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一朵花儿都有自己故事

2022-06-13策划艺术品鉴编辑部撰文关月小尘佳兰

艺术品鉴 2022年13期
关键词:花语维多利亚印象派

策划=艺术品鉴编辑部 撰文=关月、小尘、佳兰

17 世纪,欧洲进入植物大发现的黄金时代,现代意义上的西方植物画,即彩色植物科学图谱也正是成熟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弗兰德斯和尼德兰画家常常用花朵来比喻人类转瞬即逝的生命和对物质毫无意义的追求,比如博斯查尔特的《玻璃瓶中的花束》。

18 至19 世纪,随着维多利亚时期各种花语解释辞典的出版,借助花语来暗示那些被禁止公开谈论的内容这一传统风靡整个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社会。在拉斐尔前派的艺术中,五颜六色的鲜花比比皆是,且清晰可辨,已被证明与主题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如《奥菲利娅》中象征忘恩与幼稚的毛茛、象征痛苦的荨麻、象征清白的雏菊等等。许多欧洲画家对女性和鲜花进行了细节的研究,出现在画中的花包括百合、玫瑰、五月花蕾、勿忘我、黄鸢尾花,甚至是洋地黄。

印象派的发展则连接了传统与现代艺术,产生了众多值得称赞的艺术家和作品,风格样式也各不相同。我们熟悉的马奈、莫奈、雷诺阿等著名艺术家均留下了数量庞大的花卉作品。

19 世纪晚期,以梵高、高更、塞尚为代表的后印象派则对静物画的线条、色彩和结构注入了更深刻的表现。梵高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倾情于两种花卉:向日葵和鸢尾,以此来表达他对生命的渴望和他对绘画的激情。

在漫长的美术史中,花儿始终是艺术家们灵感的源泉,从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印象派、波普艺术再到当代绘画,花儿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不断变化,但是艺术家对于花的热爱却从未改变。夏加尔曾说,生命的终点是一束花。

世间的花朵,总有一朵是为了某位艺术家而绽放。这些花儿因为艺术家们的诠释,永远留存在历史与众人的记忆之中。

猜你喜欢

花语维多利亚印象派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维多利亚时期的人是如何发明“短途周边游”的?
“花语壶”自然美的追求
「印象派画家」金农
花语知多少
印象派画家启发了我
印象派大师
维多利亚时代(一)
我爱祖国
浅析印象派与当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