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情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2022-06-11林碰美
林碰美
摘 要:在新课标教学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为了满足新课标教学改革的要求,当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利用情境教学不仅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目前教学改革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形式。为了更好地发挥情境教学法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如何优化情境教学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4-0093-03
Optimize classroom teaching situation and improv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LIN Pengmei (Haiche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Longhai District,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Unde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form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classroom adopts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The use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not only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It also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inking and is a widely used teaching form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reform. In order to better play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how to optimize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Situational teaching; Thinking training
如今培養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也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在传统教学形式中,教师只注重讲解教学知识,只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短时间接受,但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长时间理解。为了改善这种假学习效率提升的问题,教学中就需要注重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利用情境增加教学直观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长久记忆,从而可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真实性提升目的。
1.新课标教学改革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新课标视域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看得较重,只因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习的前提和重要“工具”,缺失思维参与的学习可称之为无效学习,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外重要。
(1)转变学生被动学习态度
受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而且由此造就了小学生单一分析问题习惯的形成。在高年级数学中,当学生遇到较复杂学习问题时,难以全面对问题进行分析。例如,在遇到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时,经常会出现学生一半解的解题思路,这不仅表明学生对问题缺乏深度思考,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而运用情境教学,是将知识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逐步引导,以帮助学生建立多维度的思考问题方式,并且通过这种层层引导的学习方式,可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分析中建立自己的解决思路,并以此强化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知,可帮助学生缓解学习焦虑,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数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质,但概念定理类知识往往具有抽象性,随着数学学习深度增加,学生会接触由较多数学符号组成的数学问题,倘若学生对这些符号和数字之间的关联性理解不深刻,就会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学生会接触到具有极强逻辑性推理的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学生具备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反复论证和推理。相较传统教学方式来说,采用情境教学法,更有利于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情境是问题的集中体现,是将问题本质以情境方式进行推理,让学生置身其中,自然给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条件。
(3)促进了教学改革
在新课标教学改革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新的教学要求。新课标指出了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也同样说明了要提升学生学习成绩,要达到素质教学目标,就要落实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简而言之,新课标强调在课堂中要让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整个教学课堂。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认知能力都尚处于发展阶段,只有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切实落实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我国教育改革的长期目标才能有效实现。
(4)助力学生成为新型人才
思维能力是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是成为新时代人才的重要“砝码”,学生必须具备这项素质,才可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并实现个人价值。与此同时,思维是创造力产生的基本前提,创新人才是当前社会渴求的人才,没有创新则意味着没有发展,如若没有思维能力作为基础,势必会让学生难以成为新型人才,长远来看,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并无益处。
2.构建数学教学情境原则
数学教学情境的构建不能过于随意、过于盲目,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才可创设更为理想的数学教学情境,可将数学教学情境原则归纳为以下几点。
(1)趣味化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没有兴趣,便会丧失学习动力和学习主动性,由此来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也正因如此,在小学数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开展教学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而要让学生保持长久的融入学习状态,应建立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以保障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求知欲和探究欲,让学生对学习可以持有源源不断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肯定的是,只有突出情境的趣味性,才可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教师工作的配合度,才可保障学生学习聚精会神,方可保障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效率事半功倍。
(2)开放性原则
新课标素质教育提倡的是以生为本的人本化教育,要实现此教育目标,不仅要体现教学情境的针对性、目的性,更要注重教学的开放性,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才更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遵循开放性原则构建情境,便可解开对学生的束缚和限制,即可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诸多灵感,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亦有较多好处。
(3)启发性原则
所谓启发性原则,其实是指在原有教学基础上,针对重难点教学知识,给学生以思维点拨,并按照传统教学形式,将问题解决方法直接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具有探索性的学习环境中,保持思维活跃性、灵敏性和思考性,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的适当启发,可以让学生茅塞顿开,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技能和解题技能。
(4)生活化原则
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能力提升,如果教师创建脱离生活的学习情境,不仅会增加学生的畏难学习情绪,也会难以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构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情境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创建生活化、简单化的教学情境,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而奠定基础。可以这样理解,生活化情境会让学生产生亲近感、熟悉感,学生会不由自主地靠近,那么,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将取得更理想的成果。
3.优化课堂教学情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方法探析
优化课堂情境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还需教师从实际入手,结合学生思维能力现状和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制订完善且周全的情境构建计划,按照计划严格落实,自可有条不紊地推进教学工作。
(1)趣味情境导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应首先从优化课前导入入手。一堂优质的小学高年级教学活动,应注重教学的每个环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不注重课前导入,而是采取开篇直入的方式传授新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虽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学生保持时间较短,在枯燥知识的重复学习下,学生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要想让学生对学习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就要注重开篇应如何点题。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导入教学情境。简单来说,趣味性的导入情境,是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快速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在新课标教学改革下,小学数学课本也有了较大变动,融入的插图不仅生动形象解释了部分数学问题,也通过丰富的色彩对比和语言描述,在给学生思维发展创造条件,借此教师在营造导入教学情境时,可以此为基础,将书本情境内容,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更加生动直观化的演示,以增强教学代入感,丰富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中的“打电话”内容,课本中提供的教学素材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是学生较为熟悉的问题,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在生活中也有通知其他人一些事情的经历,为了保障此次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教师可结合多媒体演示教材描述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对生活情境的想象。并在教学问题演示之后,让学生思考假如自己是“李老师”,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通知学生参与活动。教师给出几种方案第一:一个个通知;第二分组通知;第三全员参与通知。引导学生按照给出的方案进行思考,以找出最合适的解决问题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并非给出方案再依次给学生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情境导入方式,让学生感知到问题与生活的关联性,感知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保障了学生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课堂学习中。
(2)生活化情境融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精彩的开始往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但深度教学效果的达成,还要注重优质的课堂讲解,创设情境课前导入讲究的是精彩有趣,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但课堂讲解要注重丰富、实质,以帮助学生切实获得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为了保障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獲,教师可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融入与生活有关联的情境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以快乐、舒适的方式感知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为此,教师可依据实际问题,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结合生活中的道具创设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但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依照学生的心理需要,要充分结合教学问题,构建情、景、知识、问题有效融合的学习情境,但不要夸大数学问题,不要过于强调情境营造,以免适得其反。
例如,教学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运动》内容,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演示生活中一些旋转现象,如起落杆、风车等,提问学生回答这些都是什么现象,都有怎样的特点?在学生进入思考状态,再通过生活中的道具,如钟表提问学生指针可以旋转吗?指针是怎样旋转的?此时学生会立刻给出回应,“是围绕同一个点做旋转运动”。学生对旋转有基础认知之后,在引入教学主题,如结合视频引导学生探究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都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在旋转前后,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不会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物体的位置。形象的演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些抽象知识点的理解。
(3)问题式情境辅助,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获得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新课标教学改革指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参与配合,那教师创新的教学发法就无效果可言。数学知识的烦琐性、枯燥性、抽象性使得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极其重要,要在烦琐学习中让学生有深入探究的动力,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做到逐步引导,循循善诱。所以,教师可以以问题驱动为方法,通过给学生布置学习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以切实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并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以达到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升的目的。
例如,教学《分数的性质和意义》内容,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性质,难点是让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际教学中,在以生活情境引入教学主题之后,在结合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如教师给出学习情境之后,出示学习问题:什么叫分数?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而后用教学道具如圆形纸片,让学生尝试将圆形纸片分成若干份,并提问学生“若要求剪下其中一半,剪下的分数应占圆形纸片的几分之几?”以此方式引导学生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这样问题驱动式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发现学习本质,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总而言之,数学学习就是解决问题、探索问题、创新知识的一个学习过程,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要积极改变传统说教教学形式,善于利用情境教学创建新颖有趣的教学形式,如以有趣情境导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以生活情境融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潜力,而以实践情境保障学生创新能力获得。教学贵在创新,情境贵在有效,要切实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就需要教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投入学习中,引发学生思考,开展深度教学。
参考文献
[1]梁晓梅.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