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电影掀起“续集风” 揭秘创作法宝

2022-06-09钟茜

综艺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国产电影创作

钟茜

“当下国产电影续集创作的题材和类型愈发多元,呈现主动化、多样化与规模化的趋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地电影院关闭,五一档遇冷。不过,让人欣慰的是,一批知名国产电影IP的续集近日陆续杀青或立项,电影行业积极储备优质内容,静待市场复苏。其中,备受期待的《流浪地球2》宣布青岛拍摄部分杀青,并发布“中国航天日”特别海报,影片计划于2023年大年初一上映。此外,《悬崖之上2》《人生大事2》《一点就到家2》等续集纷纷立项,《爱情神话》的续集也已完成剧本,正在申请立项。

拍续集、推出系列影片,进而构建电影宇宙,是近年国产电影的流行趋势,这也是中国电影产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不过,国产续集电影在夺人眼球的同时,也背负着口碑和票房的双重压力。2022年国产电影IP将迎来哪些版图扩张?对于国产片续集创作来说,如何延续前作热度,取得優异的市场成绩?

多个续集项目受关注

待映的国产电影续集项目中,“吸睛利器”非《流浪地球2》莫属。2019年春节档,郭帆导演、吴京主演的《流浪地球》以黑马之姿摘得票房冠军,截至目前仍以46.88亿元的票房成绩,位居中国影史最高票房榜第5名,仅次于《长津湖》《战狼2》《你好,李焕英》《哪吒之魔童降世》。该片被誉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令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重振信心,2019年也被称为“中国科幻元年”。

续作《流浪地球2》从立项便备受期待。据悉,《流浪地球2》由前作的原班人马摄制,原著作者刘慈欣担任监制,吴京、刘德华等主演,计划2023年春节档上映。影片在青岛的拍摄部分于今年4月杀青,后期制作已开启。在第一部中,吴京饰演的角色已经牺牲,续作究竟会以何种方式重启,以及刘德华将在电影中扮演什么角色,都是观众感兴趣的话题。

除了《流浪地球2》,近期还有多个值得关注的续集项目立项。比如,从今年清明档撤档的《人生大事》,尚未与观众见面,却已提前立项续集。根据国家电影局近日发布的关于2022年2月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公示,其中《人生大事2》的立项信息赫然在列。该片由宇敏编剧,讲述一个罹患癌症的女孩与在肿瘤医院旁经营小店的男生的爱情故事。从故事梗概来看,前作《人生大事》的剧情围绕朱一龙饰演的殡葬师莫三妹展开,两部电影的剧情似乎并无直接的前后关联,但都对应“生死”主题。

今年五一档重映影片《一点就到家》(2020年国庆档上映),续作近日也已立项。《一点就到家2》同样围绕三个年轻人,地点则由云南转换到湖南湘西,聚焦三人开发当地旅游资源的创业故事。

今年3月,英皇电影发布2022年片单,宣布票房口碑双丰收的谍战题材电影《悬崖之上》将拍摄续集,不过,具体主创阵容尚未公布。《悬崖之上》由张艺谋执导,全勇先、张艺谋担任编剧,张译、于和伟等人主演,讲述20世纪30年代,中共谍报人员在严峻考验下与敌人斗智斗勇,执行秘密行动的故事。该片于2021年4月30日全国公映,累计票房11.9亿元,是张艺谋目前职业生涯票房最高的电影。

2021年年末上映的黑马影片《爱情神话》,近日也传出将拍续集的消息。《爱情神话》由徐峥监制,90后女导演邵艺辉自编自导,徐峥、马伊琍、吴越、倪虹洁、周野芒、黄明昊等主演,去年12月上映后口碑不俗,累计票房2.6亿元。该片于上海取景,大量运用沪语对白。目前,《爱情神话》的续集已经完成剧本,正在申请立项中。不过,知情人士透露,续集将不再于上海拍摄,转向其他国内城市,继续讲述关于生活与爱情的美好故事。

2021年春节档上映的《刺杀小说家》也有续集计划。该片导演路阳曾表示,续作会解答第一部中的疑问,比如“赤发鬼”是如何从凡人成为赤发鬼的,少年空文和作家路空文也会继续开启冒险旅程。此外,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2》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扫毒3》已杀青,有望年内上映;《除暴2》项目也在开发中。

续集电影命运几何?

“续集电影往往是基于前一部影片观众口碑和市场票房,成绩亮眼才有机会拍摄。”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告诉《综艺报》记者,电影是高风险行业,片方之所以热衷于拍续集、系列片,是因为前作的成功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对于市场来说,前作电影在观众心中留有较深认知度,“拍续集比让观众接受一部全新的电影更加容易。”在宣发上,续集电影能借助前作造势,节约宣传成本,更能得到票房保证。

纵观目前国产续集系列IP,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前作与续集剧情、人物强相关,拥有统一的世界观。比如,《长津湖》系列、《唐人街探案》系列、《战狼》系列、《反贪风暴》系列、《叶问》系列等都是其中代表。该系列整体以战争、动作、喜剧等商业属性较强的类型片为主,不少影片在开发第一部时,就已经同步开启续集策划,会直接在影片结尾加上续集“彩蛋”。

另一种是片名与前作产生关联,但故事剧情和角色都与前作没有直接的延续性,也可以看作一部新的原创电影。比如《前任》系列、《北京遇上西雅图》系列、《扫毒》系列、《拆弹专家》系列、《追龙》系列、《杀破狼》系列、《误杀》系列,以及最新立项的《人生大事2》《一点就到家2》等。“这种类型的系列电影大部分是港片。因为香港电影在工业化、商业类型片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盛产续集是它的一个特性,同时给内地电影人提供借鉴。”饶曙光谈到,从创作上来看,这类续集电影无须续写前作的世界观、情节和人物,拥有更自由的创作空间。

《综艺报》记者梳理近十五年的国产续集电影,发现拍摄2—3部的项目占比较大。从票房成绩来看,不少续集电影都在前作加持下表现抢眼,比如“唐探”系列,电影《唐人街探案》在2015年横空出世,两部续集票房节节攀升,分别斩获33.97亿元、45.23亿元票房,累计总票房87.4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唐探”系列实现了网络剧、实景娱乐等联动开发,“唐探”宇宙不断扩张。

此外,《战狼2》《拆弹专家2》《扫毒2》不仅票房大幅超越前作,口碑也均比前作亮眼。其中,推出续集最多的《反贪风暴》系列,从2014年起至2021年,共拍摄5部系列电影,票房分别为0.95亿元、2.08亿元、4.42亿元、7.99亿元、6.28亿元,系列总票房21.72亿元。该系列前四部票房稳步提升,第五部则以草草结束核心角色生命的方式终结,票房较前作有所下降,但仍不失为系列电影开发的成功案例。

不过,也有一些续集因故事内容质量下滑、IP吸引力下降等,无法延续前作辉煌,如郑保瑞的“西游记系列”。安乐电影的《捉妖记2》则因观众期待值过高,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续作上映后口碑回落,票房成绩不如前作,导致原本计划的第三部未能顺利推进。

续集电影创意为先

“片方钟爱拍摄续集,主要是因为续集策略能够最大限度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为电影票房增长提供最为便捷的通道。”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告诉《综艺报》记者,续集策略是中国电影产业化道路上的重要现象。在他看来,当下国产电影续集创作的题材和类型愈发多元,呈现主动化、多样化与规模化的趋势。

续集电影具备较强的商业潜质,尤其是好莱坞对于这类电影的规划设计,已经达到相当完善的宇宙化体系。在饶曙光看来,这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化、工业化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不过,盘点已上映国产续集电影,票房成绩超越前作的项目仅占五成左右。由于观众往往对续集电影抱有更多期待,因此想要拍出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续集并非易事。

谈及续集电影的创作法宝,饶曙光表示,这几年国产续集电影类型更加多元,涵盖谍战、悬疑、爱情、动画等多种类型。“对于续集、系列片的创作和生产而言,创意是基础、是方向。创意为先、创意为王、创意制胜。”饶曙光谈到,续集电影除了需要新鲜的创意,还需要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在前作基础上有所拓展,产生新的口碑效应,从而延长影片的长尾效应。他表示,“主创团队必须尊重续集、系列片创作的基本逻辑和规律,项目只有经过反复酝酿、相对成熟的时候,才能够启动,而非急功近利,给观众留下‘抢钱’的印象。”

李道新直言,当下一些国产片出现了“为续集而续集”的现象,引发观众不满,引起舆论的负面评价。“毕竟,续集策略从根本上说,是对原创的借用和‘剥削’。尽管能够对目标观众保持相对持续的吸引力,但也缺乏原创作品所具有的生产力。”李道新认为,续集电影不能简单地借用,甚至过度消费原作,而是要把每一部续集都当成“原创”来创作;只有这样,才能延续第一部的热度,让作品获得更好的市场成绩。

猜你喜欢

国产电影创作
创作谈:没有一个沉默者是真的沉默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调查
俄观众对国产影片有信心
中国电影国际化传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国产电影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培根体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