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以广州增城为例

2022-06-09杜海燕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农民工家乡农民

杜海燕

(华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2012年在北京顺利召开党的十八大会议,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推进和落实,其中创新驱动战略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色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放宽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就业渠道,反映出党和国家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高度重视。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于3月8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又一次强调“现在市场要素双向流动,城乡之间的流动更加活跃了……乡村、现代乡村农业发展的空间仍然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受多重因素驱动:使农民们在被城市就业吸引时,又可以将自身的职业理想投身在自己家乡乡村创业中。一方面,2020年全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农民工受到前所未有的就业危机、新时代社会的科技智能化升级给农民工在城市中就业带来更严峻的考验、差异化的受教育背景、新就业环境的磨合等带来影响,导致农民工在城市找到匹配相等的工作依旧会受到双重的考验,让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的不顺心;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在国家推动下,国内每个乡村已焕发出蓬勃新型农民工就业形式,在乡村发展日益美好前景和农民工稳定就业政策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农民工们有了在家乡门口创业的宏伟蓝图,对一个国家社会农村振兴发展而言,振兴乡村从农业创业抓起无疑是促进乡村内部经济发展核心推力。对从小在乡村长大的农户们而言,对家乡有着浓厚的思乡情和发展家乡本地优质农产品想法是新一代农民工的职业理想,与此同时让农户们的工作、理想得到双稳性的助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民工创业作为乡村建设的核心主力军,在乡村建设中责无旁贷。从2018年起,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对农户们在家乡创业的辅助政策逐步提高,在家乡创业的人数也在逐渐攀升。逐步完善返乡农民工创业管理制度体系、改善金融机构对农民工创业服务、创造良好农产业创业经营氛围、健全对农民工创业培训体系、增强自我未来发展能力等方面,研究提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有序推进广州增城农民创新创业的对策建议。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1.1 参加创业相关知识的培训对农户创业意愿的影响

农民创业培训是培育现代农业企业家一项重要步骤,同时也是促进农民工创业关键的第一步。乡村振兴战略下,大量农民选择在自家门口创业。创业农民守业、壮业问题伴随而至。从完善和促进工作需要、提高农民高质量创业等层面来分析,参加创业相关知识的培训会对农民创业产生直接影响,对农民创业有一定效用。根据国内农业产业发展的计划,在农民创业培训工作中侧重社会、经济等指标的计量衡量。使得农民工成为新型创业者,对其了解培训课程实用性、功能性而产生变化。由于农户创业内在自信心描述与度量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目前农民创业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从外部的创业收益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得出,创业者对在家乡创业的发展潜力的认可都可以直接影响其对当地创业的信任度。深层次和高技能农民创业培训更加有助于创业农民增加创业自信心并且增强创业经济效益。对创业技能学习越快速,其创业信心越强。基于以上分析得出,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参加创业相关知识的培训,越能增加农民创业收入的经济效益。

1.2 政策因素对农民创业意愿的影响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政府出台的相关创业政策及法律明文规定对农民在家乡所在地创业意愿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科学、高效的创业指引体系、专业化流程、贴近民心的税收政策、全面的科学信息服务、效益丰收与风险系数下的创业项目政策的推出,大力提高众多广州增城农民工的创业意愿。正向市场经济效益指标是农民创业中所得到的国家政府金融资金支持力度表现。农民在创业中得到金融机构低利息的贷款会大大激发农民的创业意愿。根据国内权威部门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当地的创业文化氛围浓厚,农民的创业意愿在氛围的鼓励下人数也随之增加。此外,农民对于创业持有的态度,在国家乡村振兴背景下高度重视,所在地政府部门充分尊重创业农民工,及时给予创业关爱,大力激发和引导农民们的创业意愿。基于此,本文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创业因素分析,做出第二点假设。

H2:出台政策越贴近民心,越能促进农民创业热情。

1.3 环境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所在地政府农业部门打造农民返乡创业良好经营环境。政府出面指引正规金融机构为在家乡创业的农民工营造合法正规的融资环境,围绕着农民们创业进行政策资金补助、项目创立、项目推广、项目扎根一系列良好引导氛围,尤其金融机构对农民创业要在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联合建立智能完善的体系平台,建立省、市、县、乡、村各层级里可以对农民创业进行智能化科学化的指导服务机构,落实为农民创业提供实用功能性的贴心服务。政府带头宣传先进典型;农民创业的家庭要支持农民自身在家乡门口创业行动,持有平和的心态支持家人创业。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3:创业环境氛围越浓厚,越激发农民在家乡创业的概率。

H4:创业环境氛围越浓厚,越有助于创业者家庭整体收益。

2 数据样本与构建模型

2.1 数据来源与样本获取

结合本文研究目的,从广东广州增城农民创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据官方统计的数字:广州增城至少20万农民在从事创新创业的工作,从中抽样60名增城当地创业者作为样本数据,建立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民创业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由表1可知,性别方面,男性创业者为33人,女性创业者为27人,占比相近,均接近50%比例;年龄方面,30~40岁创业者居多数,占比约58%。

表1 乡村旅游创业者基本情况

2.2 模型构建

从表2得知,结果验证参加创业相关知识的培训对农户创业意愿的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89,通过了数值为 0.012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从结果表明可看出创业中农民工创业水平和技能越高,越能增加农民创业收入的提高。假设1得到检验结果支持。其次,政策因素对农民创业意愿的影响显著值达到0.574,0.265,0.241,这表明出台政策越贴近民心,越能促进农民创业热情。因此在农民创业中的政策,要可以显现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创业热潮基本概况。假设2得到检验结果支持。最后,环境因素对创业意愿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912,说明环境对创业农民的自信能力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因此假设得到结果显著显示,乡村振兴背景下包容性越好,农民在家乡所在地创业机会的可能性越大。创收社会经济效益也越来越旺盛。

表2 模型系数

3 结论与启示

3.1 结论

通过本文对官方数据抽查60名创业者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参加创业相关知识的培训,能促进农民创业收入的提高。创业经营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即模仿式的创业机会,这表明技能和“三农”相关文化知识系统的培训对农民创业者获取创收有着积极正向促进作用。第二,出台政策越贴近民心,越能促进农民创业热情。准确出台农民创业扶持有关信息,逐渐增强农民创业政策发布的有效程度;形成激励创业体制,实行“一生一策”扶持政策;利用媒体进行宣传,让广大农户们熟悉创业政策内容,农户们创业选择变得丰富多元化。第三,创业环境氛围越浓厚,越能提高农民在家乡创业的概率。表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创业的前景是广阔的,从宏观层面看,农民工掌握了更专业的创业知识、特色农业创业技巧,针对消费者特性实现农产品精准营销,保障农民工在家乡创业相关权益,提升农民工就业稳定性。

3.2 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创业越想在未来蓬勃发展越需从实际角度出发。

(1)振兴乡村产业,推动城乡融合。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城乡融合,发展科技智能化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围绕乡村核心产业发展,增加乡村经济增长,把农业产业落到农民创业实处,坚持培育多维度发展形式,让农民富裕富强的新型农业体系经营真正落到实地。积极促进乡村产业高度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科技业、旅游业相互结合,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让农民工在家乡创业不再是梦、而是真真切切的实干。

(2)完善管理服务,支持创新创业。朴实农民工是乡村振兴关键扶持群体,增强农民生活创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创业“三农”相关专业培训、金融贷款低利息、手把手的技术培育、优化服务等手段,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创业发展变成可持续发展,将农民工在家乡创业曙光照亮,大力激发农村创新创业群体的热情。

(3)加强对农资产品的质量管理。当地农业产业管理部门应当采取高效科学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与执法部门积极有效的配合,规范农资市场质量管理,让国内老百姓从农民工创业购买的农产品有质量保证、买的放心、吃的舒心,同时也让农民在创业过程中受到保护。

(4)发展新型农民工创业,让乡情扎根家乡土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农民工创业不再是梦、而是扎根家乡土地。国家政策支持力度让新型农民工创业得到稳定保障,受耕的土地实现半机械化,家庭农户承包责任制文化深深影响着新型农民工创业,使内部分工井然有序,效率倍增。社会发展需要农业作为基础,唯有农业的根在,国家经济的增加才能稳步上升。

猜你喜欢

农民工家乡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耕牛和农民
陕西农民工都在哪?在干啥?——基于农民工“输出地”的调查
农民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夏天的家乡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