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虐待、抑郁和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关系研究
2022-06-12吴洁
摘要:以抑郁为个体特征变量,分析童年虐待对自伤行为产生影响的内部机制,为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758名中国香港地区某中学初一到高三年级6个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儿童期创伤经历问卷(CTQ-SF)、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DASS-21)和自伤行为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自伤行为检出率为16.85%;自伤个体在童年虐待和抑郁上得分显著高于非自伤个体;童年虐待和抑郁与自伤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抑郁在童年虐待对自伤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5。教育和临床工作者应对青少年自伤行为保持一定的敏感性和警惕性。学校的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危机预防应相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自伤行为;童年虐待;抑郁;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R1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0-0072-04
自伤行为(nonsuisidal self-injury)是指个体在没有自杀意图的前提下,直接、故意地伤害自己身体组织的行为[1]。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自伤行为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议题。相较于一般人口,自伤行为在有童年虐待经历个体中的发生率更高[2]。抑郁是一种复合型
的消极情绪,在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一些学者发现,有童年虐待史的个体患抑郁的概率是无相关史个体的三倍[3]。笔者于2019年4月以758名初、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童年虐待和抑郁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机制,以期为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香港某中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初一至高三共6个年级分层,在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若干班为单位,以被抽中班的全部学生为调査对象,共计758人。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以答题率超过95%为有效问卷。
(二)研究工具
1.儿童期创伤经历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28 Item Short Form,CTQ-SF)该量表共28个条目,由情绪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共5个分量表组成;
2.精简版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The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DASS)本研究以抑郁分量表的得分测评抑郁程度,该分量表共有7个条目;
3.自伤行为问卷:该问卷由Klonsky和Glenn编制的自伤行为评估问卷(Inventory of Statements About Self-injury,ISAS)的第一部分翻译修订而成[4]。全量表共12个条目,分别描述12种不同的自伤行为。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23.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中介效应假设模型采用SPSS的PROCESS插件进行验证,模型中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同时被估计出。效应测定使用Bootstrap方法。缺失值数据根据均值填补的方法进行处理。
二、结果
(一)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为71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72%。性别缺失数据36名,年级缺失数据7名。男生人数为320人(占46.92%),女生为362人(占53.08%);初中一到三年级的学生数分别为139、113和83人,高中一到三年级的学生数分别为118、124和134人。
(二)自伤行为测验结果
本次测量中,自伤评分为0—30分,平均(0.72±2.56)分,121人(占16.85%)报告在过去的一年内有过至少一次自伤行为,最常采用的自伤方式为:在皮肤上刻字或图案、使劲拽头发、割伤、抓伤、咬伤等。女生自伤行为的发生率为16.30%,男生为18.12%,自伤发生率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的自伤水平存在显著差异(F=2.70,P<0.05),事后分析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初一年级学生的自伤水平显著高于高二年级,其他年级之间的自伤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三)童年受虐经历与抑郁的情况比较
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自伤个体的童年虐待(P<0.001)和抑郁(P<0.001)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自伤个体。
(四)相关性分析
自伤与童年虐待呈显著正相关;除性虐待外,自伤与童年虐待其他分维度也呈显著正相关;自伤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抑郁与童年虐待及其各分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结果见表1。
(五)抑郁在童年虐待与自伤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将年级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对抑郁在童年虐待和自伤行为间的中介效应的效应量及95%的置信区间进行估计(模型检验过程中已将变量作中心化处理)。第一步,以自伤行为为因变量,童年虐待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童年虐待对自伤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3,P<0.001);第二步,以抑郁为因变量,童年虐待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童年虐待对抑郁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1,P<0.001);第三步,以自伤行为为因变量,以童年虐待和抑郁为自变量同時进行回归分析,加入抑郁变量后,童年虐待对自伤行为的预测仍然显著(β=0.08,P<0.001),抑郁对自伤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4,P<0.001),提示抑郁可能在童年虐待和自伤行为中起到中介作用。详见表2。
进一步,运用Bootstrap检验中介作用[5]。样本量选择1000,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选择95%,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抑郁的中介效应值为0.05,95% CI为(0.03,0.09),不包括0,说明中介效应存在,即抑郁在童年虐待对自伤行为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加入抑郁变量后,童年虐待对自伤行为的直接效应为0.08,95% CI为(0.05,0.11),不包括0,说明童年虐待对自伤行为的直接效应仍显著,抑郁在童年虐待对自伤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详见表3。80253BB6-C083-4B3F-B36D-B6DC0592CF56
三、讨论
本研究中,16.85%的被试报告在过去的一年中有过至少一次自伤行为。该检出率与前人研究中青春期个体约13%—45%的自伤发生率范围一致[6]。本研究发现初一学生的自伤水平显著高于高二年级。这可能是由于初一学生需面对新生适应问题,且其认知控制系统(如前额叶)发展尚未完善,可能会导致他们容易采取极端的、非理性的方式(如自伤)来面对难以适应的环境。
差异比较显示自伤个体的童年虐待水平显著高于非自伤个体。这说明童年虐待经历可能是自伤行为的风险因素,它增加了个体产生自伤行为的可能性。自伤个体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非自伤个体。这与前人研究大致相同[7]。
童年虐待和抑郁均与自伤行为为显著正相关。这表明自伤不是由单一风险因素所引起,自伤的青少年可能存在深层次的情绪与人际关系问题,应该引起教育和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童年虐待与自伤行为的关系
在控制了年级因素之后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童年虐待对自伤行为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这说明早期的虐待经历对于青少年出现冲动、非适应性的行为,如自伤有重大影响。自伤的整合理论指出,童年虐待经历作为自伤的远端风险因素,是自伤的发生的易感因子之一,可能会造成个体后期的情绪调节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异常,从而当遭遇压力事件及特定诱发因素时,个体可能会采取自伤的方式来应对困境[8]。
研究表明,童年虐待经历与自伤行为在神经生物学上有密切关系,儿童期创伤经历可以使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serotonin)的功能降低或促进冲动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形成。
根据认知行为疗法的观点,童年期经历过虐待或忽视的个体,在内心深处可能更容易形成“我是不值得被爱的”的核心信念,当遭遇困境时,核心信念也会相应激活,从而产生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又会导致负性行为的发生。
(二)抑郁在童年虐待与自伤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分析
在分析童年虐待和自伤行为的关系后,我们在模型中加入了抑郁变量,发现抑郁在童年虐待和自伤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这说明童年虐待对于自伤行为的影响有不同的作用通道。
Linehan的理论认为,自伤是一种减轻急性不良情绪或情感唤醒的策略,个体早期的不良环境导致他们获得一些无效的情绪应对策略,同时伴随情绪不稳定的易感性,当后期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更易陷入负面情绪而难以解脱,很容易采用自伤的方式来达到情绪控制[9]。而体验回避理论认为自伤是个体为了减少或终止负性情绪的一种负强化行为[10]。在应对不良的家庭关系时,自伤行为可能帮助自伤者减轻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或引起父母的注意和重视,从而得到父母的关爱。
在一项对125名抑郁妇女的调查研究中显示,儿童期性虐待是妇女抑郁的危险因素[11]。另有研究提出,童年虐待作为一种应激反应,可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持续紊乱,进而损害大脑的海马和杏仁核等部位而导致抑郁的产生,而抑郁会引起自伤行為也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有密切的关系[12],这一结果或许可以从生物学的角度说明抑郁在童年虐待和自伤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自伤行为是一种“无声的校园危机”,自伤者通过隐匿的自我伤害行为向外界无声地发出求救信号。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中发生率较高,危害性较大,教育和临床工作者应当保持一定的敏感性和警惕性。自伤行为与童年虐待和抑郁显著相关,且抑郁在童年虐待对自伤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据此,学校的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危机预防今后可相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参考文献:
[1]NOCK M.K.Self-injury[J].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106(1).
[2]MINA.EES,GALLOP.R.M.Childhood sexual and physical abuse and adult self-harm and suicidal behavior:A literature review[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998(1).
[3]BROWN.J,COHEN.P,JOHNSON JG,et al.Childhood abuse and neglect:Specificity of effects on adolescent and young adult depression and suicidalit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1999(12).
[4]KLONSKY.ED,GLENN.CR.Assessing the functions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inventory of statements about self-injury (ISAS)[J].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2009(5).
[5]PPREACHER. K.J, HAYES. A.F.SPSS and SAS procedures for estimating indirect effects in simple mediation models[J].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Instruments, & Computers,2004(4).
[6]WAN. Y,CHEN. J,SUN. Y,et al.Impact of childhood abuse on the risk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mainland Chinese adolescents[J].PLoS ONE,2015(6).80253BB6-C083-4B3F-B36D-B6DC0592CF56
[7]CLAES. L,LUYCKX. K,BIJTTEBIER.P.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adolescents: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s with identity formation above and beyond depression[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4(2).
[8]NOCK. MK.Why do people hurt themselves:New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and functions of self-injury[J].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9(2).
[9]GRATZ. K. L.Risk Factors for and Functions of Deliberate Self-Harm:An Empirical and Conceptual Review[J].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 Practice,2010(2).
[10]CHAPMAN. A.L,GRATZ.K.L,BROWN. M.Z.Solving the puzzle of deliberate self-harm:The experiential avoidance model[J].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6(3).
[11]REMSCHMIDT. H,BELFER. M,GOODYER.I.Facilitating Pathways:Care,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M].New York:Springer Medizin Verlag Berlin Heidelberg,2004:16-25.
[12]MARIA. D.B,MARIA.D.P,CASSAS. M,et al.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dysfunction as a neurobiological correlate of emotion dysregulation in adolescent suicide[J].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2012(3).
作者簡介:吴洁(1991—),女,汉族,河北邯郸人,单位为广东工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研究方向为青少年情绪调节与危机干预。
(责任编辑:杨超)80253BB6-C083-4B3F-B36D-B6DC0592CF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