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下谁人不识君

2022-06-09陈蔚文

绿洲 2022年3期

陈蔚文

1

辞别题材向来是中国古诗词中的重要母题,各种因赴任迁谪之故的送行,造就了大量的送别诗。在没有现代化交通与通信工具的古代,一别可能即永诀。离别所带来的情感之伤,催生了一批达到极高艺术水准的送别诗,高适的《别董大》就是其中一首。

十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充满豪放的诗句一扫前两句的环境的惨淡与离别之悲,奋发进取,蓬勃向上,似乎接下来只等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了。

诗人高适送别的是琴师董大,他出生于公元704年,死于公元765年,古陇西人(今甘肃一带),是盛唐时期著名的琴师,擅长吹西域乐器觱篥和弹奏古弦琴。董庭兰的音乐天赋不错,他专研觱篥,成了当时家喻户晓的演奏家。

这样一位音乐红人,为何要在大冬天的晦暗寒冷中奔赴不可知的远方呢?

唐玄宗天宝六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大也离开长安。是年冬,高适与五十二岁的董大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南),由此有了这段荡气回肠的送别,也使音乐人董大留名千古,以诗歌方式进入了历史。

边塞诗人高适把话说得响亮而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对友人的信心,把一段可能落入忧伤的送别变得意气昂扬。

他们分别后,董大是否找到了知己,“天下”又有多少人知道董大为何人呢?

2

写下《别董大二首》的高适当时并不得志,就在前一年,他写下《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一诗,诗中云“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是年,高适四十六岁。

高适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但从三十五岁应征赴长安落第后,他的运气一直不太好。

“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十年守章句,万事空寥落”,这首《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写于他由蓟北南返宋中途中的淇水之滨,意思是自从离开京城长安后,我的心就忧郁寂寞。十年间困守章句,可万事空自寥落。之后他还写过“北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等,亦是表达郁郁不得志的心境。

《别董大》之二中也能清楚显示出其处境:“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前两句点明诗人十多年前离开京城,现正处于浪游中。从“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两句看,当时年近半百的他也还处于连买酒的钱都没有的贫境之中,这首赠别之作,分明有着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意思,同时更有着为友人鼓劲,亦为自己鼓劲的意思——大丈夫穷且益坚,奋翔高飞,其慷慨豪放之气自不可掩,贫贱没什么,人生依然要保持希望。

从高适入军从戎的经历来看,他的性格该是豪爽义气,同时直中有细,情商很高,故此能把赠言说得如此励志而温暖。

3

经典送别诗的高峰期出现在唐朝,大概因为唐朝社会经济发达,人员流动往来特别频繁,因此离别时刻也特别多。在高适747年写出《别董大》之前,已有了许多精彩的送别诗,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大概写于667年左右);李白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的《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以及之后写的《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维写于安史之乱前的《送元二使安西》,安西在今新疆库车县,地处遥远的边疆,一路长途跋涉,艰险异常,王维因此“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要想比肩这些送别诗绝非易事,但高适的《别董大》做到了。在离愁别绪之外,他将友人辞别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日暮天寒,雪花纷飞,在风雪弥漫的天空中,一只失群的大雁孤独地飞过。这只雁原本在秋天就应该飞往温暖的南方去过冬,为何现在孑行于风雪之中呢?想必处境艰难。这只遥空孤雁,真使人不由升起游子何归之感,几使人无泪可落。

这一幕不仅是写景,更是董大潦倒之境的写照,主人失势,作为门客的他失去依附,前路茫茫,等待他的会是如何命运?前两句的愁云惨淡让送别格外凄冷,实际上,它却是为接下来的转折蓄势。

接下来,高适笔锋一转,十分肯定地告诉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誰人不识君。”处境再难,你也不必为了眼前的困境而有丝毫沮丧悲愁,只管向前去吧!以你之技,天下人岂有不识你之理?无论前路是风是雪,是雨是霜,都无足挂齿了。因为人在,路就在。前两句写景的悲凉反为后两句的慷慨作了必要铺垫。换言之,前两句的写景愈是惨淡,后两句的信心愈是激荡。

文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都由这四句诗中生出。

“这首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

江湖沦落,就此一别,高适的寄赠掷地有声,向友人董大指出了一条充满信心的路:人生困境难免,知音必会再得。

读高适诗作,你会发现,他不仅是赠董大如此豪迈,赠其他友人亦然。他早年写自身的诗常有消沉之作,赠友人的却多高亢激越,如居宋中时写的《别冯判官》中最后几句:“才子方为客,将军正渴贤。遥知幕府下,书记日翩翩。”还有之后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任掌书记时作的《夜别韦司士》:“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同样是相当肯定友人,给予对方鼓舞的。

只一首例外,高适写过的《送魏八》,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秋天,诗末两句“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隐忧与叮嘱之情溢于诗中,与对董大等的豪迈寄言完全不同。魏八何许人也?史料无载,只能推断出此人在家排行老八,大概是家中小儿,性情大概不那么成熟,甚至有些莽撞,因此高适的赠言更近乎带着一份记挂的嘱咐。

董大此后有无遇上知音贵人不得而知,史料几乎找不到任何记载,倒是高适在几年后成就功业,官至封侯。而比起他的官运更令后人记住的是他的文名诗才,果真做到了“天下谁人不识君”。

4

董大又名董庭兰,他小高适五岁,在家排行老大,故有董大之称。年少时,他曾经跟随凤州参军陈怀古学习乐器方面的知识,糅合了当时最负盛名的两种乐器技巧“祝家声”和“沈家声”的特点,后又学习西域乐器觱篥的演奏,技术日臻纯青。

据说董庭兰生性好玩,前半辈子时常游山玩水,在客居中寻找音乐灵感,“暇则屏居萧寺,卧起禅榻。弄弦作响,木叶纷坠,冷风西来,薄寒中衣,蝶庵俯而思,仰而啸”,与他同时期琴家薛易简曾说:“庭兰不事王侯,散发林壑者六十载。貌古心远,意闲体和,抚弦韵声,可以感鬼神矣。”

还有一说是董庭兰五十知天命时,开始刻苦写诗,短短几年在诗词界已有了一定的声名。他的诗大多是写边关战争的情景,主要描写了军队生活的艰苦和待夫归来的相思之情,但显然,他在诗作上的成就远远不及其在乐器演奏上的造诣,因此也几乎没有一首传下。

据《史记》记载,董庭兰一生共弹奏过杂调300支,大弄约40支,演奏数量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但其秉承着“多则不精,精则不多”的原则,只对质量上乘的曲谱进行研究,使曲子音律“弗类他声”。

他擅奏的觱篥是由古代新疆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簧管乐器,也称管子,管身竹木制,上面开有八孔(前七后一)。管口插一苇制的哨子而发音。觱篥模仿和表现力很强,音色或高亢清脆,或哀婉悲凉,质感鲜明,在法曲等演奏中常为领奏器乐。后经丝绸之路作为胡乐的一部分传至中原,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学好觱篥,董庭兰常拜访名家,“周游四方,闻有解者,必往求之”,汲取他们演奏所长,短短几年后,董庭兰在觱篥演奏方面已名动一时。

《太平广记》中载:“响泉、韵磬,本落樊泽司徒家,后在珠崖宅,又在张彦远宅,今不知流落何处。弹琴近代称贺若夷、甘党。前有董庭兰、陈怀古、怀能況(況疑是汎)祝二家声,谓大小胡笳也。”意思是琴弹得最好的人,在近代应该说是坝若夷与甘党,之前有董庭兰、陈怀古。

董庭兰曾整理加工汉末蔡文姬创作的《胡笳十八拍》一曲,并擅弹《大胡笳》《小胡笳》。这两曲,在当时并称为“二胡笳或“胡笳两本”。内容取材自蔡琰的《悲愤诗》。全曲由18个段落组成,贯穿全曲的主题——一个发自女性内心的,因饱含颠沛流离之苦而思念故园的悲戚。音调如诉如泣,颇具感染力。

大约公元747年或748年间,时任长安给事的房琯邀请朋友听董庭兰弹琴。这一次,董庭兰弹的就是《胡笳两本》。比董庭兰小五岁的诗人、乐评家李欣亦在座,听后写下了《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称赞他的音乐是“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野鹿呦呦走堂下”,以赞扬董大弹琴身手不凡。

在李欣极富画面感的诗作,后人仿佛看到——董庭兰轻拂琴弦,由商弦到角弦,音调缓而低沉,越往后,琴声越激越,“四郊秋叶”被惊得嘁嘁而下。诗人不由得赞叹起“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来听妖精”,意指乐声不只惊动了人间,连深山妖精也悄悄地来偷听了。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此两句写出董庭兰的指法是如此娴熟,得心应手,那抑扬顿挫的琴音,洋溢着激情,像是从演奏者的胸中流淌出来。琴声忽纵忽收时,就像空阔的山間,群鸟散而复聚。曲调低沉时,就像浮云蔽天,清朗时又似云开日出。

李欣的这一首诗,留住了董庭兰弹奏《胡笳弄》这一历史名曲的身影,此诗既是为他高妙技艺点赞,也是致意房给事(房琯),为他得遇知音而高兴。诗人崔珏也曾作诗《席间咏琴客》记叙房琯与董大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情谊:

“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唯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

“河南房次律”即房琯,当时宰相,河南人,正谏大夫房融之子,据说年轻时好学沉稳,以家族的恩荫成为弘文馆学生。724年(开元十二年),唐玄宗欲封禅泰山,二十七岁的房琯撰写一篇《封禅书》进献皇帝。中书令张说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举荐他为秘书省校书郎,后调任冯翊县尉。不久,房琯辞官,参加“堪任县令科”考试,被任命为卢氏县令。后又任刑部侍郎等职,赐爵漳南县男。

755年(天宝十四载),房琯被征回朝中,担任左庶子,后改任宪部(刑部)侍郎。

756年,安史叛军进逼长安,唐玄宗逃往蜀地。房琯得知后,与张均、张垍兄弟连夜追赶护驾。到达长安城南十数里的山寺时,张均兄弟因家眷还留在城中,不肯继续前行,只有房琯独自继续追赶。七月,房琯在普安郡追上唐玄宗,当日便被任命为文部(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到达成都后,又加银青光禄大夫。

当年十月,房琯上表皇帝,请求亲自率军收复两京。唐肃宗任命他为持节、招讨西京兼防御蒲潼两关兵马节度等使,让他与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一同征讨叛军,并同意他自己选择幕僚。房琯出兵后,将军务全部委托给书生出身的李揖、刘秩,并道:“叛军的曳落河骑兵虽强,但怎能敌得过我的谋士刘秩?”开战后,叛军顺着风势,扬尘纵火。唐军大败,人畜相杂,死伤多达4万,仅有数千人逃出。

两日后,房琯又率南军与叛军交战,再次大败,幕僚中的杨希文、刘悊投降叛军。房琯只得逃回,向唐肃宗肉袒请罪。唐肃宗饶恕了他的罪责,让他招集散溃的士兵,再图进取。但这时南海太贺兰进明从河南赴行在(皇帝出行暂住地),向唐肃宗进言说,房琯生性虚浮,好说大话,不是宰相之才,还安排自己的党羽掌握军队,这哪里是肯为陛下尽忠呢?唐肃宗从此开始讨厌房琯。

757年(至德二载),宰相崔圆到扶风拜见唐肃宗。房琯认为崔圆此时才来朝见,一定会被罢相,于是对他非常不礼貌。不料,崔圆通过贿赂权宦李辅国,颇受唐肃宗器重,并因此与房琯结怨。而房琯又常称病不上朝,与刘秩、李揖、何忌等人谈论佛道虚无之事,受到舆论的非议。

与房琯关系密切的董庭兰也被指“招纳货贿”(见《旧唐书》),遭法司弹劾(掌司法刑狱的官署)。房琯入朝自诉,被唐肃宗斥退。五月,唐肃宗任命谏议大夫张镐为宰相,将房琯贬为邠州刺史。

此时一个人出现了,四十六岁的杜甫,这一年的十一月至758年六月,是杜甫在长安最后一次居留。他辛苦跋涉,到达唐肃宗所在的凤翔(今陕西凤翔),君臣见面时,他已是满身疲惫,眼里含着酸楚的泪。在《述怀》一诗中他自嘲,“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这副窘态倒是打动了肃宗,让杜甫任供奉官左拾遗,老杜感激不已,在同首诗中抒发了自己的心情:“涕泪受拾遗,流离主恩厚”。

此次朋友房琯被贬,老杜坐不住了,也顾不得“流离主恩厚”,欲为房琯打抱不平。《新唐书》载,“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杜甫说房琯的罪并不大,不宜免去大臣职务。他还说房琯“少自树立,晚为醇儒,有大臣体”,原本肃宗在气头上,老杜还在那替房琯说好话,岂非火上浇油?好在宰相张镐和御史大夫韦陟为杜甫求情,才使杜甫免去了责罚。但肃宗心中难免不快,老杜的政治生涯也告终结。

房琯被贬后,依附于他生活的人自然也得散去,于是有了高适送别董大一幕。

5

董大的命运不由让人联想其他的古代音乐人——他们多命运多舛,少有顺遂的。

三国时的嵇康,他幼年聪颖,广习诸艺,又喜爱老庄学说。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郎中,调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因得罪司隶校尉钟会,遭其构陷,而被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李延年,西汉音乐家,生年不详,前112年春天为武帝所用。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汉书》记载,李延年的歌唱得很好,“每为新声变曲,围者莫不感动”。李家世代为倡,李延年与其妹李夫人皆出自倡门,“性知音,善歌舞”,他年轻时因犯法而被处宫刑,然后到狗监任职。李延年的妹妹受封为夫人后,李延年爱幸一时,被封为乐府协律都尉,“佩两千石印绶,而与上(上即指皇帝)卧起”。太初年间,李夫人早卒,李家渐渐失宠,李延年的弟弟李季以“奸”乱后宫,汉武帝下诏诛灭李延年和李季兄弟宗族。当时其兄李广利正在攻打大宛未归,未受李季牵连。征和三年,李广利投降匈奴后,李家又一次被族诛,尽灭。

李龟年,唐朝音乐家。杜甫诗中“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的就是他。李龟年善歌,还擅吹觱篥,擅奏羯鼓,长于作曲。他和兄弟李彭年、李鹤年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唐玄宗的赏识。作为宫廷的音乐红人,他多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宠,与玄宗的感情非同一般。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歌乞食,每歌令听者泫然,最终他郁郁而终。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公元1204年三月,姜夔五十岁时,杭州发生火灾,尚书省、中书省、枢密院等政府机构都被延及,两千多家民房也同时遭殃,姜夔的屋舍也在其列,家产图书几乎烧光。这对姜夔无疑是一个重击,由于亲朋好友相继故去,姜夔投靠无着,难以为生,六十岁之后,还不得不为衣食奔走于金陵、扬州之间。

1221年(嘉定十四年),姜夔去世,他死后靠友朋吴潜等人捐资,才勉强葬于杭州钱塘门外的西马塍,这也是他晚年居住了十多年的地方。

在门阀等级严明的古代,这些音乐人的命运如风中叶,想要衣食宽裕必要依赖于权贵,若权贵失势,他们也被牵连,哪怕就是依附圣上,一旦史乱,也只能歧路飘零。不依附者如姜夔,只好转徙江湖,随命浮沉。

6

与高适分手之后的董大如何呢?史未载,他从此下落不明,湮于茫茫。高适的赠言“天下谁人不识君”没有在他身上实现,倒是高适自己没几年后开始时来运转。公元749年,四十六岁的高适在睢阳太守张九皋(名相张九龄的弟弟)的举荐下,参加有道科的考试,最后中第,授官封丘县的县尉(相当于现在地方上的公安局局长兼武装部部长)。

然而干了三年,高适就辞官了,理由是“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在《封丘作》一诗中,他表达了工作带给他的痛苦烦恼,一方面作为县吏要执行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责,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参与压迫百姓。诗的结尾“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正是他心境写照——与其成日陷于厌烦公事中,不如混迹渔樵,自由自在。

辞官之后,高适开始客游长安。秋冬之际,他去到凉州(今甘肃开威)投奔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成其幕府,任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

哥舒翰,突骑施(西突厥别部)首领哥舒部落人,当时的名将,军事家。天宝六载(747),哥舒翰被王忠嗣提拔为大斗军副使,迁左卫郎将。他与吐蕃战于苦拔海,屡破吐蕃,擢授右武卫员外将军。王忠嗣受宰相李林甫诬陷后,哥舒翰接替其职。天宝十二载(753),哥舒翰进封西平郡王。天宝十三载(754),又拜太子太保,加实封三百户,兼御史大夫,当时可谓是位高权重。高适投奔其门下任幕府时也就是此阶段。

高适去时,哥舒翰手下正缺谋士。他对高适“见而异之”,委以重任,而且带他去朝见了唐玄宗,并“盛称于上前”,曙光照进了高适的人生。

次年,安史之乱爆发,哥舒翰被起用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赴潼关拒敌。次年,被逼出师,于灵宝之战中遭遇大败。哥舒翰被安禄山俘虏。

此时朝堂之上,无人敢为哥舒翰求情,高适站了出来。他对玄宗说,哥舒翰战败的原因,一是身体欠佳,此时已中风偏瘫,无力掌兵;二是潼关守军军纪不整,不听指挥,和哥舒翰培养起来的号令通行、纪律严明的陇右精兵根本不能相比;三是据天险而不守,被迫仓促出兵,与安禄山百战精兵相較,失败是注定的。高适的这番求情,让他升了官,擢为谏议大夫,赐绯鱼袋。

唐朝天宝十五载(756年)的六月,安禄山叛军攻陷潼关,高适随玄宗至成都;八月,擢谏议大夫。十一月,永王璘谋反。十二月,高适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璘。此时的高适运气一路上扬,他的兵还没到,永王李璘的军队就发生内乱,将领逃散,而李璘本人也在逃亡途中被杀。

唐朝肃宗至德二年(757),五十四岁的高适讨平永王后又受命参与讨安史叛军,曾救睢阳之围。之后碰上点小波折,因直言进谏,他被贬官太子詹事。好在没多久,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他又出任彭州刺史,再改任蜀州刺史。

這其间,高适又作了首送别诗,这次的送别对象是杜甫。此诗《人日寄杜二拾遗》,虽未有《别董大》出名,但也不乏精彩,“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诗中将动荡的个人遭际与家国命运联系一处,令人感喟。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底,杜甫流离转徙,到达成都,高适立即从彭州寄诗问讯。上元元年(760),高适改任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刺史,杜甫从成都赶去看望。这时,高适年将六十岁,杜甫也将五十岁,他乡遇故知,百感交集,两人除见面叙旧外,更常寄诗慰问。

上元二年(761)的人日(农历正月初七)这天,高适写下《人日寄杜二拾遗》,寄到成都草堂。据说杜甫读过此诗,竟至“泪洒行间,读终篇末”(杜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

代宗广德元年(763)初二月,六十岁的高适迁任剑南节度使。次年春,高适为严武所代,迁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在唐代诗人中,大他十六岁的张九龄算爵位高的了,也不过是“始兴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与高适齐名的“边塞四诗人”的其他三位,王之涣最高做到县尉,王昌龄官至秘书省校书郎,后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六十岁时,亳州刺史闾丘晓因妒他才能将其杀害;岑参稍好一点,做到嘉州刺史,但岑参的起点比高适高多了,他是太宗时功臣岑文本的重孙。天宝三载,高适还在躬耕陇亩时,岑参已中进士,但官做到最后还不及高适,所以《旧唐书》说“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永泰元年(765)正月,高适卒。时年六十五岁。

有不少后世文章称高适运气好,故而能大器晚成,加官晋爵。实则并非他运气好,而与他个人志向与践行分不开。他写了不少优秀的边塞诗,也在边塞有所建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高适未甘只当书生,从投奔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起,他亲身参与国事,屡建军功,后来的加官晋爵也是情理之中。

“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一句倒成为高适的自身写照。

7

晚年的房琯于广德元年(763)被拜为特进、刑部尚书,在赴京途中患病,同年八月病逝于阆州(治今四川阆中),终年六十七岁,追赠太尉。不知他后面与董大还有无联系,又是否还记得当年董大弹拨《胡笳弄》的美妙琴音?

董大的最后一次出现便是在高适的诗中,此后再无行踪。不过人虽已矣,音乐影响却是深远。他的学生郑宥听音敏锐,调弦“至切”,“尤善沈声、祝声”。另一个弟子杜山人也颇能青出于蓝,当年董大将《胡笳》传授给杜山人,杜山人苦练了40年,达到了至高的境界,有诗赞:“沈家祝家皆绝倒。”

董庭兰作的胡笳曲《颐真》收录于《神奇秘谱》,此谱是明太祖之子朱权编纂的古琴谱集,成书于明初洪熙乙巳(1425年),是现存最早的中国琴曲专集,全书三卷,收了64首琴曲。《颐真》曲调明快流畅,素材精炼,结构完整,是很有特点的小品。

有点东西能在历史中留下来,已算足够幸运。对董大,不仅在音乐方面留下声名,他还与一位诗人在天宝六年完成了一次非同寻常的送别,成为一首传承千载的名诗中的主角——或许,这是他与高适分别那刻绝未想到的。

责任编辑惠靖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