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在消防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2022-06-10刘文辉

中国新通信 2022年9期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应用策略

摘要:在现在社会消防工作开展过程中,消防监督工作已经成为预防火灾风险,排查火灾隐患,保证生活安全的重要内容,对消防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火灾安全隐患较多、排查人员和力量较为有限、监督效率较低的情况,信息技术与消防监督工作相互结合,能够有效提升消防监督工作的监察效率和监察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信息化技术在消防监督工作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消防安全责任的全面落实打下良好基础,有效解决消防监督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消防监督工作;应用策略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数量逐渐增加,城中村、群租房、电动车等增加了消防监督工作开展难度,消防监督能力也受到一定影响,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如何有效展开消防监督工作,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消防监督人员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为了有效解决消防监督过程中遭遇的问题,提升消防监督工作的效果,消防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传递信息方面的优势,将信息化技术用于消防监督工作当中,促进我国城市和社会稳定发展。

一、现阶段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监督工作情况复杂,工作难度较大

社会快速发展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质量,家庭用电设备数量不断增加,火灾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由于城市人口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密集,一旦发生火灾险情容易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危险。在消防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同地区可能出现的火灾风险类型存在一定差异,例如部分建筑物楼层较高,排查内容较多,消防安全排查消耗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部分老旧小区的输电线路老化,容易在用电过程中因线路温度上升引发火灾;部分小区楼道杂物数量较多,消防安全锁死堵塞的情况时有发生。火灾原因不一、火灾情形不一导致消防管理机构无法通过统一的流程和方法对各个不同地区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防监督工作的复杂程度,影响消防监督效果[1]。

(二)消防监督人员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排查需求

我国城市面积较大,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场所较多,老旧居民区、学校、商场、大型超市、舞厅、网吧、KTV等场所用电设备较多,电路较为复杂,都属于火灾隐患高发区,排查工作内容较多,然而各个监督排查部门的人员、精力和时间有限,无法有效应对所有的火灾隐患安全排查需求,只能定期对关键设施的防火安全工作进行清查,这种排查方式无法完全满足消防监督工作的质量要求,火灾隐患的防控效果较差,单纯依靠增加排查人数的方式无法真正满足消防监督工作的要求。

(三)消防监督工作效率较低,工作展开较为困难

目前我国的消防监督工作存在监督效率较低的情况,影响消防监督工作监督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意识消防监督环境问题;消防监督从业人员工作意识不足的问题。消防监督部门除了要定期对高火灾风险地区进行巡查外,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监督救援工作,消除重点环境中的安全隐患。过多的工作责任和过大的工作压力影响了消防监督工作的整体环境,导致消防监督工作的效率受到影响。部分消防监督从业人员在工作中缺乏主体责任意识,未能真正认识到做好消防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工作积极性较差,在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导致消防监督工作的效果未能真正发挥出来[2]。

(四)消防监督工作缺乏及时性,无法满足防火安全需求

火灾险情来势汹汹,稍有不慎险情就会扩大,给周边环境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如何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加以消灭是消防监督工作的重要环节。在火灾险情发生的早期及时介入并加以控制是提高消防监督工作质量的关键要点,由于许多火灾发生位置多是在一些建筑的无人位置,消防安全人员难以在火灾初期阶段及时了解到具体情况并赶赴现场,导致火势逐渐扩大影响周边环境,这时消防人员再接到消息赶赴火灾现场进行控制的难度会大大增加,因此如何提高消防监督工作的及时性和全面性是保证火灾隐患控制有力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信息化技术在消防监督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一)建立网格化监督管理系统,实现分区分片分类管理

在消防监督工作中涉及的重点消防安全保障场所较多,要想在有限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条件下高效地完成消防监督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必须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建立现代化的消防监督工作开展方式,提高消防安全水平。例如在工作中为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督促联网单位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工作人员可以结合火灾隐患风险等级建立起以风险等级为基础的网格化监督管理系统,实现分区分片分类管理,有效加强管理效果,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3]。

在网格化监督管理系统建立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电脑软件打开管辖地区的电子地图,根据以往调查结果确定各个重点管控区域的火灾风险等级,让火灾风险等级与电子地图图层重叠在一起,根据管控要求为各个相关单位分配管控区域,让每个单位负责一定数量的一级火灾风险防控场所,有效避免多个相邻较近的重点火灾风险防范场所管理范围重叠在一起,实现消防监督工作的合理分配,避免工作内容过多影响消防监督效果。信息技术在消防监督工作中可以增设自查评分系统。消防监督机构可以将日常管理的各类重点环节传递给关联单位,关联单位在工作中可以根据自查评分管理体系当中的评分条目设计工作计划并提出工作方案,对日常管理工作实现自我评分,在自我评分的过程中认识到在日常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正,实现联网单位消防監督工作的自我优化。

消防监督执法部门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监督执法评分系统,在对联网单位的消防监督工作结果进行抽查时进行打分评价,并根据特定联网单位的历史评分结果了解联网单位以往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自我评分结果,如果发现自我评分与监督执法评分结果差距较大,则需要将相关情况记录在案,并在后续的工作中对联网单位的具体工作情况进行严查,避免再次出现自查作假的情况,实现对联网单位消防监督工作的质量高效监督管理[4]。

(二)建立消防感知系统,提高数据收集分析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消防监督单位在工作中可以将信息网络与物联网结合在一起,依靠传感器技术实现对城市消防设备的统一调配和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建立市政消防设备管理平台与数据库,实现消防资源的合理调配,避免设备闲置和滥用的情况出现。

在消防设备管理平台建立过程中,消防监督机构可以在整个城市所有的消防车辆和城市消火栓上增设GPS卫星定位技术和GIS地理位置标定技术,定期向中控设备发送经纬度位置,中控设备接收信号后直接将其投射到电子地图当中,实现整个地区乃至于全市的设备调控,一旦出现火灾风险管理人员可迅速调配附近的消防车辆进行灭火,消防车辆在工作中也可以选择就近的消火栓进行注水,提高火险抢救效率。考虑到部分消火栓修建时间较长,施工频率较低,为避免消火栓出现故障影响火灾救援工作,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可以在消火栓外部增设压力传感器,根据传感器回传的数据对消火栓的情况进行分析,增强管控中心对市政消火栓状态的感知能力,远程完成状态感知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实现远程监控管理中心的信息自动回传,根据回传结果实现对微型消防站值班人员日常值守情况的远程监督,保证人员的工作质量,避免值班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分心情况,保证消防监督工作正常展开。此外,信息技术与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的复合应用能够让管理人员实现对高危风险环节的远程管理,消防监督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探测仪表回传的读数和监控系统回传的现场视频情况确定一些燃气管道、输配电站的消防安全,有效减少外出监管所需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有效提升了消防监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对重点场景的针对性管理[5]。

(三)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优化消防安全工作流程

大数据分析技术主张通过对杂乱无章的数据内容的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数据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在统合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实现整个工作流程的理解和优化。为此在消防监督机构运行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优势,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收集整理相关的数据信息,以大量的数据信息为基础建立起包括防火指数分析、报警分析、巡查分析、维修分析、查岗分析以及考核分析在内的六大工作模块,运用六大模块对各个联网单位的消防监督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出具体的评分和整改方向,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一系统还可以将各个地区的考核分数统计在一起,并将部分联网企业得分较高的工作模块的管理经验分享给巡查排名靠后的网格负责人或是联网单位,实现针对性的工作整改,规范网格负责人以及联网大内的消防安全工作流程,保证消防监督效果,有效降低火灾风险[6]。

(四)建立安全隐患网络跟踪系统,提高消防安全反应速度

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传递数据信息速度的优势,建立安全隐患网络跟踪系统,利用决策系统提升消防监督部门对火灾安全事件的反应灵敏度。传统的消防监督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在实地考察现场,确定现场存在火灾隐患后,将隐患内容和类型进行填报,并根据最终结果决定是否要强化这片区域的消防安全监管力度。这种管理方式的缺点在于人力资源的消耗量较大,且难以真正做到实时管理,而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安全隐患网络跟踪系统能够在对火灾隐患进行调查的过程中,直接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将现场的情况填报并收录到数据库系统当中,消防监督机构通过现场调查人员提供的报告以及回传的信息内容对现场火灾隐患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结合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于火灾风险等级较高的隐患类型可以先行在现场假装无线传感器和监控设备,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安全隐患的远程监控,提高监控效率,避免在消防监督工作中重复付出劳动力成本。建立安全隐患网络跟踪系统的另一优势在于能够有效提升消防监督部门对现场管理的及时性,一旦跟踪系统回传的读数信息存在异常情况,消防监督部门可迅速通过电话与区域负责人取得联系,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控制火灾险情的进一步扩大,必要时还可以通过远程操作的方式控制现场的消防喷淋设备进行灭火,同时对整个区域进行断电处理,在萌芽阶段解决火灾险情,保证消防安全。

(五)建立群防群控服务系统,统合民众监督能力

消防监督工作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消防监督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大,内容较多,消防监督机构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为保证消防安全除了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外,还可以将群众的力量应用到消防监督工作当中,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民众消防力量的管理和统合,真正将消防监督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居民小区当中,打造出“全民消防”的良好工作格局。为此消防监督机构在工作中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号定期发布一些消防安全常识知识,通过评论区与群众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和科普过程中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生活环境周围可能存在的火灾安全隐患。此外各地的消防监督机构在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计专门面向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手机APP,居民可以在手机APP上将自己观察到的可能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上传到服务器当中,服务器管理人员定期对上传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审核,一旦在上传的资料信息中发现消防违法行为或是疑似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情况可先与数据库当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对比,确定在同一地点不存在相似的安全隐患后,将其上报到上级领导部门,由领导部门根据情况派遣工作人员考察具体情况,确定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情况。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利用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加强消防安全的监督管理效果,尽可能避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火灾影响。

(六)建立线上培训提升平台,提高消防监督人员的专业素养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各种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应用到消防监督工作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消防监督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尽可能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防火监督工作需求。然而消防监督人员的每日工作量较多,工作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知识的学习是每个消防监督人员需要面对的问题。为此消防监督部门在工作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线上培训考核平台,让防火监督工作人员可以在线上平台当中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和提升,例如通过观看演示视频的方式学习一些特殊的消防安全设备的使用方式,学习如何利用智能设备登录管理平台自行查询各地区的无线监控记录以及温度传感器历史温度记录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此外管理人员在线上培训平台上可以加入培训功能模块,将必要的知识内容整理成电子试卷的形式发给每一个消防监督工作人员,在答题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内容,提升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熟练度,为后续工作实践的开展打好相应基础。为了进一步提升消防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管理人员可以将考核结果与具体的奖惩措施和当月绩效联系在一起,鼓励消防监督人员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自我提升的课程当中,以更加专业的素养开展消防监督工作,提升自身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负责地区的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消防安全保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参与到消防监督工作当中,消防监督工作在未来也将会逐渐走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形成以智能设备监督为主,人力管理为辅的现代化消防监督模式。作为消防监督工作人员,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工作发展的优势作用,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信息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操作方法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让信息技术的应用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作者单位:刘文辉    辽宁省鞍山市消防救援支队

参  考  文  献

[1]祝越.探析信息化消防监督工作的措施[J].今日消防,2021,6(12):124-126.

[2]李宏博.信息化提高消防監督工作的策略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1,7(22):89-90.

[3]张元.当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J].今日消防,2021,6(11):133-135.

[4]孙伟.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消防监督工作的研讨[J].低碳世界,2021,11(11):189-190.

[5]刘骋宇.智慧消防视域下信息化技术在火灾隐患治理中的应用[J].今日消防,2021,6(08):49-51.

[6]丁国权.新时代信息化技术在防火监督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消防,2020,5(08):14-15.

猜你喜欢

信息化技术应用策略
信息化技术与城市公园的融合形态研究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浅析信息化技术在一体化手术室建设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