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基于吕梁学院交口分院的机床数控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06-11李晋
摘要:机床数控技术是机械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实践性特别强的一门课程。为探索全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实践环节基于吕梁学院交口分院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展开,并对不同年级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实践结果表明:实践环节的变革,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吸收,强化了实践能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控;交口分院;实践改革
近年来,面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逐步实施转型发展,将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与传统理论型本科教育相比,应用型本科教育更侧重于技术应用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的实践,培养面向生产、加工设计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工程师。但是,一些地方性本科高校基础条件薄弱,用仿真软件代替操作技能的教学,存在教学效果差,学生兴趣不高,实践技能偏低,长期困扰着一线教学老师[1]。
基于此,本文旨在科学的将交口实训基地与本课程教学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探索全新教学模式,注重传授及培养综合应用能力,搭建高效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会分析、会设计和会动手加工产品的“三会”型人才,提高数控专业教学效果,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目标。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1.无论什么课程,无论如何改革,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若想要改革取得成功,首先要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应用型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不高。由于生源的特点,应用型高校的很多学生学习基础一般,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加之周围环境的影响、娱乐活动(如电子游戏)的诱惑等,造成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2]。
2.教师队伍薄弱。在目前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体制下,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科研,忽略了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好的专业课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科研背景的同事,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经验,时时进行知识更新,这样学生才能学到最新的实践成果[3]。
3.教材选用偏理论。目前本科教材理论内容居多,而高职教材侧重于应用,很少有将二者合二为一兼顾两者的教材[4]。但是数控技术更新很快,教材更新速度赶不上数控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教材上的还是老旧的FANUC 系统知识,没有跟新最新的零件加工工艺。
二、吕梁学院交口分院
吕梁学院交口分院有实训设备配置2000余台(套),总值6000余万元,总投资4亿元。交口分院服务于学校“大实践”体系的第二个环节,即所有学生的实训和相近专业的实习,以引進生产项目为目标,打造实训室与现代工厂相融合、工程实训与生产过程相融合,实现实训教学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
三、机床数控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在保持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同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教改前,该课程的实验过程通过教师操作,基于斯沃仿真软件,教学体验感很差,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兴趣不大,实验效果不好。教改过程后,我们采用以下办法解决:
一是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机床数控技术与金工实训安排在一个学期并在交口分院展开,如图1所示,理论课程优先开展,金工实训其次开始,课程设计最后以模块化开展。同时,实验以项目化开展,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加工工艺,同时要求人人动手加工,从加工中消化理论知识,从操作中分析工艺流程。
(1)与实践相融合,以项目卡为依据,将工作过程程序化。《机床数控技术》课程在大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展,依托交口分院实训基地以及大学生金工实训模块,主要以企业项目产品为导向,分解产品教学内容,根据企业机加工的具体工作过程组合成工作任务模块。理论教学后将课堂上的知识通过学生的动手转变为真实的零件,活生生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理论知识得以牢固掌握,动手能力增强,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做”合一,真学、真做。
机床数控技术课程设计,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一体化教学的形式组织教学。即让学生自己设计产品模型,通过绘图软件完成图纸设计过程,填写工艺过程卡片,编写加工程序,通过在机床上加工,最后完成产品的加工成型。整个过程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和自主性。
(3)编写教案,本次改革的解决办法是采用教材辅以交口分院数控加工工艺流程卡片编制的讲义为依托。
四、教学改革的效果
为了检验教学改革效果,以4届学生卷面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教改前(2014、2015年级)及教改后(2016和2017年级)的学生考试情况如表1所示。
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教改前2014级8名和2015级9名学生成绩为良,而2016和2017级学生数为分别为21和25。
卷面成绩为中的情况,2014级15名和2015级28名学生,而教改后2016和2017级学生数为分别为26和43。
卷面成绩为及格的情况,教改前2014级46名和2015级29名学生,而2016和2017级学生数为分别为17和6。
卷面成绩为不及格的情况,教改前2014级7名和2015级10名,而2016年为6名,2017全部及格,卷面成绩明显提高。
再看平均分,由2014级的61.89分提高到了78.08分,同时最低分和最高分也有明显提高。从卷面分数上可以得出,卷面成绩整体提高,教学的改革对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非常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实践环节的改革,对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吸收和强化有着非常有益的作用,
通过两届的教学改革,与未参加教改的两届学生相比,16、17级学生动手能力大幅提升,促进了理论知识迅速消化,强化了学生的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数控课程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
为探索全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实践环节基于吕梁学院交口分院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展开,并对不同年级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实践结果表明:实践环节的变革,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吸收,强化了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益于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洋,颜国华,范兴铎,等“应用型本科”数控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课程教学,2019(04).
[2]梁宏斌.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下的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51).
[3]姜景山,韦有信,金华.应用型高校科研促进教学的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8(3).
[4]张春鹏,王锡明,白琨,谷曼,钟华.双元制高等教育背景下的“控制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初探——以合肥学院为例[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38(06):194-199.
基金项目:吕梁学院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应用型本科基于吕梁学院交口分院的机床数控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JXGG201927)。
作者简介:李晋(1987-),男,山西吕梁人,在读博士,吕梁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E2031AEA-1ADD-498C-BB7C-4B107AE49D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