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内涵式发展的困境及策略研究
2022-06-11符冰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地方高校传媒专业也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模式,但是理论与实践的短板、智媒技术素养的薄弱、国际视野与思维的欠缺、能力评价体制创新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传媒类专业需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创新、技术素养的强基与拔高、学生能力评价体制的创新等路径,破除短板与局限,实现专业的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内涵式发展;技术素养;评价体制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的现代化,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在学校功能定位和人才培养的方向中开始出现差异化,这既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这一点也在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得到了印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学者在梳理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理念的脉络后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强调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发展层次的高校,要明确本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定位,找准自身发展的方向、发展潜力与发展动力,突出“稳定、准确、特色”,实现我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差異化和特色化发展。[1]
这一背景下,地方高校的传媒专业通过践行内涵发展理念,探索内涵式的发展路径,对传媒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地方高校传媒专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建设内容
一是科学、准确的专业定位。如上所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质量提升的发展阶段,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调整和完善,进而确定了合理的定位。学校的定位又影响下设各专业的定位。湖北文理学院作为省属本科类地方高校,总体定位为综合性应用型高校,学校传媒类专业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学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前者属于新闻传播学类,后者属于戏剧影视学类,但二者均面向当下的传媒行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其中广播电视学专业将自身定位为:“承担着培养新闻传播、媒介管理和文化创意人才的任务,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定位为:“培养集广播电视节目的理论知识和创作技能于一体、时代意识和创新意识于一身的高级应用型传媒专业人才,以适应媒介融合和国际传播背景下业界对广播影视人才的新要求。”
上述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依据了国家教育部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于2019年制定并实施。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借鉴了多所同类高校的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版本也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更新和完善,主要回应了传媒行业近年来技术的变化、传播环境的更替、培养对象的需求等。从两个专业对自身的定位描述中可以看出,培养应用型传媒人才,服务于传媒行业,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是地方高校传媒类专业的共识。
二是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内涵式发展必须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过程,通过内在机制的不断的探索、完善和进步,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对于一个专业来说,需要的是在科学合理的专业定位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基于快速发展的传媒技术和日新月异的传媒行业变化,地方高校传媒专业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吸收先进的、适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和更新课程内容,将先进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加强与行业的连接与沟通,形成动态调整的灵活机制。此时专业定位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关系即前者是基础,后者是保障。
三是切合传媒行业实际的服务面向。及时回应行业变化与需求,将专业的传媒教育与行业实际需求融合,通过课程、技术、平台、实践多环节的合力支撑,实现培养模式、内容与媒体行业实际的接轨,是地方高校应用型专业内涵式发展的服务面向的要求。了解行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新要求,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传媒人才,是地方高校传媒类专业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当下的传媒行业处于技术和传播的急剧变革之中,新的技术、平台、内容形式、传播范式都在发生变化,因而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具备基本的传媒理论知识和采写编播技能的传媒人才已经无法满足行业的需要,“升级版”的传媒人才除上述能力之外还需要具备对当下传媒行业现实的认识理解能力、快速适应传媒行业技术和平台变化的能力、独立思辨与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能力要求在以往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尚未得到充分重视,而今天的传媒行业对此的需求又是刚性的、必不可少的。而且在未来,传媒技术的变化速度可能进一步加快,从而对地方高校传媒专业与行业实际的贴合要求更为紧密。
四是传媒人才素养的内涵式培养。专业的内涵式发展,落地在人才素质的内涵式培养。以传媒教育多年发展的基础为前提,当下及未来传媒专业人才素养的内涵应包括并强化以下内容:首先是真正注重人文学识的培养。传媒是服务于社会所有行业的信息传播的,缺乏深厚的人文学识,人才的能力就永远停留在“术”的水平,无法支撑传媒业的高质量发展。其次是注重社会意识的培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培养学生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强化社会服务意识的培养,是当下传媒专业内涵式培养的要义之一。第三是创新与合作意识的培养。未来的传媒行业亦将呈现出程序化的分工与合作局面,各个环节的合作与创新同等重要,故而人才的创新与合作能力成为影响传媒内容质量的重要因素。
2.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内涵式发展面临的困境
2.1理论短板与实践短板并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难以把控。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加上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办学初期条件所限,故而在教学中曾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问题,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实践能力不足、难以适应传媒行业要求。近年来,随着传媒专业师资队伍的结构完善和数量的稳定增长,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与完善,使得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学生的行业实战能力迅速提升。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那就是理论教学的效果不尽人意。除此之外,理论知识短板与实践能力短板的问题在不同的传媒专业中呈现方式也出现了不同。由于高考招生阶段不同专业对生源的知识要求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学习阶段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短板和实践能力提升短板中存在着专业差异。举例来说,传统的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的理论知识更为扎实,然而实践短板较为明显,而作为艺术类传媒专业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则恰恰相反,播音主持类专业的学生则更倾向于“声音表达”能力的训练,在传媒理论知识学习和传媒技术实践方面的短板较为突出。1E4F67C1-E425-44BC-B24C-534D47896750
现象背后的实质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所谓“平衡”,即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而是要构建合理、科学的模式,以保证人才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从而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但是在当前阶段的地方高校传媒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似乎已经成为跷跷板的两端,极易产生偏向,也成为平衡的难点。而二者的平衡对传媒专业的内涵式发展又非常重要。原因在于:传媒专业理论教学是决定专业人才素养的基础,也是所培养人才是否具备能力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传媒专业所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是其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创新和发展必须的重要能力。二者的重要性不分先后,必须同步。
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2018年1月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对传媒类专业的实践类课程学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例如戏剧影视学类专业实践类课程不得少于总学时的1/2。此《标准》从基础层面上保障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但是难度在于,这种“平衡”落实在教育过程中,不能仅仅以学时的多少来衡量,而是应当依据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衡量。因为上述“理论与实践成为跷跷板两端”的问题,其根源不在于课时的学时,更深层的因素在于被教育者原有知识结构、能力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学校教育过程中是否实施或有能力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因。
2.2智能媒体技术素养教育滞后。
在当前媒介传播的全球化、“全息媒体”、“媒体深度融合”、自媒体化等语境下,行业对传媒专业人才的技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其具备基本的采写编播能力之外,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数据阅读和分析能力、数据新闻生成能力等,亦成為传媒人才亟需掌握的技能,技术素养成为传媒专业人才能力素养的一个必需部分。例如近年来在传媒行业,数字新闻、数据新闻已经成为各家媒体发力并抢占用户的目标之一,新华网“数据新闻”栏目,财新网的“数字说”,澎湃新闻的“美数课”,网易的“数读”,均致力于运用大数据资源,融合数字分析与处理技术,致力于新闻的可视化呈现,以及增强新闻的综合性和深度。此类报道对传媒人才的能力要求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有的采写编评播的能力范围,然而传媒专业技术教育师资储备的不足,以及对具有跨学科背景的教育师资的要求,使得传媒专业技术素养的教学明显滞后且无力。
2.3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的薄弱。
得益于网络技术及移动终端内容传播的飞速发展,当下的媒体内容在传播范围、传播速度、反馈互动、影响能力等方面大幅提升。加上我国国家实力的综合提升以及国家对外传播的需要,媒体人才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日益成为必备素质。国际视野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创作思维、创作理念方面要与国际接轨。国际思维要求学生在看待社会、看待世界、看待文化的过程中能够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去思考和形成自己的认知。然而这正是地方高校传媒专业与中央、部委直属高校传媒专业之间最大的鸿沟。背后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师资力量和水平的薄弱、教学资源和平台的匮乏、行业高端资源的支撑不足等等。为弥补这一缺陷,湖北文理学院传媒专业通过鼓励、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性学科竞赛,以图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和思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在国际竞赛中的参与和突破目前仍是空白区,这也是诸多地方高校的困境。因此,弥补这一差距和自身缺陷,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2.4能力评价机制的创新不足。
内涵式发展必须舍弃僵化的体制机制。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多轮的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教育的规范化已经全面实现。然而长期固定的教育模式和评估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僵化。举例来说,由于教学材料规范化的需要,各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制定了一整套关于教学过程及教学证明材料的规范,而这种规范无法兼顾各个专业门类的差异,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其结果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媒类专业考核模式的创新。而在人才质量的评价中又突出了“就业率”等单一的指标,使得教学模式也朝着单一化的方向发展。
传媒专业作为对实践能力要求突出的专业,教学模式、教学技术、教学评价方式均应与当下的信息技术、信息终端等密切结合,并且将理论知识深度融入到专业实践当中,以实践能力的考查为抓手,强化对人才所具有的行业能力的评价与考核。应鼓励课程考核乃至毕业水平考核方式的大胆创新,引进行业模式和评价机制,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行业需求符合度更高。改革传媒人才评价的理念与机制,制定符合传媒专业内涵式发展的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能够激发传媒专业教育的活力,真正助力地方高校传媒专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目标的实现。
3.内涵式发展的路径思考
3.1以实践形式的多样化创新,打造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模式。
地方高校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适应行业要求和地方文化发展与传播的传媒人才,传媒行业对人才的核心需求有两点:一是过硬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二是熟练的传媒专业技能。如前文所述,长期以来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对理论知识的重视已成为根深蒂固的传统,对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仍显薄弱,因此当下应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方面予以强化,通过多样化的创新提升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例如:将行业模式搬进课堂,以传媒行业工作流程为参照,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程序;实施课程作业绩效式考核,提升课程作业质量要求,提升学习积极性;或以竞赛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在教学形式上则可实施小组式学习与考核,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总的来说,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不能仅仅依靠有限的专业见习和实习期,而是要创新实践培养的方法和模式,大胆创新,使实践和创新意识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中。
3.2技术素养的强基与拔高并重。
智能媒介素养是基于当下传媒行业现实而对传媒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其内涵包括了对智能媒介技术的认识、理解、使用及创新发展。首先,鉴于当下媒介信息泛滥、信息茧房备受关注、算法推荐褒贬不一等媒介现状,地方高校应通过课内、课外的知识传授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辨别信息、整合信息、提炼信息、呈现信息的能力。因为对于信息的辨别和处理能力,是“四全媒体”背景下传媒行业人才必备的基础性技术素养,是当务之急,这是技术素养的“强基”。其次,在此基础上,着力于智能媒介素养的拔高培养。所谓“拔高”性智能媒介素养,指的是在辨别和处理信息的基础上,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再将筛选出的信息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完成具有深度和更高新闻价值的媒体作品。可以说,智能媒介素养教育是当下地方高校传媒类专业的痛点。然而智能媒介和融媒体时代,技术素养已经成为行业准入的门槛之一,且高度影响传媒人才进入行业之后的专业能力发展空间。因此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应及时更新课程内容,重视技术素养的强基与拔高。
3.3人才评价理念与机制的改革。
作为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应注重教学过程对于个人学识、能力、素养成长的重要性,探索综合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和机制。此举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内驱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解决单一评价机制带来的功利化效应。有学者提出,应“关注成长成才要素,在强化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的探索中改进结果评价”[3]。此观点来自于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4]。对此,笔者认为,结合传媒专业实际,“过程评价”与“综合评价”更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评价理念,而“增值评价”在人文类学科的适用性较弱,应酌情考虑积极探索前两种评价方式的实施与经验。总的说来,评价传媒专业培养人才的质量,不能单纯依靠制度化的、不分专业类型的“一刀切”文件和量表,过于注重就业率等浅层指标,应从评价理念和评价机制入手进行改革。
结语
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阶段,地方高校传媒专业的教学内容、模式、评价体系必然随之改变,其重点应建立在自我审视的基础上,对专业特色定位、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与考核评价进行深度探讨,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借助当下信息技术及网络的便捷,打破教育思维的局限,实现传媒人才素养的提升。总之,虽然面临一系列困境,但是传媒专业的内涵式发展依然可为。
参考文献:
[1]崔瑞霞,谢喆平,石中英.高等育内涵式发展:概念来源、历史变迁与主要内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06).
[2]新华社.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3]马陆亭.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点[J].北京教育(高教),2022(04).
[4]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作者简介:符冰(1977—),女,河南南阳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学、传媒艺术。1E4F67C1-E425-44BC-B24C-534D47896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