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记正义》引《汉武故事》勘正二则

2022-06-10孙利政

华夏文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平原君文成宛若

□孙利政

一、宛若

《史记·孝武本纪》“是时上求神君,舍之上林中蹄氏观。神君者,长陵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见神于先后宛若。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平原君往祠,其后子孙以尊显。及武帝即位,则厚礼置祠之内中,闻其言,不见其人云。”《正义》引《汉武故事》:

起柏梁台,以处神君,长陵女子也。先是嫁为人妻,生一男,数岁死,女子悼痛之,岁中亦死,而灵,宛若祠之,遂闻言宛若为生,民人多往请福,说家人小事有验。平原君亦事之,至后子孙尊贵。及上即位,太后延于宫中祭之,闻其言,不见其人。至是神君求出局,营柏梁台舍之。初,霍去病微时,自祷神君,及见其形,自修饰,欲与去病交接,去病不肯,谓神君曰:“吾以神君精洁,故斋戒祈福,今欲淫,此非也。”自绝不复往。神君惭之,乃去也。

《太平广记》卷二九一《宛若》(出自《汉武故事》)载此事较为完整,文云:

汉武帝起柏梁台以处神君。神君者,长陵女。嫁为人妻,生一男数岁死。女悼痛之,岁中亦死。死而有灵。其姒宛若祠之,遂闻言。宛若为主,民人多往请福。说人家小事,颇有验。平原君亦事之,其后子孙尊显,以为神君力,益尊贵。武帝即位,太后迎于宫中祭之,闻其言,不见其人。至是神君求出,乃营柏梁台舍之。

初,霍去病微时,数自祷神。神君乃见其形,自修饰,欲与去病交接。去病不肯,责神君曰:“吾以神君清洁,故斋戒祈福。今欲为淫,此非神明也。”自绝不复往。神君亦惭。及去病疾笃,上令祷神君。神君曰:“霍将军精气少,命不长。吾尝欲以太一精补之,可得延年。霍将军不晓此意,乃见断绝,今不可救也。”去病竟卒。

卫太子未败一年,神君乃去。东方朔娶宛若为小妻,生子三人,与朔俱死。

据此可校正《正义》引文讹误四处:

(1)“遂闻言宛若为生”之“生”当作“主”。“主”是灵位的意思。“遂闻言”为一句,与下文“闻其言”相应。这几句话是说宛若祭祀神君,于是听到了神君的话。宛若为神君立了灵位,百姓多去拜祭求福。

(3)“至是神君求出局,营柏梁台舍之”之“局”当作“乃”。“出局”不辞,南宋黄善夫《史记》三家注合刻本、元彭寅翁《史记》三家注合刻本、百衲本作“乃”,属下读,王幼学《通鉴纲目集览》卷四引《正义》同。

(4)“及见其形”之“及”当作“乃”。“乃见其形”的主语为神君,此处“见”音义同“现”。

二、文成将军

《孝武本纪》“于是诛文成将军而隐之”《正义》引《汉武故事》:

文成诛月余,有使者藉货关东还,逢之于漕亭,还见言之,上乃疑,发其棺,无所见,唯有竹筒一枚,捕验间无踪迹也。

《太平广记》卷九《李少君》(疑出自《神仙传》)载文成将军事迹云:

时有文成将军,亦得少君术,事武帝。帝后遣使诛之。文成谓使者曰:“为吾谢帝,不能忍少日而败大事乎!帝好自爱,后三十年,求我于成山,方共事不相怨也。”使者还,具言之。帝令发其棺视之,无所见,唯有竹筒一枚。帝疑其弟子窃其尸而藏之,乃收捕,捡问其迹。

据可校正《正义》引文讹误两处:

(1)“还见言之”之“见”当作“具”。“见”虽可理解为“使者回去后觐见皇上并说了这件事”,但颇嫌迂曲,不如“具言之”文从字顺。“具言”同义连文。

(2)“捕验间”之“间”当作“问”。“验问”同义连文,谓“查问”。“验”本字作“譣”,《说文》:“譣,问也。”《史记》、《汉书》中多以“验问”连文,如《史记·孝武本纪》:“天子使使验问巫锦得鼎无奸诈。”《史记·孟尝君列传》:“愍王乃惊,而踪迹验问。”《汉书·景十三王传》:“天子遣大行骞验问。”《汉书·王尊传》:“尊闻之,遣吏收捕验问,辞服。”《太平广记》作“捡”,亦“验”字形误。“捕”上疑本有“收”字,盖因“枚”、“收”二字相近而为后人所误删。

猜你喜欢

平原君文成宛若
背诗学写话
毛遂自荐
三千世界
败于名声
“心”田
三千世界
三千世界
快乐新年
毛遂自荐
快乐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