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粱艺术社团及实践工作坊建设

2022-06-13陈四梅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8期
关键词:工艺美术乡土资源

摘要:开展高粱秆艺术制作活动与研究,不仅拓展美育活动范围,还锻炼学生善于观察美的事物,将动脑研究、动手制作有机结合,体验制作的过程,动手创作的乐趣,陶冶情操,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闽南文化;乡土资源;高粱秆;工艺美术

一、旱地高粱秆材料的加工创作

高粱是草本植物,性喜温暖,抗旱、耐涝。高粱用途广,全身都是宝:高粱籽可食用具有和胃、消积、凉血解毒的功效;加工成高粱酒等;高粱叶子做动物饲料。高粱秆绑制扫帚。高粱外皮剥开,用外皮、内芯制作眼镜、小手枪等;挑选直径一致的高粱秆,拼贴做成垫盘;剥下高粱的外皮编织灯笼、花篮等。由此受到启发,尝试把它带进课堂。

二、巧用高粱秆创作的主要途径

(一)精选质地优良的高粱秆。质地优良的高粱秆呈淡黄色,色泽高雅,富有自然美、外皮光滑油亮、质感坚硬。劣质的高梁秆呈暗红色或咖啡色,内芯很容易腐化。

(二)活动开展从兴趣小组到课堂教学。从兴趣小组到每周校本课程。

(三)高粱秆的加工方式方法。高粱稈的基本技法:剪、切、剥皮,编织、拼摆、粘接等。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从单一的技法到多种技法的结合,从剪切到竖劈、剥皮、柔捏、挤压、削、插接、编织、拼摆、粘接、钉接组合、穿接组合等技法;从简单的拼贴图到立体物造型的构建,呈阶梯状逐步升级,到模拟制作闽南传统大厝(有三开间、五开间户型等),我们一下子从建筑师的角色、一下子又转换到木匠的角色(制作闽南传统农具的打谷机、鼓风机、水车等)。真可谓是: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小小的一节节高粱秆,经过我们的巧手加工,演变成美术字、杯子、瓶子、闽南民居、闽南农具等。

(四)学校、家长支持

学校领导在精神上物质上的支持,创建专用的高粱手工制作室。

灌溉的水车;有个同学在制作灌溉的水车农具在学生的印象中,已渐渐消失,经他母亲的详细叙述指导下,制作出的水车模型的转盘还能转动,真得活灵活现,再现水车的风貌。

闽南民居;有个学生想制作他们家祖屋--闽南民居,曾祖父到东南亚(闽南人讲南洋)谋生,赚大钱后,回家乡盖大房子(闽南称大六落),有前厅、后厅、中间有天井,墙壁上有十二生肖画砖,象征富贵吉祥的浮雕图案。学生感慨于长辈的艰辛创业历程,满怀激情想借助高粱秆再现当年祖屋的豪华气派。学生将对长辈的敬仰之情投入创作,家长为情所动,大力支持学生制作,无形中增进亲情联络。

我从内心真诚的谢谢这些为我们课程开展给于热心帮助的家长们!高粱秆制作不仅让学生了解到父辈等祖先的创业的光辉历程,感受中华文化历史的精华。

(五)制作过程的注意事项

1.高粱秆必须晒干,才能保证作品不变形,制作完成后的作品,存放于干燥区。

2.高粱秆小制作是纯手工,正确使用剪刀、小刀,注意安全。

3.有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精神。有的学生开始时雄心壮志,要做得多好,中途遇到高粱秆迸裂或者断开,就没信心,这时需要老师的指导和鼓励。

4.高粱秆作品防腐油漆,避免重压。必须轻拿轻放。

三、形成校本课程——《巧用高粱秆》

(一)高粱秆创作

参观闽南传统民间工艺厂:漆线雕、石雕、木雕、竹编等,了解传统制作技法。

创作形式:平面、半立体浮雕画、立体等。高梁秆可分别作为线状、面状、块状材料使用;适用于平面粘帖、半立体、立体制作。高粱秆可拼贴做成垫盘;剥下高粱的外皮编织灯笼、花篮等。高粱秆手工制作取材简便,只需高粱秆、刻刀、尺子、钉子。

(二)编写校本课程《巧用高粱秆》教师用书、学生用书、师生作品集,《巧用高粱秆》入选2017年福建省教育厅组织评审确定的福建地域文化艺术特色中小学地方、校本美育优秀教学材料。

四、高粱秆艺术创作实践工作坊建设研究的意义

1.经过了解、制作作品,对民间艺术的认识意义。

2.审美教育和德育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学习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相渗透。

3.与语文、历史等渗透。高粱秆工艺从设计到制作的过程中,与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等学科相互渗透,促进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如制作闽南民居,要了解闽南建筑物的历史渊源,嘉庚建筑的历史,闽南民居的造型结构;闽南民居的特色于闽南地理环境、气候特征有关,要因地势而建,这些都与历史、地理相关。

4.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体验手工艺术的魅力;锻炼学生动手制作能力、眼睛的敏捷力、大脑的联想创造力,提高空间形象、思维想象的能力;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开发学生的潜质,创新精神。

5.教师专业成长。厦门市课题《乡土美育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应用策略研究》“高粱秆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研究”。在研究中,采取教学展示课、主题研讨、专题讲座,论文等形式,将研究与实践有效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巧用高粱秆》,在福建省中小学艺术节比赛一等奖。

五、在美术教学的应用推广价值

(一)校本课程《巧用高粱秆》厦门市乡土美育系列课程,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高粱秆艺术作品装饰美化校园文化。在学校的宣传橱窗、楼梯、走廊的墙壁上,挂上优美图片:同学都以作品能上墙为荣,渐渐的在学校形成了学习乡土美术的良好氛围。

(三)实践创作。结合时势开展用高粱秆艺术实践创作,进行小礼品、浮雕、工艺品的实践活动。

六、乡土资源与教学相结合

(一)闽南乡土资源。闽南乡土资源:漆线雕、布袋戏、农民画等各种美术元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意识去发现美,去研究、开发。这里例举的仅是高粱秆手工制作,还有更多的资源需要我们有心人去发现去探索研究。

(二)与美术教材相结合。如小学三年级《快乐城堡》、四年级《精美邮票》六年级《浮雕》等都可以用高粱秆来制作,师生的高粱秆制作品在区市省级比赛中获得了荣誉。

(三)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有待于提高。高粱秆的切割裁剪都是用纯手工,用普通的小刀,作品近看比较粗糙,需专家指导。

(四)五育并举。美术教育与历史教育、德育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高粱秆工艺校本课程的学习,体验劳动创作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了解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论文发表获得基金资助:福建省规划课题名称:《传承民间工艺,高粱秆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立项批准号:FJJKXB20-655

作者简介:陈四梅,中学高级教师,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美术教师

猜你喜欢

工艺美术乡土资源
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巧用乡土资源创特色幼儿游戏活动探讨
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工艺美术的原生性与再生性解析
兰州刻葫芦的历史渊源及其三大家族艺术成就探析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