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齐白石绘画的“形”“神”观
2022-06-13黄煜琳
黄煜琳
摘要:中国绘画理论在汉、魏六朝达到高潮,历代画论相继出现。 20世纪,在西方艺术的影响和影响下,中国画的理论和创作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段时间,齐白石从传统中汲取养料,感悟现实世界,并最终依靠杰出的才华,凭借知识、完美和高尚的人格,顺利地将中国画理论中的“形神观”转化为无与伦比的绘画,成为一个独特时代的大师。
关键词:齐白石;绘画;“形”“神”观
引言
齐白石的诗、书、画、印别具一格,趣味非凡,自成一派。至于绘画理论,无意建立理论体系,以简单的语言仅用于描述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想法。然而,无论是出于这些言论所包含的绘画的真实含义,还是出于当时和后来的情况,所造成的影响都不允许我们对其等闲视之。齐白石老师或继承传统理论,或与朋友交谈,或通过阅读,其来源多种多样。另外,如果在图画实践中理解而得出的理论结论与古人的观点不一致,我们也将其纳入“传承”部分。齐白石是一个朴实的人,也是一个实在的人。这也体现在他对待传统理论遗产的态度上。他成为优秀传统理论的践行者,其言行一致,而不是“空谈”。齐白石曾在山水画中写道:“前人作画空言六法,而不能形神俱似,余深耻之。”他的作品证实了他的理论,而他的理论也支持他的创作。
一、从“似与不似”解读齐白石的“形”“神”观
(一)客观物象与主观创造层面的“形”“神”观
早期齐白石绘画理论中的“似”是指所绘图像与实际图像的外观或形状相同; “不似”是指经过艺术处理的图像与实际图像有本质区别,和现实背道而驰。齐白石认为,如果外在的“形状”或表面与实物过于一致、“过于相似”,那就是媚俗的认识,不可能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评价水平低的人只关注画面的外在“形式”是否与外表相对应,而无法理解画面的意境、魅力、作者的思想、知识等等,因此,齐白石认为“太像媚俗了”,于是在57年前的诗中感叹:“目前观之,大似;置之壁间,相离数步观之,即不似矣。”“形”的外观与实物非常吻合。虽然在特写中并没有失去“相似之处”,但由于没有经过艺术处理,或者没有充分体现他内心的精神本质,只呈现了一些琐碎的细节,即外表。在“形”上,它只能奉承不懂得珍惜的“庸俗”人。对于真正懂得欣赏艺术的人来说,这种直接的、空洞的、无趣的“似”是没有艺术价值的。真正懂欣赏的伟大艺术家,如苏东坡,“论画不以形似”。他们在欣赏画作时,不会被表面上看起来“太似”的细节或“形”所困扰,像如九方皋相马般只“观其神气”,通过“形”观其“神”。齐白石看完明清“至少百位”艺术家的作品后感叹,除了黄慎(瘿瓢)、徐渭(青藤)、石涛(大涤子)等大艺术家的画作(从外“形”上看都未必“太似”)从而可以实现神似,除了所有其他的都“在形式上相似”。齐白石认为,通过艺术处理,情感和精神赋予作者的“不似之似”的“形”,可以是“天趣自然”,可以被认为是“神品”(中国画品评价中的最高分)。
(二)技法层面的“形“神”观
直到57岁,齐白石的“形”“神”观似乎更侧重于绘画与实物中“形”与“神”的关系及其对作品品味的影响。 59岁的他更进一步:在技术层面上,他提出了自己对“形”、“神”、“似”、“不似”的理解和认识。齐白石认为,“大墨笔之画,难得形似;纤细笔墨之画,难得神似”。
由于“大墨笔之画”是大写意画,从技术角度来说是一种很笼统的形式。它通过高超的笔墨表达作者的情感,反映了主体的内在精神。绘画是一种结合材料状态、笔触和墨味的方法和表现形式。从表面上看,它的“形”是粗略或简洁的,去除了真实图像的繁琐细节,这在描述客观图像的“形似”方面更难做到。而由于“细笔之画”是一种写实性强、风格细致的工笔绘画,从技术上来说,客观形象的形状和结构是可以详细描述的。 “形式”胜于写意的“大墨笔之画”很容易掌握。然而,正是因为“纤细笔墨之画”过于注重细节的描述,追求外观上的“太似”,以至于作者的精力都花在了把握上“形”,而且往往会失去转瞬即逝的灵感和气势。同时,在过长的制作和描写之后,作品中的内韵“沉”也会被“过于相似”的外在“形”所掩盖。所以,他的“形”虽然相似,却很难找到与神相似的地方。
(三)修炼方法层面的“形”“神”观
从齐白石64岁时的绘画内容可以看出,经过大量的实践和理解,他意识到不同的技法在强调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精神表现,甚至忽略了别的东西。 “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如果将“形”与“神”分开而修炼艺术,将无法取得好的效果。齐白石提出了解决“神形俱见”的问题。 神的形式”,即“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他强调,这只能通过长期的改进来实现,而不是偶然的。
二、齐白石的“形”“神”观与历代画论关于“似与不似”的比较
第一,宋代苏东坡坚持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东坡认为,有形的图画都是相似的。这意味着你真的不知道如何欣赏图片,而是你作为孩子的知识。苏东坡在他的画中所关注的不是外在的“相似性”,而是“取其所求”的需要,即他强调写他的愤怒,传达他的魅力。东坡画论重“神”,轻“形”。第二,陳去非根据墨梅诗作的一幅画:“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他强调“意”是“形”之外的“神”,重神而轻形。第三,与齐白石同一时代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曾说:“画有三:一、绝似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二、绝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亦欺世盗名之画;三、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画者欲自成一家,非超出古人理法之外不可。作画当以不似之似为真似。”理论的解释与齐白石的解释几乎相同,但黄宾虹是与齐白石同年出生的著名学者,由于他的性格,他永远不会遵循别人和他一定对古代绘画理论有很深的研究。他的说法和齐白石的绘画理论很相似,可以说主人公的看法有点相似。但是,“绝似与绝不似”过于绝对,不如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更为温和宽容。
纵观历代画论中“似与不似”的论述,不难看出,大多数画论都倾向于强调“神似”而非“形似”。齐白石对“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论述较为全面,强调“形”似和“神”似的结合,从不偏袒一方,也不弃绝另一方。此外,齐白石还解释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原因,即“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三、齐白石“形”“神”观在其艺术创作实践中的体现
直到39岁,齐白石从事工笔画,擅长画草虫。他注重生活,注重实践经验,亲自培育各种药材、昆虫、鱼虾,进行观察和写生。因此,他的画作不是像前几代艺术家那样模仿,而是源于对自然事物的深刻理解。这一时期,他的绘画比“神性”更多的是“形似”,得益于他的才华,对客观形象的追求并不妨碍他表达对自然的新鲜感和热情。虽然齐白石对早期的这类作品不满意,但这些作品在“形式”中仍然包含“神”,并没有显得“太媚俗”。
60岁后,齐白石锐意改革,大胆地从“从自然中取材”所追求的“形似”,走向简单、自由的“大写意”和“神似”。晚年追求的艺术领域是“非凡的兴趣”和“意志的要求”。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即从“形”到“神”的升华,“不媚俗不欺世”,使“形”与“神”完全合一。齐白石总结了“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的修行方法。按照这个方法,他长时间地反复修炼“自能神行兼具”。齐白石的《虾画》提款“杏子老民齐白石写生半生”可以证明齐白石不仅在理论上强调“写意”和“写生”,而且在实践创造力中也体现了它们。
结语
综上所述,齐白石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名言,包括齐白石对物体的创造与“形”、“神”的客观存在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形”“神”技法知识层面、“形”“神”在修炼方法层面的认知。同时,他指出如何联系“形”与“神”的关系,即在作画时,要注意外观的“相似”(“形”)。客观客体,更注重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体形象的精神。 “神”的本质的体现,既不是“媚俗”,也不是“欺世”,是古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的“神品”,这是齐白石的理想和抱负,其绘画终于证明了他的理论和实践的正确性。在“媚俗”和“欺世”充斥艺术界的今天,重新定义齐白石的绘画理论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贺萍. 形似、神似、得意忘形——從齐白石的《虾》谈起[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5):211-212.
[2]张志军. 论齐白石绘画的”形””神”观[J]. 芒种,2012(12):235-236.
[3]郭羿承. 齐白石绘画美学观念及其价值[D]. 北京:北京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