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退、推、引、评”四个方面谈谈教师的语言指导方法
2022-06-09季钰芯
季钰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活动室不同区域投放材料,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大班幼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其最自由、自主的活动环境,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相应的能力选择活动。本文,笔者将从“退、推、引、评”四个语言指导方法入手,结合大班区域活动案例,探讨如何在保护幼儿自主探究欲的同时,在区域活动中营造愉悦、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一)转让式语言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对教师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依赖。在遇到困难时,有的幼儿不愿自主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依赖教师解决问题;有的幼儿往往失败几次后,就不愿意再尝试了;有的幼儿会直接选择寻求教师的帮助。这时,教师可以试着把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转移,让幼儿愉悦地选择自主探索的方式。
一次,在大班益智区里,几名幼儿想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小狗的形状,但尝试了多次,一直找不到七巧板合适的摆放位置,怎么都拼不出来。当笔者经过时,他们就开始求助。这时,笔者露出诧异的眼神,说道:“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拼,谁能帮帮我呢?”听到笔者的求助,一名幼儿主动站出来,说道:“老师,我来帮你!”他一边说,一边和旁边的幼儿一起进行尝试。
总之,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幼儿遇到问题的难易程度,运用简单的语言,把问题抛还给幼儿,尊重其主体性。教師要善于利用转让式语言,在与幼儿交谈的过程中转换其心态,给其更多尝试的机会。
(二)疑惑式语言
教师利用疑惑性的语言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反馈,可以启发幼儿进行思考。在区域游戏中,很多幼儿表达的是自己原有的经验,而教师恰到好处的语言指导可以帮助幼儿拓展思维空间,帮助其从不同角度获取游戏经验,对生活中零散的游戏经验进行整合。
在一次“娃娃家”游戏中,安琪扮演的是照顾“宝宝”的“妈妈”,家里人都出去工作了,而安琪正看着“宝宝”发呆。看到这种情况,笔者急切地说:“哎呀,谁家的宝宝饿哭了呀?”安琪如梦初醒,赶紧安抚“宝宝”,拍了拍“宝宝”,然后马上给“宝宝”做饭。
在区域游戏中,幼儿时常会出现目的不明确或短时间兴趣转移的情况,教师应避免直接用命令式的语言对幼儿进行指导,可尝试用疑惑式的语言表示对幼儿行为的好奇,让幼儿感知自身在游戏中的不足,从而主动地改进不足。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幼儿传授知识。如今,教育模式正发生巨大的转变,教师应根据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他们的兴趣、需要,对其进行合理、适当的引导,让幼儿在探索中自我发展,不断进步。
(一)暗示性语言
暗示性的语言提示是指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直接将游戏方法传授给幼儿,而是采用间接的语言进行指导,鼓励幼儿探索游戏新思路。教师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可以在保护幼儿自主探究欲的同时,为幼儿如何参与游戏指明方向。
在一次大班的美术活动中,幼儿正在制作环保花束,他们需要将报纸剪成条,再卷一卷,然后发挥想象将纸条粘起来。当其他幼儿快做完时,墨墨却有点不知所措,他剪的纸条不是太细就是太粗,根本没办法粘一起,一连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他有些气馁了,将报纸和剪刀都扔在了桌子上。于是,笔者假装不经意地说道:“甜馨先在报纸上画上粗细相同的线,再用剪刀沿着线剪,剪出来的报纸粗细相同,这个方法可真不错!”墨墨一听,很快就发现了自己剪不好的原因,便试着用甜馨的方法剪。不一会儿,一束漂亮的报纸花就完成了。笔者在观察中发现了幼儿遇到的困难,通过一句肯定的话提醒了幼儿,幼儿在与同伴经验共享的过程中解决了问题。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碰到困难感到气馁是一种正常现象。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幼儿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引导,帮助其克服困难。如果幼儿因困难产生的气馁情绪未及时得到疏导,幼儿将很快失去对活动的兴趣,失去游戏的信心。
(二)启发性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为了让幼儿得到真正的发展,教师应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启发幼儿积极探索。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采用启发性的语言,可为幼儿营造相对自主的空间,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
在一次大班益智区活动中,方方正在做小船。他先将正方形的纸对折,再用剪刀沿着折痕剪开,在操作过程中,方方连续3次都失败了,没能做出小船模型。笔者走到方方旁边,指着旁边的制作步骤图,对他说道:“瞧,步骤图上的小船是先怎么做的呢?”于是,方方看起了制作步骤图,发现自己在折的过程中搞错了方向。调整方向后,他成功做出了小船模型。
当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遇到困难又找不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时,教师可通过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发现被忽略的细节。在上述活动中,笔者发现幼儿无法完成小船的制作,便借助身边的步骤图对幼儿进行启发。通过步骤图这个学习媒介,幼儿仔细观察并积极探索,发现了问题所在,及时调整了制作策略。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很多大班幼儿在区域活动开展前已经对活动有了初步规划,他们进行区域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水平逐步提高,他们的行为变得更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对于大班幼儿而言,教师提示性的语言引导在区域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建议性语言
很多建议性的语言以询问的方式呈现,但与询问式语言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某种特定的指向性。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通过“我们可以这样试试。”“还有其他方式吗?”等建议性语言来达到指导目的。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很多幼儿对银行工作人员的角色十分喜爱。但这个活动中有一个常见的现象:活动一开始,“银行”里总是很忙碌,有许多等待取钱的“客人”。当活动进行到一半时,“银行”里的“客人”就变得很少或者几乎没有。这时,“银行工作人员”便开始无所事事,有的甚至还会出来走动。
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幼儿一些建议。例如,教师可以以询问的口吻问幼儿:“银行里还有多少张1元,多少张5元?帮我数一数吧。”教师要通过让幼儿尝试其他游戏,缩短其无目的、无方向的游戏时间。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在不影响幼儿游戏的前提下,给幼儿一定的建议,营造一种轻松的游戏氛围,帮助幼儿找到新的游戏切入点,让其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体验。
(二)提示性语言
在区域活动中,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以恰当的提示性语言进行指导,可以帮助幼儿走出困惑,为游戏注入新动力,增强游戏的效果。
笔者所在班级的幼儿很喜欢美工区活动,每次活动总有很多幼儿去美工区捏超轻黏土。于是,笔者尝试用提示性语言启发幼儿思考。笔者问幼儿:“你们桌上有这么多漂亮的超轻黏土,春天马上到了,你们能捏一个关于春天的东西吗?”这时,浩浩立马说:“我可以捏一朵漂亮的小花。”旁边的熙熙跟着说:“我来捏一只小燕子吧。”
不管是游戏活动开始时的兴趣激发,还是活动结束时的总结性评价,都是游戏指导的重要环节。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标准评价幼儿,而应注重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善于挖掘幼儿在游戏中的闪光點,帮助幼儿进行经验迁移,在解决活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的同时,给予不同幼儿针对性的指导,为幼儿提供行为与情感上的支持。在对区域活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采用辨析式或设疑式的语言来引起幼儿的讨论,使其深入思考活动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一)辨析式语言
辨析式的语言最能引发幼儿间的互动,教师可通过简短的“说—辨—析”三部曲,促进幼儿的深入思考。说的过程是幼儿经验的共享,辨的过程是幼儿智慧的碰撞,析的过程则是幼儿意识的强化。
一次,班里的几名幼儿在益智区里玩拼图,浩浩和涵涵由于观察和动手能力都不错,拼的比较顺利,而他们旁边的思思不知道该怎么拼。这时,笔者故意说道:“哎呀,思思好像遇到困难了,谁能帮帮她呢?”笔者的问题引起了幼儿的注意,浩浩和涵涵对思思说:“我们来帮你看看吧!”在观察交流和操作中,他们发现,原来思思在放置过程中没有把小拼图旋转过来,所以她拼不出一幅完整的拼图。在讨论、尝试的过程中,幼儿理清了思路,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游戏经验。
(二)设疑式语言
设疑式的语言在活动指导过程中的运用较为广泛,教师将问题抛给幼儿思考与讨论,幼儿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更高效的游戏经验。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请一些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经验。幼儿分享的内容可以是他们创作的作品、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等。在幼儿分享完自己的经验后,教师可组织全体幼儿一起进行探讨。在此过程中,幼儿可以帮助同伴改进不足,并促进自身的进步。
个人经验分享有利于丰富集体经验,在对区域活动进行整体评价时,教师应有意识地隐退自己的身份,采用巧妙设置疑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互相学习。
总之,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灵活运用“退、推、引、评”等方式进行语言指导,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作用,增强幼儿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高新区翰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