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剧艺术的几个特点
2022-06-11范大连
一、引言
芗剧的艺术特点决定了芗剧艺术进校园的可行性。传统艺术、传统戏剧艺术需要传承,学校是最重要的传承“土壤”,传统戏剧进校园是传承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进校园的有效性值得探讨和研究。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和2017年国家四部委印发的《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从国家政府和法律的层面确定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校园传统文化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全面展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进课堂进校园成为常态,各地也开展了一系列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芗剧(歌仔戏)进校园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笔者所在的院校几年前就对“芗剧艺术进校园”进行了一些尝试,请了一些芗剧艺术的传承人和老艺术家进校表演和开讲座,或芗剧团进校演一场折子戏,这当然是传承的一种手段,然而,这样容易停留在任务和宣传层面,成为昙花一现,学生可能一时兴起,在认知与学习的层面上收获甚少。
如何使“芗剧艺术进校园”成为常规性、长效性、可行性的活动,值得我们从芗剧自身的特点出发,在理论上做些探究。
闽南地区是开展芗剧艺术校本课程的沃土。芗剧是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虽然只有短短的百年历史,却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芗剧在闽南民间和校园都有一定的基础,甚至还有一定规模的戏粉。这和人们对闽南的曲艺文化锦歌的普遍认知和喜爱有很大的关系,而锦歌又与芗剧有着根深蒂固的内在关系。再加上闽南话是学生日常生活交流的语言工具,芗剧艺术也是以闽南话进行创作的。芗剧剧本中的人物故事、神话故事、历史传记、风土人情等又都是学生从孩童时就有的家乡记忆,学生与本土戏剧有地域情结,这种情结因情缘、乐缘、语言而相通,因同乡音而相知,因同拥有漳州的锦歌而共鸣,因共同的民俗而情投。
二、情缘——锦歌与芗剧
学生普遍熟悉的艺术形式“锦歌”是芗剧的前身。相传漳州“土著人”在他们日常生活、乡间劳作,甚至乞讨卖唱时经常用漳州的本地方言演唱或说唱着一种曲调,这种曲调一般在娶亲送葬、拜神迎神时吟唱,并汲取了漳州历史上本土的一些音乐曲调,如童谣、船歌、渔歌、山歌、民间小调,经过百年的传唱和积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我们把这种曲艺艺术叫“锦歌”。“锦歌”是闽南语系中用漳州腔调演唱的民间说唱曲艺,它的唱腔音乐融入了历史上流传在漳州地区的乡音词曲。其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曾有过俚歌、弦歌、乡音、杂锦歌、走唱调、歌仔等不同称呼。因此,锦歌在闽南地区是家喻户晓的,相当普及。
闽南芗剧与锦歌同根而生,同源合流,是共生并蒂花。在有些新闻报道或戏曲评价中经常出现二者合一的称谓,这是错误的,锦歌是曲艺说唱,芗剧是戏剧。有些人经常哼唱的芗剧折子戏唱段也会把它误当成锦歌。这一误区也正好说明了它们同宗同源的文化艺术脉络,体现了閩南族群文化基因在不同时期、地域中以语言、音乐、情感等角度的持续传承与相互交融。这一误区的普遍现象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人们对地方戏曲的熟悉和热爱,充分印证了“芗剧艺术进校园”的可行性。芗剧与锦歌的这种文脉关系对于芗剧(歌仔戏)进校园教育的文化内涵、爱国爱乡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够更合理、深入地推进闽南芗剧的发展,使《芗剧(歌仔戏)进校园》校本课程顺利开展,达到非遗融入校园艺术教育中的目标。
三、乐缘——曲牌、曲调的戏剧化变迁
芗剧音乐的诞生并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它跟所有剧种音乐的形成一样,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路程。闽南人热爱地方文化,然而锦歌只是一种说唱类的曲艺形式,这种曲艺形式不能满足于人们更多的文化娱乐和审美需求,于是锦歌慢慢地被搬上了舞台,更多地融进了文学、舞蹈、武术、美术、音乐、乐队等艺术特点,形成戏剧艺术。锦歌“四空仔”的唱腔向芗剧“七字调”演变的现象,给我们提供了一条从说唱曲艺到学习戏曲的宝贵实践经验。如:
“四空仔”是漳州锦歌的一个基本曲调,《吕蒙正》的“四空仔”又是学生普遍会唱的锦歌曲调,芗剧的《吕蒙正》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学生学唱芗剧《吕蒙正》的唱段有新鲜感又有熟悉感,下面仅从部分唱腔谱例来做一下分析比较,以此论证锦歌和芗剧的许多共性:
从上述谱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四空仔”与“七字仔正”二者的乐句与歌词划分相同,且每一句的旋律骨架基本是相同的。
2.“七字仔正”使用节奏拉伸的手法,将原来乐句的规模扩大了一倍。所以,尽管两个曲牌的结构都是乐段体,但“七字仔正”的结构明显大于“四空仔”。
3.由于“四空仔”是说唱曲艺体裁锦歌的曲牌,所以音乐风格单纯简练,其旋律形态和节奏律动方面较规整。而发展为“七字仔正”已改变为戏曲曲牌,乐句更多体现出为唱腔服务的需要。如,乐句中间衬词的加入打破了原来乐句方整的结构,戏曲乐器伴奏间奏的使用也使得乐句结构扩大,非方整化。
4.在调性方面,这个曲牌在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差异。“四空仔”是开始在羽调式上,结束在徵调式上。“七字仔正”从头到尾强调羽调式,多数乐句的落音在主音羽音上,并且在羽音结束。
尽管“七字仔正”从旋律形态、调式布局、曲牌结构方面与“四空仔”都有所区别,但是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还是清晰可见的。
综上所述,锦歌和芗剧内在联系紧密,锦歌在校园的流行程度又相当广,这也为开展“芗剧进课堂”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语缘——声韵相承的闽南方言
我国的多种戏曲是使用方言演唱,地区不同,戏曲剧种不同,使用的方言也各异。锦歌和芗剧同方言的使用源于传播地域相同,故产生了声韵相承这一现象。
福建漳州地处闽南,当地方言使用闽南语。闽南语是众多汉语分支中的一支,隶属闽方言。闽南话亦称“河洛话”“福佬话”。“河洛”一词的来源与闽南先人中原南迁的地貌途径有密切关系。从各姓氏的族谱记载中探得,河洛应该属今天的河南一带。据史料记载,西晋后期的五胡乱华使得黄河中下游中原一带战乱频繁、民生维艰,大批中原人为谋生而选择南下至福建一带,中原人的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等也随之落地。语言与当地原有的百越族语言融合,闽语由此初步形成。唐高宗时期,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兵入闽平息叛乱,由此入驻漳州,建漳立县,陈元光被尊称为“开漳圣王”。陈氏父子的“开漳”促进了闽南一带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将北方使用的中古音带到闽南,促进了闽南语逐步在漳州、泉州地区形成。
大陆的闽南文化生态区,台湾、东南亚闽南文化区的闽南语皆由漳、泉二地衍生而成。闽南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漳州地区)的戏曲、戏剧和我国的多种戏曲使用方言演唱一样,也是使用闽南方言——闽南话来演唱,这种语缘也增强和加深了老百姓和校园学生的亲切感。
五、文缘——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
芗剧的剧本题材几乎取材于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神话故事。从传统芗剧《吕蒙正》《三家福》《水仙花》《保婴记》到现代戏《龙江颂》《谷文昌》《邵江海》《女英雄李林》等,这些当地的题材故事都是人们所熟悉的。特别是现代戏中的人物故事,也是学校爱国爱家主题学习中经常颂扬的,学生有种亲切感和自豪感。学生本已在其他的艺术领域和文学创作中熟悉和了解这些故事和人物,更想看到他们的英雄人物如何在戏剧领域中被塑造被刻画。如利用芗剧现代戏《谷文昌》,在学校的主题班会中开展“谷文昌”诗歌创作比赛,“谷文昌”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学生可以从中对谷文昌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有基本的认知。但像芗剧《谷文昌》中的“寡妇村”“找水打井”等故事并不为学生所认知,通过艺术手法塑造的谷文昌人物形象也和学生认知的形象有所差别。不同艺术形式的交叉认知,对学生全面了解谷文昌是有帮助的。对本地英雄人物的自豪感,对本地地貌风俗的亲切感,以及对本地芗剧艺术的神秘感会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
通过芗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生将获得芗剧艺术的基础知识;充分体验芗剧艺术独特的美,从而形成对芗剧艺术的审美认知和肯定,形成對家乡传统文化的积极情感,学会运用芗剧艺术丰富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具备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汲取芗剧艺术中的道德力量,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
六、结语
锦歌和芗剧的音乐是古老的,语言是共同的,它既有下里巴人的民俗说唱故事,又有阳春白雪的宫廷古韵,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在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发扬光大,在传承的基础上改良创新,以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
芗剧是福建五大地方剧种之一,主要活跃在闽南一带,特别是漳州芗江两岸最为盛行。漳州的锦歌与已有百岁的芗剧是同根同源、同音共曲、各展英姿的地方艺术。
同时,芗剧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地方优势,为芗剧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提供了保证。芗剧文学剧本的家喻户晓及便于操作使其具有可实践性。芗剧进入中学音乐课堂有着特殊的意义。芗剧校本课程的编写很重要,编写过程中论述的准确性是对芗剧的重要解读和正确导向。它使芗剧音乐文化资源与中学音乐课程融为一体,能更好地为音乐教育发展服务,更好地为传承芗剧,培养听众和继承人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建赐.芗剧一代宗师邰江海[J].福建艺术,1996(05):10-11.
[2]谢艺麟,钟建华.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漳州召开[J].闽台文化交流,2006(01):2.
[3]梁翰晴.台州民歌的山海文化特质探究[J].文教资料,2017(07):69-7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常规课题“芗剧(歌仔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项目编号:FJJKXB20-86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范大连,男,本科,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