氧从而对有色污渍进行漂白[32]。生物蛋白酶通过水解肽键选择性降解蛋白质也可能是一种未来有效的牙齿增白方式[33]。

3.7 抗牙石

口腔中牙齿牙龈交接处的菌斑最多,牙菌斑是肉眼难以察觉、由大量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组成的有色薄膜,遇到唾液中的钙沉积,逐渐老化、硬化,形成牙结石,其主要成分是Ca3(PO4)2·2H2O。牙结石可通过洁牙有效去除,但普及型较低。临床研究表明,焦磷酸盐、聚合物和氟化物的结合是牙结石的有效抑制剂[1]。英国联合利华牙科研究室Chesters等[34]实验证明了柠檬酸三羟化锌(ZCT)的抗牙结石作用.将具有抗牙结石效果的成分加入到漱口水中,可制成具有抗牙石作用的漱口水。

3.8 抑菌

这类漱口水通常添加了抑菌成分,抑菌成分一般为双缩胍类抗菌剂(如氯己定)、季胺类抗菌剂(如西吡氯铵)、酚类抗菌剂(如丹皮酚、丁香酚)、植物提取物等[20]。这些成分随着漱口水可渗入牙缝与牙洞,可以有效抑制致病菌,保护口腔的健康。如洗必泰漱口水能杀灭唾液中和吸附到牙面上的细菌,同时还可影响细菌的聚集和获得性膜的形成,适于牙周病患者使用[35]。

3.9 消毒产品类漱口水用功效

消毒产品类漱口水,产品应具有抑菌作用,应标注有效成分及其含量、使用范围、抑制微生物类别等信息。如某些口腔抑菌护理液,其外包装会标注有效成分葡萄糖酸氯己定及其含量范围,作用于口腔,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等代表性菌有抑制作用。消毒产品类漱口水不应标注有抗炎、消炎、治疗疾病、减轻或缓解疾病症状、描述或解释疾病症状、预防性病等功效作用。

3.10 医疗器械类漱口水用功效

医疗器械类漱口水属口腔科器械范畴,作用于口腔,根据不同的临床应用具备相应的功效作用。如口腔溃疡含漱液,用于缓解因口腔溃疡、口腔炎症、义齿或手术造成的创面所带来的疼痛。该品类漱口水的标签、说明书需通过药监部门审核批准,临床应用时不应超说明书标注的适用范围进行宣传及使用。

4 展望

目前,漱口水作为口腔护理新崛起的品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漱口水对口腔健康的维护及促进调节作用已逐渐被认可,在口腔护理领域的市场占比增速显著,市场前景巨大。市面上的漱口水品牌及种类多样,市场反响较好。需注意,漱口水是辅助清洁作用,仍无法代替刷牙,每天应该坚持刷牙。

本研究综述了国内不同类别漱口水的监管模式以及国外监管现状,以期对我国漱口水领域监管提供思路与借鉴,引导生产企业加强自律作用,强化自身主体责任。其次介绍漱口水主要组成,帮助公众有有效识别并选择适宜的漱口水产品。最后阐述漱口水的有益作用,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设计的漱口水能发挥不同的功效作用,维护口腔健康。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漱口水对人体是安全的、有益的,但目前市面上的漱口水种类繁多,创新概念、新型外观等层出不穷,对不同形式、功能的漱口水的评价标准单一,仍需对漱口水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长期深入研究和持续评估。

猜你喜欢

漱口水口腔功效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口腔CT支架的设计与分析
关于漱口水的“误区”
“三减三健”之健康口腔篇
用漱口水可以代替刷牙吗?
漱口水可以代替刷牙吗?
使用漱口水的注意点
自动看牙镜
秋天吃莲藕的七大保健功效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