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夏播马铃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2022-06-08

云南农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会泽县晚疫病种薯

1 技术概述

1.1 技术基本情况

针对冬春乃至初夏降雨(雪)较少、干旱严重,7月份降雨多而集中、湿度大、病害重,极不利于马铃薯生产的实际,以品种、栽培技术为切入点,通过多年大量试验研究与示范集成,有效避开不利于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因素,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增产增效明显,具有较好地示范推广前景。

1.2 技术示范概况

2019—2021年,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会泽县农技中心集成夏季播种 + 抗病品种 + 脱毒种薯 + 整薯深播 + 晚疫病绿色防控等技术,在会泽县海拔2 100~2 600 m的驾车乡、火红乡、大桥乡、五星乡、马路乡等马铃薯主产区开展试验示范,探索形成了“山地夏播马铃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其中2021年核心示范面积100 hm2(1 500亩),辐射带动2 766.67 hm2(4.15万亩),2019—2021年累计示范推广3 710 hm2(约5.57万亩),并构建了夏播马铃薯与秋播燕麦轮作模式。

1.3 提质增效情况

2019年示范7片210 hm2(3 150亩),每公顷平均产量49.78 t,平均商品薯率89.73%,平均产值9.45万元,较当地春播马铃薯平均增产23.02 t、增86.05%,商品薯率提高18.31%,增收4.86万元、增106.93%;2020年示范应用15片733.33 hm2(1.1万亩),经专家组实测141 m2,实收鲜薯723.15 kg,折合每公顷产量51.29 t,大薯率96.5%,商品薯率86.32%,实现每公顷产值9.23万元,效益显著;2021年示范应用21片2 766.67 hm2(4.15万亩),经专家组测产实收,实收面积1 156.6 m2,实收鲜薯8 333.2 kg,平均每公顷产量72.05 t,大薯率88.5%,产值达10.71万元。山地夏播马铃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云南省冬春乃至初夏干旱对马铃薯生产的不利影响,是继马铃薯春播、秋播、冬播之后的又一种新的马铃薯栽培模式。技术模式的应用,实现全省周年生产马铃薯,形成高海拔冷凉山区夏播马铃薯与秋播燕麦高效轮作的栽培模式。

2 技术要点

2.1 选择抗病品种及健康种薯

马铃薯产量和质量与种薯质量密切相关。应选择特征特性明显、薯形好、不干皱、无病菌、无虫卵、50~100 g大小的种薯播种。尽量整薯播种,有条件的可使用脱毒种薯。

2.2 选好地块、精细整地

马铃薯喜凉喜光,选择海拔2 200 m以上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前茬为非茄科作物、光照充足的地块种植易获高产。应选择排、灌良好,土层深厚、松软湿润、透气性好、肥力高的地块种植,前茬收获后应及时深翻,翻耕深度达25~30 cm,播种时再1犁2耙,做到土壤疏松,土垡细碎,地面平整无杂物。

2.3 适时播种

根据气候条件适时抢播,最佳夏播期为6月中下旬。对会泽气象资料进行分析,近五年来6月进入雨季,7月降雨多而集中,若过早播种,出苗仍受春夏连旱的影响,偏晚播种,土壤湿度大,不利于操作,更不利于机械化作业。

2.4 合理密植

植株长势中等、薯块膨大早的品种,采用(80+40)cm×28 cm的规格进行双行种植,亩种植4 000塘为最佳密度;植株长势较旺、薯块膨大偏晚的品种,采用(80+40)cm×30 cm的规格进行双行种植,亩种植3 700塘为最佳密度。

2.5 科学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施用,忌施含氯肥料。施肥方法为一次性施足底肥。指导性施肥量为亩施用腐熟农家肥2 00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N∶P∶K=15∶15∶15)80~100 kg,2种肥料作底肥一次施入。

2.6 强化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当幼苗生长至5~10 cm如发现有缺塘,可将附近出苗较多的掰苗移栽到缺塘内。

(2)及时除草培土。苗齐后及时除草,苗高20~50 cm时,中耕除草及培土2~3次,使垄高达到25 cm以上。

(3)及时排涝。生长后期正值雨季,沟内容易积水,要及时排涝。一能降低田间湿度,减轻马铃薯晚疫病为害,二能避免薯块因通气不良而烂薯。

2.7 精准施药防控病虫害

(1)化学药剂拌种。70%甲霜灵锰锌2 kg+72%农用链霉素1 kg+含水硅酸镁50 kg拌匀形成混合药剂,50 kg种薯用2 kg混合药剂拌匀进行种薯消毒杀菌,切块种薯应在切块后30 min内进行拌种处理。

(2)晚疫病防控。夏播马铃薯主要病害是晚疫病,齐苗后及时喷施氟吡·霜霉威600倍液+丙森锌300倍液,7~10 d喷1次,连续3~5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防止产生抗药性,可采用增威赢绿+甲霜灵锰锌进行交替使用。

(3)蚜虫防治。当百株蚜虫量达100头或有翅蚜达15头时,及时采用的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1~2次。

2.8 控制徒长

初花期观察植株生长状况,当植株长势过旺,冠层覆盖度达95%时,选择晴天叶面喷施浓度为0.02%的多效唑溶液1~2次,防止植株倒伏,确保高产稳产。

2.9 适时收获及贮藏

(1)适时收获。植株停止生长(成熟度达95%),茎叶逐渐枯黄(50%植株茎叶发黄),匍匐茎与块茎容易脱落时即是马铃薯的最佳收获期。为丰产丰收,具体根据市场需求择晴天收获。

(2)包装运输。采用网袋定量包装,包装袋上应有标签(标签应注明品种名称和数量),运输时避免机械损伤和混杂,并注意防雨、防冻。

(3)贮藏。分品种在散射光条件下贮藏,贮藏时不宜与烟叶贮藏在一起,以防块茎蛾传入。贮藏期间翻拣1~2次烂薯。

3 适宜区域

适宜海拔2 100~2 600 m同生态类型区域推广应用。

4 注意事项

抗晚疫病品种的选择、适时播种及晚疫病防控。

5 技术依托单位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会泽县晚疫病种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揭示晚疫病菌负调控植物免疫的新机制(2020.8.1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河北承德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技术要点
试论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进展与综合防治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应用及发展思考
会泽县黑颈鹤保护取得的成效与潜在威胁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
会泽县中学健美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