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注入积极心理基因
2022-06-09舒曼
舒曼
幸福的奥秘是什么?我们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让自己拥有一种洋溢幸福、乐观希望的心态?
试着想象这么一种情境,假如有人拿你的身高开玩笑,请问你的感受是什么?估计大多数人会产生羞愧或愤怒的负面情绪,却鲜有人这样说:“所有高个的人在我面前都抬不起头。”这是一个绝妙的回应,充分展现了一个人的积极心态与智慧。
首先,积极是心理视框
我们走在路上,会看到很多不同的人和事,但只有有限的事物才能进入我们的视野。换句话说,只有被我们注意到的,才会被我们所看见,这就是心理学的视框。
不幸的是,我们都是注意问题发现缺陷的高手。我们总是挑剔自己及他人的毛病、缺点和不足,而对于优点往往视而不见。一些优点,没有被及时关注就会慢慢消退。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问题行为会越来越多,用行为主义观点来解释,好的行为没有得到强化,是难以形成习惯的。
同一件事,心理视框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黑人司机搭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孩子问:“为什么司机伯伯的肤色和我们不同?”母亲答:“上帝为了让世界缤纷,创造了不同颜色的人。”黑人司机感动不已,他说:“小时曾问过母亲同样的问题,母亲说我们是黑人,注定低人一等;如果她换成您的答案,今天我定会有不同的成就。”所以,改变对事情的想法,也许也能帮助我们改变自己的心境。如同石头放在头上就是压力,放在脚下就是垫脚石。
其次,积极是正向关注
当我们将注意力放在哪,意识就会被增强。当我们看到危险时,内心就会充满恐慌,一旦转向机会,就会迎来生机和希望。因此,我们要关注做对的方面,而不是做错的部分。
比如一位同学抱怨说:“最近非常焦虑,真是糟糕透了!”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引导他看到之前情绪比较好的时候,或者让他认识到焦虑的意义。在辅导时可以这样说:“也就是说,你之前的情绪状态是不错的?我们现在因为焦虑所以遇事会更深思熟虑,这些都是焦虑的意义与价值。对你来说,焦虑带给你哪些益处呢?”这样的对话会引导当事人回顾美好的时光,来访者越是把注意力放在正向、已有的成功经验并迁移到类似情境中,则越能使改变朝好的方向发生。
有学生迟到,大多数人只是关注“迟”了,但我们更应关注“到”。这是一种将意识进行调焦的过程,意识就像手电筒里的光,我们把“光束”照到哪里,哪里就能在黑暗中被看见。被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他们的“光束”常指向问题,其余都在一片漆黑之中。
再次,积极是深度理解
正如一个刚刚和父母产生冲突的学生,感觉到被父母责骂是令人伤心的。运用辩证观点,我们就会懂得亲人为什么要批评我们。其实,批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爱。理解了批评背后的动机是爱,看到父母对子女的深情,我们就看到了“问题”的另外一面,也就更加积极乐观。
一位同学十分自责,因为考试舞弊,而受到学校记过处分,所以一直处于自责自罪之中,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我们可以这样安抚他说:“我不确定你舞弊的真正动机是什么,但我确定你一定希望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这种有力的肯定,可以给予当事人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经常使用 “虽然,但是”的基本思维,比如,“虽然你说一直处于恐慌之中,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你对健康十分关注”。这可以把负面情绪的关注转向积极的觉知。尽管这是一种负面情绪,却转向正向积极的方向,我们要看到负性情绪背后的动机与目的。
用“至少,起码”类似这样的语句,可以协助来访者看到消极事件中正向的价值。一位出租车司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生意极为惨淡,一个大家庭所有的开支就靠他跑出租,入不敷出。“现在收入没了,这日子真不知道怎么过下去?”我们可以这样回应他:“目前的确受了影响,但起码你们到目前为止,身体都是健康的。”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只是做法不同而已。我们可能会在慌乱和恐惧的驱使下做出一些盲目冲动的行为。我们可以这样给予支持:“之所以这么冲动,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这可以让当事人看清冲动背后的动机。
最后,积极是对现实的接纳
积极并不意味着只是赞美、欣赏和鼓励,同时还包含对困难和问题的接纳。存在主义的心理学认为,黑白是共存的。我们要避免粗暴积极、为了取悦而夸赞他人,这种取悦是一种对问题的回避。要学会对人生的经验保持敬重,对人生的真实带着体谅,对生命的困境保持理解和接纳。
其实生命的开始就不是完美的,甚至带着创伤和痛苦。假如我们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生命的形成过程,精子用头部穿透卵子的外层,最后会留下一个极大的创口。在精子进入以后这个创口就会自动愈合,一个伟大的生命就产生了,当然可能很多人对这个过程不是特别清楚。孩子从母体出生的过程,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出生的过程伴随着鲜血和疼痛,还有婴儿腹部的伤疤,就是一个例证。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为何有些人变得更快乐,而有些人却焦灼不已?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否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心理学家解释说:“当面对无法摆脱的困境而去做无谓的抗争,会引发更大的问题。”正所谓“焦虑不是问题,为焦虑而焦虑才是最大的问题”。
当然,面对困难不是不去挑战它,更不是逆来顺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我们懂得:接纳生命中无法改变的痛苦,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去完善自己。简而言之,接受无法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
我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社交恐惧症的来访者。社交恐惧症的人是因为在他内心有一个超然的、完美的自我。这个超然的、完美的自我,绝对不允许他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任何的一丁点的问题,因此他干脆就不去交往。所以,我每次面对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一方面会对他肃然起敬;另一方面,也会告诉他,放过自己吧,谁又能做到完美呢?其实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
有些心理困扰就像胎记,可能会一直存在。可怕的并非困扰本身,而是執着解决困扰的心态。比如对“抑郁”的人,反复治疗可能情况会更加糟糕。而放松心态,带着善良和自我觉察去积极生活,可能没过多久就好了。情同此理,许多失眠的人之所以会失眠,其中多半的原因是拒绝甚至害怕睡不着,因为对失眠的担心所以引发失眠。假如带着体验的角度来理解睡不着,自然就会睡得更好。
没有人一开始就非常积极,心理素质的提升与我们学会游泳的过程特别相似。我们也是从脚趾头轻轻地沾一点水开始,然后才将整个脚掌伸入水中,紧接着才是一条腿。此时,你带着对水的恐惧和好奇开始跃跃欲试了。终于有一天,你学会了游泳,并享受畅游的快乐。
(作者系心理学博士,教授,华东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督导师,江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