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的探索
2022-06-09包丽群
【摘要】本文基于职业学校全面开展课程思政的背景,论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提出中职语文教师应立足教材分析,对教育教学内容和步骤做整体设计,并在阅读与欣赏中开展思政教育、在表达与交流中夯实思政教育、在综合实践中巩固思政教育,旨在探索中职语文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途径,发挥中职语文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关键词】课程思政 中职语文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8-0035-03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共同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培优计划的第一要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不断创新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在新时代背景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中职课程教学融合起来,是中职学校亟须攻克的难题。
语文课程具有以文载道、文道并重的特征,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人文精神、职业精神、道德情操等,是培养学生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与人文素养的关键学科。过去,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存在这样的问题:重视专业技术的教学和训练,忽略学生道德品质、人文情怀、文化素养的发展,尤其是对语文学科而言,有不少学生甚至认为语文无用,导致我校语文教学滞后于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课程育人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鉴于此,笔者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了课程思政的研究,发挥了语文学科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应有作用。
一、立足教材,整体设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也就是说,虽然教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但是教材所提供的终究只是一堆案例,应该如何系统运用教材,发挥教材的育人作用,这仍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所提,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三大模块,其中基础模块为必修内容,职业模块为限定选修内容,拓展模塊为任意选修内容。近年来,笔者立足我校所使用的语文学科教材,在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基础模块为主要对象进行课程思政渗透研究,先将基础模块内容作为一个整体,然后划分为一级内容、二级内容,并进行整合设计(如表1所示)。
首先,笔者把“阅读与欣赏”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以“耕读文本,传承文化”为教学导向,将中职语文的两册教材、共12个单元所收录的文章进行整合,对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做了统筹设计。“阅读与欣赏”是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重要载体。教学中,笔者主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阅读与欣赏,让学生深入感悟文本所蕴含的进步思想、感受祖国语言的优美、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断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心与使命感。
其次,笔者把“表达与交流”当作学生发展的乐园,以“游戏其中,其乐无穷”为教学导向,采取游戏化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以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如,笔者借助诗歌朗诵、征文比赛、主题写作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增进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以听、说、读、写为桥梁引导学生深入感受祖国文化,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最后,笔者将“语文综合实践”作为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基地,以“发展个体,优化集体”为教学导向,通过各种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生活,在探索实践中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并感受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如,笔者通过组织学生走访能工巧匠、观看抗疫抗洪纪录片、实地调查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政策、国家成就和存在的社会问题,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素养、精神品质,让学生形成建设祖国、为国效力的强烈愿望。
二、分层推进,落实教学
(一)在阅读与欣赏中开展思政教育
1.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学内容
阅读与欣赏是中职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阵地,在阅读与欣赏教学活动中开展思政教育,往往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笔者首先让学生了解词作的写作背景:1925年是北伐战争的第二年,当时全国各地工农活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当年1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指出,中国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取得胜利;同年10月,作者从湖南韶山前往广东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秋景,回忆往昔岁月,写下了这首词。在此基础上,笔者为学生播放《国家的使命》的视频片段,组织学生交流观后感。通过以上两个教学步骤,让学生认识时代使命关乎每一个人的命运,从而产生责任感。接着,笔者让学生重点赏析“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等句子,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在词中所刻画的拥有伟大志向的青年群体。在阅读与欣赏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学好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形成了关注国计民生、民族命运的责任心,以及成为一个有理想、勇担当的人才的使命感。
又如,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时,笔者首先抛出“廉颇、蔺相如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品质?”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朗读课文、进行小组讨论,对文本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全面分析;然后,让学生自编课本剧,在课堂上进行演绎。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深刻理解了廉颇、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放下私人恩怨的精神,使学生对家国情怀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为国家发展奉献力量的精神品质。
2.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任务设计
要发挥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突破“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巧妙地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学习任务,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以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为例(如表2所示),通过不同层次的任务设计,既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又关注学科素养的发展,关注学生价值取向与精神品质的养成,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锻炼学生的核心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学情境
中职学生往往厌烦理论灌输式教学,对纯粹的知识学习兴趣不大,而更喜欢体验式学习,更愿意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参与课堂学习。如,在教学李白的《蜀道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首先为学生播放歌手张杰用四川方言演唱的《蜀道难》,然后让学生观看纪录片《揽胜天下》中《秦岭: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探寻古栈道》的视频,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般直观感受秦岭的险峻;接着,为学生展示由秦入蜀的古栈道和剑门关的照片,让学生了解这里的山脉东西横亘达百余公里,七十二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直插云霄,真切感受“剑门天下雄”,了解入蜀道路的难行。通过真实的教学情境,学生不仅了解了蜀道的难行,体会了人生的艰难,理解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而且真切感受了祖国的大好山河,激发了学生勇于发挥想象、敢于创造的思维活力。
(二)在表达与交流中夯实思政教育
表达与交流包含口语交际和写作两方面内容,分布于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的各个单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学任务,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其中,在不断训练学生的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如,教学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口语交际课《交谈》时,笔者首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激发学生交谈的兴趣;接着点评分析各学习小组交谈过程中的优点、缺点,渗透精益求精的态度;然后师生共同分析文本中所舉的陈毅交谈的案例,激发学生运用祖国文字表达自我的兴趣;最后,鼓励学生把学到的交谈技巧运用到实际交谈中,规范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树立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提升个人魅力。又如,教学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五单元中的写作训练课《通知》时,笔者首先指导学生了解通知的分类,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通知的写法和用法,然后根据写作要求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了解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四要素”在通知写作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人生态度。
(三)在综合实践中巩固思政教育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及职业生活,通过活动形式整合知识与方法、锻炼能力与素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可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载体。语文教师应挖掘语文实践活动中的育人契机,把思政教育根植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实践活动促学习的作用,实现活动育人的功能。
如,教学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诵读经典古诗,弘扬传统文化》时,笔者组织了一场别样的“中华古诗诵读比赛”。由于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文化水平较低,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重理论说教、轻亲身践行。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诗性熏陶是至美至雅的教育。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文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涉猎古诗,领悟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时代意义,能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审美情趣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要勇于探索,将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起来,进行全方位渗透,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文锦,于黔勋.语文(基础模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倪文锦,于黔勋.语文教学参考书(基础模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罗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实践性的策略研究[D].厦门:福建师范大学,2008.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职语文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以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例”(GXZZJG2021B2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包丽群(1989— ),广西博白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教学。
(责编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