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秘密
——《乾坤生意图》
2022-06-11编辑一尘
编辑=一尘
在大英博物馆中,有一件我国元朝的绘画,虽然绘画作者很不知名,但这幅画却是镇馆之宝——元代画家谢楚芳唯一的传世画作《乾坤生意图》。
这是一幅注明署名和日期的珍贵画作。绘画主题为动物和昆虫捕食:一只蟾蜍埋伏等待着正在肢解蝴蝶的蚂蚁,一只蜻蜓袭击蜥蜴捕获的一只小昆虫,一只在捕蝉的螳螂正……
画作的每一部分都有昆虫,而且都还是互相敌对的昆虫。或许《乾坤生意图》想表达的不是祥和的春意,而是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充满了杀戮和不安,也是对元朝统治者的批判。这是它成为名画的原因,或许也是它成为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原因。
跨版元 谢楚芳《乾坤生意图卷》绢本设色大英博物馆藏
画家与画作
画家谢楚芳,画史对其记载并不多,迄今未有发现他的其他作品,此卷是其孤本作品。但据推测,他应该是元代诗人谢应芳的兄弟,谢应芳也曾写诗《答谢楚芳》,其中一句“无声诗与有声画,彼此赢得虚名传”(谢应芳《龟巢稿》卷四,四部丛刊三编景钞本),说明他当时还是有些名气的,也可能是位地方小名家,应该属于毗陵画派,也可能属于艺匠类画家。
《乾坤生意图》创作时间为公元1321 年,此时元朝的第九位皇帝元英宗刚刚从父亲元仁宗手中接过皇位,但又面临着新的挑战:他的祖母为人强势,一心想通过掌控年轻的皇帝来稳定自己的权势,因此元英宗登基整整一年,却一直不能彻底控制朝局。
至治二年(1322 年),权臣铁木迭儿和太皇太后去世,元英宗随即将大权收归自己手中,效仿父亲仁宗的做法,大量启用汉族官员,并减轻农民的赋税。至治三年(1323 年)八月初四,元英宗被自己的义子铁失杀害,年仅20 岁。昔日的猎手,一年后最终还是成了猎物。元朝混乱的朝局,使老百姓的命运扑朔迷离。从这一点上看,百姓一直都是被动物捕食的小昆虫,命运只能掌控在他人手中。
以车前草为中心,画面最右侧半空中,一只蜻蜓在俯冲,翅膀撞得一只苍蝇翻滚起来;车前草下方是一群蚂蚁正在肢解蝴蝶,沿着既定轨道将肢解的部分运回巢穴;而一只蟾蜍正伏在最大的一片叶子下注视这一切,伺机捕猎;植物上方还有一只蝴蝶翩飞,这一切乍一看祥和宁静。植物左侧有两只蝗虫,一只俯卧进食,一只正振翅飞翔,画家以此常见的田园之景将画面引导至第二组植物。
两宋是工笔花鸟画的黄金时代,前期花鸟画受“黄家富贵”华丽风格的影响极深,此时的画作造型写实,勾勒精细,设色浓丽,不露墨线。宋代后期,仍然以写实为主,亦逐渐开始表达意境及主观情趣。元代的《乾坤生意图》仍是这一画风的体现,刻画细致,虽颜色艳丽,画风却清新脱俗,正是这一趋势的延续。
《乾坤生意图》是元代花鸟画承宋代工笔重彩遗风的典型代表,甚至比宋画更加细微精确。其设色之精能,描绘之入微,动植物的大小比例几乎与实物相近,更具真实感。画家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体会,目识心记后将花鸟写生再现,表现了植物花朵叶子的向背、体现了昆虫对植物的蚕食及相互的猎杀,且把最富戏剧性、最精彩的一幕表现出来,这种再现非完全照搬,达到了以形写神的境界,更达到了以客观物象传达画家主观想法的目的。
题跋与流传
谢楚芳在画后有一则款识,此款非常重要,不仅交待了此作的创作时间,还特地说明此画为达善所作(图1)。达善,应该是蜀儒张须,字达善,4 岁时从其外舅出蜀入寓浙,承朱熹衣钵,曾“特命为孔孟颜三氏教授邹鲁之人服颂遗训”(明·冯从吾《元儒考略》卷二)。张须喜好书画收藏、鉴赏,因为清李佐贤在其《书画鉴影》中载,其在《王叔明天香深处图短卷》上就有其收藏印(《书画鉴影》卷五《卷类》)。另据《墨缘汇观录》载,张氏还曾在《索靖出师颂卷》后题跋(清·安歧《墨缘汇观录》卷一《法书》)。
左上:图1 《乾坤生意图》(局部) 谢楚芳款印
《乾坤生意图》后面的跋尾更是耐人寻味,跋尾者多以题诗展示了作品的更深含义:花香草色中一派春之美景。然而,小动物们因为营食而潜窥巧伺,有着各自的私利,它们在捕猎的同时也有捕食者在盯着它们。据此,有人感慨“得失纷纷何日了”;也有人说虽然变化莫测,其实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即“皆出于机入于机”;也有人说“鄙夫谋利不以义”,人和小虫有什么区别?也有人作诗借图像观世味,体会画中真意。跋尾借物喻人、暗讽世事,亦体现了异族统治下文人的复杂心情,并把自己的不满通过作画写诗等方式含蓄地表达出来。
引首题跋是明人程洛用篆书写的颇具道教意味的题目“乾坤生意”(图2)。程洛,明宣德年间中书程南云之子,先以尚宝司丞在内阁司诰敕,明成化乙酉年取入文华殿东耳房书办,以至今官则中书(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九)。题此卷时,他还是尚宝司丞。
下图:图2 卷首处题“乾坤生意”,款为“尚宝司卿程洛篆”。
画上有五位同代诗人的卷尾题诗。
第一位就是元代的“松华道人”,后又有“嗣汉”二字,表明其与道教有关(图3)。
中上:图3 “松华道人”题诗:“花香草色竞春晖,蝡动翩飞各有私。得失纷纷何日了,寸心天地更谁知。松华道人嗣汉”。钤印:“昭庵”(白文方印)、“松华道人”(白文方印)。
接下来是宋末元初学者陈深的题诗(图4)
右上:图4 宋末元初学者陈深题诗:“小虫营食各自私,潜窥巧伺相苦噬。鄙夫谋利不以义,其智亦犹尔之类。陈深”,钤印:“陈深”(朱文方印)、“宁极斋徒”(白文方印)。
植物是以白绿相间波浪形大叶子的芸薹为中心,并有带浅黄色花朵及花骨朵的蒲公英和低矮的三叶草长在其周围。仔细观察发现,芸薹大叶子中隐藏着一只蜥蜴,其做好了捕猎正在进食的蝗虫的准备;还有一只蜗牛在顺着叶子背后慢慢爬上去;芸薹上面有蛱蝶一只,车前草叶子中的虫洞就是它蚕食所致;蒲公英上方还有一只凤蝶。
以柳梢下螳螂捕蝉之景为中心展开。一组隐匿在柳梢中,螳螂在擒获一只蝉,趁其不备将其牢牢抓住。然而,一只树蛙隐藏在不远处,正盯着它们;另一组则是在柳梢之外,蝉落荒而逃,背部着地,有点束手就擒的意味,捕食者紧随其后,俯冲向它,这一组昆虫的色彩与柳梢呼应,也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
竹子、牵牛花相交错中,前几组均有绿色苔点衔接,而此处没有,如此处理代表景象是在半空中。竹子细枝上有一个莲蓬状蜂巢,一只黄蜂正在其附近活动,忙于构筑巢穴;不远处,一只黄蜂袭击黑蜻蜓,蜻蜓因翅膀受伤仓皇而逃,而黄蜂则高举战利品,飞向巢穴位置;豆娘上方一只红蜻蜓立于竹枝上,似注视着这一切。
以地面上一株热烈开放的鸡冠花为中心,花头高挑,呼应上一组植物。仔细看其叶子上有虫洞,应为花下昂首阔步的螽斯所为,这绿灰色蝈蝈应该为雄性,而它上方有一只绿色螽斯在俯冲向它准备着陆,这应该是一只雌性蝈蝈,它们应该是一对;画面上方有三只蝴蝶,近处有一只略大的玉带蝴蝶,略小的是菜粉蝶,远处大小远近不一,在翩翩飞舞。
长势旺盛的黄蜀葵,花朵绽放,骨朵繁多,一只蜜蜂从右侧飞向花丛,一只红色金凤蝶正在一朵绽放的花上采集花粉。陈深(1259—1329)字子微,号宁极,吴中(今江苏苏州)人。宋亡年,才弱冠笃志古举,闭门着书,元天历间奎章阁臣,以能书荐潜匿不出。本卷跋尾诗应为陈氏典型书风,点画简约、凝重、含蓄,多隶意,字字独立内敛,章法笔画高古,受《急就章》及“二王”书风影响较深。
陈植(图5),字叔方,自号慎独痴叟,平江路(苏州)人,陈深之子,元代书法家。文献载其“画树石甚有意趣”(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五)。
左图:图5 陈植题诗:“唯虫能天固,尔性亦各自纤微。纷然变化孰可测,皆出于机入于机。”钤印:“陈氏叔方”(朱文方印)
冯勉(图6),字彦思,建德(今浙江建德)人。冯勉钤印“冯勉私印”(素文方印),冯氏此方印未用红色,一般来说不用红色用素色和丧事有关,即钤印时正处于服丧期间。
中图:图6 冯勉题诗:“九野围花神,百虫媚幽好。冲抱长一如,谁言古春老。”,钤印“冯勉私印”(素文方印)。
上述题跋皆元人,此作从完成到冯勉这里,一直都在江南一带流传。
本卷仅最后一位是清代人袁诚所书(图7),袁氏为江南人,清康熙四年(1665)任提标右栛(清·阮元修、陈昌齐纂《(道光)广东通志334 卷》广东通志卷五十九)。袁诚所写诗跋并不完整,前面有所缺失。袁氏虽为宁波人,但其后来在广东一带做官,应该是他把此作由江南带去广东的。
右图:图7 清代人袁诚题诗
此图卷不仅在中国流传有序,在国外的流传痕迹也很清晰。18 世纪末,它已出现在英国,关于《乾坤生意图》的“流传史”有过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它很可能是通过中国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或作为礼物送给外交使者而流传到英国;另外一种说法则认为,该画是由英国第一位驻华公使马尔戛尼所率的使团带回英国。
画卷丝质封套内有款“W.Butler”和1797年,表明威廉·巴特勒是最早拥有该画的英国人。19 世纪,托马斯·菲利普斯爵士收藏此作,1964 年伦敦古文物的图书经销商莱昂内尔·罗宾森和菲利普·罗宾森从菲利浦斯爵士手中购买了这幅画,两人共同拥有。1998 年,大英博物馆在国家艺术收藏品基金会和布鲁克史威尔永久基金的赞助下花巨资从私人收藏家手中购得这幅作品。2007 年3 月10 日-6 月10 日,《英国与世界——1714-1830》在故宫展览,首幅远“嫁”英国的国画《乾坤生意图》便在归国省亲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