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校联动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探究
2022-06-09李莉娜
李莉娜
小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还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是对客观事物的分析都需要家长与教师的指导,德育教育更是需要正家长与教师发挥出自身榜样作用。本文对家校联动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如何展开德育教育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前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策略。
一、基于家校联动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家校联动的形式陈旧
当前一些学校的家校联动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面对面沟通形式,即学校会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一些家长会、家长活动日等。虽然利用微信成立了班级群,教师会在群内发布一些学校的要求以及学生在校表现,但在微信群内教师一般是针对全体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客观评价,未能针对某个学生的表现与家长展开一对一沟通,不利于发挥德育教育实效[1]。
(二)家校联动的途径相对狭窄
家校联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且是同学生的培养同步进行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家校联合,也需要保证一定的频率加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但在实际上,家校联动的频率不高,且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情况更侧重于其在家庭中的表现。
(三)家校联动的深度有待加强
在德育教育方面要注意家校联动的深度,以实现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全面培养,但是家校沟通形式单一,频率低,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深度不足。一些家长甚至将孩子道德素质培养的责任推给学校与教师,一些教师也忽略了家长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影响。
二、家校联动视角下德育教育有效开展的策略
(一)创新家校联动形式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德育教育的形式多样,但是大部分是在学校内组织开展的,家长难以参与其中,这样就不能形成家校联动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广大家长参与其中,学校可以从家庭生活出发,引导家长与教师一起帮助学生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如当前很多小学生都喜欢电子游戏,甚至部分学生因此影响了学习,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一。对此教师与家长要形成一致意见,要求学生非学习用不能接触电子产品,尤其不能无休止地进行游戏活动。这一点在学校比较容易做到,但是在家庭中就需要家长来监督与约束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家长不间断地发布学生在家庭中的动态,全体师生一起互相监督,如果有学生违反规定,学生则要接受惩罚。惩罚的方式可以是读书、练字,也可以是进行一些家务劳动,或者是体育运动,要让学生彻底从电子产品的危害中解脱出来[2]。
(二)拓展家校联动途径实现德育教育的优化
德育教育的途径并非只有家长会、家访或家长活动日一种,學校可以给家校联动创设更多的机会。如组织开展亲子运动会,利用假日时间进行诗歌朗诵或者是故事大会,家长则要充当观众,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或者是爱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组织一些包粽子、制月饼的活动,学生与家长之间互相配合,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同时也感受到父母为自己的付出,提升学生的责任感。
(三)深度联动优化德育教育
家校联动中要注意德育教育深度的把握,不能停留在学生在校没有违纪,没有与同学出现矛盾的潜在层面。在期末还可以就学生的爱国教育、感恩教育、劳动教育与纪律教育的成果进行综合性评价,根据评价数据来衡量家校联动教育效果,然后再进行调整与改进,实现深度联动与合作,切实提升德育教育质量[3]。
三、总结
小学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且这一工作并非是学校与教师单方面的责任,家长也是学生言行的模仿者,也对学生有重要影响,其同样因当发挥教育作用。家校之间应形成联动,加深联动频率、拓展开展途径,尤其是要注意联动深度,形成德育教育合力,促进小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春成.基于家校联动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探究[J].神州,2020(8):1.
[2]张朝雄.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生德育策略探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4):87.
[3]柏丽娴.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德育教学探究[J].国际教育论坛,202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