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联大译才培养现代启示

2022-06-11张梦洁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西南联大培养策略

摘要: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翻译家。在战时极端困苦的条件下,联大之所以能在译才培养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学风建设、通才教育、师资队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值得借鉴并运用于当代译才培养,即学风自由是译才培养的灵魂、通才教育是译才培养的关键、师资队伍是译才培养的保障。三者各具功效,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从而为现代译才培养提供启示。

关键词:西南联大;外语译才;培养策略

引言

高等院校适应国家与社会的需要而设立翻译院、系或翻译专业,社会上的各类翻译培训也开展得热火朝天。翻译教学,在我国当下的重要性及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截止至2021年,我国已有249所院校拥有翻译硕士学位点,翻译专业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短时间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社会急需翻译人才,翻译专业的学生却找不到合适的翻译职位。教与学之间的困惑、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隔膜亟待解决。快速增长的翻译教育应向高质量发展转化,才能有效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培养翻译人才,满足国家、社会需求。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南联大旧址考察调研。西南联大作为中国历史上译才培养的一个典型本土案例,取得了骄人成绩,其相关经验对新时代新阶段翻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西南联大创建于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三校在长沙组建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由于长沙连遭日军轰炸,在1938年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从1937年南迁到1946年迁回,八年颠沛流离中,西南联大师生在极为艰难的办学条件下,创造了绚烂的学术文化,培养出大批杰出翻译人才,为当代译才培养带来了许多珍贵的经验。但是,据伊继东、冯用军统计[1],在论文选题分布情况上,我国学者对于西南联大的研究未跳出“就史论史”的“窠臼”,史料及对史料的简单阐述的论文词频比例达20.00%,时事述评及读书报告共占7.55%;校歌校训碑文的论文词频比例达12.34%。而关于西南联大最大的历史价值即人才培养等问题,则缺乏系统的、高层次的、多学科的、有针对性的研究,比例仅为7.25%。在研究热点问题分布上,研究杰出人物(联大教授)、校歌校训碑文、史料等这三类的研究文章数目都在40篇以上,所占比例均在12%以上,表明这些都是国内西南联大研究界的高頻问题,而系科建设、教育教学等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同时,在探究西南联大外文系成就时,相关文章主要聚焦于通识教育这一大的方面,未对译才培养的整体体系做出系统性描述与评论。例如,截至2022年4月22日,在中国知网以“西南联大翻译人才培养”为主题进行搜索,仅有2条搜索结果,并且都仅聚焦于通识教育这一方面。本文将就联大译才培养模式进行多角度的探讨。西南联大走出的翻译家们成为中国当代翻译史上浓重淡彩的一抹,本文立意探究译才“大家”的培养体系,对中国现代译才培养有毋庸置疑的意义与在世价值体现。

1联大翻译家概述

西南联大外文系是由清华、北大的外国语文学系和南开大学的英文学系合并而成。在联大外文系1938-1946年间毕业的202人以及曾在外文系学习、三校复原后分发至北大西语系和清华外文系学习的共140余人中,涌现出十余位现代中国翻译史上的大家,如刘重德(1938)、王佐良(1939)、杨周翰(1939)、李赋宁(1939)、周珏良(1940)、吴景荣(1940)、穆旦(即查良铮,1940)、赵瑞蕻(1940)、杨苡(即杨静如,1940)、许渊冲(1942)、巫宁坤(1943)、何兆武(1943)、林同端(1943)、郑敏(1943)、金隄(1945)、杜运燮(1945)、袁可嘉(1946)、黄雨石(1947)、陈冠商(1947)、谢素台(1949)、杨寿康(1949)等[1]。西南联大外文系毕业生成为中国当代译界的中流砥柱,在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等领域做出巨大贡献,成为中国译界的宝贵财富。

1.1翻译实践为基

西南联大外文系毕业生在翻译实践方面硕果累累。如穆旦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而作为翻译家的查良铮,则向人们奉献了拜伦、普希金、雪莱、济慈、艾略特、奥登等诗人的译著二十多本,质量均属上乘。联大学子在非文学翻译领域也做出了杰出贡献。作为国内科技翻译的研究者,杨寿康堪称由文体学视角进行国内科技翻译研究的探索者、也是较早开展科技翻译与美学、科技翻译与逻辑学交叉研究的重要学者[2]。西南联大外文系毕业生在国家重大军事、外交、对外宣传等领域也有卓越表现。周珏良、齐声乔等曾经参与板门店停火谈判的翻译,王佐良、袁可嘉、黄雨石、李赋宁也曾参加毛泽东选集或毛泽东诗词英译。另外,大批联大外文系毕业生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新华社、外交部、外文出版社等国内外机构毕生从事翻译工作[3]。

1.2翻译理论为纲

联大学子在传承中国传统译论和吸收西方译论方面为中国译学理论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如王佐良的翻译主张汇成了“五位一体”的王佐良翻译思想体系,许渊冲提出了“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系列翻译理论。此外,金隄先生提出的等效翻译理论,是在总结我国传统译论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现代语言学、符号学、信息论等研究成果,并在自己长期的翻译实践中逐渐摸索总结出来的。

2西南联大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2.1自由之学风

2.1.1学术讨论的自由

1946年,冯友兰在西南联大纪念碑文中写道:“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在西南联大,各家学术观点百家争鸣,教授们有着自己的学术体系,学校允许学术争论,呈现自由的学术环境。例如,“信、达、雅”、直译与意译、神似与形似等问题在我国翻译史上争辩地此起彼伏,学者讨论时总是卷入这场争辩的旋涡,而卞之琳在西南联大的英汉文学互译课上批评了“信、达、雅”,指出意译与直译、神似与形似之争是把一个事物辩证统一的几方面对立起来的片面的观点。他在第一堂课上“总是首先破`信、达、雅'的教条,`神似'`形似'的争辩,`直译'`意译'的区分”[4]。

2.1.2学生选课、旁听、转系自由

翻译家何兆武最初报考的是西南联大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来到联大后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遂从土木工程系转到文学院历史系。本科毕业后,他就读于西南联大西洋文学系,师从吴宓,攻读西洋文学研究生。联大自由的学术环境,使何兆武由理工到人文跨越三个学科成为可能。他所具有的综合知识体系,为他成长为一位知识渊博、视野广阔的翻译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3活跃的社团活动

西南联大的文学活动非常活跃,对联大翻译家的生成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著名文学社团有南湖诗社、高原文艺社、南荒文艺社、冬青文艺社、文聚社、文艺社、新诗社、西南联大话剧团、剧艺社等,学生文学社团延绵不绝。这些文学社团举办朗诵会、演讲会,办杂志,出壁报,有力地推动了文学活动的蓬勃发展。西南联大毕业后从事翻译工作的著名人物,很多都是当年文学社团中的活跃者,例如:曾经是南湖诗社、高原文艺社、南荒文艺社的赵瑞蕻、穆旦、刘重德、王佐良、杨周翰、杨苡,曾经是冬青社和文聚社的杜运燮、巫宁坤、郑敏等等。文学社团的成立及其举办的活动和创办的刊物,为广大师生的文学活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和阵地,有力地促进了西南联大包括翻译在内的文学创作活动。

2.2通才之思想

2.2.1通才教育理念

西南联大在抗战时期创造出教育奇迹也得益于通才教育办学理念的成功实践和发扬光大。梅贻琦先生在其《大学一解》中指出:“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5]。”。西南联大外文系继承了清华外文系的传统,以培养“博雅之士”作为本系的任务,在“通才教育”的理念的指导下,西南联大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者。联大外文系许渊冲曾说:“把生命科学中的优质基因的克隆问题,应用到中西文学互译的理论上来,提出了优化的创译论,使中国文学翻译理论走上了世界译坛的前列[6]。”

2.2.2通才课程设计

为实施通才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联大的外文系必修课大都开在一二年级,到了三四年级选修课的比重一般要占到总学分的60%以上。同时联大规定,文学院学生要必修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和两门社会科学课程。联大外文系在一、二年级的课程设置涉猎文、理、哲、史等领域。而且,“联大外文系通识学分占总学分权重比例在文、法、理、工五个代表性的外文系、国文系、法律学系、算学系、土木工程学系中权重最高。”[7]。同时,外文系并未仅停留在语言学习的水平,而是开设了大量的西方文学课程,促进学生对西洋文明精神的了解,用以带动、提升语言的学习。外文系的课程以英语和英国文学为主,语言理论课程极少,而文学方面的选修课则根据教师的专长和当时所从事的研究而开设,门类甚多,为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创造了良好条件。联大文学院的文学教育奠定了联大外文系学生的文学视野与文学品格,培育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开拓了学生的文学视野,有助于学生打下稳固的西方语言文学基础。

2.3雄厚之师资

2.3.1学贯中西

西南联大的教师基本上由一批学贯中西的新型的近代知识分子组成,其中留学生出身的教师占了很大比例。在西南联大任教过的中国籍外文系教授包括吴宓(哈佛大学硕士)、叶公超(剑桥大学硕士)、柳无忌(耶鲁大学博士)、陈福田(哈佛大学硕士)、莫泮芹(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潘家洵(北京大学学士,曾在牛津大学访学)、袁家骅(牛津大学硕士)、陈嘉(哈佛大学硕士、耶鲁大学博士)、钱钟书(牛津大学副博士)、赵诏熊(哈佛大学硕士)、胡毅(芝加哥大学博士)等。难能可贵的是,联大外语系在艰苦动乱的环境中,仍聘请了许多外籍教师。美国籍外教罗伯特·温德(Robert Winter)教授在联大讲授“莎士比亚”和“英诗”。美籍外教白英(Payne)除了讲授英诗以外,还请西南联大的师生帮助他编选中国新诗选。在西南联大的外籍教师中,“英国著名批评家和诗人燕卜荪教授在当时所发挥的影响当然是必须给以充分估计的”[8]。1937—1939學年,燕卜荪在外文系分别开设了“莎士比亚”、“英国诗”“现代诗”、等课程,查良铮、王佐良、赵瑞蕻等联大翻译家们都听过这些课程。

2.3.2学富古今

同时,联大的许多教授不仅在本学科专业是学术权威,而且也是真正的教育家。例如文学院,便有傅斯年、陈寅恪、冯友兰、吴宓等闻名中外的教育家。西南联大优质的师资队伍是其取得辉煌成绩的关键。

以与西南联大翻译家紧密相关的外文系为例,其1938年度的主要教师名单如下[9]:叶公超、莫泮芹、冯承植(冯至)、燕卜荪、黄国聪、潘家洵、陈福田、吴宓、温德、陈铨、吴达元、钱钟书、陈嘉、杨业治、傅恩龄、柳无忌、刘泽荣、吴可读、闻家驷。这些名家大师们的教授无疑为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许渊冲在联大外文系钱钟书的班上主修英文,得到了钱钟书、叶公超、吴宓、卞之琳、谢文通,以及美国教授温德,白英等人的亲传。许渊冲从这些名家身上获益颇丰。他回忆到:“吴先生(吴宓)还教过《浪漫诗人》和《中英诗比较》两门课……他要我们多背英诗,这使我后来具备了诗词英译的才能,并在北京大学开《中英诗比较》课。[9]”

西南联大的教师们以开放的眼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引进西方现代文化,为培养中国现代一批杰出的翻译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3.译才培养启示录

翻译专业人才肩负着跨文化交流和沟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近年来“一带一路”新战略等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迫切需要高端翻译人才把一大批中国的新概念、新思想、新成果推向世界,把一大批国外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介绍到中国。面对新的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使翻译人才培养在服务国家需求上做出更大的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西南联大的教育辉煌,或许可以为现代译才培养带来一定的启示。对西南联大译才培养之道的审视,要遵循历史结合现实、理论联合实际、当前联结长远的原则,做到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统一,在理论层面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发展,从方法论范畴吸取联大自由学风的精髓、通才思想的精神、雄厚师资的实质,继而方可为具体实践层面的译才培养之举和培养之策,注入历史经验的智慧。

3.1学风建设

自由的学风是西南联大译才培养的灵魂。学校允许学术争论,教授们有着自己的学术体系,各家学术观点百家争鸣,这对于联大学子开拓思维,酝酿新思想新科学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选课自由、旁听自由和转系自由的制度遵循了学生的兴趣,降低了有志于从事翻译的外系学生跨入翻译行业的门槛,有利于培养在特定领域能够独挡一面的优秀译者;活跃的文学社团为广大师生的文学活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和阵地,有力地促进了联大学子们翻译实践的水平。鉴于此,当今在培养翻译人才时,要注重学术的自由,繁荣学术,鼓励学术争鸣,可以采取同一门课程往往由几位教师同时开讲的方式,各自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打破思维的固化,同时采用兼职导师制,对教学进行补充;降低选课和转系的限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旁听。可以加强学位点与相关学院(如新闻传播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的通力合作,增加学生旁听这类专业课程的合理途径,同时,学位点需对学生加强引导,使其充分认识到具备多元化专业知识对于成长为优秀译员的重要性。除了对校园文学社团给予支持与扶助之外,还可以增加实践教学基地,拓宽学生的实践平台,多元化的实习基地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培养职业化人才。

3.2课程设置

通才教育是西南联大译才培养的关键。优秀的翻译人才应具备相当的汉语水平、外文功底、杂学知识与文化视野。联大外文系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专长,引导学生接触学术前沿,让学生在不同的知识结构与宏观体系有所贯通与创新。通识教育培养了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使外文系学生对于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都有广泛的涉猎,具有广博的基础科学知识和较强的综合适应能力。将外文系学生深厚的文学素养与各学科交叉,对联大翻译家的培养带来了许多帮助。同时,联大外文系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学习的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为外文系的学生成为优秀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学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于2014年对2009年至2011年获得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的144所院校进行了专项评估。评估指标体系中对于“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的要求是翻译硕士学生“选修了一定数量的相关专业知识的课程,知识面比较宽”[10]。但对于这一看似简单的要求,此栏平均得分却只有3.533分(满分5分,笔者注),可见在课程设置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就译才培养而言,必须将中外两种语言的基本功掌握得非常好,在此基础上再学翻译的策略与技巧,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翻译理论与原则。打好学生的双语基础后,强化外语教育的人文属性,在培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打下稳固的中西方语言文学基础。除此之外,基于时代的变化,当今翻译专业学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借鉴西南联大内涵的同时也要注重結合当代市场需求。传统的翻译教学多以文学作品为实践素材,然而如今市场对翻译的需求已不限于文学领域,经济、法律、科技等领域的翻译工作已成为市场的主要需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对这些专业给予相当的关注,使学生译者突破专业知识的瓶颈。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近年来语言服务业顺势得到迅猛发展。课程设置在以实践性、应用性课程为主的基础上,辅以丰富的相关领域的专业选修课程,如“项目管理”“术语管理”“本地化管理”“计算机辅助翻译”等。采用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和实习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期间就对行业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3师资配备

注重师资是西南联大译才培养的保障。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够在战时最艰苦的环境里培养出大量的栋梁之才,与它拥有一大批学贯中西、学富古今的专家、教授是分不开的。师资培养应是高校大力投入的重要工作,有了优质的师资方可培育翻译良才。人才培养离不开师资建设,培养高素质翻译师资队伍是翻译学科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翻译行业和翻译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但是如今的翻译专业师资队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多数翻译教师并非翻译专业出身,教学上表现为知识单薄,观点不明确,不能全面客观地解析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其次,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翻译理论研究,对中外翻译理论还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再次,有些教师缺乏翻译实践经历,难免有纸上谈兵之感。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专职教师的发展与兼职教师的选聘这两个层面来考虑。在专职教师的发展上,首先,应做好专职教师的引进工作,聘用专业背景好、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其次,建立对现有专职教师的评估机制,将教师实践能力作为评估的重要指标,适当给予教师实践的条件,并设置实践奖励制度;专职教师也应主动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从事专业翻译教学的能力素养,要在翻译实践、翻译研究、教学研究等多方面进行提升。兼职教师方面,多与语言服务行业或协会接洽,发现合适的人才,给予其较为有吸引力的薪酬,同时设置兼职教师评价制度,建立一支主要由翻译行业或语言服务业专业人士构成的兼职教学队伍,指导学生的实践及项目研究等。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得益彰,形成一支有鲜明的实践性与职业性特点的师资队伍,从而为译才培养提供保障。

4.结语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11]”西南联大处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一瞬,但其学术氛围、通才教育、师资力量以及译才培养成果却永远在翻译教育史上熠熠发光,在战时极其艰苦的八年里,培养了一大批翻译领域的精英。当今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以及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都急需大批合格的口笔译应用型人才,这要求翻译教育迅速发展。联大培养模式虽然不可复制,但可以学习和借鉴。深入探究西南联大译才辈出的原因,可以为我国时下译才培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借鉴历史、开拓创新,注重学风建设,优化课程结构,锤炼师资队伍,提高教育质量,为现代译才培养添砖加瓦,实现翻译教育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伊继东,冯用军.中国西南联大研究三十年(1978—2008)——一种词频计量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04):96-101+160.

[2]单宇,李清平.杨寿康科技翻译活动管窥——写在杨寿康先生九十华诞之际[J].外语与翻译,2016,23(02):26-30.

[3]李赋宁.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肖曼琼.论卞之琳的文学翻译思想及其译诗实践[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43-146.

[5]梅贻琦.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刘述礼、黄延复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5,132,92,10.

[6]许渊冲.联大人九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7]高建国,宋才琼,张俊峰.西南联大课程设置中的通识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7):58-62.

[8]袁可嘉.诗人穆旦的位置[A].杜运燮.一个民族已经起来[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16.

[9]许渊冲.山阴道上——许渊冲散文随笔选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10]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翻译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顼评估工作方案[R].北京: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2015.

[11] B.克罗齐,田时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J].世界哲学,2002(06):6-22.

作者简介:张梦洁(1996-),女,湖南益阳市安化县人,汉族,湖南长沙市恒定高级中学教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西南联大培养策略
“游云南·我心中的西南联大”征文比赛公告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三)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
西南联大研究的现状及反思
西南联大:8年与80年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