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教育理论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建构

2022-06-12孟竺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教学理论小学音乐课堂陶行知

孟竺

摘 要:知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尽毕生心血来研究教育理论,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对策。其提倡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主,而且主张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这些理论非常适用小学音乐教学,教师要深入研究陶行知提出的教学理论,对其进行合理运用,为学生创设一个快乐的音乐课堂。为此,笔者分析了陶行知教育理论下的小学音乐高效课堂建设策略。

关键词:陶行知;教学理论;小学音乐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3-0094-03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fficiency Music Classroom in Primary School Under Tao Xingzhi's Educational Theory

MENG  Zhu  (Suzhou Industrial Park Qingjianhu School, China)

【Abstract】Mr. Tao Xingzhi, a well-known educator, devoted his life to researching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oposed many valuable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It advocates to cultivate children's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and advocates letting children operate by themselves. These theories are very suitable for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deeply study the teaching theories proposed by Tao Xingzhi and make reasonable use of them to create a happy music classroom for students. To this end,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elementary music efficient classroom under Tao Xingzhi's education theory.

【Keywords】Tao Xingzhi; Teaching theory; Primary school music classroom; Strategy

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化教學理念对今天的教学仍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将陶行知提出的教学理念运用在课堂上,丰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提高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

1.基于陶行知教育理论开展音乐教学的必要性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思想家,也是现代教育的杰出代表。其终生致力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理论。这些教育理论在今天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也起到了良好的影响作用。也因此,陶行知提出的教育理论对于今天的小学音乐教学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比如“教学做合一”理念、“生活化教育理念”,等等。小学音乐作为一门启蒙性学科,不能只注重技巧和知识的教育,更要突出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想象力、创造力。陶行知先生也大力推行音乐教育,并提出过要将生活和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提倡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教师要认真贯彻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观念,将其灵活地运用在教学活动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从而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这些良好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2.传统音乐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情境设置不足,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合理的情境对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情境创设流于形式和表面,起不到一定作用。其次,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的方式不够多元,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果。音乐这一学科的艺术性较强,如果教学形式太过于单一,那么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倦怠感,无法发挥出音乐教学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已经将新媒体等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但是学生仅能从中接受演唱内容,却无法更进一步感知音乐教学内容的灵动性,更无法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传统音乐课堂教学过于注重技巧训练,是教授型课堂。因为受到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大多音乐教师注重技巧的培养,忽视了音乐情感的体验,以及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灵动性,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还有一些仅仅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缺少沟通、交流,甚至偏离了艺术教育的目标。

3.陶行知教育理论下的小学音乐高效课堂建构

(1)创设趣味音乐情境

在陶行知先生看来,兴趣属于学生学习的动力,要将生活和教学结合起来,这就是著名的“生活化教育理论”。对于教师来说,要尽量从生活中挖掘音乐素材,建立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可以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例如,在欣赏作品《杜鹃圆舞曲》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大自然声音的音频,比如风声、雨声、树叶沙沙声、小河流水声,请同学们用身体摩擦或者小嘴巴来模仿这些音效。当学生掌握后,教师用情景创设请同学们演一演:“同学们,你们听,风吹起来了,风越吹越大,吹的树叶也沙沙作响,小河流水发出了叮咚的声音,你听这是谁在唱歌?”教师加入布谷鸟的叫声,也可以几个声部同时发出音效,让学生初步体验多声部合作并将其带入大自然情境中。再由此导入森林中杜鹃鸟在唱歌跳舞的景象。通过生活化的讲解,强化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更使得他们将音乐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2)采用“教学做合一”的对策

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论中,“教学做合一”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其要求教师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小学音乐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更是要对这样的教学方式进行贯彻,调动学生的头脑和双手,培养他们不同方面的能力。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节奏训练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实践探究。比如在学习《采莲瑶》时,可先播放曲子,促使学生跟着实物“荷叶”的节奏有规律地晃动。感受乐曲三拍子的律动,另外一些学生则扮演小渔夫跟着大附点做划桨的动作,感受歌曲摇曳三拍子的韵律。通过“跳荷叶”的游戏,从而帮助学生们掌握音乐节奏。再比如,教师先展现一段节奏,再让学生开展“跳方格”的游戏,从有规律地跳方格到有节奏地跳方格,帮助他们认识这样的音乐节奏。最后教师询问学生:“大家说一说,你从跳格子游戏中发现了什么?”从而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四分休止符、二分休止符节奏”的课件,使学生拍读节奏、拍唱旋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了活动,从而真正践行了陶行知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论。

(3)采用自由教学的方法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感官,促使他们的头脑、四肢、空间得以解放,从而自由地学习,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陶行知先生的这段教学理论阐述中,体现出了自由教学的重要性。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更是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可充分依赖听觉,让学生解放自己的耳朵,投入到音乐中去,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在学习歌曲《我爱我的家乡》时,先让学生熟悉歌词和旋律。然后询问他们:“歌词里有哪些河流?”学生们回答:“长江、黄河。”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熟悉歌词内容。然后进行配乐,促使学生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朗读歌词,纠正学生的歌词发音。对于其中的歌词,教师要挑选一些让学生不能理解的字词,让他们进行讨论分析。比如可询问学生:“请你们思考一下,‘源远流长’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只有让学生理解了歌词含义,才能使他们充满感情地演唱这首歌。而且要让学生反复听这首歌,跟随音乐摇晃自己的身体,体会三拍子的旋律,并在这个过程中思考歌曲使用了哪些乐器,学生们一边思考,一边辨认旋律中的乐器,发现其中使用了碰铃、钢琴。最后,教师还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通过解放他们的身体和头脑,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意识

在过去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只注重音乐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课堂非常僵化,这是因为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意识。而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总的来说,教师的创新精神包括了成功欲、甘冒风险、童心童趣、创造力,等等。”也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音乐《拍皮球》时,教师可以用体育运动导入,随着比赛的脚步来到球场,感受这里激烈的比赛氛围,听到了什么声音?教师创设几个排球的节奏,请学生们听一听分辨节奏,并能流利地朗读节奏。请同学们也拿着自己的皮球进行节奏练习。在初听歌曲时,还可以用拍皮球的声音为歌曲打恒拍,感受二拍子的强弱关系,用抓皮球停止的动作练习休止符等。小游戏的办法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也使得音乐教学充满了童趣。这样的方法摈弃了枯燥乏味的音乐训练,更加符合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创新教育”理念。

(5)唤醒学生的认知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要唤醒学生的认知,才能促使他们快乐地学习。由此可见,最好的教学方式并非一味地传递学习技能,而是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与素养。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要创造性地融入图谱教学,结合学生的反应,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学习空间。例如,在学习《阿细跳月》这首曲子时,在最开始的导入部分,教师要为学生介绍这首乐曲的背景:阿细属于彝族的一个分支部分,其大部分聚集在云南的红河州。当地人能歌善舞,经常聚集在月光下跳舞,这也被称为“跳月”,所以产生了《阿细跳月》这首优美的乐曲。可先让学生对这首歌进行熟悉,再让他们讨论一下对这首歌的感觉,思考第一段是什么样的、第二段是什么样的,以及其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再询问学生:“这首乐曲中快的地方多,还是慢的地方多?”从而帮助学生感受乐曲A段中的柔美,以及B段中的欢快。学生了解了乐曲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跟随乐曲扭动自己的身体,激发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此外,在学习乐曲欢快的部分时,教师还要让学生试着喊“嘿嘿嘿”,并拍两下手,从而表现最后两个音。这样一来,不但唤醒了学生的认知,也使得音乐教学更加丰富,更加具有趣味性。

(6)鼓励学生自行动手操作

陶行知先生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看作传统教育与新型教育的分水岭,在他看来,传统教育仅仅只是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新型教育则提倡让学生去动手实践、操作,并且力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将教育建立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所以小学音乐教师需贯穿陶行知所提出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艺术修养,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在学习乐曲《拔根芦柴花》时,这首乐曲的伴奏乐器是二胡,其中还有少量的其他乐器,整个曲子展现出了欢快愉悦的情绪,体现了浓厚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为此,教师可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不但让学生对音乐进行欣赏,也编创一些有趣的律动,或者开展音乐类的游戏活动。比如在学生欣赏乐曲时,教师利用莲厢舞来进行展现。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借助相应的图谱,促使学生将自己的舞蹈动作通过画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则静静观察学生的创作,对他们大胆的设计进行鼓励与表扬,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或者在欣赏歌曲《狮王进行曲》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大胆地编创舞蹈动作,进行角色表演,分组排演一段情景剧,然后在班上进行展示。最后选择出表现最佳、最有创意的学生,为他们送上奖励,点燃他们对于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

4.陶行知教学理念下音乐教学的成效

(1)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

在陶行知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音乐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一起聆听音乐、完成活动、做游戏、跳舞,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在这样的情境下,也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从而更加喜欢音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得以加强,形成平等的关系,学生也会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朋友,敢于动手实践操作、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音乐课堂也更加愉悦,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2)活跃课堂氛围,实现学生个性释放

因为摒弃了过去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音乐课堂更加新鲜有趣,音乐技巧的掌握更加轻松,学生也会更加开心和快乐。陶行知提出的教学理念提倡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而且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自行探究和想象,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了音乐活动中来,感受到了音乐所带来的快乐,因此也就获得了更多的经验和技巧,不管是情感、想象力,还是个性,都得到了一定发展,这就是陶行知教学理念所带来的成效。

(3)重塑学生人格,体悟生命的真善美

基于陶行知理论的音乐教学改革,有助于向学生传达真善美,使之进一步感受到人生的美好。通过参与一系列音乐学习活动,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并认识到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他们还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美、体悟美,锻造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的情感态度。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学生的人格得以重塑,他们的思维更加开放与创新,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结语

总之,小学音乐课程不仅要涵盖音乐不同的教育领地,更应该关注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以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未来的课堂一定是追求素质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献

[1]尹旭.让合力更显张力——摭谈陶行知思想引领下的小学音乐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界,2021(23).

猜你喜欢

教学理论小学音乐课堂陶行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思维,让小学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后方法”教学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分析
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竖笛教学的策略
高效课堂始于有效的导入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