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笔丹青显风骨
2022-06-13何文婷
何文婷
摘 要:武石,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有着革命战士与艺术家的双重身份。早年从事木刻、漫画艺术,呼吁人们响应新民主主义革命号召;中期致力于版画创作,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面貌;晚年挥洒笔墨,用一幅幅水墨画回忆革命历程,给人以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文章旨在分析武石不同时期的绘画表现形式与精神内涵,研究其在当今的积极影响与时代意义。
关键词:武石;革命精神;时代精神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7.034
1 早年的木刻、漫画创作呼吁坚持革命
武石先生早年的艺术创作活动与革命紧密相连。他亲身参与了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战争年代以刻刀和画笔为武器,为革命和正义奔走呼喊。
20世纪30年代,时值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鲁迅倡导“创作木刻”,以介绍欧美新作、复印中国古刻为“新木刻的羽翼”,把版画作为一种战斗工具引入,“当革命之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①。木刻版画是正合于现代中国的艺术,木刻黑白分明,容易表现,且复制性强,易于宣传。也符合了鲁迅对版画的期望,一是大众、二是战斗的思想。自此掀起全国规模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浪潮。
1934年,武石先生正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念书,其同乡同学因从事新兴木刻活动而遭到迫害,出于对死难者的崇敬,因木刻与革命融合在一起,而爱好其木刻来。②当时武石先生的木刻创作颇受鲁迅进步思想的影响,将鲁迅出版的《苏联版画集》视如珍宝。他开始尝试运用木刻反映自己的政治主张。1936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加入“上海救国会”。七七事变爆发后,他又担任上海职业青年救亡服务团副团长,奔走于浙赣一带,创作了如《抗战救国》《生产支前》等大型抗日壁画和揭露敌人暴行的漫画。③1938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辗转于湘桂地区,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
武石先生参加革命后,运用艺术作武器进行革命宣传活动,以木刻、漫画形式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同情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刻刀下凝聚着热血,笔端尽载激情。这一时期,他以抗日战争为题材,创作了大量木刻版画,关注着民族之存亡与民生之疾苦。随着抗日战争的日益激烈,中华国土的大片沦丧,武石先生富有斗争性的版画作品不断面世,《到前线去》(图1)、《鬼子在那边》等,所塑造的人物极具动感和张力,仿佛要破框而出,号召人们拿起武器,上前线杀敌,与敌人决一死战,誓死保卫国家。也有呼吁世界和平的木刻作品,如《联合起来》《反战反侵略》等。
除木刻作品外,武石先生还创作了大量讽刺漫画,如《南昌撤退所见》《长沙施粥所》《快发粥呀》等。在《南昌撤退所见》画面上还题有文字“1939年3月,整个南昌悲惨之声如同地狱,一夜之间竟成空窗矣。同时伪军伪警乘机抡掠,广大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表现他对日寇侵犯我国罪行的无比愤怒,对战争中民众命运的无比哀切。
从作品中可见,武石先生早期的创作充满悲壮、崇高的美学风格,黑白有力的线条,刻画出民族危亡的困境,表现出对中华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以艺术的形式形象地呼唤着中华儿女觉醒,奋起反抗侵略者。这一时期的作品,在《战地》《新中国》画刊、上海《时代》杂志等进步刊物上陆续发表,有的还在香港《星岛日报》和莫斯科的刊物上转载,产生了巨大的美术影响力。
武石先生用革命理论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创作热情,努力将艺术与现实生活、革命斗争相结合。他用速写的形式记录下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的战斗生活,再创作成木刻作品,如《芦林出击》《政委收菜》《支援夏收》《敌后武工队》《军民生活》等。在《芦林出击》这幅木刻画中,展现了游击队战士英勇抗战的场景。
有了革命理论指导之后,武石先生的艺术风格愈发成熟,情感基调由激愤转为鼓舞,题材更多的是鼓舞战士与民众坚持抗战,反映军民鱼水情等。艺术表现手法清新活泼、质朴粗犷,黑白对比强烈,形象简练概括。这其中的变化反映出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其思想认识的升华。经过战争岁月的磨砺,武石先生作为现代版画的先驱,一直坚持以木刻与漫画为武器,将革命进行到底。他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情怀融入创作中,投入到革命宣传中,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精神的感召力。今天看来,武石先生创作的这些木刻仍然是优秀的历史画卷,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2 中期的版画创作歌颂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武石先生的版画创作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武石先生用刻刀记载着时代的发展。版画是可以表达美,表达对生活热爱的艺术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石先生定居湖北武汉,为荆楚地区的美术事业与美术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先后担任湖北省文联美术部部长、省美术工作室主任、省群艺馆副馆长、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湖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为配合当时的形势,他深入工廠、农村、矿山等火热的生产第一线,收集大量素材进行创作。④这一时期他的版画作品中充满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烈气氛,反映人民群众焕发出的新的精神面貌。他的创作题材尤以工业建设为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新时代,大量的版画作品集中表现社会主义工业建设事业中的成就。如反映农村丰收的大幅套色版画《麦收》,反映葛洲坝工程的套色版画《锁龙》,反映武钢建设工程的套色版画《扩建中》等作品。
在武石先生的创作生涯中期,最重要的作品当属于1957年创作的反映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的套色版画《最后一根钢梁》(图2)。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武石先生是见证人。这座横跨长江两岸,连通武昌蛇山与汉阳龟山的大桥,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之称,是长江上的第一座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极具历史价值。这座桥于1957年正式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⑤。武石先生曾多次亲临大桥的建设工地考察写生,苦思冥想,最终选取大桥合龙时最后一瞬间的场景定格于画面,创作出此套色版画。
这幅版画艺术手法非常写实,滔滔江水之上,厚重的桥墩巍然屹立,四周还有着复杂的钢铁支架,双层桥面悬空而起,上层为公路,下层为复线铁路。桥下通行着络绎不绝冒着黑烟的油船,桥上的吊车正缓缓地将最后一根钢梁放落,围观的人群振臂高呼,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刀法沉稳,线条粗犷,画面中的色彩对比依然强烈,但不似以往的黑白对比,新增了鲜艳的红色。米字型的钢架桥用橘红套色,系在最后一根钢梁上的大红花好似正在绽放,长长的红绸缎在半空中随风舞动。画面上方有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画面下方的江面漂浮着火焰般的航标灯,江水也因洒满阳光泛着红色。作品极富感染力,气势雄壮,被誉为新中国版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它曾在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产生重大影响,曾入选《中国绘画十年选集》。还被选送参加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被苏联《星火》画报以整版篇幅进行介绍。
武石先生中期的版画,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写实手法,从黑白转变为套色,从小幅转变为大幅作品,刀法更加沉稳有力,构图更为气势雄壮,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和吸收民间传统美术形式如湖北年画、剪纸艺术等,风格更具民族特色。作品中充满了蓬勃的朝气,歌颂了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赞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
3 晚年的国画创作催人奋发
20世纪80年代开始,武石先生以国画为主要表现形式。他重走革命老区,将重大革命题材融于国画创作,填补中原突圍军事题材绘画的空白。
晚年的国画创作,源于武石先生自幼受齐白石的影响,喜欢国画,钟情于写意。后来他改随母姓,姓武,取名石,即是取心仪齐白石之意。武石先生的家乡在湖南湘潭赤泥冲,毗邻白石老人的老屋长塘。幼年时他观看过白石老人所绘壁画,耳濡目染,受家乡文化氛围熏陶,积累了一定的美学素养。在《武石诗集》中曾提到,“每忆童年看挥毫,笔墨丹青品格高。衡岳潇湘均逊色,宗师一代胜前朝”。武石先生在回忆往事时也谈及“学堂两壁八张画,全是白石老人涂。八哥喜鹊枝头闹,墨鸭鸳鸯结伴游。山鸡野鸟花间跃,虾米鱼儿顺水流。日日相看心更喜,伏地临摹不知休。可惜乱中全被毁,伤心往事忆从头”⑥。
他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求学时,师承潘天寿、吴弗之等大师,专修国画专业,临摹古代诸位名家的佳作。这一时期严格的学院式教育,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为武石先生日后的水墨画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事版画创作多年后,在20世纪80年代,武石先生为顺应时代的变化,转向国画创作。在题材上,他突破了传统国画山水花鸟等范畴,以国画形式反映革命历史事迹。著名画家叶浅予曾赞扬武石先生为“中国画传统的发展者”,认为他的创作“对中国画的创新做出了贡献”,评价其画卷“以中国画的笔墨写革命事迹,内容形式两者协调,并富有美感,且有新意”,是“中国画创新的成果,这成果来自革命生活、革命理想、革命情感,也来自在中国画方面所积聚的功力”。⑦
武石先生在和平年代重新回到过去战斗过的地方,沿着中原突围路线进行走访与写生,主张“心师造化”,欲求“搜尽奇峰打草稿”,创作欲望得到激发,大笔一挥完成大量作品,如《碧血染山河》《黄河献冰桥》《七里坪颂》等。他来到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湖北大悟山,故地重游,当年的战绩尚留痕。往昔峥嵘岁月仍然历历在目,他纵情挥洒笔墨,画出《装点大悟山,此树最相得》,寄托满满的革命情怀。1982年创作的画卷《滔河今日尽绿田》,描绘当年我军中原突围时由此进入,笔丰墨健地营造巍峨的群山、丘壑之间传达出一种大气磅礴的精神气韵。作品《庭前有龙柏》(图3)刻画了中原突围前夕,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形势。画中描绘的是陶铸同志故居,庭前的两棵龙柏,“枝柯着地生,势欲腾空起,意欲卷乾坤”⑧。笔墨更趋苍劲变幻,看似写松柏气势,实则借物喻人,立意高远,歌颂一代风流人物陶铸同志的英雄气魄。
武石写生晚年的国画作品多是大写意画法,“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宣泄主观情感,笔墨纵肆潇洒,意境生气奕奕,气势磅礴,再现了革命年代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得益于日积月累的沉淀,武石先生方能借古以开今,将中国水墨的写意变形与西方版画的写实精致融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书画结合,也是武石先生丹青艺术的一大特色。他的题画诗,或是记载革命事迹,或是直抒胸臆。如作品《过秦岭》,笔墨厚重,层峦叠嶂,武石先生因心造境,回望战争时的豪云壮志。画上题有“南流入吴楚,北水走三秦。中原万岭脉,从此接昆仑。”叙述他与程鹏、杨冰等人在1946年过秦岭时,内心的一派豪迈。如《芦林出击》的题画诗写:“迷蒙暮霭锁芦林,突击飞舟日伪军。万里江山原国土,何容铁马去来奔。”抒发即使环境恶劣,芦林被迷蒙暮霭所包围,我们也要英勇抗战,保家护国,岂能容忍家园遭到外来铁骑践踏。又如《跨过柳林》层层积墨,入目便是崇山峻岭扑面而来,配上诗句,“三十万敌久重围,黑云压城城欲摧。柳林突破西飞去,留得空城鬼扑灰”。表现柳林外虽有众多敌军,局势惊心动魄,但革命信念丝毫不动摇,一定会突破重围,获得胜利。
除了气势恢宏的山水之作,武石先生也有一些花鸟作品,画面素雅,格调清新,如1982年创作的《莲花魂》(图4),全画一枝“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亭亭玉立,一片浓墨渲染的荷叶加以衬托。此画是武石先生为追忆早年一同参加革命却惨遭迫害,年仅16岁就为革命献身的爱莲同志。⑨“为爱莲花美,欲写莲花魂”,以纯洁的莲花喻爱莲同志的高洁品格。画上由行草书所写的题画诗,寄托着武石先生的无限哀思,“莲花何高洁,有如日初升。光芒照大地,浩气荡乾坤。廿七同反蒋,声泪动朱亭。举起农奴戟,势欲捣金陵。‘马日’妖风起,碧血洒潭城。年华刚二八,浩劫竟罹身。衡岳千峰暗,潇湘万水咽。亿民同切齿,我自倍伤情。常念莲高洁,召唤莲花魂。魂兮归来花欲放,花欲放兮清气生。清气生兮遍神州,遍神州兮我心欣”。叹兮哀兮爱莲同志之不幸,歌兮赞兮爱莲同志之伟大。武石先生的丹青墨宝,画中有诗意,诗中有画意。
无论是木刻版画还是水墨丹青,武石先生热爱国家,心系人民,将革命精神融入他的艺术作品之中,紧扣时代的脉搏,“铁笔作剑救亡解放生死何惧酬国壮志,丹青化犁建设改革宠辱不惊报党赤心”⑩。武石是一位真正的革命美术大家,毕生用艺术的形式宣扬革命精神。斯人已逝,精神长存,铁笔丹青显风骨。
注释
①引自鲁迅1930年在《艺苑朝华》第一期第五辑中的《新俄画选》。
②武石.关于《苏联版画集》的回忆[J].美术,1981(9):24.
③陈士富,孔令义,刘刚,等.武石书画作品集[M].北京:长城出版社:2012:8.
④张爱华.铁笔作剑,丹青化犁—记战士画家武石[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0(2):100-102.
⑤引自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⑥湖北美术学院.武石诗草[M].[出版地不详],1996:41.
⑦出自叶浅予给武石的一封信,对武石作品的评价。
⑧湖北美术学院.武石诗草[M].[出版地不详],1996:71.
⑨陈池瑜.忆与武石教授在湘潭的日子[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0(2):59-60.
⑩引自1998年武石先生过世时灵前挽联。
参考文献
[1]陈池瑜.战斗的青春 艺术的人生—武石绘画的意义与价值[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20(2):56-60.
[2]桑小婷.纪念人民艺术家武石先生诞辰100周年:千里挥毫万里歌[EB/OL].(2012-03-18)[2021-12-25].http://www.wenming.cn/wxys/wenyi/201203/t20120319_566686.shtml.
[3]张爱华.铁笔作剑 丹青化犁—记战士画家武石[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0(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