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囿,挣扎与解脱

2022-06-09倪梦蕾

海风 2022年1期
关键词:暴力生活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是美国当代女作家的杰出代表,从事小说创作长达40余年。欧茨笔下创造过许多鲜活的女性角色,其女性主义创作观可见一斑。文章试图从意象图式中的容器图示出发,解读欧茨笔下不同时代的两位女性角色,藉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进而窥探欧茨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女性观。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1938-)是美国当代重要的女作家,她被称为“美国文学的黑夫人”“作家中的作家”“也许是自福克纳以来男女小说家中的佼佼者”“穿裙子的福克纳”。欧茨的创作多以现实为基础,用私人化创作将时代情绪诉诸笔端。

《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1966)是欧茨的早期作品,基于一个真实的连环杀人事件,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描述了既敏感又虚荣的15岁叛逆少女康妮的一个恐怖的经历:家庭关系的淡薄使她只能通过和同龄人们的夜间约会来获取关注。本文希望用容器图示分析一种脱离了具体的、丰富的形象,只包含少数构成成分和简单关系的结构,来分析人物行为和社会现实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中的康妮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由此构成局内;但是,他的一举一动却被别人另眼相看,构成局外。康妮的内在之我和她表现的外表之我有不小的差距,即是她总是很努力地表现得成熟,智慧,但实际上她的脑子里总是在做着那些和男孩有关的白日梦,幻想着浪漫和爱情[1]。

“她所有的一切都有两面,一面在家中,一面不在家中”。在家里,她保持著孩子一样的行为,走路蹦蹦跳跳,在外面却是慵慵懒懒的;在家里,她的嘴唇是苍白的,带着狡黠的笑容,在外面却涂着亮亮的唇膏;在家里她总是有气无力地嘲讽地笑着,在外面她笑得却又细又尖,又带着一丝紧张。当母亲问起她的朋友时,她总是“和她们划清界限”,心里却嘲笑着母亲轻信自己的话,认为康妮和那些女孩儿不一样。

在家人看来,康妮可能只是一个比较关注自己的外貌,比较叛逆,内心尚不成熟,完全没有自己独立想法的孩子。但是康妮的内心却远远不止这些,尽管本质上说她仍然很不成熟,但她已经处在了孩子到成人的过渡期,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来自男孩的关注和追求。同时,因为康妮在家中遭受的母亲的语言暴力,父亲的漠不关心的冷暴力和同龄人姐姐的压力,让她觉得不被爱,不被关心。于是她对关心和爱的渴求从家人身上转移到了异性身上。但是内心深处康妮完全不了解一段成熟的好的爱情究竟是什么样,也不了解真正的爱情的含义是什么[2]。

小说在描写康妮走向弗兰德时的情形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她看着自己慢慢把门推开,仿佛她站在门廊另一边背后一个安全的地方,眼看着这个身体和披一头长发的脑袋走出门去,走到阳光下阿诺德·弗兰德等着她的地方去”。

二、《他们》中的洛雷塔和莫琳

欧茨在谈到《他们》时曾感慨道:“整个底特律就是一部情节剧。底特律的大多数人注定要过充满悲欢离合的情节剧式的生活。”在《他们》中,小说中的女性人物遭遇与命运构成了全书的主要线索。洛雷塔和莫琳母女两代人的生活似乎很不相同,但她们都是男性暴力的牺牲品,一生都被困囿于男性的暴力无法摆脱[3]。

在《他们》中,描写了实际上就是美国白人下层社会中最没有文化,没有金钱和教养的那群人的生活,就像一部美国电视剧《无耻之徒》描述的一样,他们生活的没有保障,没有尊严,成年人从来只顾着自己的生活,不负责教育孩子,并且常常自己都因为自己的酗酒和暴力倾向而无法正常生活。而在这群人中,对于女性的尊重更是无从谈起。

故事由描写莫琳的母亲一代的生活开始。洛雷塔自幼失去母亲,家里的男人都失业在家,整天借酒浇愁,烂醉如泥。洛雷塔16岁就开始工作,替闲混的父亲和哥哥操持家务。但她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像所有情窦初开的少女一样幻想浪漫的爱情[4]。但被男性暴力包围的她注定是无法实现这浪漫美好的憧憬的—她第一次把男友带回家,醒来却发现男友伯尼脑浆迸裂,血污一片。她意识到是有暴力倾向的哥哥所为,但惊慌失措的洛雷塔第一个念头就是跑到朋友家,借一把枪。她并不是为了报仇,而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直觉。由此可以看出,在男性暴力中长大的洛雷塔下意识地接受了男性暴力的思维[5]。

莫琳为了躲避有形的暴力,身不由己地屈从于另一种无形的暴力,即父权文化利用金钱对女性身体的利用和奴役。当莫琳积攒的钱被继父发现,她遭到毒打[6]。欧茨并没有为我们详细描绘这顿毒打,只告诉读者莫琳瘫痪在床一年零一个月。继父毒打她并非完全为了教训一下这个不知羞耻的女儿,而是因为莫琳犯了神圣的父权。她竟敢拒绝继父的亲昵而向别人出卖色相。

后来莫琳终于“如愿以偿”,使一位夜校男教授遗弃原来的妻子和3个孩子,和她结婚。但是她是否真的成功挣脱出了男性暴力的困囿呢?小说中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笔者认为,在如此的成长环境中长大的莫琳,即使她不再生活在那条充满暴力、酒精和性的街道上,她的价值观念中已经认同了这样的价值体系——金钱是好的,金钱和地位就可以带来尊重和摆脱暴力[7]。在男权暴力之中成长的经历给莫琳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让她从小渴望挣脱所谓的家庭,那个只给她带来痛苦的地方,她渴望一种稳定安逸,有身份和地位的人生。如同前文提到,这就是莫琳认为的自由和幸福,不论是以何种方式得到,不论得到的过程是否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只要她可以挣脱那样的暴力情境,一切行为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三、总结

尽管欧茨一向主张女作家不能只写女性,而且公开宣称她对女权运动无甚兴趣,但她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美国妇女的悲剧和困境。《你将何去何从》不仅是对康妮的问题,更是对这个社会的拷问。在高度物质文明掩盖下的社会中,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找不到自我,找不到未来和希望,为生活矛盾而迷茫的他们只得选择背叛已有的生活或本身的道德价值观念来拯救自己麻木的感情。其实不仅仅是康妮,弗兰德不也是这样的例子吗?作为社会未来希望的年轻人,弗兰德却穿着怪异,开着金色敞篷车“诱骗”少女。高速运转的物质社会下,年轻人的犯罪率节节攀升,这正是因为他们内心世界焦虑、骚动、苦闷与迷惘,有一些人甚至变成了心理扭曲,最后做出了违法的行为。

这些年轻人就像被困在牢笼里的困兽,但是他们没有出口呐喊出心中的愤怒和迷茫。在《你将何去何从》中,欧茨没有给出康妮走出房子之后的结局,也许康妮遇到了危险,但是也许欧茨在暗示着,康妮终于走出了牢笼。也许必须有一个非常剧烈的变化或者考验,年轻人才能成长,他们的生活才能有所改变。弗兰德也许是康妮生活中的突然而来的转机,让她不再忍受着淡漠的家庭关系,找到生活的方向。

在《他们》中,莫琳对“身份地位”的渴望来自对暴力的恐惧。也许对莫琳来说,抢一个有稳定收入的丈夫就是对命运不公的一种反抗。因此,欧茨在《他们》中讲述的暴力对女性人物的摧残,并不局限在肉体上,还表现在精神上,暴力使女性永远处于恐惧之中,丧失了渴望平等、寻求自我的意识。欧茨在这部小说中深刻地揭示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意识形态给女性造成的肉体与精神的伤害。

因此可以看出,欧茨对于美国女性的生存状态还是非常关注的,她把女性压抑在心头的恐惧与不安诉诸笔端。她有力地抓住了美国六七十年代动荡不安的社会精神,把握住了人们由于对世界感到无能为力而麻木了的心态。然而她的作品还试图唤醒普通女性的自我意识,告诉她们如何战胜并超越痛苦。欧茨为女性的呐喊,呼吁社会关注女性的美国梦和女性的生存状态。

参考文献:

[1]Oates J C.Uncensored:views & (re)views[M].Harper Perennial,2006.

[2]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单雪梅.乔伊斯·卡洛尔·欧茨小说世界中的女性群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4):63-67.

[4]王阿芳,王新杰.悲哀的夏娃:欧茨小说中的悲剧性女性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2):70-71,96.

[5]杨芬.论《局外人》荒诞意象图式的构建[J].外国文学研究,2011,33(4):139-146.

[6]张阿娜.乔伊斯·卡洛尔·欧茨《奇境》四部曲的对话性研究[D].广州:暨南大學,2011.

[7]张笑筝.论欧茨短篇小说中的“心理现实主义”[D].长春:吉林大学,2013.

作者简介:倪梦蕾(1991-),女,安徽合肥人,硕士,助教,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暴力生活
反性别暴力
生活感悟
别以为这些就不是校园暴力!
暴力的班长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
暴力和痛苦
电影让人变得粗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