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磨一卷
——《扬州八怪题画诗考注》之来龙去脉

2022-06-11撰文滋芜

艺术品鉴 2022年13期
关键词:题画历代纸本

撰文=滋芜

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前前后后二十年间,我为考释历代黄山图题画诗、扬州八怪题画诗而收集资料、不断求证,终于眼看要卸下担子了。

提及中国美术史,我曾说过,有两个现象绕不过去:一个是新安画派,一个是扬州八怪。关于前一个现象,2016 年6 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拙著《历代黄山图题画诗考释》,中国美术学院王霖老师亲策亲为,在《新美术》2016 年第9 期刊发了该书前言,将标题改为《略谈<历代黄山图题画诗考释>》,可谓言简意赅。随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安徽大学艺术学院联合主办,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教育研究杂志社承办了“滋芜新著《历代黄山图题画诗考释》学术研讨会”。《文艺报》《安徽日报》《中国美术报》《中国文化报》《新安晚报》《黄山日报》以及新华网、人民网、澎湃新闻、中安在线等国内重要媒体报道了研讨会,推荐了《历代黄山图题画诗考释》。编辑家、文艺评论家、学者顾建平先生参加完该书的学术研讨会后,写了一篇才华横溢的评论文章,蒙《人民日报》副刊主编董宏君老师的关心与支持,将题为《为识黄山真面目——读滋芜〈历代黄山题画诗考释〉》一文刊于2017 年5 月22 日《人民日报》副刊头条。

出版信息书名:《扬州八怪题画诗考注》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7225596出版时间:2022年2月定 价:158元

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历代名家层出不穷,扬州八怪,即扬州画派,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因此,我专门研究了明清时期扬州八怪的题画诗。从点上进,从面中出,给中国美术史研究注入新的视点、新的考证。我原本打算分上下卷对扬州八怪题画诗进行考释、梳理。上卷:边寿民、陈撰、高凤翰、高翔、华喦、李葂、杨法;下卷:汪士慎、黄慎、金农、李鱓、郑燮、李方膺、罗聘。由于种种原因,2020 年6 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拙著《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约50万字)其实只有对边寿民、陈撰、高凤翰、高翔、华喦、李葂、杨法等7 人的题画诗的考释内容。由于疫情防控期间乘车前往出版社与责任编辑对接不便,许多工作耽搁下来了,2021 年对汪士慎、黄慎、金农、李鱓、郑燮、李方膺、罗聘等7 人题画诗的考释内容,下卷便以“扬州八怪题画诗考注”为名,再由武汉大学出版社重新上报选题、出版。该书与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共计约100 万字,构成对扬州八怪题画诗的完整考释,属“姊妹篇”。

本页清 金农 《牵马图》纸本设色 横披49×80.2cm南京博物院藏

康乾年间,扬州八怪异军突起于繁华的扬州。对其的研究清末即始,已有大量专论、专著及大型画册出版,但多数成员的题画诗尚未整理,至今未有较全面的、较深入的扬州八怪题画诗研究专著。本书全力搜集、整理,以扬州八怪(汪士慎、黄慎、金农、李鱓、郑燮、李方膺、罗聘)的题画诗为切入点,旁及文学上、绘画上、书法上、艺术观上、思想以及其他诸方面,坚持以点带面,一方面注意填补面上的空白,加强点的立体感,减少片面性;另一方面对点进行深入研究,把该研究继续引向深处,挖掘、继承和发扬这份珍贵的文艺遗产,为广大研究者提供比较系统、完备的资料,给中国美术史研究填补空白。

图①:清 李鱓《土墙蝶花图》纸本设色 立轴115×59cm南京博物院藏

图②:清 汪士慎《空里疏香图》纸本水墨 立轴84×40cm南京博物院藏

图③:清 郑板桥《墨竹图》纸本水墨 立轴135×64cm安徽省博物馆藏

图④:清 李方膺《松石图》纸本水墨 立轴181×78.5cm私人收藏

《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扬州八怪题画诗考注》成书历经二十年冷板凳,我四处求证、甄别考释、求真求趣、乐此不疲,然后终成卷书,可谓力争克三难。前有《历代黄山图题画诗考释》问世,再有《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扬州八怪题画诗考注》刊行,把两大画派题画诗作一系统研究,可能谈不上精彩,但至少要段落清楚、行文正确。我曾和西安美术学院博导、教授应一平先生讨论过中国文字改革和历代文字演变的问题。他从训诂学出发,认为题画诗释文有三难:一是赋之志读,二是诗之意读,三是图之观读。他认真梳理拙著后写就《达人随性好画图——读〈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并刊于2020 年8 月14 日的《光明日报》副刊头条。与此同时,拙著前言《十年磨一卷,出鞘见文锋》刊于2020年8 月26 日《文艺报》;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徐晓庚,惠州学院副教授、博士李艺从多角度出发,完成了《读滋芜新著〈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述评》,后该文经广州美术学院江粤军女士精心安排刊发在2020 年9 月12 日《文化参考报》;中国美术学院王犁老师从另一个侧面钩沉史海,写下《诗人画家徽商留下的有趣痕迹——读〈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2020 年9 月14 日《文艺报》);武汉理工大学赵黎畅博士也对拙著做了学术上的探讨,《揭示题画诗内涵,窥见“扬州八怪”心迹》刊于2020 年9 月24 日《湖北日报》;2020 年第9 期《画廊》杂志主编李琼波先生不惜笔墨,用数版刊发上海交通大学姚大勇教授的《十年磨一卷:滋芜〈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出版》;2020 年10 月《美术》杂志刊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徐晓庚,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李建平大作《师承有序,和惠清新——朱志武绘画美学诠释》。《中国美术报》《美术报》等专业报刊也对拙著的出版费笔墨加以宣传,澎湃新闻艺术主编顾村言先生更是在澎湃新闻网图文并茂推出拙作万余字前言与数版插图……一时间,经学者推荐与媒体宣传,《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 的出版掀起了“题画诗热”。其深受大学院校师生们喜爱,有意无意间加深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使人们从中体悟到一个王朝的文化脉络及其思想的深邃与磅礴。

扬州八怪并不仅限于八人,而是泛指一个画派。他们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文人雅士精于道、学、艺、技,从而抒发、吟咏、挥写性情,作品洋洋洒洒、尽显风骨,饱含人文精神。扬州八怪之所以能成为历史淹没不了的大家,不仅因为他们的画技高、理法精,而且他们的诗文跋语也各有特色,扑面而来一股诗画融合的“仙气”。他们的题画诗处处见真性情、见品位、见格调,在以粉饰太平为主流的皇朝更迭过程中,他们敢于逆流而行、苦中作乐,绘写的煌煌巨作光辉不朽。

扬州八怪的文学修养较高,多数题画诗中用典较多、词义隐晦。我皆尽力广查典籍,结合文字学、训诂学、考据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统计学等方法一一解读。扬州八怪题画诗有三言、五言、七言及长短句等,其中有许多吴越古语、淮扬方言、闽南话、粤语等,通假字也较为常见。如果断句不清,释义就会完全弄错。存世的《山海经》《楚辞》《诗经》中就有大量通假字,如果研究古代题画诗而不了解通假字,“假借错而言真”,研究就将难以开展。古代题画诗不仅是当时语言写就的书面文献,而是历时久远的解释绘画的文本,许多语意在今天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文与言、史与今的脱节,需要基于训诂学的诠释而重连。扬州八怪的作品众多,真假难辨,后人在整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张冠李戴乃至指鹿为马的谬误。考释扬州八怪的题画诗,自然需要以训诂的眼光审慎地辨别史料,避免以讹传讹。

本页清 黄慎《苏武牧羊图》纸本设色 立轴94.2×101.2cm上海博物馆藏

此外,今人译释古人的诗词韵律多依据《平水韵》《词林正韵》,有时忽略了王朝更迭、古汉语变革、传统文化变迁乃至京都迁移等因素导致的官话改革,以及诗歌的平仄、对仗、押韵随之发生的变化。还有一些诗人在文字狱中“借错而言真”,以表明自身的气节。因此,考释扬州八怪的题画诗不能仅仅参照现代汉语的语法标准和思维逻辑,溯古追今,还应该研究当时的文化传统、风俗民情。

由此观之,《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扬州八怪题画诗考注》作为学术专著问世的意义也在于此。拙著专注于选择、甄别、考证、笺注、译释等工作,虽想尽数标注相关画作的创作年代和藏处,但限于能力,只能有一说一,根据寻得的相关确切参考材料,有选择地加以注释。胡适先生治学严谨,提出“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九分证据不能说十分话”,真可谓金玉良言。

《扬州八怪题画诗考注》于2021年12月出版。考释这件枯燥而有趣的工作,我这一生再也干不动了,原因有二:一是精力,人上了年龄,脑力不济,查证资料较为困难;二是身体,一岁年纪一岁人,视力大不如前,思想、行为也变得简单、固执,思考问题容易较真。凡事应讲究善始善终。这二十年来,除了工作,我前前后后都在忙这一件事情。正所谓“不愁今夜乃风雨,但能有酒莫言归。”

猜你喜欢

题画历代纸本
修护灵渠的历代先贤录
张睿作品
题画二首
《岩高千尺虎》
郑板桥《题画兰竹石》?
历代论书诗选注《九势》
苏轼题画诗
题画诗册页
张顺琦作品
郭诗奇美术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