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石器时代至两汉建筑特点概述

2022-06-09李振中

收藏与投资 2022年4期

李振中

摘要:通过对新石器时代至两汉时期建筑特点的对比分析,考察新石器时代至两汉时期在夯筑的技术、建筑规模和建造工艺的演化与进步,以及不同时期选择夯土台基和建筑外观形式的现实适应性,凸显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两汉时期;建筑特点

一、史前时期

已发现的最早的地面式建筑是1986年秦安大地湾遗址中发掘的F901[1](考古1986.2)。这是一处成组的建筑,平地起建,由主室、后室、左右侧室组成,总规模超过三百平方米(图一)。这座房屋的建筑技术可以称得上是黄河流域的主流技术。在墙的建造上,墙内竖直木柱与草拌泥墙体结合构成了木骨泥墙,而且在房址的柱洞内发现了柱础石,这在史前时期是了不起的创造,为后世木构建筑的建造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房址内的地面制作较讲究:地面先平整夯实,再铺红烧土,后填15厘米厚的料姜石,最后用水泥涂抹表面并打磨光滑。此后,北方发现房址的建造技术多与其类似,并且龙山时代晚期,在其基础上出现了夯筑技术,夯土墙和土坯墙也有出现;规模和技术更加成熟的台基式建筑在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发现,更是史前建筑技术的重大进步。

还有一种建筑在史前时期建筑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即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现的干栏式上下二层的建筑遗迹。正所谓“环境决定生产生活方式”,旧石器时代,巢居的人们为适应南方潮湿的环境发明了这种建筑形式。干栏式建筑将木柱立于柱洞内,洞底夯实,有的置有木板作为础。此外,榫卯技術也被发明用以建造这种建筑。

新石器时期的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1)由半地穴式向地面式发展,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台基式建筑,这是建筑史上的一大进步。(2)多用木柱承重,且多为木骨泥墙,晚期出现夯筑的土坯墙。(3)开始使用石础或木础。(4)南方干栏式建筑使用榫卯技术,中原木构建筑中的榫卯技术应源于此。(5)房址内地面涂抹白灰面或用料姜石打磨平整。

二、夏商周时期

最早的建筑遗迹实例应为二里头遗址中的宫殿遗址。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一号宫殿基址和二号宫殿基址[2],均有大型夯土台基。二号宫殿基址保存较完整,东西58米,南北73米,大面积施夯,为封闭院落式组合建筑。其东、西、南三面均置有庑,南面开有三开间门道;庭院北部正中有一堂址,下部为夯土台基,台基上有一周柱洞,柱洞内有柱础石,础石周围施夯。一周柱洞内侧有一周墙基槽,基槽内有小柱洞,应为木骨泥墙。二号宫殿内的堂址应有重檐结构,外围一周柱洞即用来承托重檐(图二)。

到了商代,更多规模较大的建筑遗迹在城址中被发现,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尸沟乡商城遗址中发现宫城、内城和外城,形成了三重城。郑州商城则是中国现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城内有宫殿和宗庙,城外有作坊和住宅,形成不同阶级和不同手工业者分布于不同地点的聚落格局。湖北黄陂县盘龙城商代宫殿遗址、河南安阳小屯殷墟遗址,这些遗址中均发现了规模较大的建筑基址,并且出现了各个宫殿基址均处于一条南北轴线上的成组的殿堂布局(如黄陂盘龙城堂址F1),以及宫城位于整个城址的南北中轴线上的布局(如郑州商城)。这些宫殿遗址和二里头遗址中的宫殿遗址类似,均为夯土台基式的廊院建筑群组;更进一步的是,在殷墟宫殿遗址的柱础石上还垫有铜锧,起到了防腐、防潮的作用[3]。

陕西岐山凤雏发现的建筑群遗址和扶风召陈发现的下层遗址是西周早中期建筑的代表[4]。岐山凤雏建筑群提供了较完整的西周早期建筑群组的平面布局,是一个类似四合院的封闭式布局,面积为45米×32米,正中略偏北筑起一堂,台基四周有斜坡状的散水,且中堂与后室有穿廊,堂有重檐,前设三阶(图三)。此外,在岐山凤雏遗址中发现了最早的瓦和瓦钉,但是数量较少。

扶风召陈发现的建筑遗址中发掘殿堂十四处[5],均为个体建筑,且均为夯土台基起建;柱网分布与凤雏的堂相同,均为内外柱网各一周(图四)。值得注意的是,出土的瓦有明显的板瓦、筒瓦之分,瓦钉也更加复杂,并出现了半瓦当。有的殿堂还发现了卵石铺的散水,比凤雏的斜坡状三合土散水更先进。在F3中,柱洞直径在50厘米以上,如此尺寸的木料应当使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榫卯结构,又根据令簋足饰上的柱斗、坐斗形象,故推测F3有可能使用了原始的斗[3](图五)。

陕西凤翔马家庄发掘的春秋中期秦雍城遗址的建筑群是春秋时期重要的建筑遗迹[6],与岐山凤雏和扶风召陈的建筑不同的是,这两处遗址群主要以夯土墙承重,用柱较少,但是,凤翔建筑群中的庭院内有正、东、西三堂,还出现了最早的双楹柱和左右阶,台基外围亦铺有一周卵石散水,各建筑附近均发现了板瓦和筒瓦。

三、战国到两汉时期

从战国到西汉,建筑发展进入了新时期。这时期的建筑多为高台式建筑,即将夯土台基组织到建筑中,中下层建筑多依靠台基的断面建造。战国时代保存较好的遗迹是陕西咸阳秦殿堂遗址群[7],其基址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主要保存着堂的遗迹,下层为台基和散水,中层为下层的建筑实体,气势宏伟。除此之外,战国较为重要的两处高台建筑是河南辉县魏国王室大墓[8]和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的享堂建筑[9],这些遗址均代表了当时高台建筑的最高技术水平。西汉与战国时代相似,大型建筑多为高台建筑,并且以主体建筑为中轴线来修建建筑群,主要代表是在汉代长安城南郊的十几座礼制性建筑群,中央都保留有一个方形夯土台(图六)。

汉代木结构的工艺水平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西汉初期建筑以高台建筑为主,而楼阁建筑在西汉末年开始大量出现。汉代建筑的台梁、穿斗、井干三种水平木制结构形式已基本形成,尤其东汉实物和图像中的斗拱形象已经非常复杂,出现了一斗二升和一斗三升以及曲形拱,出跳的新技法更增加了其复杂性。竖向构架形式也开始出现,此后延续一千多年的高层木构建筑正是以竖向构架为结构基础发展出来的。汉代建筑在立面上通常分为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台基多为夯土夯实,其外包花纹砖;高台建筑通常台基很高,西汉早年有几十米高,其后逐渐降低。

东汉时期,建筑的形式、结构、型制都更加成熟与完备,建筑组群组合形式多样,既有高台建筑群,又有各种住宅庭院布局,个体建筑物也得到了发展。廊院式布局常以门、回廊衬托主体建筑的庄严与重要,或以低小的次要房屋来衬托中央的主要部分,使整个组群呈现出有主有从、富于变化的效果(图七)。

汉代屋顶的形式逐渐完备,有悬山、四阿、攒尖、歇山、平顶等;此外,还有重檐、台阶式屋面的做法。早期建筑屋面的高度很小,坡度平缓,屋面多直坡而下,这与建筑技术的限制有关。屋顶瓦当均为全圆瓦当,半瓦当很少,纹样丰富,装饰效果突出,有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凤凰等,文字纹样多为“汉并天下”这类吉祥文字。

汉代还在重要建筑入口前设阙。汉阙广泛运用在宫殿和大型陵墓中,从外观上大体可分阙座、阙身与阙檐三部分,现存的实体阙著名的有四川雅安的高颐阙(图八)。

参考文献

[1]郎树德.甘肃秦安大地湾901号房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6(2):1-12,97-99.

[2]趙芝荃,郑光.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J].考古,1983(3):206-216,289-291.

[3]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委会,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4]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基址发掘简报[J].文物,1979(10):27-37.

[5]尹盛平.扶风召陈西周建筑群基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1(3):10-22,97.

[6]韩伟,尚志儒,马振智,等.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5(2):1-29,98.

[7]刘庆柱,陈国英.秦都咸阳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简报[J].文物,1976(11):12-24,41,95-97.

[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9]张守中,郑名桢,刘来成.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79(1):1-31,9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