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才运用柴胡剂治疗杂证验案5 则
2022-06-10丁佳璐
丁佳璐
(宁波市中医院,浙江宁波 315010)
指导:王邦才
《伤寒论》柴胡类方剂主要见于少阳病篇。少阳位于半表半里,少阳为病,病邪每多传变,故其证情多有兼夹,如少阳兼太阳表证、兼阳明里实证、兼水饮内停、兼烦惊谵语等。柴胡类方剂以小柴胡汤为基础,加减成方,方剂特点多以柴胡、黄芩为主药,都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调理阴阳之功用。王邦才教授为浙江省名中医,从医四十余载,熟谙经典,擅用经方。笔者侍诊师侧,耳濡目染,屡有收获。现撷王师应用《伤寒论》柴胡类方剂治疗杂证验案5则,以飨同道。
1 手心热痒
沈某,女,40岁。2020年8月26日初诊。
主诉:双手手心发热、发痒10余年,加重1个月。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手手心发热,四季皆热,夏季则手心出汗,发痒,无皮疹。多次予清热滋阴等中药调理,效果不明显。近1月余,上述症状再发。刻下:手心发烫,触之碍手,自觉发痒,口苦咽干,胃纳可,夜寐欠安,二便调,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诊断:手心热痒,证属邪郁少阳、湿热内蕴。治以和解少阳、化湿清热。方用小柴胡汤加减。处方:
柴胡10 g,半夏10 g,黄芩10 g,党参10 g,生山栀10 g,升麻10 g,土茯苓20 g,滑石20 g(先煎),竹叶10 g,生甘草3 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2020年9月2日二诊:患者双手手心发热发痒明显好转,感疲劳,二便调,舌红、苔腻,脉弦。予初诊方去竹叶、滑石,加生薏苡仁30 g健脾祛湿,7剂。
药后患者自诉手心发热、发痒继续减轻,舌淡红,脉弦细。蕴热消减,湿毒渐清,继以二诊方调治月余,诸证消失,至今未发。
按:五心烦热之证,多责之阴虚。然本案患者屡服清热、滋阴类药物均未见效。王师认为,细究其证,患者手心热痒的同时尚伴见口苦、咽干、脉弦等症,与“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之柴胡汤证相符,病机本质均为邪郁少阳、胆热犯扰。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与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相表里,手少阳之经脉布膻中,散络心包,心包及心之经络均循经于手心。本案患者为热郁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扰心犯胃,故见手心热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也为胆热挟湿之征象。《伤寒论》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故王师径投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转利枢机、透发胆经郁热;生山栀、升麻、竹叶苦寒以清心解热;土茯苓、滑石以渗利湿浊。二诊时患者手心热痒好转,感疲劳,王师去竹叶、滑石,加生薏苡仁,意在利湿而不伤气阴。枢机和利,湿去热除,药中病机,故收效良好。
2 肝痈
陈某,男,72岁。2020年9月16日初诊。
主诉:反复右上腹疼痛5年,伴发热半个月。患者5年来反复腹痛,以右上腹为主,进食油腻食物后尤为明显,间断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症状时有反复。既往有胆囊炎、肝内胆管结石病史。患者半个月前因腹痛、发热在他院住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后提示“肝脓肿”,予穿刺引流,并静脉输注抗生素,现发热已退,腹痛仍作,故求诊于王师。查体:肝区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刻下:胃脘、胁肋痞塞胀痛,伴口苦、泛恶,心烦,纳谷不馨,夜寐不安,小便色黄,大便干结,舌红、苔腻微黄,脉弦。西医诊断:肝脓肿;中医诊断:肝痈,证属湿热瘀毒、蕴滞肝胆。治以清热通腑、解毒消痈。方用大柴胡汤加减。处方:
柴胡20 g,黄芩15 g,生大黄10 g(后下),枳实20 g,赤芍20 g,蒲公英30 g,生地黄30 g,牡丹皮20 g,生山栀15 g,茜草10 g,土鳖虫10 g,麦芽30 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2020年9月23日二诊:患者服药后腹痛明显缓解,肝区仍有胀闷不适,大便已通,感神疲乏力,口干舌燥,舌红、苔薄黄,脉弦。予初诊方加芦根30 g、生薏苡仁30 g,7剂。
患者服药后大便每日1次,已无心烦、口苦诸证,胁腹偶有胀痛感,舌淡红、苔薄,脉弦。嘱继以二诊方加减调治。2个月后,患者腹无所苦,复查腹部彩超:肝脓肿液平基本消失。
按:本案患者反复右上腹疼痛5载,肝胆失疏,砂石阻结,湿热瘀毒蕴郁于肝而成脓疡之疾。虽经穿刺引流、应用抗生素治疗,症情消减,然瘀毒仍滞于肝络,不通则痛,故胃脘胁肋痞塞胀痛,缠绵难已;湿阻热蕴,胆热上犯,胃失和降,故口苦、泛恶;胆热扰心,故心烦不寐;脾胃困乏,故纳谷不馨;小便色黄、大便干结、舌红、苔腻微黄、脉弦诸症,均属湿热蕴滞、不得清泄之征象。《伤寒论》103条曰:“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王师抓住湿热瘀毒蕴滞不通之病机,投以大柴胡汤加减以清热通腑、解毒消痈。方中柴胡、黄芩疏肝郁、清肝热,《神农本草经》谓柴胡“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1],可见其有良好的疏肝逐邪之功;生大黄、枳实清泻腑实,以畅达肝胆之气、祛湿热瘀毒;蒲公英、生山栀解毒泻火;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凉血化瘀;茜草、土鳖虫畅通肝络、搜逐肝瘀;麦芽舒肝理气、护养脾胃,张锡纯谓其“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2]473。二诊时患者痛减便通,口舌干燥,津伤阴乏之征显露,故王师酌加芦根、生薏苡仁生津清热、消瘀排脓。诸药合用,肝之湿热瘀毒得清,则木气条达,中州平和,腹胁疼痛之症得愈。
3 形寒畏风
史某,女,56岁。2019年8月15日初诊。
主诉:形寒怕冷、畏风3年。患者3年前出现形寒怕冷,以后背为主,遇风尤甚,伴乏力。曾服桂枝附子类方药及玉屏风散等药物,稍有缓解,但停药即复,一直不愈。刻下:面色欠华,手足不温,后背发凉,畏风,自汗,虽值夏季,仍需厚衣长衫,时觉心烦意乱,精神倦怠,不思饮食,夜寐欠安,大便偏稀,舌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形寒畏风,证属太少兼病、营卫不和。治以和解少阳、调和营卫。方用柴胡桂枝汤加减。处方:
柴胡20 g,黄芩10 g,半夏10 g,党参20 g,桂枝10 g,炒白芍20 g,炙甘草6 g,红枣10枚,当归12 g,炒白术15 g,茯苓20 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2019年8月22日二诊:患者服药后肩背怕冷、畏风减轻,纳寐可,大便溏薄,舌淡紫、苔白,脉细。予初诊方去当归,加生姜10 g,7剂。
2019年8月29日三诊:患者怕冷、畏风继续减轻,略感腰酸,下肢发麻,情绪平和,胃纳可,夜寐安,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转以益气温经、和血通络之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处方:生黄芪30 g,桂枝20 g,炒白芍15 g,炙甘草6 g,大枣10枚,炒白术15 g,防风10 g,淫羊藿20 g,仙茅20 g,炒麦芽20 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此后,继以三诊方加减调治2个月,诸症悉消。
按:柴胡桂枝汤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之合方,《伤寒论》146条曰:“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本案患者形寒怕冷、畏风、心烦意乱,虽病历三载,但其证仍属太阳、少阳二经兼病。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固护于外,为诸经之藩篱,足太阳经脉挟脊抵腰、行循后背。风邪外袭,首犯太阳,经脉运行受阻,卫阳被遏,故形寒畏风、后背发凉;阳失温煦,藩篱不密,营卫失和,故面色欠华、手足不温、自汗。少阳为枢,转输人体阳气升降,并协调营卫、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少阳胆经与厥阴肝经互为表里,邪犯少阳,枢机失运,肝胆不舒,横犯脾胃,故心烦意乱、不思饮食、大便偏稀,舌红、苔薄白、脉弦细亦为少阳郁滞、营卫不和之征象。方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方中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疏解少阳、益气扶正;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加当归、炒白术、茯苓增强扶正健脾养血之功效。二诊患者大便溏薄、舌淡苔白,王师去滋柔润肠之当归,加生姜辛温散寒通阳。三诊患者怕冷轻减,情绪平和,略感腰酸、下肢发麻,此乃阳气不足、阴血涩滞之故,王师转投《金匮要略》中黄芪桂枝五物汤以温阳行痹,另加炒白术、防风益气固表,使玄府开合有度,仙茅、淫羊藿温阳祛风,风去阳复,营卫调和,其证得愈。
4 唇风
袁某,男,45岁。2019年10月15日初诊。
主诉:反复唇部干涩、瘙痒5年。患者5年来唇部干涩、瘙痒反复发作,春日以痒为主,入冬则干裂、脱皮。有饮酒史,平素喜食肥甘之品。叠进清胃散、泻黄散等方加减治疗,一直未效。刻下:唇部干涩,有灼热感,作痒不适,唇周有糠秕样鳞屑附着,伴头部出汗、头皮油腻,躁烦易怒,口苦泛恶,乏力困倦,下肢怕冷,大便不成形,夜寐欠安,舌红、苔白,脉弦。西医诊断:慢性唇炎;中医诊断:唇风,证属胆(胃)热脾寒、寒热错杂。治以疏肝清胆(胃)、温脾祛风。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处方:
柴胡20 g,黄芩15 g,干姜6 g,桂枝10 g,牡蛎30 g(先煎),天花粉20 g,茯苓20 g,蝉蜕6 g,僵蚕10 g,升麻15 g,黄连10 g,生甘草6 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2019年10月22日二诊:患者服药后唇部瘙痒缓解,脱屑减少,稍感唇口干燥,大便成形,舌脉同前。予初诊方去天花粉,加生地黄30 g、知母20 g,7剂。
2019年10月29日三诊:患者口唇及唇周已无脱皮,干痒之症基本缓解。予二诊方加当归20 g、生麦芽30 g,7剂。药后诸症消失,遂告病愈,嘱勿食辛辣,多食新鲜蔬果。
按:唇口乃脾胃所荣之处,本案患者嗜好肥甘醇酒,脾胃积热,病历数载,热耗津液,故唇部干涩灼热。春日风木之季,故唇痒尤甚;冬时寒水凛冽,故唇口干裂脱皮。肝胆相连,脾胃相关,土壅木郁,肝胆之热上扰心神则躁烦不寐;横逆脾胃则泛恶口苦;脾胃肝胆交互为病,故病势缠绵,数载不愈;脾病日久,苦泄伤中,故乏力困倦,下肢怕冷,大便不成形;舌红苔白脉弦,也为肝脾胆胃寒热错杂之征。王师审证求因,投以疏肝清热、温脾祛风之剂,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寒温并用、虚实兼顾[3]。方中柴胡、黄芩疏清肝热,升麻、黄连清泻胃火,天花粉、牡蛎生津敛阴,蝉蜕、僵蚕祛风止痒,干姜、桂枝、茯苓、生甘草温健中阳。二诊加生地黄、知母,三诊加当归、生麦芽诸药,皆意在益阴养血、润养肝脾,也寓“治风先治血”、养血润燥以止其痒之意。药证合拍,肝脾调和,则风去痒止、顽疾得已。
5 胁背烦热
郑某,女,35岁。2018年10月10日初诊。
主诉:胸闷心烦、胸胁背部发热2个月。患者4个月前因车祸致肋骨骨折、脾脏破裂,行手术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2个月前出现胸胁、后背灼热,时感胸闷、心烦。刻下:神情焦虑,时感胸胁背部灼热不适,如有热气蒸腾,自汗,嗳气,胃纳差,夜寐欠安,二便尚调,舌红、苔薄,脉弦细。中医诊断:胁背烦热,证属胆经郁热、热扰心神。治以疏和肝胆、清热安神。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处方:
柴胡10 g,黄芩10 g,党参15 g,半夏10 g,桂枝10 g,白芍20 g,炙甘草6 g,红枣10 g,薤白10 g,生龙骨30 g(先煎)、生牡蛎30 g(先煎)。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2018年10月17日二诊:患者服药后症减,胸胁仍感灼热,午时尤为明显,后背已无热感,舌红、苔薄,脉弦细。予初诊方去红枣,加生山栀10 g、淡豆豉10 g,7剂。
2018年10月24日三诊:患者胁背发热诸症基本消失,效不更方。
续以二诊方调治1个月,上述诸症未见再发。
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用于治疗太阳伤寒误用攻下,造成邪热内陷,正气损伤,少阳相火扰神,三焦气机壅滞,阳气内郁不宣,症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等。少阳经有胆与三焦二经,胆之经脉循行两胁,“三焦者……脏腑之外,躯壳之内”。本案患者因车祸致肋骨骨折、脾脏破裂,胸腹腔受创,耗气伤血,且因疼痛较剧,思虑过度,致胆之经气不畅、少阳枢机不利、三焦气机壅滞、相火郁热上扰心胸,故见胸胁后背灼热、焦虑心烦、夜寐欠安等症;胆气犯胃则嗳气纳差,胆热蒸迫则身热自汗。王师审因求本,投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之。方中柴胡气质轻清,苦味最薄,疏少阳郁滞;黄芩苦寒,气味较重,清胸胁蕴热,且能防柴胡升阳太过劫伤阴液;半夏和胃降逆;桂枝、白芍敛阴和阳;党参、炙甘草、红枣扶正益气;薤白宽胸散结;生龙骨、生牡蛎镇怯除烦,张锡纯谓龙骨“具有翕收之力,故能收敛元气、镇安精神”,“牡蛎……性善收敛,有保合之力,则胆得其助而惊恐自除;其质类金石有镇安之力,则肝得其平而恚怒自息”[2]433。诸药合用,共奏宣展枢机、疏利三焦、清热宁神之功效。二诊患者胸胁灼热,午后尤甚,郁热上扰胸膈,故王师去甘温之红枣,伍用栀子豉汤以增清宣郁热、除烦安神之力。
6 结语
《伤寒论》柴胡类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少阳病,此类方剂多以柴胡、黄芩为主药,视证之虚实寒热,加减为之,可以出表入里、透邪清热、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使少阳之邪内外分消,肝胆调和,三焦通畅,枢机升降出入有序。王师认为临床运用柴胡类方剂,一要审证求因,切中“邪郁少阳、肝胆蕴滞、太少兼病、寒热错杂、胆热扰神”等关键病机;二要随证加减,圆机用方,热重者加生山栀、蒲公英、黄连,湿甚者加土茯苓、生薏苡仁、滑石,阳虚者加黄芪、桂枝、淫羊藿,阴亏者加生地黄、牡丹皮、芦根,挟瘀者加土鳖虫、茜草、赤芍,腑实者加大黄、枳实。如此方能扩大治疗范围,取效各类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