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白话文小说阅读指导策略
——以《西游记》为例

2022-06-08梁玉婷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古典名著猴王白话文

文|梁玉婷

对于学习语文,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三分课内,七分课外。”通过学习语文,我们要培养的是有文化底蕴、综合素养高的社会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的沉淀,还要有厚实的中华优秀文化积累,而后者的培养是无法单单靠学习课本实现的。

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古白话文小说是中国语言文化遗产的瑰宝,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与智慧。统编本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上有一个重大举措,就是收编了一批古典名著的节选、改编篇目,重在激发兴趣、指导方法。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为主题,收编了“四大名著”各一篇精彩选文。其中的《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都是原著节选。单元“快乐读书吧”,以《西游记》为例,既向学生展现了古典名著原著的语言精妙,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在原著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形成良好的文学审美能力,更为学生了解古典文学开启了一扇窗。教师应该好好把握这个“窗户”,带领学生进入古典名著世界。

“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白话文小说,被节选或改编入教材的篇目适合小学阶段适龄学生。但中国古代白话文小说有着篇幅长、言浅意深、年代久远、价值观差异大等特点,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时会有一定的障碍和困难,容易让学生放弃阅读,甚至对名著产生误解。教师要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这无疑是一项重要任务。下面以《西游记》原著为例,谈谈白话文小说的阅读指导策略。

一、比读——课文内容整体化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中名著节选篇目的导读作用,引导学生初步解读这些名著节选篇目,再由一篇课文的理解延伸到对整本书的阅读。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怪小说的经典,里面的故事充满奇幻色彩。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一课选自《西游记》第一回,讲述了一只由仙石变来的石猴如何成为众猴领袖“美猴王”的故事,展现了石猴活泼逍遥、敢做敢为的典型形象。课文虽以原著(有删减)的方式呈现,但文字浅显易懂,学生读一遍就基本明白了,个别生僻词也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而且不少学生已经通过阅读各种改编版本、影视剧等,了解了故事内容,对孙悟空这个角色早已了然于胸,课文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度不高。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引发学生对《西游记》原著产生阅读兴趣。那具体该怎么引导呢?

1.版本对比,感受语言魅力

教师通过把《西游记》原著和其他改编后的版本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改编后的版本都把原著简单化了,把本来特有的复杂过程、故事发展的曲折波澜、人物的心理描写、环境的烘托等基本删掉了,只剩下平面而通俗的语言。如《西游记》中关于托塔李天王带兵征讨美猴王一节,在青少年版本里的描写是:

托塔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带兵去捉拿,先是先锋巨灵神的斧头被孙悟空劈成了两截,接着是哪吒三太子被孙悟空化身出的三头六臂打伤了左胳膊,败阵逃跑了。(摘自《西游记》青少年版第二回)

而在原著中的描写是:

斧和棒,左右交加。一个暗藏神妙,一个大口称夸。使动法,喷云嗳雾;展开手,播土扬沙……那哪吒……变做三头六臂,恶狠狠,手持着六般兵器,乃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丫丫叉叉,扑面打来。悟空……也变做三头六臂;把金箍棒幌一幌,也变作三条;六只手拿着三条棒架住。(摘自《西游记》原著第四回)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原著中描写打斗的场面更震撼,兵器层出不穷,法术神通广大。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原著用词更精准,语言更精练,描写更生动,初步体会到原著语言的魅力,明白阅读原著的意义。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标题。观察《西游记》的目录,全书分成许多章节,这些章节被称为“回”,每一回的标题都可以概括该回故事的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课文《猴王出世》在原著中第一回的回目是《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原著的回目更具体,而且还对仗。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通过浏览每一回的标题,先猜测一下故事内容,也可以提出质疑。有些回目,学生是可以靠经验来猜测的。比如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学生可以从“三戏”“恨逐”猜出正是“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此时,原著在学生心中变得更亲切了。

2.巧妙设问,引发思考冲动

在学完《猴王出世》后,可以这样设问:“《猴王出世》让我们知道了‘美猴王’这个名称的来历,你知道孙悟空还有哪些大名吗?这些大名的来历是什么?”比如“孙悟空”是由菩提祖师起的:

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摘自《西游记》原著第一回)

孙悟空在天庭当腻了“弼马温”,回到花果山便在猴孙的拥护下自立为“齐天大圣”:

鬼王听言,又奏道:“大王有此神通,如何与他养马?就做个‘齐天大圣’,有何不可?”猴王闻说,欢喜不胜,连道几个“好!好!好!”(摘自《西游记》原著第四回)

齐天大圣拜了三藏为师后,便有了个“混名”:

三藏欢喜道:“……你这模样,就像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么?”悟空道:“好!好!好!”自此时又称为孙行者。(摘自《西游记》原著第十四回)

书中主角的名字都不止一个,如“唐三藏”又名“唐玄奘”和“江流”,“猪八戒”还叫“猪刚鬣”“悟能”,每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故事,代表着他们的前世今生,教师可以以此引发学生思考并产生去原著中找答案的冲动。

3.补充拓展,激发阅读兴趣

教材在收编时,对原著进行了一些删减,如《猴王出世》中删减了关于水帘洞的环境描写,教师可以作为补充阅读展示给学生: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像个人家。(摘自《西游记》原著第一回)

学生可以从“翠藓”“静室”“修竹”“梅花”等关键词中,感受到水帘洞与世隔绝、世外桃源的环境,心中也会随之产生对原文的好奇和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像这样的描写环境、人物外貌、打斗场面的诗句在原著中非常多。学生只需要意会,不求深入解读。毕竟中国传统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一次就读懂古典名著是不可能的。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卸下心理压力,轻松地享受阅读古典名著的乐趣。

二、诱读——人物形象立体化

多年来,《西游记》通过电视、漫画、改编小说等方式走进了千家万户,学生早已认识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憨厚老实的沙僧、慈悲为怀的唐僧,甚至哪吒、牛魔王等妖魔鬼怪,菩萨、如来等神佛形象也早已被大家熟悉。但从一两个故事就判断人物性格特点是不客观的,更何况像《西游记》这样的经典名著,吴承恩更是把人物形象刻画得立体丰厚、出神入化。教师可以巧设问:“唐僧只是一个慈悲的和尚吗?别忘了他也是一个凡人。”接着向学生展示唐僧的马在鹰愁涧被白龙吃了的片段:

三藏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进!可怜啊!这万水千山,怎生走得!”说着话,泪如雨落。行者见他哭将起来,他那里忍得住暴躁,发声喊道:“师父莫要这等脓包,行么!你坐着!坐着!等老孙去寻着那厮,教他还我马匹便了!”(摘自《西游记》原著第十五回)

原来唐僧是个顶懦弱的和尚,竟当场痛哭,还被孙悟空嫌弃一番。让学生发现此前自己所了解的人物是片面的,要全面了解一个人物,就要把故事连起来、读完整的故事。同时,原著中类似“脓包”这样的幽默语言,也颠覆了学生对白话文小说既定的“枯燥”印象,随之更愿意去亲近古典名著。

三、趣读——语言艺术生活化

《西游记》中的白话文言浅意深,语言风格跟现代差异大,篇幅长,面对这么一本“大部头”,学生不免望而却步。可仔细品味,白话文中不少用词在现在的生活中也会用到,而且用起来有一种故作“文绉绉”的乐趣,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如:

他若不服你使唤,你就默念此咒。

我是乌鸡国王,我有甚逆天之事,你来拿我?

那怪忽闻此言,心中大怒。

泼毛神,休夸大口。

如今他驾云逃走。

当笔者从原著中拿出这些句子来,学生能一下子理解当中“若”“甚”“忽闻此言”的意思,是因为学生从影视、生活中接触过。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用这些词来说几句话,体会一下说话文绉绉的乐趣。还可以鼓励学生把从《西游记》里积累到的白话文适当地用到写作中,增添文学味。这样做能有效解除学生对白话文小说的误解和抵触。

学生如果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经验猜测其意思。如:

趁早送出我师父,不要白了面皮,失了亲情;恐你令尊知道,怪我老孙以长欺幼,不像模样。(摘自《西游记》原著第四十一回)

通过上文可以得知,孙悟空发现跟他缠斗的妖精原来是结拜兄弟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看在兄弟的面上,孙悟空对红孩儿好言相劝,所以可以猜出“白了面皮”应该是指“伤了情面”。实在猜不出意思,可以用跳读的方法,不用停留反复琢磨,一般不影响对后文的理解。

总而言之,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中的古白话文小说时,要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总目标,以降低学生阅读难度为重要途径,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进原著,为学生种下一颗热爱中国古代经典名著的种子,感受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古典名著猴王白话文
挑选新猴王
初中语文古典名著教学探讨
关于研读古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指导运用研究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黄侃:外国书是硌脚的皮鞋
“猴王”崔龙海以芋头为养生法宝
阅读古典名著在中心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论阅读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胡适巧推白话文
胡适妙解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