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区场域理论的旅游移民社会融合过程研究
——以世界遗产宏村为例

2022-06-08韩宸辰张业臣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本地人宏村场域

韩宸辰,张业臣

(1.亳州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安徽亳州 236800;2.合肥学院旅游与会展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

随着经济社会融通性不断增强,人类流动迁徙日趋频繁。其中各种原因造成的人口迁移对人们的生活和居住地环境的改变都产生着深刻影响[1]。在旅游驱动下,悄然兴起了一种新的人口迁移形式——旅游移民。回归乡村田园的热潮致使如安徽宏村、江西婺源、浙江乌镇、广西阳朔等一批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乡村地域备受游客青睐。旅游及其从业者规模的不断壮大,加速了这类地域商业化的进程,旅游劳工移民、旅游投资移民纷纷入驻当地社区;此外还有其他选择在此类乡村地域长期居住的人群,共同构成了当地旅游移民。

旅游移民不是简单的人口流动,它还涉及到了乡村社区的重构,涉及到乡村地域的景观、社会关系及当地经济重塑等[2]。尽管旅游移民已开始呈现规模化的趋势,但相关研究仍较少,并且多集中在行为模式和迁移动机方面[3],旅游移民与当地社区的社会融合研究尚未引起足够关注。以世界遗产地宏村为案例,在社区场域的理论框架下检验传统古村落地域旅游移民与当地社区的社会融合过程及其结果是其中值得研究的一个内容。已有的相关文献证明,社区场域视角在研究文化碰撞所引起的社会融合障碍中是可行的[4,5]。因此,文章试图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探讨宏村旅游移民与本地社区居民之间的融合过程及其结果;第二,揭示旅游移民社会融合现状给宏村当地社区带来的影响。

一、相关研究综述

(一)社区场域理论

20世纪70年代,Wilkinson在《社区:一个社会场域》一文中系统地阐述了社区场域理论[6]。他指出,社区中的潜在利益群体为实现共同利益而采取合作行动时,就会产生社会场域,即社会互动促进社会场域的形成。社区场域也是社会场域,但与其它社会场域相比,其更专注于社区公共的利益与需求。因此,社区场域是一个本地导向的过程,它的行动目的是社区的整体利益[7]。Wilkinson也指出,社区居民的互动对改善社区发展水平至关重要,但这并不是意味着社区无冲突场面。社区场域理论认为冲突是社区成员相互协作实现本地目标过程的一部分,如果社区居民间的互动被约束或限制,则相互协作和有目的性的行动不会出现[8]。

(二)旅游移民

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将旅游移民分为旅游消费移民、VFR旅游、返回移民和旅游劳工移民等几大类,其中旅游消费移民为研究重点领域。研究内容涉及到移民的迁移动机、行为方式及其社会和环境影响等内容。与国外相比,国内旅游移民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对旅游劳工移民的研究上。杨钊是国内较早的研究者,他提出了旅游移民的研究体系,并实证分析了九华山、九寨沟旅游地的劳工移民迁移动机[9,10];后期李志鹏、白凯等研究了劳工移民地方融入的现状和过程[11];白凯、黄琦柯等人分别以丽江古城和西安回坊为例,从社会氛围、民族宗教等不同方面研究了劳工移民地方融入的影响因素[12,13]。吴悦芳等对国内外第二居所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14];徐红罡等研究了大理古城的生活方式型企业主移民的迁移动机和社会互动[15]。但从社区场域视角对旅游移民与当地社区的社会融合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在国内还较为少见。

(三)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学者们开始关注流动人口的融合及融入问题。任远等认为,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16]。当前国内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多为实证研究。首先是流动机制和社会融合,一些学者在西方推拉理论的基础上解释农村流动人口向城市社会迁移流动的现象[17];其他学者则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角度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提供新的思路[18]。其次是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分析维度,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应从经济、社会、心理三个层面研究流动人口融合现状,如田凯认为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应该包括经济、社会、心理或文化三个层面,并且三个层面是层层递进的关系[19];也有学者认为应从经济、制度、社会、文化或心理四个层面研究,并且这四个层面也存在递进关系[20]。再次是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的测量,王桂新认为社会融合度是指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在工作、受教育水平、社会保障、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融合程度[21];周大鸣首次提出“二元社区”概念,他研究发现本地人与外地人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系统[22];马西恒等则提出了流动人口三个融合阶段,即“二元社区”、“敦睦他者”和“同质认同”[23]。

在旅游开发的背景下,旅游移民作为旅游现象的衍生品,其已深深嵌入到旅游地的社会结构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变迁。作为传统乡村地域,安徽宏村的社区文化、结构同一性正面临外来人口的挑战。从社区场域的角度,探讨世界遗产地宏村旅游移民与当地社区的社会融合过程,及其对社区发展带来的影响,具有较为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

二、研究案例地旅游移民基本特征

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的安徽宏村,位于皖南山区,在黄山西南麓,是“徽州文化”的核心区,也是徽州古村落的典型代表。1998年,北京中坤集团投资开发宏村景区,2000年11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1年5月25日荣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十三五”期间,宏村景区接待游客量达到1400万人次,门票总收入7.49亿元。宏村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红由16100元提高到22714元。

旅游开发使宏村及其邻村出现了明显的商业化甚至是城镇化现象。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流入宏村从事旅游相关行业。同时,宏村优良的文化氛围、自然风光和宜人的气候也吸引了不少追求另一种生活方式的精英群体来此定居。根据样本调查数据,宏村旅游移民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一)从人口来源地来看

宏村旅游移民多为省外迁入,占比56.3%,各省份人数以安徽省为中心呈递减趋势,符合距离衰减效应。省内移民占比43.7%,其中黄山市占比达到25.2%,具体迁出地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宏村旅游移民来源地分布图

(二)从人口基本信息来看

男女性别比例分别为49.7%与50.3%,基本持平;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比78.2%,以年轻人为主;已婚人口占比55.6%,已婚者居多。

(三)从行业性质来看

几乎所有移民在宏村都从事旅游相关行业,其中50.3%的人从业时间在2年以内,从业时间10年以上的比例为6%。具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宏村景区内及其邻村街道店铺经营者,包括餐饮、土特产、旅馆等;二是景区《宏村阿菊》实景演出的演员及管理人员,宏村景区导游及查票人员;三是宏村新建设项目建筑工人。

(四)从收入水平来看

45%的移民月收入水平在5000元以上,这比宏村居民人均月收入1350元高出不少,但是已有研究证明:其经济融合水平较低,与其心理预期收入不符导致这一结果。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研究的一手资料收集是在2019年8月份开展的宏村旅游移民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由于宏村经营店铺的旅游移民数量有限且分布较集中,所以实施全样本分析。《宏村阿菊》实景演出的演员同质性较强,对此实施了抽样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77份,回收问卷158份,其中151份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5.6%。

深度访谈资料是通过关键信息人访谈获得的,访谈对象包括当地居民、不同类型的旅游移民、景区管理人员、政府机构人员等,参与访谈人数为21人,其中10个本地人(A),11个移民(B),访谈对象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访谈由开放式问题组成,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迁移动机和目标;迁入地的生活和从业感知;与本地人的交往态度;在迁入地的生活方式;与本地人的融合障碍;在迁入地的社区参与;本地人和移民在塑造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等。

表1 宏村旅游移民访谈样本信息

参与式观察是另一种数据收集的方法,包括与当地居民、旅游移民非正式的谈话、观察等。在深入宏村当地社区进行观察记录期间,收集了每个移民家庭的居住地点和工作地点GPS数据,绘制了宏村旅游移民居住点分布图和工作点分布图(图2)。包括定量和质性研究方法在内,每一种研究方法在研究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图2 宏村旅游移民工作地点、居住地点分布图

四、研究结果

(一)宏村旅游移民的融合过程

根据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发现,宏村旅游移民与本地居民社会融合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也是按相互交流、融合程度划分的三种状态,分别是“二元社区”“泛泛之交”“社区场域化”。在这三种状态中,“泛泛之交”占据主流位置,即旅游移民与当地居民在多数情况下是简单交往,互动水平较低。但宏村旅游社区的整体社会氛围积极性大于消极性,31%的移民迁移途径为亲友介绍,这能够提高移民在宏村的社区互动水平,促使移民更快的融入到当地社区。

1.二元社区

“二元社区”是研究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社区间关系的重要学术概念,反映移民与本地人处于相对孤立、隔阂的状态。

尽管宏村本地人与移民之间的社会氛围较为和谐,但“二元社区”的现象仍然存在。《宏村阿菊》演员由于工作地点及居住地点都远离宏村社区,其与居民的互动仅存于每天演出前的准备阶段,这就在宏村社区边缘形成一种“移民飞地”和“文化孤岛”。问卷调查30个演员中,72.3%的演员在“归属感”选项中选择“外地人”,而其他职业的这一比例是31.85%。

“我们现在没有融入到他们的社会去,我们最多的还只是和演员在一起;平时剧场里负责道具的接触最多,其他都比较少。”(B1-M)

在宏村旅游社区的核心景区内也存在着“二元社区”的现象,甚至有些移民表示本地人对外地人有些歧视,尤其是双方有经济利益冲突的时候,这与当地居民的地方主义和小农思想有关,或者说当地居民的思想意识水平追不上经济发展水平。

“我跟你讲,跟外地人打交道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很少。他开着店,早上开着门就做生意了,晚上关门就回去了,我们不用见面都没关系的;熟人的社会就算我俩有矛盾,但是我了解你,这样就可以融合;陌生人的社会相互不了解,就是难以融合。”(A2-M)

“当地人不太好相处,对我们有一点敌视;不能说到宏村来做生意就成为宏村人了。”(B3-F)

“绝大多数外地人还是好的,主要的问题还是利益冲突。”(A1-F)

“谢裕大那个卖茶的,我们都没进去过,他们见面不大跟我们打招呼。”(A6-M)

“中国的农村人有一些小农意识、小农思想,这边就是个农村,尽管旅游开发了,也还是有一些这方面的问题。”(B8-M)

2.泛泛之交

“泛泛之交”属于普通交往的类型,是一个平衡阶段,双方试图建立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正向互动关系,但二元结构依然存在。

这一阶段是目前宏村旅游社区移民与本地人互动融合的主流阶段,参与访谈的70%的本地人和72.7%的移民表示两个团体的交流不频繁。尽管属于“泛泛之交”,但却是积极的现象,两个团体少有冲突,是一种和谐平静的状态。

“我们的相处氛围是比较融洽的,因为我这里是村头嘛,他们会把快递寄到我这里;但我们也只是普通交往,路过会打招呼,没想过太多的融合。”(A10-F)

“外地人到本地做生意,他们要吃住、要租房子、要消费,所以本地人是欢迎他的;共同发展,和谐社会,没有冲突,是一种平静的状态。”(A7-M)

“我2001年从湖南逃难到这里,店面和住房都是租赁的,每年过年还是会回家,感觉自己是一个暂时的居住者;这边的人挺好的,但是没想过融入到本地的生活,不会在这边买房子,基本上属于简单的交往。”(B4-M)

由于宏村旅游社区的移民大多在宏村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白天营业,晚上休息,并且其经营的商业类型大多是为游客服务,因此工作时间段很少与本地人交流互动。在生活方面,移民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公共社区活动的较少,没能给两个团体提供一个相互了解的机会,从而减缓了融合的进程。

“平时都是各忙各的生意,当然我们隔壁也相互交流,我家客满了会介绍到印象老屋,他家老板是合肥的;做农家乐挺忙,哪有多少时间娱乐呀!”(A5-F)

“这里的朋友不多,自己会偶尔做做饭,过自己的生活方式,这里没有什么东西玩。”(B5-M)

“跟他们还是不一样的,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前的饮食习惯什么的很难改变,而且这里的业余生活很单调,毕竟只是个村子。”(B7-M)

3.社区场域化

在双方正向互动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社区的共同利益,统一的社区场域才有可能被创造出来。

目前,宏村旅游社区的互动水平处于普通交往阶段,但其社会交往氛围呈现积极态势,旅游社区场域化的趋势开始显现。在访谈中发现,工艺品市场由于摊位相连,各店主易于沟通,移民与本地人表现出了高于其他场所的互动融合水平。

“我们在这的工作和生活都比较满意,最满意的就是邻里关系,中午我们做了饭几家在一起吃,有种在老家农村吃大锅饭的感觉;我们刚开始进景区,检票人员会拦我们,只要我们说一句‘约呐’就能进来,就是本地人的意思。”(B9-M)

一些精英群体来到宏村经营并不全是为了经济利益,他们同时追求一种生活方式,逃避城市生活的喧嚣,对宏村宁静的乡村生活有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可以有效促进社区场域化融合。

“我来宏村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种想法,一种需求,比如做客栈,投入很多,但是挣不了多少钱,我认识的很多外地人都不是为了钱来宏村的,像张公馆;现在的这种生活很自由,经常有朋友过来找我,这里风景很好,我们就在这边转转;如果我能说这里的话,那我跟本地人就没区别了。”(B8-M)

(二)促进融合的对策建议

1.大力发展旅游移民住房租赁市场,鼓励移民购房

移民在宏村的居住形式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员工宿舍,二是租赁房屋,三是购买房产。《宏村阿菊》演员和景区管理处的员工宿舍与宏村本地社区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他们平时与宏村居民交往互动甚少,融合更是无从谈起。而租赁房屋和购买房产的地点都与本地社区相重合,并且与工作地点呈现较大程度的统一性,大多处于景区的游览线路或主要干道两侧,这样能够更好地与本地社区互动,为旅游移民社区融合打下基础,理论上有利于统一社区场域的形成。调查问卷分析也说明了这一问题,与员工宿舍相比,租赁和购买房屋的旅游移民社会融合度明显提升。

2.摆脱阻碍新移民社区融合的路径依赖

在“泛泛之交”阶段可能形成阻碍新移民社区融合的双重路径依赖。其一是社会关系网络的路径依赖,移民迁移动机很大一部分是亲友介绍,新移民到此更倾向于寻找熟人社会,依赖原来的社会关系,很难与本地社区形成交叉;其二是适应性的路径依赖,新移民往往会依照早期移民的经验来解决问题,从而放弃寻求新的融入社区的机会。对此社区居委会可以牵头搭建多种公共生活平台,丰富社区公共活动,引导和凝聚新移民融入其中,增强旅游移民归属感,从而摆脱阻碍其社区融合的路径依赖。

3.广泛创设社区共同利益点,促进双方正向互动

居委会、物业、业委会等通力合作,统筹整合场地资源、人力资源、服务资源,打造融合办公、区域文化、便民服务等多功能、多层次、多样性的公共资源平台,实现社区资源共享互补。根据社区两个群体的需求,搭建各类互助平台,建立需求清单、服务清单、项目清单,通过公共资源平台和互助平台不断拓展居民日常生活融合的圈子,构筑社区利益共同体,促进社区场域化。

五、结 语

社区场域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解释旅游移民引起的人口变迁所带来的文化碰撞和社会隔离。社区场域的形成,会使本地社区更好地发展,在这个社区里不同的群体能够相互协作,满足现在的和以后的需求。基于社区场域理论有助于对宏村旅游移民与本地人互动有更好的理解。在这个框架的引导下,评估当地居民与不同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旅游移民如何互动,检验移民与本地居民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其融合过程及阶段类型,并试图搞清楚这些关系是如何影响社区场域的形成和社区的发展进程显得十分有意义。

宏村旅游移民与本地居民社会交往氛围呈现积极的发展趋势。旅游移民给宏村当地社区发展也带来了影响。城市精英移民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带来更为开放的思想观念;移民在行使宏村主人身份的同时,没有完全履行宏村主人的责任,没有将遗产地保护纳入自己的分内之事;如前人研究一样,旅游移民很少参与到社区的发展中来。宏村旅游社区统一的社区场域尚未形成,从而妨碍了社区的发展。这对正经历人口结构快速改变的社区来说非常重要,移民与原住民之间的文化碰撞和罕有的互动可能会带来不可思议的后果。在这个特殊的社区中,没有方法克服这种妨碍融合和共同参与的障碍,然而,这正是宏村旅游发展需要关注的地方。减弱(不是消除)这些障碍是有可能实现的,尤其是宏村当地居民与旅游移民能友好相处,并且愿意参与到社区建设。政府也有必要组织一些公共活动,让移民与本地人聚集在一起,增加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各自世界观的机会,同时让双方参与到当前的社区发展建设中来。

猜你喜欢

本地人宏村场域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本地人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宏村
本地人
本地人,外地人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宏村:我的梦里江南
烟笼宏村
皱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