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襄阳市东津新区DJZ0208片区项目建设环境水文地质勘查与分析

2022-06-11加志刚曾夏生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汉江襄阳水文地质

加志刚 曾夏生

摘要: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项目环境评估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薄弱环节,通过对本区域水文地质的勘查,查明建设项目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握了勘查区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动特征,水质等变化规律,为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水文地质依据。通过水文地质勘查为项目的环境评估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更好地服务于项目建设。因此,在项目建设前期,必须对场地周边一定区域内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查与分析。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查;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水文地质条件;环境评估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地下水是水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襄阳市城市东进,东津新区将成为具有国际化水准、现代城市功能、承担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新中心。东津新区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已成为生活和工农业用水最主要的供水水源之一。因此,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如何保护地下水水源使其不受污染,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研究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以保证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建设项目环境评估是工程建设前必不可少的一项程序,自2011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1]实施以来,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成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建设项目水文地质调查、勘察,查明建设项目场所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水环境特点,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从而为建设项目环评提供依据,已成为可能影响地下水环境的建设项目环境评估必不可少的阶段。因此,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水文地质勘查,从资料收集、野外调查、钻探勘察、现场水文地质试验、室内实验等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应全面、真实、准确记录和分析各种原始数据,从而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提供准确依据。

1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调查具体要求及方法

1.1地下水环境调查主要目的及具体要求

1.1.1地下水环境调查主要目的

(1)了解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天然劣质水分布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

(2)了解与地下水有关的其它人类活动情况调查,如保护区划分情况等。

(3)了解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1.1.2地下水环境调查具体内容

(1)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特征与矿产资源。

(2)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含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和富水程度,隔水层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

(3)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及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水温。

(4)集中供水水源地和水源井的分布情况;地下水现状监测井的情况。

(5)地下水背景值(或地下水污染对照值)。

1.2地下水环境调查主要方法、手段

(1)收集区域水文地质资料、项目建设资料及进行野外地质调查。

(2)现场水文地质勘查,包括钻探勘察、现场水文地质试验及室内水质、土质分析实验。

(3)数据分析、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

2水文地质勘查的目的任务及工作布置

1.1目的任务

查明建设项目所在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尤其是场区地下水类型、赋存状态,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及其与地表水的关系,详细调查评价区内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与规划,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有关资料,主要任务如下:

①收集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及经济环境等资料,调查场区及其周边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其分布厚度。

②调查并收集场区地表河流的水文资料、邻近水源保护带、水源地开采情况和环境保护要求等资料;调查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及其与地表水之间的关系。

③查明含水层类型及富水性、渗透性;含水层和相对隔水层的分布,查明各含水层间以及其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④采集地下水水样作水质全分析,确定调查区水质指标的现状特征;通过压(注)水试验及钻孔(机井)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⑤查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分布范围、规模大小、影响程度及其发展趋势。

⑥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包括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地下水位或流场的现状与动态特征。

⑦提出影响和危害地下水环境的防治对策,预防与控制地下水环恶化,保护地下水资源,为建设项目选址决策、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工作布置及技术要求

襄阳市东津新区DJZ0208规划片区地下水影响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判定为二级,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和甲方勘察委托书要求,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及监测井的布设与成井工作,工作量布设如下:

水位、水质监测井(孔)共布设7个,具体位置为:片区上、下游监测井(孔)各2个,左右两侧各布设1个,片区内布设监测井(孔)1个。

评价区内共布设水文地质监测点7个(见下表1.4.1),其中水质监测点5个,水位监测点7个(有5个监测点同时监测水质和水位)。因项目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Ⅲ类,不开采地下水资源,不会对区域地下水位产生影响,故以上监测点基本能满足地下水影响环境评价要求。

本次施工的水文监测井孔深要求进入下伏基岩不少于5m,并采用试坑双环渗水试验、钻孔注水试验、简易抽水试验求取土岩层渗透系数,进行评价期内的地下水水位和水质监测。

3区域地质与水文

3.1地理位置

襄阳市东津新区位于襄阳市东部,西侧紧靠汉江,北侧紧邻唐白河,规划片区位于东津新區东部,北至襄阳大道、南至东津大道,西至科技大道,东至中环线。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距襄阳东站约6km,;汉江江、唐白河河在规划片区北西方向8km处交汇,距襄阳刘集机场约15公里。具备陆路、水路、航空“三位一体”的交通优势。

3.2地形地貌

襄阳市属于中国地形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由四周向中部缓缓变低,构成汉江夹道向宜城开口的不规则盆地。北部地处武当山、桐柏山脉之间为波状土岗,素称“鄂北岗地”,西部为荆山山脉接武当山余脉的山区,南部为低山丘陵区,中部为汉江和唐、白、滚、清河冲积的较开阔平原,东部为大洪山和桐柏山之间的低山丘陵区,全区岗地面积占65.8%,低山丘陵面积占有13%,沿江河冲积平原占据21.2%。东津新区位于襄阳市区东部,北有唐白河,西有汉江,东有滚河,南有鹿门山,规划区内地势较低,总体呈东高西低、逐级升高的趋势。规划区内大部分用地较为平坦,高程大多在58-83米之间,最大高差约为15米,绝大部分用地坡度在5%以下,地处汉江Ⅱ级阶地,为汉江冲积平原地貌,农田、灌溉沟渠纵横交壑,格田密布,阡陌交错。

3.3气象水文

襄阳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潮湿,夏季炎热,秋季晴朗少雨,冬季干旱。年平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气温42.5℃,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4.8℃,年平均降雨量870.7mm,年最大降雨量1251.1mm,年最多降水日154天,年平均降水日114.4天,雨量多集中在5~9月。年最多雷暴天数44天。年最多降雪日数为54天,风速平均3.3m/s,最大阵风风速22m/s,瞬时最大风力达8级以上,每年平均7-8次,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从1952年来未出现过龙卷风。襄阳地区最大冻结深度30cm,土壤湿度系数0.83,大气影响深度3.25m,大气急剧影响深度1.45m。

流经襄阳的河流主要有汉江、清河、唐白河、唐河、白河、滚河等,规划片区周边河流主要为汉江、唐白河和滚河,详见下图3.3。

(1)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从皇家港流入襄阳市,流经老河口、谷城、襄阳市区和宜城市四个城市。汉江在襄阳段总长195km,流域面积16893km2,占整个汉江流域总面积的10.02%,年降水量大约在900mm。

(2)唐白河河源有二支,皆发源于河南省伏牛山南麓。一支为白河,为主支,于瞿湾入襄州区境,到双沟镇两河口,二支名唐河,至石台寺入襄州区境,经双沟镇西至两河口,两河于两河口交汇后始名唐白何,向南至张湾注入汉水,长23公里,集水面积3591平方公里。

(3)长江水系汉江支流唐白河的支流,古称白水。发源于湖北省枣阳市大阜山向西南流经兴隆。再南与昆河水会流,又西流经吴店、梁集、琚湾、蔡阳在楸树井南出境,经襄阳市襄州区(原襄阳县)的张集、孟集,至唐店西注入唐白河。襄阳市襄州区(原襄阳县)境长4公里,宽80-150米。河道比降在0.7‰至2‰。上游河床宽30至50米左右,下游宽80至150米左右。

3.4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3.4.1区域地层岩性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中更新统冲洪积黏性土、砂类土、碎石土,下伏上第三系(N)上寺组砂质泥岩、泥灰岩,现由新到老简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分布于汉江、唐白河、滚河等水系的河漫滩和Ⅰ级阶地,为褐色、黄褐色粉质粘土,青灰色粉细砂、灰色碎石土,厚20-80m。

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分布于汉江、唐白河、滚河等水系的Ⅱ级阶地,为褐黄色、黄褐色粉质粘土、黏土,褐黄色粉细砂、灰色、杂色碎石土,厚40-90m。

3、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Q2al+pl):分布于汉江、唐白河、滚河等水系的Ⅲ级阶地,为褐黄色、黄褐色粉质粘土、黏土,褐黄色粉细砂、灰色、杂色碎石土,厚20-90m。

4、上第三系上寺组(N):该地层分布约占整个评价区,岩性主要为浅灰色薄层状砂质泥岩和中-厚层状灰白色泥灰岩,埋深20-90m,地层厚度200~500m。岩质较软,岩石质量指标较好,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地层产状平缓。

3.4.2区域地质构造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汉江中游,西部山区属荆山、武当山脉,东部丘陵属桐柏山、大洪山脉余脉,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襄阳市横跨扬子准地台与秦岭地槽两个性质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以房县--襄阳--广济深断裂为界,断裂以南的保康、南漳、宜城三县全境和谷城、襄州、枣阳等县(市)的南部边缘位于扬于准地台区,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2%;断裂以北的老河口市和谷城、襄州、枣阳等县(市)的大部分地区位于秦岭地槽区,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8%。

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在大地构造上属淮阳山字型构造、秦岭构造与新华夏沉降带交汇处的南襄盆地,盆地内构造受区域构造线控制,呈近东西向、倾向北的新野大断裂和青峰-襄阳—广济大断裂及次级断裂,将南襄凹陷盆地分割成襄阳凹陷、双沟低凸、枣阳凹陷几个次级的构造单元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

襄阳市南部有隐伏的青峰-襄阳—广济大断裂、北部有隐伏的新野大断裂。晚震旦世至早三迭世,本区长期处于相对稳定阶段,其间虽经历多次地壳活动,但均未发生明显的褶皱和断裂。燕山运动是本区震旦纪以后最强烈的一次造山运动,近代无活动迹象,在大地区域构造上相对稳定。

3.4.3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3.4.3.1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的富水性

根据本区地层岩性与组合、含水介质类型,将评价区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

(1)松散岩类孔隙潜水(Ⅰ1)

分布于汉江、唐白河及滚河的漫滩和Ⅰ级阶地,含水层由砂,砂砾石构成,结构松散,具有强透水性。水量中等-丰富。汉江两岸及唐白河两岸单井涌水量1000-5000t/d,渗透系数20-60m/d。

(2)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Ⅰ2和Ⅰ3)

分布于汉江、唐白河及滚河的Ⅱ和Ⅲ级阶地,Ⅱ级阶地含水層由泥质充填的砂,砂砾石构成,透水性较强。水量中等-丰富。单井用水量1000-5000t/d,渗透系数10-30m/d。Ⅲ级阶地含水层由砂,砂砾石构成,结构松散,透水含水性较弱。水量中等。单井涌水量100-1000t/d。

3.4.3.2区域水文地质单元

东津新区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北部唐白河,西部汉江,东部滚河和南部鹿门山形成独立的区域水文地质单元。

3.4.3.3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其次是近河岸地段尚有河流的侧向补给。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下伏含水层的越流补给,根据调查规划片区地下水位高于汉江和唐白河(东津段)水位,地下水向唐白河和汉江呈渗流状排泄。

4片区地质与水文

4.1片区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4.1.1地层岩性

据本次調查及勘察结果,场区主要分布地层现由新到老简述如下:

1、耕植土(Qml):褐色,松散-稍密,稍湿,主要由黏性土构成,夹植物根系,整个规划片区内分布。

2、粉质黏土(Q3al+pl):黄褐色、红棕色,硬塑,土质较均匀,刀切面较光滑,有光泽,干强度较好,韧性较好,夹少量铁锰质氧化结核,层厚7m-15m不等,整个规划片区内分布。本次勘察在该层土完成5次注水试验,其渗透系数为9.790×10-6~8.80×10-5cm/s。

3、粉砂(Q3al+pl)::褐黄色,中密,湿-饱和,局部稍密,表层呈半胶结,局部夹细砂,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见少量云母,粒径一般为为0.075-0.9mm,含量约占总质量75%,泥质含量较高,颗粒级配一般。层厚0m-5m不等。

4、圆砾(Q3al+pl):杂色,密实,饱和,局部存在卵石夹层,母岩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硅质岩,燧石,粒径一般为5-30mm,含量约占总质量65~75%,最大粒径约50mm,颗粒级配一般,泥沙充填。层厚10m-25m不等,整个规划片区内分布。

5、砂质泥岩(N):泥质、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岩芯多呈柱状、长柱状,岩芯采取率90%以上,RQD=85%,岩石完整性较好,属极软岩,含少量云母碎片,岩芯有一定强度。锤击声哑,无回弹,浸水后手可折断。岩体工程地质分类为Ⅴ类,整个规划片区内分布。本次勘察在该层完成3段压水试验,其渗透系数为4.31×10-6~1.29×10-5cm/s。

4.1.2水文地质条件

4.1.2.1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和排泄

场地位于南襄盆地南部,属汉江冲积平原地貌,根据地层岩性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动力特征,相应于各含水岩组将场区内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碎屑岩类裂隙水两种类型,结合地貌、构造特点及参考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划分。具体分述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为赋存于耕植土的孔隙中上层滞水和其下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承压水,耕植土赋水空间有限,该层地下水季节变化明显,枯水期水量较小,雨季相对较大,但由于地表径流排泄快,雨水下渗透补给地下水的量有限,因此富水性较差,水量贫乏。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主要向北侧唐白河和西侧汉江排泄;黏土基本不含水,弱-微透水性,可视为隔水层。粉砂和圆砾属强透水层,含丰富地下承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主要向北侧唐白河和西侧汉江排泄。东津新区DJZ0208片区地下水水位等值线见图4.1.2.1。

2、碎屑岩类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质泥岩岩的风化、构造裂隙中,接受大气降水及上层的孔隙水的渗入补给。场区下伏砂质泥岩节理裂隙不发育,且多被次生矿物充填,连通性较差;水量甚微,为富水性微弱的裂隙含水层,其储水空间有限,调查期间未见。

4.1.2.2地下水水位及其动态特征

区域上地下水的动态与降雨及河流有关。降雨对地下水动态起主导控制作用,表现为地下水位、流量、水质等动态要素随着大气降水的变化呈现季节性动态特征,其动态周期与降水周期基本相同。通过对场区进行水文地质勘查可知,场区枯水期(2017年4月24日统测)水位埋深4.10~11.2m不等,标高61.00~63.98m,地下水水位年变幅一般1.00~2.00m。

4.1.2.3项目区水文地质单元

项目区水文地质单元处于滚河、唐白河和汉江河之间,根据本次水文地质调查结果结合《1:20万综合水文地质图襄阳幅》,项目区北面以唐白河为界,西面以汉江为界,东面大致以Ⅱ和Ⅲ级阶地水文地质界线为界,南侧以平行地下水流向为零通量边界,圈定一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

4.2建设项目片区水文地质参数

4.2.1钻孔注水试验资料统计

本次勘查时对黏土层进行了钻孔注水试验(见表4.2.1),其渗透系数(K)为9.790×10-6~8.80×10-5cm/s,平均为3.53×10-5 cm/s。

4.2.2钻孔压水试验

为获得下伏基岩渗透系数(K),本次勘查对较完整段中风化砂质泥岩进行压水试验,压水试验成果见(表4.2.2)。透水率(q)范围值为0.36~1.11Lu,平均值为0.67Lu;渗透系数(K)范围值为4.31×10-6~1.29×10-5cm/s,平均值为7.05×10-6 cm/s。

4.2.3简易抽水试验

本次勘查时,共施工钻孔4个,在W1、W5钻孔做了简易抽水试验。

根据选场区的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抽水试验孔的布置情况,采用承压水完整井稳定流理论计算公式:

式中:Q —涌水量(m3/d);K —渗透系数(m/d);M—承压水层厚度(m);Sw—水位降深值(m);R —抽水影响半径(m);r—抽水孔半径(m)。

据抽水试验成果,采用解析法计算的有关参数见表4.2.3。

4.2.4水文地质参数综合建议值

据钻孔注水结果、压水试验及简易抽水试验,并结合地区水文地质勘察经验,综合确定各土岩层渗透系数,见下表4.2.4。

4.2.5地下水渗流运移参数

场区主要含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富水性中等-丰富。地下水溶质运移参数参照《水文地质学基础》和《水文地质手册》,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见下表4.2.5。

4.3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4.3.1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本区未发现天然劣质地下水分布,以及由此引发的地方性疾病等环境问题。

4.3.2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场区及周边未发现天然劣质地下水分布,以及由此引发的地方性疾病等环境问题。亦未发现有大型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本项目不大量开采抽取地下水,引发沉陷的可能性小。調查区内河岸边有少量浪坎、塌陷,规模很小,对本项目基本无影响。

4.4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4.4.1环境质量监测

4.4.1.1监测范围

为查明拟建场区所在区域地下水及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状况,获取水环境水质本底值,应对评价区范围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应重点监测场区及其下游地下水,监测范围面积约6km2。

4.4.1.2监测点布设

本次取样点位置按照监测规范要求布设,监测点布设原则是:

(1)控制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布设在项目场地、环境敏感点、上下游地下水径流断面、污染源等地点,能够有效对地下水径流途径中水质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2)监测井点的含水层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各水文监测点主主要进行监测的内容如下表4.4.1.2。

(3)水质监测因子

1、地下水环境中K+、Na+、Ca2+、Mg2+、CO32-、HCO3-、Cl-、SO42-浓度。

2、基本水质因子: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高锰酸盐指数、砷、汞、铬(六价)、铅、氟、镉、铁、锰总硬度、溶解性固体,挥发酚、硫酸盐。

4.4.2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1、评价方法

根据地下水导则的要求,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应采用标准指数法。标准指数>1,

表明该水质因子已超标,标准指数越大,超标越严重。

(1)对于评价标准为定值的水质因子:

式中:Pi—第i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无量纲;

Ci—第 i 个水质因子的监测浓度值,mg/L;

Csi —第i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浓度值,mg/L。

(2)对于评价标准为区间值的水质因子(如 pH 值),其标准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pH≤7时

pH>7时

式中:PpH—pH 的标准指数,无量纲;

pH—pH 监测值;

pHsd—标准中 pH 的下限值;

pHsu —标准中 pH 的上限值。

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大于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

2、评价结果

根据地下水水质检测结果和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评价分析得到规划片区地下水环境现状。5个监测点中pH,氨氮、氟、铁、高锰酸盐指数有超标现象。其余指标均低于标准值。地下水水质结果评价表详见表3.7.3.3。

4.4.3地下水水质现状综合评价

东津新区DJZ0208规划片区共布设了7个地下水现状监测点,完成了25项指标的测试。根据检测结果,东津新区DJZ0208片区地下水酸碱度为碱性,水化学类型为 HCO3-Na 型水和HCO3-NaCa型水。评价结果表明,本区地下水环境质量已受到轻度污染,部分指标已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及相应功能标准,在测试的3个点的25项指标中,受农业活动影响氨氮指数有一定超标现象;铁、锰超标与区域地质背景有关,W1和W2位置靠近氟超标疑受汉江水影响,超标倍数较低。建议在后期跟踪监测中将氟指标作为重点关注因子。

4.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和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与保护对策应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和突出饮用水安全的原则确定,依据本项目的污染水质特点、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以下几点防治措施:

1场区生产废水排放实行“雨污分流”后废水经管道、明渠送至污水处理池进行处理,处理合格后方可排放或循环使用;固体废物临时堆放渣应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规定进行处置,以避免固体废弃物的渗滤液对地表、地下水体的污染。

2建立地下水污染监控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监测计划,制定地下水污染风险或突发事故的应急响应预报预案,及时采取封闭、截流、疏散、应急性供水、地表水体突发性污染处理等措施。

3项目生产运行期间生产设施突发泄漏处理措施

项目生产运营期间,如发生突发性储存容器、管道、设备等受腐蚀破坏,造成泄漏,不仅污染环境,还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对泄漏事故应及时、正确处理,防止事故扩大。泄漏处理一般包括泄漏控制和泄漏物处理两大部分。

⑴泄漏源控制

容器发生泄漏后,采取措施补休和堵塞裂口,制止有害物质的进一步泄漏,如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方法进行泄漏源控制。

⑵泄漏物处置

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①围堤堵截:污水泄漏到地面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事故处理池,防止污水沿明沟外流从而污染地下水或地表水体。

②稀释:采用水枪或消防水大量冲洗,稀释过程中将产生大量被污染水,需引排入污水处理池或事故应急池里。

5结论及建议

5.1结论

1本次水文地质勘查综合采用收集资料、水文地质测绘、钻探、钻孔注水试验、钻孔压水试验与简易抽水试验、水质分析等综合勘查方法,查明了场区水文地质条件。

2本项目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富水性中等-丰富,场区包气带(②层粉质黏土)渗透系数为9.790×10-6~8.80×10-5cm/s,平均为3.53×10-5 cm/s,主要含水层(③层④层)的渗透系数范围值2.12×10-2m/d~2.66×10-2cm/s,地下水埋深为4.20~11.2m,水位标高为61.00~63.98m,场区地下水流向从北东向南西,排泄于汉江,地下水水位年变幅约1.00-2.00m。

3本区未发现天然劣质地下水分布,项目区内河岸边发育少量小型塌陷,直径及深度均不足1m,对本项目基本无影响。现状区域污染源主要为周边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和农耕生产使用农药化肥。

4预测项目建设期间场区内及其下游地下水遭受水质污染的可能性小,污染程度为小;生产运行期间正常排污造成地下水污染可能性小,污染程度小,不会对下游民井水质造成影响;项目生产运营突发污水泄漏的可能性小,污染程度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汉江或唐白河,将引起下游地下水、河水污染,将对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5采取适当工程措施和污水处理等环保措施后,可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从场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角度出发,本片区建设基本可行。

5.2建议

1场区各土岩层渗透系数建议值见表4.2.4,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与防治对策应按上述4.5条执行。

2污水处理设施出现故障或渗漏事故的直接排放,会对水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污水排口处周围应采取防渗漏措施,周围筑围堰,并建设管道输送系统,当污水排口泄漏时应迅速停产,并回抽输送到污水处理池,经处理后达标方可排放。

3场区应设置完善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6结束语

查明建设区内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与特征,对正确评价拟建项目的建设运行对场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东津新区DJZ0208片区为例,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抽水试验、注(压)水试验、现状监测等多种水文地质勘查方法的综合运用,掌握了评价区内相关的水文地质资料,达到了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的目的;同时,本次的地质勘查资料也可作为类似工程的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参考。

做好项目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是确保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估准确、有效的基础工作和基本前提。因此,在建设项目环境评估阶段中,必须充分重视水文地质勘查工作,通过合理、科学的现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取得真实、准确的现场第一手水文地質资料及数据,从而为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项目环境评估工作的有效性和评估结果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加志刚.襄阳市东津新区DJZ0208片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项水文地质勘查报告.湖北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2017.

[3]陈明亮.水文地质勘查在建设项目环境评估中的应用.资源环境与工程.2016.12.

[4]襄阳市水利局.襄阳市水资源公报[Z],襄阳市水利局2013.

作者简介:

加志刚,(1985.1.14-)男,汉,湖北襄阳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

猜你喜欢

汉江襄阳水文地质
矿业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潮涌汉江“两新”红
大侠都爱襄阳城
神秘的包裹
《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千里之外
汉江
汉江水墨石专题藏家通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