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鳢综合种养技术

2022-06-08曾建刚公翠萍曾泽国沈中华

科学养鱼 2022年5期
关键词:鱼种种养农药

曾建刚,王 曙,公翠萍,曾泽国,沈中华

(1.德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德清 313200;2.湖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浙江 湖州 313000)

为解决“渔粮争地”问题,稳定粮食生产,促进渔业绿色发展,提升粮食、水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德清县不断创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2019 年开始在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德清县新市镇学群家庭农场,试验示范稻鳢共生综合种养模式360亩,成效显著。稻鳢共生综合种养模式中水稻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或微打农药,乌鳢养殖密度低、活动空间大,稻鳢共生有效提升了稻米、乌鳢的品质。稻鳢共生综合种养模式鱼沟占比小,既保障了水稻种植面积,又实现了亩均增效的目标。乌鳢投喂量小,且残饵和粪便被水稻吸收,降低了水体污染,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现将稻鳢综合种养技术总结如下。

一、种养方法

1.稻田整理

每个田块10~30 亩,在田角处开挖1~2 只暂养池,每只暂养池面积80~100 米2,呈正方形,深1.5 米。沿稻田四周开挖鱼沟,鱼沟呈长方形,宽1.5 米、深1.5 米。暂养池及鱼沟面积占水田面积的7%~8%。进出水口处设置防逃网。

2.水稻种植

(1)品种选择。选择优质水稻品种,如“南粳46”或“春香2号”等。

(2)浸种催芽。播种前提早6天浸种,用25%咪鲜胺乳油(使百克)处理48 小时。浸种后滤干再用清水冲洗后摊平催芽,室内保湿、通风。

(3)秧田育秧。水稻插种前施1 次有机肥作基肥,用量35~40 千克/亩,7 天后播撒稻种,进行育秧。育秧管理技术可参照《常规水稻育秧栽培技术》。

(4)机械插秧。6 月进行插秧,采用机插法。插秧密度掌握在6 000~8 000 株/亩。合理稀植,以利于乌鳢进入稻田觅食。

(5)绿色防控。在田埂上种植波斯菊、香根草等诱虫植物。每5~6 亩安装1 个太阳能光诱杀虫器或性诱杀虫器。

3.乌鳢养殖

(1)鱼种放养。放养时间一般在7 月,在水稻插秧20 天后进行,等秧苗扎根固定后放鱼种,防止乌鳢损坏秧苗。放养规格50克/尾左右乌鳢鱼种150 尾/亩,养殖两年上市,或者放养规格500 克/尾左右乌鳢鱼种100尾/亩,养殖当年上市。

(2)投饲管理。刚放养的乌鳢种少量投喂膨化配合饲料,每天投喂1次,投喂量为鱼重量的3%~6%。成鱼养殖以稻田中的天然饵料为主,辅助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3)病害防治。病害防治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健康养殖”的原则。

4.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晚巡视,观察水稻生长、乌鳢吃食活动等情况,做好种养记录,对日常养殖过程中投饵、发病、用药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便于总结分析。

5.产品收获

水稻收割前1个月排水搁田,让乌鳢进入鱼沟及暂养池。水稻成熟后进行机械收割,养殖的乌鳢当年未达上市规格,则留在暂养池及鱼沟中过冬,来年再养成商品鱼。乌鳢养殖两年至成鱼后,先收割水稻,把乌鳢赶至鱼沟及暂养池中,年底捕捞上市。

二、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稻鳢综合种养模式生产稻谷561.6 千克/亩,加工后大米价格为12 元/千克,比普通大米5 元/千克溢价1.4 倍;当年上市的田块乌鳢产量93.8 千克/亩,两年养成上市的田块乌鳢产量158.7 千克/亩,价格60 元/千克,比普通乌鳢20 元/千克溢价2 倍。稻鳢综合种养模式亩年均利润4 000元,与同等条件下当地水稻单作相比,亩均利润提高4.3倍。

2.生态效益

稻鳢综合种养模式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而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要施两次化肥、打农药415克/亩,稻鳢综合种养模式减少了面源污染。

三、小结

稻鳢综合种养模式,90%以上的水稻面积成为乌鳢栖息地与活动区,增加了乌鳢的活动范围,并提供了生物饵料,同时水稻充分吸收乌鳢残饵和粪便,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乌鳢的残饵和粪便为水稻提供了丰富的肥料,吃食和游动等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因此该模式下水稻不用施化肥、基本不用打农药。该模式生产的稻米、乌鳢品质得到大大提升,尤其是乌鳢接近野生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且销售价格高、效益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鱼种种养农药
近期农药登记概况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稻-鳖-鱼生态种养技术要点总结
近期农药登记概况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袁善楚
冬放鱼种技术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