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随文练笔”活动实践研究

2022-06-09李清美

海风 2022年1期
关键词:随文练笔随文习作

李清美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初中语文课程越来越重视语文课堂中的写作能力与思维的培养。初中阶段是学生衔接知识点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习作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促进他们思考,锻炼逻辑思维,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与想象力,进而激发其创新创造能力。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学会借鉴课文的写作手法,并利用“随文练笔”教学策略拓展习作训练,整合单元重点。教师以教学实际为基础,不局限于课前的预设,结合与学生互动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对学生进行分析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

经过小学阶段的写作启蒙,部分学生对于写作会表现出迷茫、倦怠以及无处下笔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思想上的开发与引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联想思维。思维的培养与扩展阅读量、学会阅读相同,都是提升初中生习作能力的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于课本的内容逐渐掌握,而关于课程核心素质的考察范围已经不局限于白纸黑字的课本,这就需要教师将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融会贯通,经常开展扩展性内容的教育学习。

教师可以创新习作教学策略,从多方面切入点入手,将写作训练与课本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从课文阅读中学习写作,进行习作训练,将知识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熟读教材,整合教材综合知识点,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拓展写作教学,“随文练笔”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去探究思考,在讨论中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一、情感共鸣,灌溉写作内涵

目前初中阶段的写作常常被学生们误解为应付考试而生的写作技巧和成文套路,其自身个性化的写作方式在这般千篇一律的套路中逐渐丢失,使得写作教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痛点:命题作文时大多套用观点、材料的框架,对于文章内涵的塑造并不独到、真挚、深刻;写记叙文时无法灵活运用表现手法,写作内容普遍存在“流水账”“假大空”的现象;对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明显削弱,写作教育的课堂质量得不到提升……基于此,教师需要创新教育策略,对症下药,抚平痛点,开拓学生写作思维[1]。

教师可以在平日的课文学习中展开随文练笔,通过情感共鸣的方式激发表达欲,帮助学生代入角色、贴近生活,开拓行文思路,使文章具有生活气息,表达出真挚动人的精彩。以教育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过程为例,在讲解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有不少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这位典型的、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的真挚情感,他们从自身情感角度出发总结出了长妈妈的性格特征:虽然没有文化,不识字,却能为她的“孩子”买来梦寐以求的《山海经》;迷信、好事、有些懒惰,甚至有几分粗俗,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始终保持着希望与热爱。还有一部分同学的侧重点跟作者一样,他们感受到的是作者内心对长妈妈的多重情感,厌弃她粗鲁的肢体动作与打鼾声,怀疑她“谋死了我的‘隐鼠’”,听她讲土匪进城的故事,但最终却落脚在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怀念与祝愿之情,这就是典型的欲扬先抑。

课文的情感浓郁、真挚,笔触平淡、朴实,动人之处很多,在学生们沉浸在这样的气氛中时,教师就可以开展随文练笔,让学生们回想一下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让自己印象深刻、为之动容的人,仿照课文,通过一两件小事抒发出自己对人物的情感,篇幅不一定长,但一定要刻画出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通过此类的随文練笔,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更能培养学生真挚朴实的文风,让学生擅于从笔尖流露情感。

二、精准阅读,学习描写方法

初中阶段的教材写作课题多半是写作技能的概念灌输,如“如何突出中心”“思路要清晰”。这样的训练理论性强,虽然会培养学生写作的可读性与流畅性,但需要大量的训练及范例以供研究。作为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教育补齐训练的短板,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精准阅读学习精准写作,在阅读中总结出本篇课文的写作手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积累写作素材,从而丰富自身的写作技能[2]。

如教育部统编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三单元《再塑生命的人》一文,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的细心、温柔与友爱通过她们一起学习盲文的日常细腻生动地展示,塑造了莎莉文老师耐心、温柔、乐观的形象,使“再塑生命的人”富有正面的象征意义。学生在阅读中总结出本篇课文语言平和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细节性的描写。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展开随文练笔训练,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细节描写来完成习作。结合本单元习作题目“写人要抓住特点”,写好一个人物,首先要学会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这里的细心观察代入的便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在于通过描述小小细节,临摹出更细致人物的画像,使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学生应该意识到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也会通过细节体现在他身上:一个人邋遢酗酒,那么他可能穿着皱皱巴巴、留有污渍的衣服,或许会长着一个酒糟鼻;写一个人尖酸刻薄,那么他可能喜欢斜眼看人,也喜欢翻白眼儿;写一个人大大咧咧,那么他可能丢三落四,整天笑呵呵的没有烦恼。这样细节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还可以辅助上修辞手法,如“喝醉酒后步履蹒跚得如同老人”或者“说起话来好似喝了几大瓶醋那般酸溜溜的”。

“随文练笔”的精准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学习重点,扩展阅读思维与写作思维。教师要在平日的课文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教学,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习作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三、布局谋篇,学会讲述故事

时至今日,在写作领域,学生们常犯的事件描述错误比比皆是:没有主次,没有详略,洋洋洒洒记流水账,语言平淡,情节无起伏,结局无升华……总之,就是缺少可读性,缺少故事性。教师首先要明确:事件的描述重在清晰明了,逻辑连贯合理,并且过程细节饱满,有头有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写作之前先在头脑中构思,并利用纸笔画出思维导图等方式建立整个事件的框架结构,做好布局。

当然,除保证基本的完整性和流畅性之外,不能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而是要保证一定的故事性、趣味性,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衔接处也要注意过渡,不能太过生硬突兀,而是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大部分学生的写作痛点就在于不会写故事,故事就要强调其曲折性和趣味性,同时要具有一定的想象力,便于为情节添加奇妙色彩[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结构与框架,如教育部统编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第六单元《范进中举》一文,学生一开始阅读,已经对范进的处境有了怜悯之心,可能暗暗盼着范进中举之后一雪前耻,教人刮目相看,可没想到故事的转折却是范进乐极生悲,变成了个疯子,由此使故事充满戏剧性,情节跌宕起伏……读到这里,教师就可以顺势开展随文练笔的实践,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布局谋篇也叙述一件事,要求用词巧妙,结构详略得当,情节一波三折。由此锻炼学生写故事的能力。

叙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往往是叙事性作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更加考验学生行文的文思,也考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控能力,教师在这一点上需要多加锻炼学生,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效果。

四、联想阅读,想象扩写诗词

写作是想象的环节,是扩充的环节。学生需要具有联想能力,能够将每个词语所代表的画面,通过美妙的文字与想象,有机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画卷。在诗词诗歌的学习欣赏中,最适合运用这种“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能够丰富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阅读理解能力。

以教育部统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沁园春·雪》为例,在这首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自己的想象,通过播放配乐或观看视频营造阅读诗歌的气氛,让学生沉浸其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北国风光的美丽。为了加强阅读体会,教师可以开展随文练笔实践,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将这首诗歌中出现的事物,如冰雪、长城、山河、红日,以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典故,有效地连接起来,扩展内容填充想象,写成一篇属于自己的优美散文,从而启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领他们在细细品悟中激发阅读兴趣,提高美情趣和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提高随机应变的写作能力,丰富写作训练的方式。

五、总结

初中阶段是学生扩展阅读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良好阅读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促进学生思考,以学生为主体,整合知识点,有目的的扩展教学内容,促进“随文练笔”,使阅读技能与写作技能都得到完善与发展,从而生成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观念,提高语文科目的核心素养水平。创设趣味课堂、提高文章水准、激发学生兴趣,能够使学生脚踏实地乐于写作、擅于写作,以此来使学生把握习作妙趣,提高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倩.随文练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2021(11):53.

[2]孙铭.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思路[J].知识文库,2021(5):63-64.

[3]沈毅.读写巧契合,仿写促提升:统编教材随文练笔的有效策略[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20(9):56-57.

猜你喜欢

随文练笔随文习作
提高小学生随文练笔水平的实践研究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快乐阅读
快乐阅读
随文练笔,随意不得
浅谈随文练笔的几种形式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