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几对重要关系
2022-06-09洪泽宇
●洪泽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论断立足世界现代化历史发展与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大势,贯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普遍联系的辩证思维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揭示了世界各国文明共存、休戚与共和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规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篇章。准确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几对重要关系,有助于加深对这一新概念的科学认识和深刻理解,对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特殊性与普遍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既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立足国内国际现实需求,在发展中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自身的特殊性,还体现了人类总体文明的普遍性。就普遍性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首要前提,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在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回答了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就特殊性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诞生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发展中华文明和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新创造,它确立了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不同于资本主义文明形态,亦有别于苏联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并不是为了区别于其他国家而创新,而是要真正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两个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与西方传统资本主义文明相比较,更能彰显中国文明形态的创新价值与世界意义。
在把握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中,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拥有深厚的中华文明根基,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特别是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重新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还吸收了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在人类文明中彰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深刻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探索出了人类文明发展新模式,开启了人类文明发展新道路,贡献了破解世界难题的新智慧,也为发展中国家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方案,并将有力推进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为人类未来发展开辟了一条互尊互鉴、包容共生、普惠共赢的新道路。
守正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不能搞丢了,老祖宗留下的地盘不能搞小了,我们确定的正确发展道路不能走歪了。”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要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又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在伟大建党精神引领的自我革命伟大斗争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文明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价值,为人类文明向何处去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在把握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中,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既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要坚持人类文明的正确方向,既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更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作为引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不仅要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唯物史观根基,还要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属性,在社会变革中体现原创性贡献,在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断灌注创新活力。
人民性与实践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实践的相互转化中形成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是秉持“人民至上”理念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进行的深度阐发。坚持马克思的“人民性”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积极倡导中国在世界舞台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同时蕴含普遍价值的人类命运观、人类共同价值观、人类总体文明观。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动体现,它既符合世界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包含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既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种种弊病,又摆脱了资本主义的异化与弊端,不仅打破西方“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与普世价值”的话语垄断,还破解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难题,为开创世界文明新方向提供中国实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寻人类共同价值观、人类命运观、总体文明观,是延续中华文明优秀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先进成果且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明形态,丰富了人类对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文明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在把握人民性与实践性的关系中,一方面,立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将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福祉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目标指向。另一方面,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晶,人类文明新形态确立了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将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共同富裕的追求,不断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整体性与协调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全局中形成的,也是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完善的。从根本上说,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单维度的,而是涉及人、社会和自然多个方面的生动体现。从人的发展维度看,它着眼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不仅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更要实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愿景。从社会维度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涉及到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虽然现代文明在历史上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早开启的,但建立现代文明却不一定都要按照资本主义方式来完成,并且现代文明也并非只会停留在资本主义阶段。从自然维度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涉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总体文明观,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指出了人在自然界的解放不是征服自然、奴役自然,而是要改变人一直以来把自然界当作索取对象的思维,要把自然当作自己有机的组成部分,在自然界中寻求人性的解放。这样一来,自然也随即获得解放,自然的潜能也能得到充分显现,最终实现人在自然界中的解放、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解放和人与自我的解放。换言之,人能够完全遵循自然规律生存发展,自然界也完全符合人的意志,其存在意义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得以显现,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文明新形态整体性与协调性的统一,不仅体现在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世界文化格局和生态文明秩序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是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文明形态,也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文明形态,还是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的文明形态,更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文明形态。
时代性与开放性
中国共产党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探寻者、创造者,其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越来越显示出人类关怀和世界意义。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的背景下,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显著上升,西方在“欧洲中心主义”基础上推行的“普世价值”是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的意识形态产物,本质上是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资本逻辑。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从中国与世界共同利益、全人类共同福祉出发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不仅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之问,还揭示了人类必然走向相互依存、文明互鉴的不可逆转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人类文明新形态既不是定于一尊的文明标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明模式,而是在“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下对和平发展的构建和对西方意识形态“普世价值”标准的超越。
在把握时代性与开放性的关系中,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和平方式发展起来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支撑下生长起来的,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道路截然不同。另一方面,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中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两个大局”,中国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人类文明”带来更多机遇、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