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情、共通、共享:中国话语国际影响力提升的新进路*

2022-06-13于运全朱文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共通融通共情

于运全 朱文博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提出“融通中外”的国际传播理念。他在2016年的“2·19”讲话中这样阐述:“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①2021年的“5·31”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②

“融通中外”既是工作原则,也是方法论,不仅为国际传播实践明确了目标方向,而且为国际传播研究提出了重大理论命题。这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围绕“共情传播”“共通意义空间”“价值观共享”等学术概念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部分研究揭示了“融通中外”的国际传播规律,但全面系统的学理性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传播学理论,尝试对“融通中外”进行学理化阐释,提出“共情”“共通”“共享”的分析框架,并运用这一概念体系考察中国政治话语的国际传播效果与路径,为新时代提升中国话语国际影响力提供借鉴启示。

一、共情、共通、共享的理论基础

国际传播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遵循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根据唯物辩证法,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再到实践(第二次飞跃),接着在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依此循环。③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以及认识与实践之间关系的唯物辩证法,是研究人类一切认识活动的哲学基础。国际传播的目的就是促进对象国受众对本国的认识,自然遵循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原则:第一,对象国受众对本国的认识,需要经过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第二,对象国受众对本国的认识和判断,需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不断丰富发展。

传播学揭示了人类传播行为相关认识活动的特殊规律,学者们将其运用于国际传播研究,为如何实现对象国受众的认识转变提出了不少创见。有学者基于传播心理学提出“共情传播”的概念,认为“万物皆可共情、人类普遍共情,共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④,“共同情感能够成为消除个体差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力”⑤。有学者基于符号互动理论,提出国际传播需要建构“共通意义空间”,在理论和文化上探寻“共同话语”和“共同经验”,以填补“我者”与“他者”之间的认知沟壑,加深彼此理解。⑥“共情传播”与“共通的意义空间”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只有在传播主体能对他者“感同身受”和“换位思考”,以同理之心从他者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问题时,才能形成“共通的意义空间”⑦。还有学者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提出国际传播中的“共享价值观”问题。他们认为,不同的个体或文化群体往往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体系和核心价值,但也存在共享的一面,“共享价值观”就是“当今两种/多种文化或两国/多国民众都接受或追求的价值观”⑧,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核心就是文化价值观与世界各国民众不同程度地共享并内化于心。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融通中外”的相关论述,不仅符合传播学基本原理,而且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规律。第一,“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等,强调的就是通过对外话语体系的内容建构,在国际传播中营造“共通意义空间”;第二,“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使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等,阐述的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直至形成价值观认同的跨国、跨文化认知过程;第三,“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则是阐明了主观认识与客观实践之间相互检验、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深层辩证关系。

鉴于此,本文尝试对“融通中外”作如下阐释:实现融通中外,既是一个推动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互动发展的过程。一方面,融通中外包括三个层面的认知目标:第一层是“共情”,即国际传播首先需要实现的是对人类基本情感的准确感知和传达,做到“你同情我、我同情你”;第二层是“共通”,即在情感谅解的基础上,尝试在思想理念、理论逻辑、政治话语等道理层面上建构“共通的意义空间”,做到“你理解我、我理解你”;第三层是“共享”,即在价值观上实现道义认同和精神支持,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最高境界。从情感上的“共情”,到道理上的“共通”再到价值上的“共享”,构成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直至形成正确判断与相互认同的具体过程。在话语构建与传播过程中,三者并非截然分开,而是往往相互贯通、紧密联系。另一方面,融通中外需要和实践紧密结合。从“共情”“共通”到“共享”,都需要生动鲜活的中国实践作支撑,且融通中外的层次越高,对实践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越高。离开了实践,一切认识活动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之,实现融通中外,就是要基于客观实践,在国际传播中做到共情、共通、共享。

二、共情、共通、共享的话语构建

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普遍意义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话语建构上充分体现了共情、共通、共享的融通中外特征。

在共情层面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环境保护领域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在抗疫过程中提出的“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在扶贫攻坚中提出的“一个都不能少”“两不愁、三保障”等话语,直接触及人类社会的普遍需求和基本感情,很容易引发海外受众的情感共鸣。在共通层面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领域提出的“全过程民主”“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人权”;在经济领域提出的“绿色发展”“低碳经济”“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外交领域提出的“新型国际关系”“互利共赢”等话语,能够在理论上与国际主流话语体系平等对话,这使得海外受众能够听得懂、听得进、听得信。在共享层面上,“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商共建共享”等话语,充分阐释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全人类共同愿望,勾画了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美好未来。

同时,新时代中国政治话语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丰富的现实依据,使得中国话语与中国实践之间形成了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的辩证互动关系。其中,最典型的话语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自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不断丰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衍生话语,同时,也随着与相关地区和国家合作实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进一步提出“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等次级话语。这些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经历了从理论变为实践、再由实践发展理论的辩证互动过程,这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发展成为一个博大精深、内容完善的思想理论体系,而且日益转化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行动方案。⑩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美好愿景变为社会现实的最佳注脚。

因此,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的基本经验,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尊重国际传播规律,建构能够引起情感共鸣、道理共通和价值共享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推动话语认识的不断深化;二是理论联系实践,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话语,促进话语与实践之间互动发展。

三、共情、共通、共享的传播实践

为了考察中国政治话语的国际传播实践情况,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开展了三项实证调查。一是“中国政治话语海外媒体传播情况调查”。依托国际英文媒体数据库NOW Corpus,围绕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近300家英文报刊和网站的新闻报道,分析2020年中国政治话语词汇在海外媒体中的传播情况,考察指标包括报道量、国家地区、情感倾向等。二是“中国政治话语受众认知情况调查”。邀约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和中美洲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630名来华留学生,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中国政治话语在海外留学生群体中的认知情况,具体指标包括认知话语、情感态度、喜好原因等。三是“中国政治话语海外传播路径个案分析”。以“全过程民主”这一创新话语为案例,深入研究中国政治话语在国际舆论场中实现共情、共通、共享的传播路径与叙事方式。主要结果如下:

(一)海外媒体传播情况内容分析结果

在关注度上,具有共情、共通、共享特征的政治话语,在国际舆论场上更容易得到媒体广泛报道,如“一带一路”“开放型世界经济”“合作抗疫”“共商共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如图1所示)。在情感态度上,非洲和亚洲的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政治话语的态度更为正面积极;而西方国家和受西方影响较深的国家及地区,对中国政治话语的报道较为负面消极,认知接受程度较差(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沿线与中国合作密切的国家,对中国政治话语的认知和接受水平更高。

图1 各国家/地区媒体对中国政治话语的报道量统计

图2 各国家/地区媒体对中国政治话语的情感值分析

(二)在华留学生认知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总体来看,在华留学生对于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的系列政治话语的认同度普遍较高,这与他们比较容易接受中国信息和感受中国社会关系密切。具体来看,留学生较为认同两类话语:一类是“开放型世界经济”“一带一路”“新型大国关系”“共商共建共享”等具有共情、共通、共享特征的话语;另一类是“习近平治国理政”“中国抗疫”“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等在华留学生具有亲身经历和现实体会的政治话语(如图3所示)。

图3 受访留学生对中国政治话语的接受度比例统计

(三)中国政治话语传播路径个案分析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过程民主”话语在海外媒体中呈现出“农村包围城市”的传播进路,即先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再逐步进入西方国家。如乌兹别克斯坦、巴勒斯坦、孟加拉国、菲律宾、塞浦路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将“全过程民主”作为可以学习借鉴的创新理念广泛宣传。而西方国家媒体则出现三种情况:大多数普通媒体只简单转载消息不做评论,少数权威媒体不做报道评论,极少数反华媒体则提出负面评述。这一结果与第一项调查结果相似,处于相似发展阶段、具有一定合作基础、价值观念差别不大的国家和地区,更容易实现共情、共通、共享;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合作基础薄弱以及价值观念明显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则对中国政治话语较为抗拒。

进一步研究发现,专家学者是推动中国政治话语实现共情、共通、共享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可以将话语表述,而且能将话语背后的故事、道理和实践讲出来。“要结合具体国家的国情,将中国故事以别人喜欢听、听得进的方式讲述出来。要坚持用事实说话,将观点置于对事实的客观介绍中,不说教、不讲空话、套话。”具体来说,他们主要采用三种叙事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讲故事,生动讲述人民群众参与全过程民主实践的真实情节和鲜活案例,推动实现情感共鸣。第二种是讲道理,从学理上进行中西民主模式或者中外民主模式对比分析,尝试建立“共通的意义空间”和“共享的价值理念”。第三种是摆事实,实事求是呈现中国落实特色民主制度的客观事实,为实现共情、共通、共享建立实践基础。

四、总结与思考

结合中国国际传播实证调查结果研究,我们发现新时代中国政治话语在实现国际传播的共情、共通、共享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探索出了一条有效传播路径。具体结论如下:在话语构建上,具有融通中外特质的政治话语更容易实现共情、共通、共享;在传播路径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是中国政治话语海外传播路径的优先选择;在传播主体上,专家学者是对外阐释中国核心政治话语的中坚力量,也是“多级传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融通中外的桥梁;在受众群体上,以留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理念、新话语,是国际传播的重点对象;在传播方式上,应以生动的实践吸引人、真实的故事打动人、透彻的理论说服人。总之,基于客观实践在国际传播中做到共情、共通、共享,就是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新进路。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得出启示如下:第一,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需要跨学科、跨领域支持。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已成为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使命。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对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不同领域学科的交叉运用,才能为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第二,中国话语正在进行时代性、超越性的范式转换。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也正在向着融通中外的目标进行范式转换,迎来具有时代性和超越性的新的飞跃。这种转换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崇高价值的坚守,也有基于新时代伟大创造与丰富实践的创新,更有对全人类发展方向和价值理想的引领。共情、共通、共享正是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新范式的基本特征。

第三,中国实践是中国话语生命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话语的重要标准。国际话语体系变革归根到底,是看话语能否满足最新实践的需要,能否回答国际社会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全球性重大危机的爆发,既是对既有话语的现实检验,也是新兴话语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契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必将为新时代中国话语注入蓬勃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共通融通共情
“共通”与“差异”:汉语国际传播的跨文化美学阐释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什么是绥芬河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数据融通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浅议创造性思维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音效在动画影视创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