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记忆视角下民俗事象英译研究
——以汉学家韩南《三遂平妖传》译本为例

2022-06-11冯瑶瑶刘晓晖

关键词:事象译文民俗

冯瑶瑶,刘晓晖

(大连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传统民俗学认为,民俗是一个民族或群体长期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的简称。一个国家的审美文化不仅包含高雅艺术,也有体现中下层劳动人民的通俗文化。“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1]事象指事物的形象、现象、事情,民俗事象即民俗活动和民俗现象的总称,是民俗文化的物化象征,它体现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小说创作虽不乏虚构与想象,但也对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与民间风俗进行镜像再现,对民俗研究具有一定的文化、史学意义。本文研究对象《三遂平妖传》便是此类典型之一。

《三遂平妖传》是一部以北宋农民起义为背景的神魔小说,成书于明朝,由罗贯中根据民间传说和市井流传编写而成。小说生动地描绘了北宋时期的政治风云和社会生活,内含丰富的民俗事象,包括俗语、典故、宗教信仰、法术演示、神秘化出生设置、保甲制、传统节日等。《三遂平妖传》首译本于2017年面世,译者为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家派屈克·韩南(Patrick Hanan,1927-2014),素有“欧美明清小说研究第一人”[2]之称,曾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第五任社长,在汉学研究和翻译实践方面建树卓著,出版专著五部,译著十部,为中国文学研究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做出杰出贡献。

考察十部译本可见,韩南忠实倾向鲜明,注重保留原作的内容风貌并添加注释,学术翻译特征比较突出,与其汉学家身份构成紧密关联。此外,韩南英汉双语功底深厚,译文通晓畅达,便于目标语读者理解与接受,有效地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文化经典“走出去”提供经验借鉴。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出发,探究《三遂平妖传》英译本中的民俗事象翻译,考查韩南翻译对源语民俗再现的倾向性、认同度及与译者主体行为的关联性。

一、文化记忆理论概述及其应用现状

近年来,以“记忆和回忆”为主题的研究方兴未艾,众多东西方学者发表论著,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其中,文化记忆研究更是日渐完善。文化记忆的探究缘承于莫里斯·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在192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了‘集体记忆’的概念”[3],并多次强调“不具有社会性的记忆是不存在的”[4]这一核心论点。在哈布瓦赫看来,游离于集体之外的个人是没有记忆的,记忆在人们的交往中产生[5]。

阿斯曼以哈布瓦赫的集体概念为基础,从文化维度对记忆进行了深入阐释,指出“哈布瓦赫忽视了文化在人们记忆和回忆活动中的作用,片面强调了当下对过去的塑造,没有充分探讨过去对当下产生的影响”[3]。鉴于此,阿斯曼把集体记忆分为交往记忆和文化记忆两部分[6],本文以文化记忆作为理论观照探讨民俗翻译问题。

“所谓文化记忆,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集体记忆。文化记忆包括一个社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必不可少且反复使用的文本、图画、仪式等内容,其核心是所有成员分享的有关政治身份的传统,相关的人群借助它确定和确立自我形象,在此基础上,该集体的成员们意识到他们共同的属性和与众不同之处。”[7]“文化记忆的内容绝不仅仅是‘知识’,一个人之所以记住往事,主要是因为它们激发了他的情感,对他有意义,而且这里所说的意义与他所处的特定空间与时间密切相关。文化记忆传承什么样的内容,决定于相关的社会境况、政治结构和权力格局。借助文化记忆,一个集体的成员建立并培养共同的身份和归属感。”[8]

国内真正意义上对文化记忆的关注始于2000年,阿斯曼夫妇众多文章在国内期刊的发表,成为早期国内学者了解文化记忆研究的重要资料。黄晓晨、王霄冰、唐少杰在译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较早地将文化记忆理论引入中国。此后国内学者对文化记忆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康澄(2008)、燕海鸣(2009)、陶东风(2011)、赵静蓉(2013)、金寿福(2015)、王蜜(2016)等先后探讨了集体记忆的内涵与发展演变、文化记忆与文字、文化记忆与象征、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以及文化记忆的媒介制约等重要问题[9]。

目前,我国文化记忆研究呈现跨学科趋势,研究对象已渐超最初文学作品和仪式的有限范畴,文字、符号、象征等都已纳入相关研究领域[9]。但相对而言,文化记忆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相关成果数量很少,代表学者是罗选民。在《文化记忆与翻译研究》一文中,罗选民对文化记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提出“文化记忆与翻译是共生的”[10]关系,并对文化记忆和翻译研究相结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2019年,罗选民发表《大翻译与文化记忆: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一文,强调“翻译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文化记忆、翻译、文化传播三者关系密切”[11],对于翻译的文化传播来说,文化记忆研究成为极具价值的热点课题。此外,胡波、董晓波(2020)、黄秋凤(2013)、梁燕华(2019)等学者从文化记忆的视角出发,进行法律典籍翻译研究、翻译互文性研究、回译的相关研究等。

基于文化记忆理论及研究成果,本研究全面收集了民俗事象翻译语料,对重要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从物质民俗翻译的回忆空间再现、社会民俗翻译的文化记忆重现、精神民俗翻译的文化记忆认同三方面细解汉学家韩南翻译对中国民俗的阐释方式、文化倾向性及总体传达效果,深度挖掘汉学家译者对中国民俗记忆的认同态度及传达效度,客观考察汉学家译者在中国文化传播中做出的选择及发挥的作用。

二、物质民俗翻译的回忆空间再现

“回忆形象需要借助一定的空间展现其客观物质性,这里的空间,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空间,还包括由地理空间唤醒的回忆里的空间。这个充满回忆的空间凝聚了对于群体的身份构建具有关键意义的事件,它可以是某个场地、某个人物、某个事件、某个图像等。”[12]《三遂平妖传》中描述了北宋中原百姓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方面的民俗事象,这些记忆符号所构成的世界就是回忆空间化的产物。在这个空间里,呈现了几百年前的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等。本部分将从小说中的日常食俗、服饰民俗、工商业民俗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其译文特征。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生活方式不同,对主食的加工制作也就不同。居住于我国北方的汉族,喜欢用面粉做成馒头、包子、饺子、面条。小说第九回中提到了“五熟行”,根据烹饪方法的不同,分别将“卖面的、卖烧饼的、卖鲊的、卖炊饼的、卖馉饳儿的”[13]唤做“汤熟、火熟、腌熟、气熟、油熟”[13]。韩南的译文对这种小摊贩进行阐释,将目标读者带回当时的记忆空间,译为:“five ready-to-eat foods business, the vendors of noodles were known as boilers, the vendors of wheat cakes were known as bakers, the vendors of salt fish were known as salters, the vendors of steamed cakes were known as steamers,the vendors of stuffed dumplings were known as fryers。”[14]译文不但指出了民俗事象“五熟行”的具体指涉:“noodles, wheat cakes, salt fish, steamed cakes, stuffed dumplings”,而且还阐明烹饪方式,进行创造性改写,详描饮食习俗,展现北宋中原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面,体现文本的回忆功能。

古代服饰与今日服饰大为不同。在古代,服饰不仅为遮身蔽体之物,还承载着社会观念,如礼仪伦常、求福趋吉、民族自我意识、政治观念等。《三遂平妖传》中不同人物出场时,作者常对服饰装扮进行描写,如绣衣玉带的紫府元君(With embroidered garments and a jade-studded belt, /She looks like the Goddess of the Nine Heavens)[14],凤髻龙簪的西池王母(With a phoenix chignon and dragon hairpins, /She resembles the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14],身披烈火袈裟,耳坠金环的和尚(a six-foot-tall priest wearing a fiery red cassock and gold earrings)[14],这些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特征和身份背景。考察译文可见,韩南对于服饰的材质以及各种配饰(腰带、发饰、耳饰)均顺应原文,忠实再现中国元素,如“绣衣”译为embroidered garments,“玉带”译为jade-studded belt,“凤髻龙簪”译为phoenix chignon and dragon hairpins,“金环”译为gold earrings等。小说中关于服饰的描写成为保留服饰记忆的重要方式。服饰是承载文化记忆功能的标本,反射根植于集体记忆里的文化[15]。民俗事象的恰切翻译能让目标读者了解中国服饰传统,体会深层的文化传统价值观。

上文可见,韩南译文充分再现了《三遂平妖传》中的日常食俗和服饰民俗,而对商贸民俗,比如小说中货币以及计量单位的翻译,韩南采取的方法则相对多样。对于货币的翻译,韩南多采取直译方法,充分再现中国货币民俗;而翻译计量单位时,因中西差异较大,故处理较为复杂,未能在译文中充分再现这些民俗事象。以下译例具体为证。

原文:若论这一幅小画几,值也不过值三五十贯钱,要当五十两银子,如何解得?[13]译文:A small painting like this is worth only from thirty to fifty strings of cash. How could we give you fifty taels?[14]译者将“三五十贯钱”译为thirty to fifty strings of cash,“五十两”译为fifty taels,“tael”在Webster’sNewWorldCollegeDictionary(2010)释义为“a Chinese unit of money equal in value to a tael of silver”,因此,译文原汁原味保留了中国货币文化。但因未添注释进行解释,需要英语读者对中国古代货币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此外,统计译文发现,其中23处将“……贯钱”译为tael或taels,36处将“……两”译为strings或strings of cash,呈现翻译的统一性,同时保留了中国货币元素。

相较而言,涉及计量单位的翻译时,韩南全部采用换算处理,对原文出现的18处计量单位进行归化式改写,迎合英语读者的表达习惯,如“三五十丈”(约等于328-547 feet),译为several hundred feet deep[14],“三十丈的绳子”译为three-hundred-foot rope[14],这样的处理方式便于英语读者理解,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度。

综上所述,对于物质民俗的翻译,韩南尽力再现原本中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保证译本流畅易读。从日常食俗到服饰民俗再到货币使用,韩南的翻译同样描摹了一幅北宋人们的生活图景,尽管计量单位的翻译采用同化手法迎合读者期待,但总体上将读者带入当时的社会生活空间,体会民俗风情。

三、社会民俗翻译的文化记忆重现

记忆体现了对过去的再现,通过“记忆的载体”将过去再现为共同的文化知识。文化记忆的一个重要物质载体就是文本,小说文本通过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及情节铺垫,将集体记忆用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三遂平妖传》涵盖较多北宋的户籍管理制度、司法制度和婚姻风俗描写。对这些社会民俗翻译效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译文的传播效果。

在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方便管理百姓,采用了不同的基层组织形式。《三遂平妖传》中提到保甲制,这一制度对社会治理至关重要。比如,小说第九回中提到“令百姓五家为一甲,五五二十五家为一保”[13]。韩南用“unit”和“group”来区分“甲”和“保”,将整句译为“every five families should form aunitand every twenty-five families agroup”[14]。此处韩南将原文意思明晰化,将古代基层组织形式呈现给英语读者,便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小说中还涉及“度牒”的描述,这是一种更为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指僧尼的身份证明文件。如小说第十二回中“敝寺有百十众僧,都是有度牒的”[13],韩南译为“My temple has hundreds of priests, all withproper certification”[14]。“度牒”译成“proper certification”,以内涵传达为导向,而隐去宗教内涵,便于读者理解,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

就小说中的司法制度翻译而言,韩南也是倾向于再现原文民俗元素,例文如下:

原文:当时知州将卜吉刺配山东密州牢城营,当厅断了二十脊杖,唤个文字匠人刺了两行金印,押厂文牒,差两个防送公人。[13]

译文:The prefect sentenced Bu Ji to be branded and exiled to the Mizhou prison camp in Shandong. He ordered him to receive twenty strokes on the back and summoned the tattooist to brand him with two lines on the face. He then signed a warrant and appointed two escorts.[14]

上例可见,韩南将“刺配”译为branded and exiled,“刺了两行金印”译为brand him with two lines on the face,表明中国古代将发配边远之地和在面部刺字作为惩罚;“押厂文牒”译为signed a warrant,“文牒”是一种逮捕犯人的文书,warrant也有逮捕令的意思,能够原味传达中国元素内涵,展现中国历史背景。小说具有文化传播功能,户籍管理制度和司法制度相关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历史,体现小说作为文本的记忆存储功能,将读者置身当时社会,熟悉古代司法制度。

中国古代婚姻提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子女要听从父母的安排,通过媒人牵线成婚。《三遂平妖传》中多处涉及这一婚姻民俗,关于婚俗的语料及翻译统计见表1。

表1 《三遂平妖传》中婚俗例句汉英对照

由表1可见,韩南的译文同样实现文化传真,将中国婚俗忠实、准确地传达出来,如通过释义法将典型的婚俗“入赘”译为“want the son-in-law to move into your house”,对男方住进女方家里这一婚俗进行阐发,增强了清晰度和理解度。再如,传统观念“门当户对”译为“The Zhangs’ social position is on a par with yours”,对内涵进行明晰化处理,指出传统婚俗中强调双方社会地位的相当;将“吉日良辰”译为“an auspicious day”,“以更简洁、顺畅地表达原作内容”[16]。对于婚俗中“下财纳礼,奠雁传书”的流程则采取合译,即to deliver the money and gifts as well as the goose and the letter。“奠雁传书”中的“雁”即一种鹅,韩南添加注释对此进行补充说明,解释了男方家给女方家送大雁这一传统。透过这些简短的文字,传统的婚俗文化在译文中得以再现,透过译文读者能够对中国婚俗事象有所了解,同时也赋予译文强大的记忆存储。

四、精神民俗翻译的文化记忆认同

民俗学家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一书指出,“精神民俗指的是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语言以及民间哲学伦理观念等”[1]。除物质民俗和社会民俗外,小说《三遂平妖传》中还包含大量的俗语和典故,以及各种民间信仰、民间巫术等。

《三遂平妖传》中包含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俗语。俗语是一个民族或地区中流行的民俗语言,来自于民众生活的土壤,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形象。针对这种民间语言,韩南大多采用直译法。本研究手动收集俗语例句共17处,其中10处译文忠于原文,保留原有文化记忆,传达“异域情调”[2],展现中国俗语的特色,其余7处则根据意义进行适度改写,总体上体现译者的文化记忆认同倾向,例文如下。

原文:其中个一员外,家中巨富,真个是钱过壁斗,米烂陈仓。[13]

译文:Among them was one man so rich that “his stack of money rose higher than the stars, and his rice was so abundant that it rotted in his granaries.”[14]

例文中,译文直接传达“钱过壁斗,米烂陈仓”的原意,并未进行改写,尤其译文stack of money rose higher than the stars保留了原文的词汇意义和修辞意义,表达具有陌生化效应,但对目标读者而言不难理解。“唬得王则大惊,如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来”[13]的译文也是如此,韩南直接采用逐字翻译的方法,译为“Terrified by the shouts, Wang Ze felt as if his cranium had been opened up and half a bucket of ice and snow poured inside it.”[14]保留了民俗元素,通过该句中的“Terrified by the shouts”“as if”,读者可以根据语境推测此处俗语含义应为突然听到令人震惊的事情而惊恐万分。再如,“飞蛾投火身须丧,蝙蝠遭竿命被坑”[13],译为“When the moth strikes the flame, its life is lost; When the bat meets the pole, its fate is sealed.”[14]同样是遵循原文含义,保留原文特色。此外,为了方便目标读者能够理解,还添加了注释,如“strike(A sticky pole was a device for catching birds and, evidently, bats.)”[14],兼顾可读性和学术研究。

原文:那先生道:“员外!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幅画儿虽小,却有一件奇妙处。”[13]

译文:But Master! You don’t know everything about this picture. It may be small, but it has a certain marvelous quality.[14]

例文中,韩南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译为“You don’t know everything”,采取释义法处理,将俗语的深层含义传达出来,高度概括了原文中“未知全貌”之意。因此,经过改写的俗语尽管放弃了民俗元素,但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

俗语生动形象,常用比喻的手法,如“时光似箭,日月如梭”[13]就是用了两个比喻来形容时光飞逝,韩南通过减译法将其译为Time sped by like an arrow[14],只保留了其中一个比喻,化繁为简,使译文看起来更加简洁,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再如,“坐吃箱空,立吃地陷”[13],译为“if you sit idly at home, you’ll soon use up all your possess”[14],把原文中意思相同、关系递进的两个四字词语译为完整的条件句,注重传达原文的深层含义。“吃了一个蹬心拳”[13]意思是“吃了一惊”,译文为“Although this news almost gave the master heart failure”[14],表现出胡员外听到消息后的震惊。“且把腰系紧些个”[13]的翻译也是如此,韩南采用了英式表达buckle down(倾尽全力)来传达其内涵,整个部分译成I suppose I’ll just have to buckle down[14]。此外,“刀添三个囗,人减七分威”[13]中的“三”“七”在中文里是泛指,不代表具体数字,韩南翻译时也注意到了这点,故而进行模糊化处理,译为When your sword suffers a nick, your prestige takes a loss[14]。由此可知,韩南对俗语的处理有其倾向性,对于文化内涵相通的俗语,进行适度改写,融会贯通,增强译文的可接受度,而对于中国独有的俗语,依照原文保留其特征,满足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好奇心,并适时添加注释以方便目标读者理解其含义。除此之外,《三遂平妖传》中也可见不少典故,翻译时必须明晰这些典故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准确传达文化记忆内涵。统计发现,小说中关于典故的例句共8处,除“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13](A face to make fish dive and birds drop, /And put moon and flowers to shame[14])之外,其余7处皆添加注释,其中3处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上下文意义,另外4处汪释则用于补充历史背景信息或引用出处,便于汉学专业人士或爱好者深入进行溯源考察。例如,韩南对“不弱周郎施妙计”[13]中“周郎”的注释为Zhou Yu was a youthful general of Wu in Three Kingdoms time. He set fire to Cao Cao’s fleet at Red Cliff[14]. 注释中指明“周郎”的姓名、身份,便于读者真正理解此句内涵。此外,“料应褒姒逞英雄”[13]“南柯一梦”“庄周梦蝶”等采用同样的处理方式。中西交流互通需要文化积淀,上述各例都涉及历史文化背景,如无相关知识积淀会造成阅读障碍或是文化误读。韩南的加注处理不但保留了原文的民俗事象,而且提升了目标读者的认知,促进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

作为神魔小说,《三遂平妖传》内含大量诸神崇拜、传说等民间信仰和民间巫术,比如主人公蛋子和尚、胡永儿的神秘化出生形式、各种奇妙的法术演示(物质变换、空间转移、隐遁之术)[17]等。针对搜集的15个译例的考察发现:韩南翻译此类民俗事象时明显倾向于忠实传达原文,只有1个译例对原文进行了改写,即将“三魂再至,七魄重苏”[13]译为“he finally came to his senses, awoke”[14]。译文简化了原文信息,将中国元素“三魂七魄”隐去不译,只传达了“重苏”的内涵,在不违背原文意思的前提下省译,使译文含义透明,易于理解。诸神名称以及星宿名的7处翻译中,主要用三种方法:(1)翻译名称暗含的意思,如“紫府元君”译为“the Goddess of the Nine Heavens”[14];(2)贴近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如,“北极佑圣真君”译为“the Veritable Helpful and Saintly Master of the Polestar”[14],“西池王母”译为“the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14]等;(3)运用注释解释内涵,如“九天玄女”第一次出现时注释解释为Jiutian Xuannü, a Daoist deity who has been described as the goddess of sorcery[14]。此外,对于法术操作以及封建社会习俗,如“烧香求子”(to burn incense and pray for a son)[14]、许愿(making a pledge to the gods)[14]等,韩南顺应原文内容,在译文中忠实传达原文信息,将古代习俗忠实再现,呈现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

结语

文化记忆理论近年作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其在分析文化的再现与传承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优势,发掘生活中各种形式的文化记忆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文学文本作为一种记忆的媒介形式,有着很强的存储与传播特质,其中的记忆可以超越时空,将历史和现在连接起来,保证民族文化的延续性,同时也为我们传承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提供巨大的凝聚力。作为汉学家译者,韩南对中国民俗事象具有充分认知,采用恰切的翻译策略引起译文读者的文化共鸣,力求在中西之间架起一座文化桥梁。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三遂平妖传》中的民俗事象翻译研究表明,韩南对中国元素的传达大多采取文化保留的态度,表现出较为鲜明的文化认同倾向,对于构成目标读者理解困难之处做了相应改写,以促进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理解。韩南翻译对于中国文化记忆的传达不但能够迎合普通读者的猎奇心理,而且能够满足汉语学习者的研究需求,了解和掌握中国北宋时期的社会生活、政治风云、民俗风情等。总之,汉学家韩南的民俗事象英译为读者构建了一个丰富的文化想象空间,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事象译文民俗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民俗中的“牛”
乌拉特民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
东坡词中民俗文化事象浅析
漫画民俗
非意象化:论纯意识诗歌的思维
弟子规
诗词教学中的“量体裁衣”与“对症下药”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