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文体·语境:《愚公移山》教学的三个维度

2022-06-10方丽萍

语文教学之友 2022年5期
关键词:愚公移山寓言寓意

摘要:《语文》八年级上册的《愚公移山》一文教学重点之一是掌握文章的寓意。若想让学生切实理解本文寓意,避免将讨论引入歧途,教师需要给学生介绍《列子》的成书过程、说明其杂录性质,寓言文体的创作目的、作品产生的政治思想环境等。如此,《愚公移山》一文中克服困难、积极有为、自信向上的精神力量才能真正转化为育人价值。

关键词:《愚公移山》;杂录;语境;寓言;寓意

作为中学语文的经典课文,《愚公移山》一直备受中学语文教师的“宠爱”。1981年杭州“西湖笔会”钱梦龙老师的《愚公移山》示范课成为典范之作,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语文教师。之后不断有教师以这篇课文为公开课或示范课,研究这篇课文的教学方法,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及研究论文,关于《愚公移山》一文已有了大量成功的教学案例。

2017年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选录了这篇文章,教学重点之一是对此文寓意的归纳、理解。预习任务之一是:“面对家门口的大山,一位年近九旬的老翁居然决心与全家人‘毕力平险,对此,你怎么看?”文后的“思考探究”是“想一想它的寓意是什么。”

学习过程中常有学生提出下列问题:愚公何必移山?搬家不更方便吗?愚公的子孙会不会怨恨祖先给他们安排的移山的命运?假如没有“帝感其诚”,出手相助,故事将怎样结束?愚公把堵了自家路的山移走,会不会给别家造成麻烦?要引导学生切实把握文章寓意,解决困惑,教师还需要继续“备课”。

一、《列子》的杂录性质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作者为战国前期郑繻公时人,大约生活于老子、庄子之间。列子多次出现在《庄子》里,如:“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等。《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西汉刘向和东晋张湛作过整理校注。唐天宝初诏号《冲虚真经》,北宋景德年间诏加“至德”二字,为《冲虚至德真经》。柳宗元最早开始怀疑《列子》的真伪,之后林希逸、朱熹、黄震等均认为《列子》中有增窜和谬误。明清之后,学者们对《列子》一书的判定有全伪、真伪参半、基本真实等几派。马叙伦《列子伪书考》认为: “盖列子晚出而早亡,魏晋以来好事之徒聚敛《管子》《晏子》《论语》《山海经》《墨子》《庄子》《尸佼》《韩非》《吕氏春秋》《韩诗外传》《淮南》《说苑》《新序》《新论》之言,附益晚说,假为向序以见重。”郭豫衡先生说:“《列子》原是先秦古书,《汉书·艺文志》曾经著录,但此书汉代以后已经失传;现在的传本大概是魏晋时人采摘诸书抄撮而成。”《列子》中有大量的故事、人物可在战国到汉代的一些著作中看到。例如,呆若木鸡、痀偻者承蜩出《庄子·达生篇》,夸父逐日事见《山海经》,余音绕梁、响遏行云出张华《博物志》,九方皋相马出《淮南子》等。杨伯峻认为《列子》内容驳杂,还有自相矛盾之处。如“《力命》篇一推分命,《扬子》之篇唯贵放逸。二意乖背,不似一家之言书”,结合其他证据,推断乃先秦典籍,由列子、列子弟子及后学撰写而成,传抄过程中羼入了一些他人的文字。杨伯峻先生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正因为此,属于道家的《列子》中会有其他学派的思想,“好处尽好,杂处尽杂”。

研究者对《愚公移山》一文的解读十分多样。教学参考书给出了四条材料:(1)东晋张湛 “认为大和小,多和少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2)蔡元培从“个人与群体、权利与义务”的角度解读;(3)傅斯年从“人类文化福利累积”的角度解读;(4)毛泽东从“现实政治”的角度,把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比作两座大山,把共产党比作愚公,把人民比作天帝,“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四种解释,各有侧重,但除毛泽东的解读一目了然外,其他三条对八年级学生而言都有一定的难度,很难用于课堂教学。

实际上,魏晋后人将愚公视为笃志、坚韧,不畏困难的象征。如唐罗隐的“题柱心犹壮,移山志不忘”(《投浙东王大夫》)、陆游的“蹈海言犹在,移山志未衰”(《杂感》)。宋代的杨亿在《处州龙泉县金沙塔院记》将僧人智通比喻为愚公和精卫,说他不屈不挠,辛苦建院、建塔之功业与愚公和精卫一致。谢枋得阐释了愚公精神后,进一步解释“帝感其诚”曰:“人可回天地之心,天地不能夺人之心。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逆顺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志之所在气亦随之,气之所在,天地鬼神亦随之。”(《与李养吾书》)明代舒德舆 “尝读《列子》愚公移山故事,笑曰:‘此人厉志坚永,不规近效、计成败,大类我”,自号移山居士。此外,丘鸿渐的《愚公移山赋》则赞扬了愚公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精神气质。总之,在古代,文人们所理解的愚公的精神基本就是不惧困难、坚韧不拔、脚踏实地、不求速功等。

当然,古代也有少数文人学者批评愚公,或认为移山无意义,或强调移山任务艰巨、无法完成,以此宣示道家的无为无欲,顺其自然的主张。如唐代韦应物说世界上最难、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有四件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绳索捕风”“抽刀断水”:“掬土移山望山尽,投石填海望海满。持索捕风幾时得,将刀斫水几时断”(《难语》)。明人冯时可从个体生命的角度讲类似愚公执着于如此巨大且困难之事,实在是在虚耗生命,“昔人云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以有涯之身,驰无涯之念,其何异于夸父逐日、愚公移山也?”(《雨航杂录》卷上)

因为杂录,《列子》所表现出的思想也较为芜杂。张湛说它:“所明往往与佛经相参。”古代文人学士,钦佩愚公者以“移山”为号,反对愚公者则极尽夸张地描述移山之难。他们在对愚公精神所包含的坚持、努力、知难而上、不惜代价克服困难等要素上,是完全一致的。他们在愚公身上,共同看到的是类似于儒家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反对者只是主张权衡利弊得失、量力而行、乘势而动,不作无谓的牺牲和冒险等。

二、《愚公移山》的育人价值

语文是与教书育人无缝衔接的一门课程。《愚公移山》一文入选语文教材,包含有品德淘养、价值观塑造等育人目的。所以它反复强调寓意,并且希望教师能引导学生通过深入阅读,调动自身的阅读、阅历、想象等经验体会愚公移山故事的寓意:愚公所移的“山”是一种象征。往小里说,可以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个具体的、有难度的任务,是必须解决而始终拖延着不愿、不敢面对的问题;往大里说,可以如毛泽东所言是影响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两座大山,可以是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世界问题等。当我们面对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是拥有长远的眼光,花大力气、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还是向困难妥协,让自己适应问题,或者期待绕过困难,幻想着别人去解决困难。愚公以其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4E4B3ECD-6F25-477A-A6DC-96FD1AEFF653

教学参考书上说:“这个故事浅显易懂”“应该以诵读和探讨为主”。分配给本文的是两课时,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问题,从文本引出答案,最终实现文章的育人价值。尽管教学参考书上没有给出《愚公移山》的寓意,但从文本产生、文章传播的历史出发,带领学生熟悉文本后,学生们会很容易地理解、总结出文章的寓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如下几个问题:(1)当愚公面对困难,准备着手解决困难时,他做了什么?其结果如何?(2)愚公所移的“山”象征了什么?当你面对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山”时,一般会怎么处理?(3)你是否有克服过“山”的经历?这个过程和愚公移山有哪些相似性?

一步步追问,一点点启发,调动学生自己的经验(教师最好能以自己的较为典型的经历做个示范),学生们不但能很好地理解愚公移山故事的主旨,最重要的是还能从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和指引。对学生个体而言,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民族国家而言,更是精神的传承与力量的凝聚。

三、文体及时代的综合考量

《愚公移山》从写法上近似于现代小说,情节、细节、人物形象,无所不包。细节的丰富性和人物形象的生动性会催生出学生们丰富想象,很有可能使得课堂失控,导致歧路亡羊或思想的“跑野马”。因此,教学参考书中特别提出:“提醒学生一要考虑文本的寓言性质;二要考虑文本的时代背景,避免将讨论引入歧途。”

先看文体。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寓言四则》,定义曰:“寓言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寓言故事的目的在“意味深长的道理”(即寓意)。尽管《愚公移山》类似小说,情节完整,形象生动,但其最终目的还是讲述一个道理,一切叙述都是为道理服务,所以不讲求生活的真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寓言“不许抬杠”。学习寓言要有得鱼忘筌、得意忘言、得意忘象的解读策略,不坐实细节,不纠缠于局部,领会文字所指即可。如写“山”的“方七百里、高万仞”,是为了突出困难的巨大;写愚公的年老,写来帮助“移山”的邻居小孩之小,写“子孙荷担者三夫”,是为了强调任务的艰巨、参与任务者力量的微小。而操蛇之神、帝、夸娥氏二子等这些神话人物登场是为了说明愚公精神感天动地的力量。至于“渤海之北”“隐土之尾”“寒暑易节,始一返焉”也是为了形容任务的艰巨。最后两山安置之所——朔东、雍南,也不必到地图上定位看看描寫是否属实。总之,《愚公移山》是一个假托的故事,是为了寄寓深刻的道理,“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愚公的坚韧执着、大智大勇”。不能要求遵守生活真实,更不必拿现实来一一验证,要超出故事本身去领会讲述者的良苦用心。教学参考书所强调的“提醒学生一要考虑本文的寓言性质”用意即在此。惟其如此,《愚公移山》才能与《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周亚夫军细柳》以及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杜甫的《春望》、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以及杜牧的《赤壁》、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一起,“通过议论、叙事抒写品格﹑志趣、情怀、抱负,重点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格局更为宏大开阔,风格上也体现出一种阳刚之美”。

教师还可以通过简单介绍与《列子》同时期的其他思想家的著作的大致情况,帮助学生理解诸子之所以广泛采取寓言这一文体写作是因为寓言通俗、有趣,便于读者(听者)的接受,能够更好地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们创作寓言,不是为了形象、故事情节,而是为了寓言中所包含的意义。因此,在意义和真实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毫无疑问会牺牲后者。所以,学生会有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疑惑,主要是因为我们在以现代人的现代观念在体味古文,偏离了文章的主旨。陈寅恪所谓“了解之同情”,没有“了解”,何来“同情”?进入文本、了解语境,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既体贴了古人,也实现了现代价值,这样的语文,多美多好!

参考文献:

[1]罗根泽.古史辨(第4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郭豫衡.中国散文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3.

作者简介:方丽萍(1966— ),女,玉林师范学院文传学院教授,博士,主研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思想文化。4E4B3ECD-6F25-477A-A6DC-96FD1AEFF653

猜你喜欢

愚公移山寓言寓意
时装寓言
模仿老鹰的乌鸦
影像艺术家杨福东与劳斯莱斯汽车合作艺术短片《愚公移山》上海全球首映
《愚公移山》——杨福东影像新展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愚公移山》一课的教学设计
A FABLE寓言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