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课程本位体现幼儿教育的游戏化精神

2022-06-12苏乐德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

苏乐德

摘要:课程本位理念指导下的幼儿游戏化精神渗透旨在全面提升幼儿教育活动质量,体现全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促进课程改革和游戏教学之间的有效融合,全面完善幼儿教育模式。当前的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游戏化精神的融入效果还不理想,课程建设与改革需求依然很迫切。基于此,本研究尝试以课程本位理念为指导,分析幼儿教育游戏化精神的渗透措施。

关键词:课程本位;幼儿教育;游戏化精神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课程教学要重视游戏的作用,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与成长。”幼儿课程建设过程中融入游戏化精神可以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育人功能,让幼儿游戏融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中去,丰富课程内容、转变课程指导思路,体现了对幼儿天性的顺应。但是想要真正体现游戏化课程的价值,需要我们重视课程建设与反思,并且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多方形成课程建设的合力,共同落实幼儿教育目标。

1.以幼儿为主体,让教师领会游戏精神

教师是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以及课程开发者,在游戏化精神渗透过程中,幼儿教师首先要深入领会游戏精神,这对课程建设和发展有积极意义[1]。很多幼儿教师认为幼儿还不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意识,因此在组织幼儿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更加习惯以主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幼儿成为被安排和被领导的被动角色,这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其实是十分不利的。课程本文教育理念影响下,幼儿教师需要真正认识到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幼儿的兴趣表现以及能力变化,给幼儿提供自主发展和灵活学习的契机。比如自然角的创设,部分教师站在承认审美角度和区域功能性设计自然角,没有考虑孩子的审美特点以及发展需求,比如设计一些简单的浇水和修剪植被等任务,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植物种植的任务交给幼儿自己去做,教师指导基本方法,幼儿自己种植、观察过程、记录过程,完全可以给他们带来全新的体验,使其感受到区角活动的乐趣。

2.精心设计游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与传统教育理念中的游戏教学不同,课程游戏化精神不仅是指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参与游戏活动,还要求我们立足现代幼儿教育课程建设目标,把教学计划、幼儿发展规律、游戏安全保障等诸多因素考虑进去,构建内容科学、计划完善的课程体系。首先,保证游戏的动态性、灵活性。幼儿思维灵活、性格多样,在游戏活动中表现的十分活跃,但是注意力集中时间也相对比较短,因此在设计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要保证游戏本身具有和灵活性[2]。例如,在学习水果英语单词时,可以进行“找衣服”的游戏,将英语单词比喻为粗心的宝宝,汉语含义比喻为衣服,并将不同的单词和汉语含义贴在幼儿的身上,当教师说出“banana”时,小朋友就要去找到自己的“衣服”,其他单词同样如此。在游戏化环境中,知识教育目标得到精准落实,幼儿对英语词汇的记忆与理解更加深刻,且游戏环节连续,带给幼儿良好的参与体验。

其次,游戏难度的控制。幼儿尚处于发育初阶,无法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或难度较高的游戏,容易产生挫败感和厌学心理,但如果游戏的难度过低,还会失去参与兴趣。所以,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应张弛有度,合理控制,在调动幼儿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游戏信心[3]。此外,教师在设计游戏时,除了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外,还应考虑游戏时间、游戏场地和游戏材料,并保证游戏的连贯性。

3.将游戏精神落实到一日生活中

一日生活作为幼儿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化精神在一日生活中的应用符合新时期幼儿发展需求,是全面落实游戏化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幼儿教育活动中,很多教师都容易忽视一日活动指导,尤其是在游戏化精神渗透方面意识不足,这不利于游戏化课程建设,当前需要重点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制定作息表的时候,可以给幼儿提供弹性作息计划,固定的课程表调整为幼儿自主选择,教师点名环节替换为幼儿的自主签到,规则牌替换为师幼共同建立规则,集体进餐可以以自助餐形式开展,集体午睡也调整为自选午睡等等,一日活动有固定化形式走向弹性模式,这种氛围可以给幼儿提供更加宽松的活动范围,课程内容也由预设走向了灵活。

4.推动教学反思,提高游戏质量

幼兒教育课程内容丰富,相应的教育游戏类型也呈现多样化特征,游戏教育环境整体体现出开放性特点,构建教学反思环境旨在让幼儿教师们基于游戏内容、形式、目标等进行反复的思考和审视,推动幼儿游戏教育模式逐步完善,让游戏活动过程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保证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同时思考幼儿在参与游戏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是否可以真正获得身心上的全面发展?以和动物相关的游戏环境创设为例,幼师在让幼儿选择小动物之际难免因为材料数量问题或者资源分布不平衡等问题导致一边少一边多的现象,此时幼师可以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动物啊?那边那个小猴子那么多为什么不选?”在听到幼儿不喜欢哪些动物之际可以对其开展教育,如夸奖某些动物的优点,让幼儿更加深入的了解动物。此时可以有效解决幼儿选择两极化现象的状况,在开展游戏活动之际也会变得更加协调、自然。而这些游戏化内容的细节性问题需要在众多幼师之间的不断反思与交流下提供经验。

结束语:

课程改革背景下,游戏化教学不仅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也逐渐成为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立足课程本位体现幼儿教育的游戏化精神,需要幼儿教师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游戏在幼儿成长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生活是幼儿学习的大课堂,根据不同阶段幼儿成长与发展的实际需求,整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化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游戏,优化教育模式,注重课程游戏化的创造性与开放性,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大力推进课程游戏化,在幼儿教育中真正发挥出游戏化教学的优势,从而培养幼儿爱学习的天性。

参考文献:

[1]姜翠花.基于幼儿本位下课程游戏化转型的策略浅谈[J].名师在线,2018,62(25):72-73.

[2]鲍瑛.回归生活,回归本真: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夯实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4):6.

[3]曾欣欣.探析园本课程开发中游戏化教学意识的渗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8):33.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