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儒家文化的大学生责任教育路径探析
2022-06-09高雷雷
高雷雷
关键词:儒家文化;责任教育;时代新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1 — 0167 — 06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候,特别强调要继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担当精神,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并把责任教育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予以高度的重视。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体系中,责任担当内蕴着个人发展的目标指向,体现了人格完善的内在追求,是传统社会道德评价的核心意涵,能够为今天开展大学生责任教育提供历史滋养。新时代,推动传统责任思想与时代相结合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推进大学生责任教育体系建构,引导大学生以实际行动做时代新人,是思政课教师使命所需。
责任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儒家对责任思想的理论完善和实践建构,呈现出完整而清晰的逻辑理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下责任观”。儒家责任思想揭示了个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逻辑发生关系,并十分注重从细小处培育个体责任,在递进中推动个人责任向社会责任的循序转变,体现出传统时代条件下人们对自身以及自身以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认知和不断超越视野的实践探索。继承儒家责任思想,对今天开展大学生责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重修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是调动责任主体内在自觉性的基础环节,儒家对此有理论和实践双重发展向度的贡献。一方面,源于“万物一体”的责任认同。儒家强调“修身”是建立在对自然、人和社会发展规律深层次的认知上,是对“天人合一”责任境界的崇高追求。“天地以生物为心”“天地养万物”,体现着“天”的善念、仁德、仁心。儒家继而把“天”这一超验的存在抽象为理论层面的重要概念和指导人们实践的效仿对象,提出“以天地为大”“与天地合德”等观点,说明人生在世应当积极有为,与“天”的善念、仁心相感通,做到“天人合一”,实现自己的目的和价值。儒家也深刻认识到人性的复杂,认为理想的责任境界需要通过人的现实努力来实现,因此,儒家重视以“修身”作为基础环节,循序渐进地承担对自然、他人、社会的责任,最终达到“上本天理,下理人情”的境界。儒家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规定了修身的主体具有广泛性,指出无论贵族还是庶民,都有修身的责任。同时,还阐明了“修身为本”在责任建构中的必然性,认为每个人应当把践履自我责任当作第一步,由此为基础进而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不断把人道与天道在实践中互相磨合,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另一方面,注重修身实践的责任自觉。孔子最早提倡通过“反省自身”,来培育恭敬和谐的处世态度、厚植兼善百姓的责任情感。曾子提出“三省吾身”,用以检验自己是否尽到个人的修身之责和对他人的社会之责。孟子提出“尽心知性”“反求诸己”强调人有认识自己、反思自己之责和善待他人之责。《中庸》认为,“诚之”和“慎独”是修身的重要手段。《大学》对修身实践提出系统的路径,“格物致知”强调在知识层面的个人求知;“诚意正心”强调在道德层面的品性修养。当个人达到了知识完整和道德完善就能实现身修,继而才能承担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更大责任。可以看出,儒家注重在持续修身中体悟责任的来源、增强责任的认知,并重视在日常的修身功夫中不断培养个体的责任自觉,积极外化成责任的实践。
人格完善与责任担当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和实践联系。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明确提出“责任”的概念,但基于对人性的反思和重塑,儒家提出了“君子人格”,从人格完善的视角高度概括了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责任境界,体现了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的整体性建构。一方面,追求人格完善蕴含着责任目标。《大学》“三纲”所指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揭示了儒家以重塑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为己任,试图通过完善人格,逐步改变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儒家提倡追求人格完善是建立在对人性论的深刻认知上,但绝不是鼓励个人独善其身式的发展,而是怀揣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在社会的意义上进行个人价值的考量。孔子提倡的“内圣外王”,并不是把求达自我完善当作止境,而是要将“内圣”外化,进一步实现“外王”,即要求向内不断修炼君子人格,以便更好地向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最终实现兼善天下的目标。另一方面,追求人格完善指明了责任路径。《大学》用“八条目”既阐明了责任实现的路径,也概括出“人”是各种责任结果的集合。通过“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个环节,完成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个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叠加的最终结果,说明了责任路径循序渐进的合理性和责任结果由小及大的全面性。追求人格完善的过程也是责任建构的过程,两者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儒家从本质上揭示了人格完善和责任建构是一种共生共建的关系。追求人格完善,实现个人责任的向内建构,是支撑责任体系向外建构,形成“天下责任观”的重要环节,通过责任建构能够在深层次上塑造人的精神品格和精神风貌、推动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实现兼济天下的目标。
儒家责任思想的落脚点在于“积极入世”,这种经世精神是对自我认知以及个体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深刻诠释,“积极入世”内在地规定了“独善其身”不是个体的价值归宿,个体的价值实现要以其在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来的积极意义作为衡量,故而一个人是否承担和践行社会责任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彰顯。一方面,注重道德评价,强调知行合一。“君子”和“小人”原来所指向用以区分贵族与庶民社会阶级角色划分的意义,在孔子的时代已经上升为衡量个人道德的一组重要概念,用以评定一个人道德品行发展的状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但儒家并不是将“君子”与“小人”作为完全对立的概念,而是觉察到了两种品性之间可以在实践中进行相互转化。儒家通过“礼”的实施来规范人的言行、教导人的行为,使“君子”这个预设的道德形象在实践中转化为真实的存在,完成观念中道德存在的外化,这是成为“君子”的必要路径。实际上,“礼”的本质就是责任在不同层面践行的具体要求。孔子主张“礼为大”“克己复礼”,就是希望通过“礼”的实施,让人们能够恰当地表达情感、合理地追求欲望、主动地承担责任,减少人际关系的纠纷,构建融洽的社会关系,做品德高尚的“君子”。因而,“君子”在道德评价中的评判就是责任在实践层面的根本体现。另一方面,注重奉献社会,强调胸怀天下。孔子说过自己的志向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2〕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3〕儒家在积极倡导修身的基础上,推己及人深化人的责任情感,把个人发展的追求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落脚于社会奉献,使人充满“爱众亲仁”和“修己安民”的社会责任感。在很多儒家经典著作中与“天下”相关的概念出现频繁,《论语》中出现23次,《礼记》用例有126项,《孟子》用例高达 170多项,《荀子》用例高达369项〔4〕。儒家对“天下责任观”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完整而严密,直至今天,“公义胜私欲”的主流责任思想依然塑造着中国人的道德品格、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支撑。
百年未有大变局是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主要形态呈现,在危机中寻求发展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社会的整体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担当精神的个人来重塑权益和发展的空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淀的责任思想,因时而进,有了新的时代内涵。责任教育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目标,而且体现出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的内在要求,构成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代替资产阶级的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这一论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人们认识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处理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蕴含了责任担当作为道德原则的人格特征、行动规范的实践要求和奉献社会的价值体现。首先,责任符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指向,以“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为理论基础,这决定了人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人和自然关系认识和改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要不断对人的社会关系进行改善和塑造,实现人的道德品格的完善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其次,责任符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指向,以一定的时代环境和历史条件为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科学判断国内外局势变化,准确把握人民的现实诉求,提出培养“时代新人”,“有担当”成为时代新人的内在呼唤,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最后,责任符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指向,以人民利益至上的社会担当为价值支撑,体现了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历史使命和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初心。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原则决定一切,在资本逻辑的运作下广大劳动者创造的发展成果被少数人占据,原来社会的美好道德原则也彻底变成维护资本利益的正当理由,这种社会环境中的人对家庭、社会、自然的关系缺乏责任意识和责任担当,结果带来的只能是社会状况的动荡、不安定和变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是社会力量的凝结,在经常性的历史更替和历史变更中的所有制关系,应当将利益的范围扩大为绝大多数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建共享社会。可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一开始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责任目标的具象体现。每个人应该把对自己、他人、社会负责作为内在的自我约束,强调个人道德的自律发展,实现人的责任自觉。同时把责任作为基本的行为规范,构建人人讲担当、人人讲奉献的和谐社会关系,才能完善资本主义附庸的道德缺陷,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责任担当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内在要求,并具备评判个人价值实现的根本意义,是中华民族独特于其他民族的重要特质。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和他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有着莫大的关联,强烈的责任奉献能够激发远大的理想信念,因而,一个人的理想信念是否远大和坚定可以通过对责任意识强弱、责任情感深浅、责任认同凝散、责任行动表现进行评价。尽管理想信念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变化中有着不同的具体形态和实践方式,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信念无论在哪个历史阶段都是一脉相承的,并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上完成了责任体系的合理构建,这是中华民族理想信念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克难制胜不竭的力量源泉。”〔6〕说明了理想信念在塑造人的精神品格和指导人的社会实践上的重要作用。回顾历史,古代中国人民以实现“世界大同”的社会责任为理想信念,创造出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超稳定的封建社会结构,孕育出夙夜在公、公而忘私的民族气节;近代革命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社会责任为理想信念,挽救了大厦将倾的中华民族、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浇铸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改革开放巨浪中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为理想信念,推动物质生活进步和精神文明提升,塑造了开拓进取、勇于担当的创新品格;新时代坚定“人民至上”的理想信念,为老百姓谋幸福是共产党人最大的责任,党和人民万众一心取得了跨越性的发展,形成了忠于初心、践行使命的时代精神。正是因为把强烈的社会责任当作永恒不变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才能从苦难走向辉煌,在新时代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今天,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每一名中国公民应当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应尽的责任义务。实现“中国梦”概括了新时代责任教育的阶段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新时代责任教育的实施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了新时代责任教育的价值主线。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7〕,这是一个顺应时代发展的综合性育人目标。“担大任”突出强调了每一个时代新人身上应当具备的精神面貌和行为特征,内在地规定着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一方面,责任教育具有理论必然性。一是从时间上来看,个人的责任担当凝聚成磅礴的社会发展力量是推动社会前进、民族延续的关键力量,这种力量凝结的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具有内在的继承性、连续性,能够天然无缝地与新时代结合,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二是从空间上来看,生产力快速变革促进国家和民族之间交流领域日益拓宽,过去国家和民族里的个性问题,逐渐成为时代里的共性问题。2020年爆发了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各国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尽显优劣,中国抗击疫情的行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价值的时代优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讲责任、重担当,在新时代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争中形成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8〕的伟大抗疫精神就是责任擔当的真实体现。与此同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民却依然身处无法摆脱疫情困境的持续运动中,西方国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系列“谜之操作”,让人彻底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神话”不过是欺世盗名的“假话”。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唤醒世界各国人民的责任认知,积极去承担社会责任,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最大公约数”。因此,“有担当”必然由中华民族的价值逐渐转变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三是从责任主体来说,新时代特别强调青年对责任担当的继承性和连续性。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9〕从实现中国梦的社会发展目标视角指明了责任教育对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更”字也突出青年一代在新时代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中的社会地位和发展作用。因而,责任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是随着国际遭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在需要,社会主义价值为世界带来发展续航的深远影响上产生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责任教育具有实践指向性,其目的就是培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引导每个人切身参与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来,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变中国梦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10〕“中国梦”囊括了人民对生活的各种美好向往,同时蕴含着时代对青年一代接力奋斗的现实要求。“接力奋斗”具有传承和创新的双重意蕴,在含义的实践具体运用中包含着对社会责任的深层次理解和践行。由“梦想”到“现实”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连续不断实践的结果,中国的发展证明,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才造就了最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
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关乎着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关联着民族的命运兴衰。高校是推进责任教育的重要阵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1〕。这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师思考探索推进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实践理路,通过强化“时代新人”认同,引领大学生责任目标确立;培养“知行合一”理念,促进大学生责任行为自觉;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大学生责任实现实效,以促进责任担当对大学生思想领航、品格塑造和行为引导的影响力。
儒家追求完善的君子人格,不仅在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对今天的大学生塑造精神品格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时代新人”是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最新表达,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时代目标及其背后人民群众的需求变化。“时代新人”是由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材、担大任为基本元素构建起来的完美人格,依据“时代新人”的提出理路,“担大任”更加彰显了时代要求下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特征。以“时代新人”引领责任目标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按照党和人民的期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一是情感激励。以“时代新人”引领大学生的责任目标,关键在于以合理的说服和论证满足大学生的价值期望,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担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使大学生的价值期望与时代新人的价值取向产生价值认同,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责任担当的深沉情感和坚定意志。二是榜样示范。“时代新人”概念的提出有着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发生逻辑,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指向的人格预设,并不是空洞的理论假说,而是来源于实践的真实形象。在新冠肺炎疫情战争中涌现出的青年逆行者,坚持人民至上的理想信念,抱定不胜不归的决心,做好随时牺牲一切的准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时代新人应有的品格,以他们为榜样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用伟大抗疫故事感染大学生,用伟大抗疫精神激励大学生,能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调控作用。三是过程渗透。从思政课教师的层面来看,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材、担大任的时代新人引领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主线,规定了思政课的时代任务。责任担当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个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心信念并用以指导自身的行为。思政课要全过程渗透责任教育,一方面,要求思政课教师把握思政课教学内容和责任教育内容的内在联系,实现相互促进。思政课的政治性能够强化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时代要求,思政课的学科性能够为大学生责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同样,责任教育不断与时代结合进行创造性转化,也能够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的育人成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要求思政课教师把握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和特点,注重开展责任教育的方式方法。在思政课全过程渗透责任教育要遵循人的“知情意信行”发展规律,由小至大、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开展大学生责任教育,强化大学生对“时代新人”的角色认同,引领大学生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
儒家责任教育的建构从修身到人格完善再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整个过程是知行合一的过程,“知行合一”是儒家责任教育的本质要求,也对今天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开展具有深层次的借鉴意义。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教育应当从“知行合一”两个层面强化大学生的责任认知,使大学生认清自我的角色责任和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而能够自发地批判错误价值观,用行动回应时代发展和人民诉求,在“知行合一”中获得全面发展,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是要从“知”的层面上引导大学生好学上进、探索求知。大学生责任的培育是建立在其对个人角色正确认知的基础上的。一方面,大学生的身份是学生,要以学习知识、培养思维、增强本领为主要任务,在学习中领悟責任,养成“知信行”相统一。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要求,这意味着大学生不仅仅是学生,更是党和人民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作为“接班人”的大学生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这就必须通过思政课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他们坚定政治立场、坚守人民立场,在学习求知中辨别是非、涵养正气、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符合国家发展和人民需要的人。二是要从“行”的层面上实现理论向实践的飞跃,反过来指导实践。首先,儒家责任教育的建构中特别注重日常生活的实践,主张“知行合一”,强调事必“躬行”。大学生的责任教育如果只停留在理论灌输而不去走进实践环节,就很难真正引起情感共鸣和责任认同,责任教育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摆脱停留在理论上、口头上的固化模式,真正为大学生接受,指导大学生养成自觉的责任行为。其次,儒家文化强调把责任行为作为评价个人道德的重要标准。儒家反复强调君子“敏于行”,就是引导人在行动中承担责任,做君子不做小人。大学生要把对责任的认知付诸实践,把践行责任纳入到个人道德体系的建构中,实现责任由内化到外化的转变,做一个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最后,儒家强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才是人生价值的根本体现。实践搭建起理想到现实的桥梁,在今天,实现“中国梦”是每一个大学生社会责任的高度凝练,只有每个人认识责任、承担责任、践履责任,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个人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儒家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揭示了责任培育是一个由小到大的循序渐进过程,同时也表明了可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间形成责任教育的联动模式,对今天创新育人模式有重要的启示。思政课是培育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关键课程,但在思想交融交锋的新时代,育人的地点、时间和主导不再局限于一所学校、一堂课、一位教师,思政课育人的阻力也进一步加大,推进大学生责任教育需要学校内外画圆,教师上下一心才能够实现。思政课教师要和其他教师,尤其是和全方位管理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专职辅导员建立紧密联系至关重要。第一,建立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相互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协同”意为协作、配合、协调和资源整合,共同的目标使命是连接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前提〔12〕。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培养目标同位,都是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时代新人,这就给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发挥作用创造了空间。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行动目标同频,在培养方案的结构和内容上具有整合性,各行动主体能够有效发挥协同培养的功能联结。第二,构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资源整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借力”辅导员,能够合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使责任教育更加有温度。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经验能够为思政课上开展责任教育提供重要的材料补充,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经验融合到大学生的责任教育中,有助于增加理论的温度和知识有厚度。同思政课注重政治引导和理论灌输的特征相比,责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侧重于实践层面的结果,因此,大学生的责任教育重点在于通过“外化于行”来发挥更大的现实意义。思政课教师要遵循“事”、跟进“时”、抓住“势”,通过与辅导员“借力”的方式,构建协同育人,引导并督促大学生责任意识的觉醒和责任行为的养成。第三,创设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共同监督的协同育人机制。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双管齐下,引导大学生形成想担责、要担责的主观机制。同时,建立扬善和奖励机制,对于推卸责任的行为督促、惩戒,激发学生践履责任的内在驱动力。大学生责任的养成既需要责任主体的自律与他律结合,也需要科学的育人体制机制配合,而“协同育人”是培养大学生责任养成的有效方式,从责任意识的觉醒到责任习惯的养成须由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协同发力,相互配合,使大学生责任教育落在实处、产生实效。
〔参 考 文 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5.
〔2〕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124.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9.118.
〔4〕涂可国.儒家天下责任观的历史考察〔J〕.人文论丛,2018,(02):11-2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6〕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 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N〕.人民日报,2020-06-11(01).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8〕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09(02).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4.
〔10〕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1(01).
〔11〕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9(01).
〔12〕赵静.协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9):88-92.
〔责任编辑:丁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