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本共生理念下的领袖学堂特色课程建构
2022-06-09谢汝苹
谢汝苹
摘 要:“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教育人、培育人的过程中,家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中的教育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教育、良好发展,家庭和学校应该树立起“务本共生”理念,以这一理念为依托,借助“领袖学堂”建构特色课程,筑牢学生立身之本。文章基于此点,对务本共生理念下的领袖学堂特色课程建构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务本共生;领袖学堂;特色课程
“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基于此,教育之本是在自我之中寻求更好的自己。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教育的根本,从身心、知识、管理等领域抓起,还要注意对学生自觉、自习、自我管理的培养,唯有此,本才能生发、生长、才能生道。
一、从学情出发: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领袖学堂的使用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度发展的结果,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所以学生在领袖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是千姿百态的,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姿态能够展现他们的学习基础,能够体现出他们的学习需要。因此,在领袖课堂特色课程的建构过程中,应该紧扣“多元智能”理论,要考虑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着的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不同内容,以此提升学习实效。
所谓“差异”就是指多样性,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在建构特色课程的时候,为了更为精准地实施课程教学,教师有必要实施一对一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联系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打电话、家校路路通、QQ、微信等等。而教师要做的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明确他们在领袖学堂上需要学习的内容与方向,然后与家长积极交流与合作,对家长实施一对一的教育指导,配合领袖学堂特色课堂的建构,实施对学生双项教育。“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指的是要遵循树木生长的规律,让树木充分实现自己的本性。而领袖学堂中特色课程的建构便是力求打破传统校内课堂教学的模式,以期尊重学生的天性,从他们的经验着手,给予他们一个自我成长与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领袖学堂中学习特色课程,主动学习并建构知识,完成多元化知识体系的建构。
二、家庭为抓手:学以致用,深度学习
在领袖学堂特色课堂的建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的是家庭教育的价值与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整合多种资源,动员多方力量,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在学生、家长、老师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让领袖学堂的使用更为科学与具体,进而达成特色课程建构的目的。
例如,学校可以借助家长会、主题沙龙、亲子互动等方式来实现对家长的专项培训。“务本共生”理念主要指的是家长与学校、与教师的相互协调与合作,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进而对学生实现有效教育。因此,学校可以借助多种活动,让家长明确对孩子培育的基本理念、基本方向与基本要求,深谙“领袖学堂”的使用方法、使用过程等,以此为依托,让领袖学堂的教育教学价值达到最大效力,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在教师、家长的引导下,对这些知识学以致用,逐渐内化成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最终达成深度学习的目的。
三、成长为基调:务本生道,和谐共生
社會学者认为:“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仅是一种自然状态,也是一种可塑形态。而“共生”理论能够反映一种基本的事实:要求社会的人合理地发挥本身具有的能动性,在行动以及意识上体现“共生”理念,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让这种关系朝着有序、有效、和谐的方向发展,以此方能展现出领袖学堂中课程的特色性。
例如,在学校教育中,有的学生上课总是摇头晃脑、漫不经心、一脸心不在焉的样子。如果提问的话,总是“一问三不知”。然而在领袖学堂的学习中,这一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高了起来,他们回答的主动性和专注力也很高,甚至在作业的完成度方面也创下了历史新高,这其实就是学生对电子产品的喜爱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他们而言,那些有声音、有动画、有色彩的画面更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对此,受到领袖学堂的影响,特色课程的建构便可以以“图片”、“视频”、“色彩”等元素为依托来实施教学,将信息技术的价值与作用展现得淋漓尽致,整体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实效,让他们在这种课堂中积极互动,展现独特的个性与自我,借助互联网平台互通有无,互惠互利,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建立起一种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生课关系,为实现高效教学助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家庭是人类社会共同生命体的基本单元,是每个人生命孕育、产生、成长及发展的本源。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就应该坚持“务本共生”的理念,以领袖学堂为依托,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与措施,建构特色课堂,实现家庭共生教育,展现教育的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形成有机统一的共生生命体,以特色的课程体系去实现对学生的高质量教育。
参考文献
[1]黄立青.务本厚基,养正成人——广州市番禺区汀根小学“务本教育”的特色创建[J].教育界,2018(03):125-126.
[2]謝佩青. 現代日本家庭教育之考察-家庭教育之定位與推進策[P]. 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2007.1125F5A3-D425-4D18-AD33-9A328240D1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