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词中民俗文化事象浅析
2020-08-23马文媛
马文媛
摘要:东坡词中涉及民俗者,数量相当可观,展现出了宋代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苏轼民俗词的产生,既与词人广阔的游历生涯和独特的民俗观念有关,也与北宋的社会时代特征有关。本文重点讨论苏轼民俗词中的节序词和礼仪词,可以说,民俗文化不仅在内容上为东坡词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对东坡词的语言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创作观念和人生态度。
关键词:东坡词;民俗文化;事象;影响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存词三百六十余首,其中涉及民俗者,数量颇丰。一直以来,研究者习惯把词作为文学的词和音乐的词,但词也是各种因素综合产生的结果,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产物。民俗词是将民俗和词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载体相融合而形成的,以词的形式描写和记载了不同类型的民俗活动和民俗生活,既体现了词人独具特色的民俗观念,也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因此,以民俗学为手段,对东坡词中的民俗文化做初步的探究,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苏轼民俗词创作产生的缘由
苏轼在民俗词的创作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他广阔的游历生涯和独特的民俗观念是密不可分的。苏轼常年被贬在夕卜任职,因此具有广阔的游历经历,这些广阔的游历经历为苏轼接触各地不同的民俗文化创造了机会,也为其民俗词的创作提供了契机。苏轼深受傳统文化当中人乡随俗的思想观念的影响,非常重视对民俗文化的探究,每到一地任职,苏轼都进行了深入的关注和考察,并将对民俗文化的态度与自己的政治理念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探究不同民俗的过程中,形成了问俗施政的执政理念。
除此之外,休闲的娱乐世风也影响着苏轼民俗词的创作。北宋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兴起促进了文化需求的上升和变化,休闲娱乐之风逐渐盛行,因此推动了文学的变化与转型,于是,以文人士大夫为代表的雅文学与平民百姓为代表的市民文化并行发展,逐渐形成了雅俗合流的趋势。在休闲娱乐的世风影响之下,各类休闲娱乐活动显得更加丰富多彩,酒楼、茶坊等休闲娱乐场所更加繁盛,休闲娱乐活动的参与者也更加广泛,词人也开始走向市井平民,开始走人生活,催动了大量民俗词的产生。
二、民俗文化事象在东坡词中的反映
中国的民俗起源很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和变异,最终形成丰富而完备的民俗文化,民俗词以民俗文化事象为题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这里我们主要探究东坡词中的节序词和礼仪词。
到了宋代,各种节令习俗逐渐完备,节序词也随之成为词人创作的重要题材。北宋极其重视元宵节,节日民俗活动丰富多彩,苏轼在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作有《南乡子.宿州上元》,词人通过对宿州上元节春游活动和迷人夜景的描写,勾画出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展现了宿州的世态人情和民众的文化心理,抒发同人追求人生美好愿望的情感。端午民俗在东坡词中也多为表现,如《少年游.端午赠黄州徐君猷》一词,“银塘朱槛麯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就是对当地民俗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兰枝浸水沐浴、用菖蒲酿酒的风俗,反映了苏轼重风俗的施政理念。
礼仪民俗就是对各种人生大事所要进行的一些约定俗成的礼节,在贺、吊这两个方面表现的最为显著。两宋时期祝寿成风,祝寿作为一种礼节,广泛存在於社会生活之中,东坡《蝶恋花》一词,即为第二任妻子王润之的生日而作。和诞生礼仪有关的《减字木兰花》,因湖州刺史喜得一子,摆三日酒宴,请求苏轼作了这首贺词,全词民俗风味极其浓郁,展现出热闹欢快的场面。如“惟熊佳梦,释世老君亲抱送”一句提到宋代民间生子为神佛抱送的传说,“犀钱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则描写的是古代“三朝洗儿”的习俗。
三、民俗文化对东坡词的影响
苏轼在没有遭受贬滴和流放之前,所创作的词的数量并不多,且多为一些唱和宴饮之作。从流放杭州开始以后,苏轼比前代任何词人更多、更广泛地在词作中融入了民俗文化,涉及前人没有涉及过的题材,这些民俗文化成为东坡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东坡词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都能触发词人的思绪,这些不同的气候风物,风土人情,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了苏词的创作,成为词人传情达意的重要素材,也改变和扩大了词人的创作视野,使东坡词展现出更加广阔的生活画面和丰富的时代人文精神,富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特色。
除此之外,民俗文化还影响到了苏词的语言风格。苏轼长期深人民间生活,语言必然也会受到各地民俗文化的影响口语化和方言化,苏轼汲取各地民俗语言中的方言、口语,并以此人词,如《瑞鹤鸽》中“侬是江南踏浪儿”一句中,“侬”是那个人的意思,属于吴地方言,又如《如梦令》中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全词语言口语化,口语人词表达了一种戏谑的态度和词人高洁的心境。苏轼打破词的传统的语言形式,从民俗语言中吸取养分,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综上所述,民俗事象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和积累,是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任何作家身处特定民俗文化环境当中,都会受到当地民俗风情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创作中渗透自己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念,最终形成自己独具个性的风格,使作品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东坡词有关民俗风情的作品,不仅记录记载了当时独特的民俗文化,而且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深受民俗文化的影响,折射出苏轼的创作观和人生观,并对后世词人的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參考文献
[1]邓乔彬.宋词与人生[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黄杰.宋词与民俗[M].商务印书馆,2005.
[4]叶嘉莹.苏轼词新释辑评(上、中、下)[M].中国书店,2007.
[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